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推导

作者&投稿:栾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关于光的本性问题,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一书中,牛顿认为光是从发光体发出的而且以一定速度向空间直线传播的微粒。这种看法被称为微粒说。牛顿用弹性小球撞击平面时发生反弹现象的类比,来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当光从空气进入透明介质时,由于介质对光微粒的吸引,使它们的速度发生变化,即造成光的折射。按这种解释,应该假设介质中的光速大于真空中的光速。当时,人们不能用实验方法测出光速,又因牛顿的威望,这种学说在18世纪取得了统治地位"。 按照牛顿的微粒说,解释光的直进、影的形成、反射、折射十分方便,但一束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何种情况下反射,何种情况下折射?微粒说在解释时遇到很大的困难。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在1678年写成的《光论》一书中,从光与声的某些相似性出发,认为光是在"以太"介质中传播的球面纵波。"以太"是一种假想的弹性介质,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这就是惠更斯的波动说。这种学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在"以太"介质中的传播。按此学说解释光的折射时要假设介质中的光速小于真空中的光速。惠更斯成功地推导出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但是,"以太"这种连续弹性介质,难以想象,给波动说本身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困难"。 光的波动说在解释光的直进和影子的形成原因时也遇到困难。 可见,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在解释光现象时,都各有成功的一面,但都不能完满地解释当时的一切光现象。 直到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光的干涉、衍射,从而波动说得到很大发展。19世纪未,又发现了波动说不能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确又具有粒子性。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光的本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粒说是假设光实有一个个粒子组成的,那么按照这种假设,光粒子本身或者与其他粒子之间应该存在相互作用,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光就会与其他介质发生作用,自然不能独立传播了。粒子在与界面接触时一般全部反射,所以解释不了同时发生反射、折射现象
波动学说实假设光是以能量的形式传播的。可以很好的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光的微粒说的依据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现象 折射现象 光电效应

光的波动说的依据 光的衍射 干涉

一、光的波动说的形成

十七世纪形成了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学说,历史上主张光的波动说有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

1.笛卡儿借助于以太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

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1596—1650)曾用他提出的“以太”假说来说明光的本性.他用以太中的压力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如果一物体被加热并发光,这意味着,物体的粒子处于运动状态并给予这一媒质的粒子以压力.这一媒质被称为以太,它充满了整个空间.压力向四面八方传播,在达到人眼后引起人的感觉,他把人们对物体的视觉比喻为盲人用手杖来感知物体的存在,他把光的颜色设想为起源于以太粒子的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得快的引起红色的感觉,转得慢的对应于黄色,最慢的是绿色和蓝色.他的主张是强调媒质的影响,以“作用”的传播为出发点,特别是以接触作用或近距作用为出发点,把光看作压力或者脉动运动的传播,因而笛卡儿被认为是光的波动说的创始人.

2.胡克把光波与水波类比指出光的波动性

胡克在1665 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明确提出光是一种振动.他以钻石受到摩擦、打击或加热时在黑暗中发光的现象为例,认为发光体的一部分处在或多或少的运动中,又因金刚石很硬,肯定它是一种很短的振动.在分析光的传播时,胡克提到了光速的大小是有限的,并认为“在一种均匀媒介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相等的速度传播”,因此发光体的每一个振动形成一个球面向四周扩展,犹如石子投入水中所形成的波那样,而射线和波面交成直角.胡克还把波面的思想用于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薄膜颜色的成因是由于两个界面反射、折射后所形成的强弱不同、超前落后不一致的两束光的叠合.这里已包含着波阵面、干涉等不少波动说的基本概念.

3.惠更斯把光波与声波类比提出惠更斯原理,发展了光的波动学说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1629—1695)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从事光的波动论的研究,1690 年出版了他的著名著作《论光》.惠更斯从光的产生和它所引起的作用两方面来说明光是一种运动.他的研究发现:“光线向各个方面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并且光线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时,光线在传播中相互穿过而互不影响.当我们看到发光的物体时,决不会是由于该物体有任何物质传输到我们这里,好象一粒子弹或一只箭穿过空气那样”.从这里可看出,惠更斯从光束在传播中相互交叉时并不彼此妨碍的事实得出上述结论的.他把光的传播方式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作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光是一种波动的思想.他又根据光速的有限性论证了光是从媒质的一部分依次向其他部分传播的一种运动,他认为光和声波、水波一样是一种球面波.惠更斯不但从现象上解释各种光的波动现象,而且试图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他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他叙述说:“关于这些波的形成过程还必须指出,当光在物质中传播时,物质的每一个粒子都应当把它的运动不仅传递给位于它与发光点的连线上近旁的粒子,它也必然把运动传递给所有与它接触并阻碍它运动的其它粒子.因此,在粒子的周围就应当形成波,而该粒子则是波的中心”.运用这个次波原理,惠更斯不但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定律,而且还解释了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惠更斯没有给波动过程以严密的数学描述.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他的次波包络面也没有从一定位相的迭加所造成的强度分布来考虑,只不过是光传播的一种几何的定性说明,故仍旧停留在几何光学的观念范围内.由于他认为光波和声波一样是一种纵波,因此他无法解释光的偏振现象;而且惠更斯所谓的波动实际上只是一种脉冲而不是一个波列,也没有建立起波动过程的周期性概念,因此,用他的理论无法解释颜色的起源,也不能说明干涉、衍射等有关光的本质的现象.总之,十七世纪,由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所建立起的光的波动学说还是很不成熟的.

二、光的微粒说的形成

在光的波动学说形成过程中,关于光的本性另一种对立学说——光的微粒说也逐步建立起来了。

1.牛顿在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在光学研究中,从光的色散现象中得出结论;单色的光束是不能再改变的.它们可以说是光的“原子”,就象物质的原子一样.支持光的微粒说的人们认为:单色光是由单一粒子构成的,白光则是各种光粒子的混合物,棱镜只是将它们分类,使各种光粒子有不同的偏转角度.因而牛顿及其追随者把色散现象看作是微粒说的一个证明.而在当时很不完善的波动说却很难解释光的色散问题.惠更斯虽然他知道牛顿的这一研究成果,但在他的著作中却避开而不谈这一问题.

2.牛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光是微粒流的理论.牛顿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一书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论.他认为光的直线传播是由于这些微粒从光源飞出来,在真空或均匀物质内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动.他说:“光线是否是发光物质发射出来的很小的物体?因为这样一些物体能够直线穿过均匀媒质而不弯曲到影子区域里去,这正是光线的本性。”

3.牛顿在解释光的折射定律、衍射、干涉等现象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在分析折射定律时,坚持微粒说的观点,认为光在光密媒质中的速度大于光疏媒质中的速度(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观点),但这在当时无法用实验加以检验的.牛顿解释光的衍射现象时认为,当光粒子通过障碍的边缘时,由于两者之间有引力作用,使光束进入了几何阴影区.这种解释在当时曾被多数人所接受.牛顿在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时,认为当光投射到一个物体上的时候,可能激起物体中以太粒子的振动,就好像投入水中的石块在水面上激起波纹一样.他甚至设想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波依次地赶过光线而引起干涉现象.在解释薄膜干涉时,牛顿已接触到光的周期性概念.从以上可看出,牛顿对光的本性的看法基本上是倾向于微粒说的观点,但其中也包含一些波动性的观点.而牛顿当时的支持和崇拜者们却把牛顿推举为微粒说的代表.

三、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的斗争中,微粒说取得初步胜利,占统治地位.

当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初步形成后,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进行了激烈地争论和斗争.以惠更斯等为代表的光的波动说和以牛顿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各持己见.它们都能解释一些光学现象.但也各有一些局限性,限于当时的条件有时也难以明确判断其正误.如按照微粒说,可推导出光的折射定律为

sini/sinr=v2/v1

式中i 为入射角、r 为折射角、n 为折射率.v1 和v2 分别为第一种媒质与第二种媒质中的光速.由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v2>v1,即光疏媒质中的光速v1 小于光密媒质中的光速v2.而按波动说,惠更斯推导出

sini/sinr=v1/v2 则v2<v1

由于当时在实验技术上还没有办法精确测定媒质中的光速,因此对上述彼此对立的两种观念谁是谁非还无法判断.在两种学说的争论中,由于牛顿当时的显赫声望与权威,而且光的微粒说也成功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再加上微粒说与当时关于物质结构的原子说不相矛盾,所以十七世纪的多数物理学家都赞同光的微粒说,这样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末,致使微粒说在光的本性的争论中在十九世纪以前一直占统治地位,也为人们认识光的本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光的波动说几乎消声匿迹.只有极少数的物理学家捍卫并发展“以太”的波动理论.他们中有瑞士的欧拉(1707—1783)、伯努利(1700—1782)和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1711—1765)等.微粒说尽管在光的本性争论中占上风,但牛顿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始终认为虽然做过许多光学实验,但始终做得还很不充分,对光的本质只能提出一些问题,还停留在假设阶段,牛顿希望“留给那些认为值得努力去把这个假说应用于解释各种现象的人们去思考”.

四、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在十八世纪由于光的微粒说占统治地位,使光的波动理论实际上没有什么进展.十九世纪初由于一大批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使光的波动学说再度复兴,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托马斯·杨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英国年轻的学者托马斯·杨(1773—1829)面对以声望显赫的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认为,尽管他也仰慕牛顿的大名,但并不因为此非得认为牛顿是万无一失的,他也会弄错,而且由于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更何况牛顿在他的《光学》著作中,已提出过对光的本性可以进一步探究.虽然周围的环境对托马斯·杨的波动理论的研究工作起了压抑的影响,但他还是坚持探索.他通过仔细地观察在两组水波交迭处发生的现象:“一组波的波峰与另一组波的波峰相重合,将形成一组波峰更高的波.如果一波的波峰与另一组波的波谷相重合,那么波峰恰好填满波谷”由此他提出的著名的“干涉原理”也称“波的迭加原理”,并在光学中首次引入了“干涉”的概念.他所表述的干涉原理是:“两个在方向上或者完全一致、或者很接近的不同光源的波动,它们的联合效应是每一种光的运动的合成”两束光在交叠处由于运动的合成会产生光强度的重新分配,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涤纹.同时他指出了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他首次完成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和其他一些干涉实验,总结出:为了显示光的干涉,先必须使从同一光源出来的光分成两束,经由不同的途径,然后重新迭合在一起,即可观察到干涉现象.杨氏第一次成功地测定了光的波长.但杨氏的发现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反而引来了一些粗暴的攻击.从这里可看出,光的微粒说在当时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二十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在法国独立地研究了光的理论,并特别称赞杨的工作之后,杨才恢复早斯的光学研究.托马斯·杨的工作是一种开创性工作,它从根本上证明了波动理论的正确性,为波动说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2.菲涅耳的杰出的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成果使光的波动说再度复兴.菲涅耳的光学研究中,他首先观察了从点光源发射出的光束在遇到细线阻挡时出现的条纹,如果将通过细线一边的光在它到达屏之前把它拦住时,影内的条纹就失去了.菲涅耳认为条纹的出现同细线两边光的迭加有关.而当时许多物理学家却认为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光波的迭加,因为微粒说早就提出对衍射的解释.菲涅耳从理论研究中发现了著名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在任何一点的光波振动可以看作是在同一时刻传播到那一点上的光的元振动的总和,这些振动来自所考察的波的以前位置未受阻拦的所有部分的作用”.运用这个原理,就能以严密的数学方法计算出衍射带的分布,并解释光在均匀媒质中的近似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干涉现象.菲涅耳曾做过许多实验,它提出了“相干光”这个概念,即只有同一光源的同一点发出的光才是相干的.他设计和进行了著名的双面镜和双棱镜实验,并测定了光的波长,明确指出光和声的波动性就是产生衍射和干涉现象的原因.菲涅耳还用不同的波长解释光的不同颜色.1818 年菲涅耳的有关衍射论文获法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竞赛的头奖和荣誉论文的称号.泊松从菲涅耳理论中推论出在一个圆形不透明障碍物的阴影中心应当出现一个亮点,不久被阿拉哥的实验所证实.1808 年,马吕斯(1775—1812)偶然发现光在两种媒质界面上反射时的偏振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杨氏1817 年指出了光波和弦上传播的波动类似的假设,认为光波是一种横波.菲涅耳进一步完善了这一观点,并导出了菲涅耳公式.这样,由于杨氏和菲涅耳等人的杰出工作,终于使光的波动说再度复兴,并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使光的波动说在光的本性的争论中在十九世纪占据__了统治地位,使十七、十八世纪盛行一时的微粒说不得不退居“二线”.

3.光的波动说的发展与其局限性

光的波动说在经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等人的努力再度复兴之后,在十九世纪中叶和后半叶又得到了很快地发展.1845 年法拉弟发现了光的偏振面在强磁场中会发生旋转的现象,揭示了光和电磁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1852 年,德国物理学家韦伯(1804—1891)发现并测定了电荷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进一步说明了光和电磁之间的内在联系.1849 年法国物理学家菲索测定了光速,1862 年傅科又使用旋转镜法得到了更加精确的测定值,并测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小

于在空气中的速度,从而给光的波动说以充分精确的实验证明.光速的测定为光的电磁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864 年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使光的波动说达到了成功的顶峰.至此光的波动说似乎十分圆满了,但是把波动看作“以太”中的机械弹性波,就必须赋予以太许多附加甚至相互矛盾的性质,如光是横波,则“以太”必须有非常大的切变弹性,而这种性质只有固体才具有,因此波动说仍然面临困难.而且随后的实验发现也证明了光的波动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光的量子说

1900 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设,1905 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光的量子理论著名论文,题目是《一个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启发性观点》.他指出,用连续空间函数表示能量的光波理论,当应用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等现象时,会导致与经验相矛盾的结果.对于黑体辐射、光致发光、光电效应这些现象如果用光量子的假设来说明,似乎更容易理解.他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概念,认为电磁辐射的能量可以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微粒”式结果,这些能量颗粒就是光量子,简称光子.它的大小用hv 表示.(h—普朗克常数,v—光的频率).光量子适用于一切光的产生与转化问题,在自由空间中光量子是一种存在的“实体”,爱因斯坦用光量子概念圆满地解释了经典物理理论无法解决的实验事实:光电效应.因为按照光的波动说,它是与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相矛盾的.其一,按照光的波动说,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将从入射光中吸收能量,从而逸出金属表面.逸出时的初动能应决定于光振动的振幅,即决定于光的强度.因而光电子的初动能应随入射光强度而增加.这与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不符.其二,根据波动说,如果光强足够供应从金属释出光电子所需要的能量,那么光电效应对各种频率的光都会发生,但实验事实是每种金属都存在一个红限ν0,对于频率小于ν0 的入射光,不管入射光的强度多大,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其三,按照光的波动说,金属中的电子从入射波中吸收能量必须积累到一定的量值,才能释放电子,显然入射光越弱,能量积累的时间越长.但事实是当物体受到光的照射时,无论光怎样弱,只要频率大于红限频率,光电子几乎是立刻发射出来的.爱因斯坦则根据光的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并总结出了光电效应方程式

十年后密立根的实验完全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理论的正确性,从而确立了光的量子理论.

六、光的粒子性

1923 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实验中又发现:伦琴射线被轻的原子散射后,波长发生了变化.后来用重原子散射时,也观察到这个现象,并且这时的康普顿效应更加复杂.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光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光的散射可作这样的解释:当电磁波通过物体时,将引起物体内带电粒子的受迫振动,从入射光中吸收能量.而每个振动着的带电粒子可看作振动电偶极子,它们向四周辐射,这就成为散射光.又根据光的波动说观点,带电粒子受迫振动频率应等于入射光的频率,所以散射光的频率应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可见光的波动理论能够解释波长不变的散射,但不能解释康普顿效应.康普顿用光子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他假设入射光是由许多光子组成,这些光子不但具有能量hv,而且具有动量hν/e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普通的质点碰撞问题了,即具有动量和能量的光子与原来处在静止状态的电子相碰撞.碰撞过程遵循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这样计算出的数值与实验结果相符,从而证实,光确实具有粒子性.

七、光的物质性

光照在物体应该给被照物以压力,这早在十七世纪初开普勒解释慧星尾巴形状时就已提出,1899 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1866—1912)首次成功完成了光压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物质性.通过光压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光不仅具有能量,而且还具有动量,这无疑证明了光的物质性,证明了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形式.光是物质,这是人们对光的本性进一步深化认识.

八、光的本性的现代观点

经过多代人的努力,今天使我们对光的本性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光是一种物质,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即所谓的波粒二象性.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在很多方面具有经典粒子的属性,但光子的出现几率是按波动光学的预言来分布的.由于普朗克常数极小,频率不十分高的光子能量和动量很小,在很多情况下,个别光子不易显示出可观测的效应.人们平时看到的是大量光子的统计行为,只有在一些特殊场合,尤其是牵涉到光的发射与吸收等过程时,个别光子的粒子性会明显地表现出来,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明显

光的微粒说的依据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现象 折射现象 光电效应

光的波动说的依据 光的衍射 干涉

一、光的波动说的形成

十七世纪形成了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学说,历史上主张光的波动说有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

1.笛卡儿借助于以太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

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1596—1650)曾用他提出的“以太”假说来说明光的本性.他用以太中的压力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如果一物体被加热并发光,这意味着,物体的粒子处于运动状态并给予这一媒质的粒子以压力.这一媒质被称为以太,它充满了整个空间.压力向四面八方传播,在达到人眼后引起人的感觉,他把人们对物体的视觉比喻为盲人用手杖来感知物体的存在,他把光的颜色设想为起源于以太粒子的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得快的引起红色的感觉,转得慢的对应于黄色,最慢的是绿色和蓝色.他的主张是强调媒质的影响,以“作用”的传播为出发点,特别是以接触作用或近距作用为出发点,把光看作压力或者脉动运动的传播,因而笛卡儿被认为是光的波动说的创始人.

2.胡克把光波与水波类比指出光的波动性

胡克在1665 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明确提出光是一种振动.他以钻石受到摩擦、打击或加热时在黑暗中发光的现象为例,认为发光体的一部分处在或多或少的运动中,又因金刚石很硬,肯定它是一种很短的振动.在分析光的传播时,胡克提到了光速的大小是有限的,并认为“在一种均匀媒介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相等的速度传播”,因此发光体的每一个振动形成一个球面向四周扩展,犹如石子投入水中所形成的波那样,而射线和波面交成直角.胡克还把波面的思想用于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薄膜颜色的成因是由于两个界面反射、折射后所形成的强弱不同、超前落后不一致的两束光的叠合.这里已包含着波阵面、干涉等不少波动说的基本概念.

3.惠更斯把光波与声波类比提出惠更斯原理,发展了光的波动学说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1629—1695)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从事光的波动论的研究,1690 年出版了他的著名著作《论光》.惠更斯从光的产生和它所引起的作用两方面来说明光是一种运动.他的研究发现:“光线向各个方面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并且光线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时,光线在传播中相互穿过而互不影响.当我们看到发光的物体时,决不会是由于该物体有任何物质传输到我们这里,好象一粒子弹或一只箭穿过空气那样”.从这里可看出,惠更斯从光束在传播中相互交叉时并不彼此妨碍的事实得出上述结论的.他把光的传播方式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作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光是一种波动的思想.他又根据光速的有限性论证了光是从媒质的一部分依次向其他部分传播的一种运动,他认为光和声波、水波一样是一种球面波.惠更斯不但从现象上解释各种光的波动现象,而且试图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他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他叙述说:“关于这些波的形成过程还必须指出,当光在物质中传播时,物质的每一个粒子都应当把它的运动不仅传递给位于它与发光点的连线上近旁的粒子,它也必然把运动传递给所有与它接触并阻碍它运动的其它粒子.因此,在粒子的周围就应当形成波,而该粒子则是波的中心”.运用这个次波原理,惠更斯不但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定律,而且还解释了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惠更斯没有给波动过程以严密的数学描述.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他的次波包络面也没有从一定位相的迭加所造成的强度分布来考虑,只不过是光传播的一种几何的定性说明,故仍旧停留在几何光学的观念范围内.由于他认为光波和声波一样是一种纵波,因此他无法解释光的偏振现象;而且惠更斯所谓的波动实际上只是一种脉冲而不是一个波列,也没有建立起波动过程的周期性概念,因此,用他的理论无法解释颜色的起源,也不能说明干涉、衍射等有关光的本质的现象.总之,十七世纪,由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所建立起的光的波动学说还是很不成熟的.

二、光的微粒说的形成

在光的波动学说形成过程中,关于光的本性另一种对立学说——光的微粒说也逐步建立起来了。

1.牛顿在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在光学研究中,从光的色散现象中得出结论;单色的光束是不能再改变的.它们可以说是光的“原子”,就象物质的原子一样.支持光的微粒说的人们认为:单色光是由单一粒子构成的,白光则是各种光粒子的混合物,棱镜只是将它们分类,使各种光粒子有不同的偏转角度.因而牛顿及其追随者把色散现象看作是微粒说的一个证明.而在当时很不完善的波动说却很难解释光的色散问题.惠更斯虽然他知道牛顿的这一研究成果,但在他的著作中却避开而不谈这一问题.

2.牛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光是微粒流的理论.牛顿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一书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论.他认为光的直线传播是由于这些微粒从光源飞出来,在真空或均匀物质内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动.他说:“光线是否是发光物质发射出来的很小的物体?因为这样一些物体能够直线穿过均匀媒质而不弯曲到影子区域里去,这正是光线的本性。”

3.牛顿在解释光的折射定律、衍射、干涉等现象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在分析折射定律时,坚持微粒说的观点,认为光在光密媒质中的速度大于光疏媒质中的速度(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观点),但这在当时无法用实验加以检验的.牛顿解释光的衍射现象时认为,当光粒子通过障碍的边缘时,由于两者之间有引力作用,使光束进入了几何阴影区.这种解释在当时曾被多数人所接受.牛顿在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时,认为当光投射到一个物体上的时候,可能激起物体中以太粒子的振动,就好像投入水中的石块在水面上激起波纹一样.他甚至设想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波依次地赶过光线而引起干涉现象.在解释薄膜干涉时,牛顿已接触到光的周期性概念.从以上可看出,牛顿对光的本性的看法基本上是倾向于微粒说的观点,但其中也包含一些波动性的观点.而牛顿当时的支持和崇拜者们却把牛顿推举为微粒说的代表.

三、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的斗争中,微粒说取得初步胜利,占统治地位.

当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初步形成后,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进行了激烈地争论和斗争.以惠更斯等为代表的光的波动说和以牛顿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各持己见.它们都能解释一些光学现象.但也各有一些局限性,限于当时的条件有时也难以明确判断其正误.如按照微粒说,可推导出光的折射定律为

sini/sinr=v2/v1

式中i 为入射角、r 为折射角、n 为折射率.v1 和v2 分别为第一种媒质与第二种媒质中的光速.由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v2>v1,即光疏媒质中的光速v1 小于光密媒质中的光速v2.而按波动说,惠更斯推导出

sini/sinr=v1/v2 则v2<v1

由于当时在实验技术上还没有办法精确测定媒质中的光速,因此对上述彼此对立的两种观念谁是谁非还无法判断.在两种学说的争论中,由于牛顿当时的显赫声望与权威,而且光的微粒说也成功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再加上微粒说与当时关于物质结构的原子说不相矛盾,所以十七世纪的多数物理学家都赞同光的微粒说,这样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末,致使微粒说在光的本性的争论中在十九世纪以前一直占统治地位,也为人们认识光的本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光的波动说几乎消声匿迹.只有极少数的物理学家捍卫并发展“以太”的波动理论.他们中有瑞士的欧拉(1707—1783)、伯努利(1700—1782)和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1711—1765)等.微粒说尽管在光的本性争论中占上风,但牛顿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始终认为虽然做过许多光学实验,但始终做得还很不充分,对光的本质只能提出一些问题,还停留在假设阶段,牛顿希望“留给那些认为值得努力去把这个假说应用于解释各种现象的人们去思考”.

四、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在十八世纪由于光的微粒说占统治地位,使光的波动理论实际上没有什么进展.十九世纪初由于一大批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使光的波动学说再度复兴,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托马斯·杨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英国年轻的学者托马斯·杨(1773—1829)面对以声望显赫的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认为,尽管他也仰慕牛顿的大名,但并不因为此非得认为牛顿是万无一失的,他也会弄错,而且由于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更何况牛顿在他的《光学》著作中,已提出过对光的本性可以进一步探究.虽然周围的环境对托马斯·杨的波动理论的研究工作起了压抑的影响,但他还是坚持探索.他通过仔细地观察在两组水波交迭处发生的现象:“一组波的波峰与另一组波的波峰相重合,将形成一组波峰更高的波.如果一波的波峰与另一组波的波谷相重合,那么波峰恰好填满波谷”由此他提出的著名的“干涉原理”也称“波的迭加原理”,并在光学中首次引入了“干涉”的概念.他所表述的干涉原理是:“两个在方向上或者完全一致、或者很接近的不同光源的波动,它们的联合效应是每一种光的运动的合成”两束光在交叠处由于运动的合成会产生光强度的重新分配,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涤纹.同时他指出了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他首次完成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和其他一些干涉实验,总结出:为了显示光的干涉,先必须使从同一光源出来的光分成两束,经由不同的途径,然后重新迭合在一起,即可观察到干涉现象.杨氏第一次成功地测定了光的波长.但杨氏的发现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反而引来了一些粗暴的攻击.从这里可看出,光的微粒说在当时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二十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在法国独立地研究了光的理论,并特别称赞杨的工作之后,杨才恢复早斯的光学研究.托马斯·杨的工作是一种开创性工作,它从根本上证明了波动理论的正确性,为波动说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2.菲涅耳的杰出的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成果使光的波动说再度复兴.菲涅耳的光学研究中,他首先观察了从点光源发射出的光束在遇到细线阻挡时出现的条纹,如果将通过细线一边的光在它到达屏之前把它拦住时,影内的条纹就失去了.菲涅耳认为条纹的出现同细线两边光的迭加有关.而当时许多物理学家却认为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光波的迭加,因为微粒说早就提出对衍射的解释.菲涅耳从理论研究中发现了著名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在任何一点的光波振动可以看作是在同一时刻传播到那一点上的光的元振动的总和,这些振动来自所考察的波的以前位置未受阻拦的所有部分的作用”.运用这个原理,就能以严密的数学方法计算出衍射带的分布,并解释光在均匀媒质中的近似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干涉现象.菲涅耳曾做过许多实验,它提出了“相干光”这个概念,即只有同一光源的同一点发出的光才是相干的.他设计和进行了著名的双面镜和双棱镜实验,并测定了光的波长,明确指出光和声的波动性就是产生衍射和干涉现象的原因.菲涅耳还用不同的波长解释光的不同颜色.1818 年菲涅耳的有关衍射论文获法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竞赛的头奖和荣誉论文的称号.泊松从菲涅耳理论中推论出在一个圆形不透明障碍物的阴影中心应当出现一个亮点,不久被阿拉哥的实验所证实.1808 年,马吕斯(1775—1812)偶然发现光在两种媒质界面上反射时的偏振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杨氏1817 年指出了光波和弦上传播的波动类似的假设,认为光波是一种横波.菲涅耳进一步完善了这一观点,并导出了菲涅耳公式.这样,由于杨氏和菲涅耳等人的杰出工作,终于使光的波动说再度复兴,并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使光的波动说在光的本性的争论中在十九世纪占据__了统治地位,使十七、十八世纪盛行一时的微粒说不得不退居“二线”.

3.光的波动说的发展与其局限性

光的波动说在经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等人的努力再度复兴之后,在十九世纪中叶和后半叶又得到了很快地发展.1845 年法拉弟发现了光的偏振面在强磁场中会发生旋转的现象,揭示了光和电磁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1852 年,德国物理学家韦伯(1804—1891)发现并测定了电荷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进一步说明了光和电磁之间的内在联系.1849 年法国物理学家菲索测定了光速,1862 年傅科又使用旋转镜法得到了更加精确的测定值,并测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小

于在空气中的速度,从而给光的波动说以充分精确的实验证明.光速的测定为光的电磁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864 年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使光的波动说达到了成功的顶峰.至此光的波动说似乎十分圆满了,但是把波动看作“以太”中的机械弹性波,就必须赋予以太许多附加甚至相互矛盾的性质,如光是横波,则“以太”必须有非常大的切变弹性,而这种性质只有固体才具有,因此波动说仍然面临困难.而且随后的实验发现也证明了光的波动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光的量子说

1900 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设,1905 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光的量子理论著名论文,题目是《一个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启发性观点》.他指出,用连续空间函数表示能量的光波理论,当应用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等现象时,会导致与经验相矛盾的结果.对于黑体辐射、光致发光、光电效应这些现象如果用光量子的假设来说明,似乎更容易理解.他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概念,认为电磁辐射的能量可以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微粒”式结果,这些能量颗粒就是光量子,简称光子.它的大小用hv 表示.(h—普朗克常数,v—光的频率).光量子适用于一切光的产生与转化问题,在自由空间中光量子是一种存在的“实体”,爱因斯坦用光量子概念圆满地解释了经典物理理论无法解决的实验事实:光电效应.因为按照光的波动说,它是与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相矛盾的.其一,按照光的波动说,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将从入射光中吸收能量,从而逸出金属表面.逸出时的初动能应决定于光振动的振幅,即决定于光的强度.因而光电子的初动能应随入射光强度而增加.这与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不符.其二,根据波动说,如果光强足够供应从金属释出光电子所需要的能量,那么光电效应对各种频率的光都会发生,但实验事实是每种金属都存在一个红限ν0,对于频率小于ν0 的入射光,不管入射光的强度多大,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其三,按照光的波动说,金属中的电子从入射波中吸收能量必须积累到一定的量值,才能释放电子,显然入射光越弱,能量积累的时间越长.但事实是当物体受到光的照射时,无论光怎样弱,只要频率大于红限频率,光电子几乎是立刻发射出来的.爱因斯坦则根据光的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并总结出了光电效应方程式

十年后密立根的实验完全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理论的正确性,从而确立了光的量子理论.

六、光的粒子性

1923 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实验中又发现:伦琴射线被轻的原子散射后,波长发生了变化.后来用重原子散射时,也观察到这个现象,并且这时的康普顿效应更加复杂.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光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光的散射可作这样的解释:当电磁波通过物体时,将引起物体内带电粒子的受迫振动,从入射光中吸收能量.而每个振动着的带电粒子可看作振动电偶极子,它们向四周辐射,这就成为散射光.又根据光的波动说观点,带电粒子受迫振动频率应等于入射光的频率,所以散射光的频率应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可见光的波动理论能够解释波长不变的散射,但不能解释康普顿效应.康普顿用光子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他假设入射光是由许多光子组成,这些光子不但具有能量hv,而且具有动量hν/e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普通的质点碰撞问题了,即具有动量和能量的光子与原来处在静止状态的电子相碰撞.碰撞过程遵循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这样计算出的数值与实验结果相符,从而证实,光确实具有粒子性.

七、光的物质性

光照在物体应该给被照物以压力,这早在十七世纪初开普勒解释慧星尾巴形状时就已提出,1899 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1866—1912)首次成功完成了光压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物质性.通过光压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光不仅具有能量,而且还具有动量,这无疑证明了光的物质性,证明了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形式.光是物质,这是人们对光的本性进一步深化认识.

八、光的本性的现代观点

经过多代人的努力,今天使我们对光的本性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光是一种物质,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即所谓的波粒二象性.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在很多方面具有经典粒子的属性,但光子的出现几率是按波动光学的预言来分布的.由于普朗克常数极小,频率不十分高的光子能量和动量很小,在很多情况下,个别光子不易显示出可观测的效应.人们平时看到的是大量光子的统计行为,只有在一些特殊场合,尤其是牵涉到光的发射与吸收光的微粒说的依据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现象 折射现象 光电效应

光的波动说的依据 光的衍射 干涉

一、光的波动说的形成

十七世纪形成了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学说,历史上主张光的波动说有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

1.笛卡儿借助于以太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

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1596—1650)曾用他提出的“以太”假说来说明光的本性.他用以太中的压力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如果一物体被加热并发光,这意味着,物体的粒子处于运动状态并给予这一媒质的粒子以压力.这一媒质被称为以太,它充满了整个空间.压力向四面八方传播,在达到人眼后引起人的感觉,他把人们对物体的视觉比喻为盲人用手杖来感知物体的存在,他把光的颜色设想为起源于以太粒子的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得快的引起红色的感觉,转得慢的对应于黄色,最慢的是绿色和蓝色.他的主张是强调媒质的影响,以“作用”的传播为出发点,特别是以接触作用或近距作用为出发点,把光看作压力或者脉动运动的传播,因而笛卡儿被认为是光的波动说的创始人.

2.胡克把光波与水波类比指出光的波动性

胡克在1665 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明确提出光是一种振动.他以钻石受到摩擦、打击或加热时在黑暗中发光的现象为例,认为发光体的一部分处在或多或少的运动中,又因金刚石很硬,肯定它是一种很短的振动.在分析光的传播时,胡克提到了光速的大小是有限的,并认为“在一种均匀媒介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相等的速度传播”,因此发光体的每一个振动形成一个球面向四周扩展,犹如石子投入水中所形成的波那样,而射线和波面交成直角.胡克还把波面的思想用于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薄膜颜色的成因是由于两个界面反射、折射后所形成的强弱不同、超前落后不一致的两束光的叠合.这里已包含着波阵面、干涉等不少波动说的基本概念.

3.惠更斯把光波与声波类比提出惠更斯原理,发展了光的波动学说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1629—1695)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从事光的波动论的研究,1690 年出版了他的著名著作《论光》.惠更斯从光的产生和它所引起的作用两方面来说明光是一种运动.他的研究发现:“光线向各个方面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并且光线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时,光线在传播中相互穿过而互不影响.当我们看到发光的物体时,决不会是由于该物体有任何物质传输到我们这里,好象一粒子弹或一只箭穿过空气那样”.从这里可看出,惠更斯从光束在传播中相互交叉时并不彼此妨碍的事实得出上述结论的.他把光的传播方式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作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光是一种波动的思想.他又根据光速的有限性论证了光是从媒质的一部分依次向其他部分传播的一种运动,他认为光和声波、水波一样是一种球面波.惠更斯不但从现象上解释各种光的波动现象,而且试图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他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他叙述说:“关于这些波的形成过程还必须指出,当光在物质中传播时,物质的每一个粒子都应当把它的运动不仅传递给位于它与发光点的连线上近旁的粒子,它也必然把运动传递给所有与它接触并阻碍它运动的其它粒子.因此,在粒子的周围就应当形成波,而该粒子则是波的中心”.运用这个次波原理,惠更斯不但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定律,而且还解释了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惠更斯没有给波动过程以严密的数学描述.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他的次波包络面也没有从一定位相的迭加所造成的强度分布来考虑,只不过是光传播的一种几何的定性说明,故仍旧停留在几何光学的观念范围内.由于他认为光波和声波一样是一种纵波,因此他无法解释光的偏振现象;而且惠更斯所谓的波动实际上只是一种脉冲而不是一个波列,也没有建立起波动过程的周期性概念,因此,用他的理论无法解释颜色的起源,也不能说明干涉、衍射等有关光的本质的现象.总之,十七世纪,由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所建立起的光的波动学说还是很不成熟的.

二、光的微粒说的形成

在光的波动学说形成过程中,关于光的本性另一种对立学说——光的微粒说也逐步建立起来了。

1.牛顿在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在光学研究中,从光的色散现象中得出结论;单色的光束是不能再改变的.它们可以说是光的“原子”,就象物质的原子一样.支持光的微粒说的人们认为:单色光是由单一粒子构成的,白光则是各种光粒子的混合物,棱镜只是将它们分类,使各种光粒子有不同的偏转角度.因而牛顿及其追随者把色散现象看作是微粒说的一个证明.而在当时很不完善的波动说却很难解释光的色散问题.惠更斯虽然他知道牛顿的这一研究成果,但在他的著作中却避开而不谈这一问题.

2.牛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光是微粒流的理论.牛顿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一书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论.他认为光的直线传播是由于这些微粒从光源飞出来,在真空或均匀物质内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动.他说:“光线是否是发光物质发射出来的很小的物体?因为这样一些物体能够直线穿过均匀媒质而不弯曲到影子区域里去,这正是光线的本性。”

3.牛顿在解释光的折射定律、衍射、干涉等现象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光的微粒说.牛顿在分析折射定律时,坚持微粒说的观点,认为光在光密媒质中的速度大于光疏媒质中的速度(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观点),但这在当时无法用实验加以检验的.牛顿解释光的衍射现象时认为,当光粒子通过障碍的边缘时,由于两者之间有引力作用,使光束进入了几何阴影区.这种解释在当时曾被多数人所接受.牛顿在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时,认为当光投射到一个物体上的时候,可能激起物体中以太粒子的振动,就好像投入水中的石块在水面上激起波纹一样.他甚至设想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波依次地赶过光线而引起干涉现象.在解释薄膜干涉时,牛顿已接触到光的周期性概念.从以上可看出,牛顿对光的本性的看法基本上是倾向于微粒说的观点,但其中也包含一些波动性的观点.而牛顿当时的支持和崇拜者们却把牛顿推举为微粒说的代表.

三、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的斗争中,微粒说取得初步胜利,占统治地位.

当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初步形成后,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进行了激烈地争论和斗争.以惠更斯等为代表的光的波动说和以牛顿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各持己见.它们都能解释一些光学现象.但也各有一些局限性,限于当时的条件有时也难以明确判断其正误.如按照微粒说,可推导出光的折射定律为

sini/sinr=v2/v1

式中i 为入射角、r 为折射角、n 为折射率.v1 和v2 分别为第一种媒质与第二种媒质中的光速.由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v2>v1,即光疏媒质中的光速v1 小于光密媒质中的光速v2.而按波动说,惠更斯推导出

sini/sinr=v1/v2 则v2<v1

由于当时在实验技术上还没有办法精确测定媒质中的光速,因此对上述彼此对立的两种观念谁是谁非还无法判断.在两种学说的争论中,由于牛顿当时的显赫声望与权威,而且光的微粒说也成功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再加上微粒说与当时关于物质结构的原子说不相矛盾,所以十七世纪的多数物理学家都赞同光的微粒说,这样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末,致使微粒说在光的本性的争论中在十九世纪以前一直占统治地位,也为人们认识光的本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光的波动说几乎消声匿迹.只有极少数的物理学家捍卫并发展“以太”的波动理论.他们中有瑞士的欧拉(1707—1783)、伯努利(1700—1782)和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1711—1765)等.微粒说尽管在光的本性争论中占上风,但牛顿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始终认为虽然做过许多光学实验,但始终做得还很不充分,对光的本质只能提出一些问题,还停留在假设阶段,牛顿希望“留给那些认为值得努力去把这个假说应用于解释各种现象的人们去思考”.

四、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在十八世纪由于光的微粒说占统治地位,使光的波动理论实际上没有什么进展.十九世纪初由于一大批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使光的波动学说再度复兴,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托马斯·杨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英国年轻的学者托马斯·杨(1773—1829)面对以声望显赫的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认为,尽管他也仰


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推导
当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初步形成后,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进行了激烈地争论和斗争.以惠更斯等为代表的光的波动说和以牛顿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各持己见.它们都能解释一些光学现象.但也各有一些局限性,限于当时的条件有时也难以明确判断其正误.如按照微粒说,可推导出光的折射定律为 sini\/sinr=v2\/v1 式中i 为入射角、...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
光的本性问题在物理光学的研究中始终是焦点,始于笛卡儿提出的两点假说。他提出了光可能为微粒或以“以太”为媒介的压力两种理论,为微粒说和波动说的争论奠定了基础。17世纪中期,格里马第通过光的衍射现象,首次提出光可能像水波一样是流体,他通过小孔实验验证了光的波动特性,认为光的不同颜色源于波长的...

光的本质历史上有哪两种观点【物理】
历史上出现过牛顿支持的微粒说 和惠更斯支持的波动说。两种说法各有道理:微粒说可以解释光的直线行进(小孔成像)两束光穿越后不受影响;波动说可以解释光的折射、干涉。只是由于牛顿的声望,所以长期微粒说占据主流。后来发现了泊松干涉、衍射等许多物理现象,波动说才得到大力支持,微粒说却销声匿迹。但20...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是怎样发展的?
虽然他的同胞胡克(1635~1703)认为微粒说不具有惟一性和必然性,荷兰科学家惠更斯(1629~1695)等主张光的波动说——光是一种在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但在当时微粒说更符合人们的直觉,加上牛顿的威望等因素,微粒说占了上风。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1773~1829)在皇家学会宣读了《关于薄...

光的微粒说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完美结合
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完美结合是物理学中的一大奇迹,它巧妙地解释了光的本性。爱因斯坦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光量子说与波动说巧妙融合,提出了全新的物理理论,彻底解答了光电效应的谜团。在这一理论框架下,爱因斯坦既没有完全抛弃波动说,也没有忽视微粒说的重要性。他深刻地认识到,光不仅是波动,同时具备...

物理光学中的波动说和微粒说怎么解释?
微粒说是假设光实有一个个粒子组成的,那么按照这种假设,光粒子本身或者与其他粒子之间应该存在相互作用,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光就会与其他介质发生作用,自然不能独立传播了。粒子在与界面接触时一般全部反射,所以解释不了同时发生反射、折射现象 波动学说实假设光是以能量的形式传播的。可以很好的解释光的...

微粒说波动说波粒二象性反映了什么问题
微粒说、波动说和波粒二象性反映了在描述物质和能量行为时,我们需要在粒子性和波动性这两个看似矛盾但实际上互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微粒说很好地描述了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比如牛顿力学,它把物体描述成一个个的质点,其运动可以用轨道来描述。然而,在微观尺度上,物质的粒子性质变得明显,比如我们可以...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微粒说在解释时遇到很大的困难。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在1678年写成的《光论》一书中,从光与声的某些相似性出发,认为光是在"以太"介质中传播的球面纵波。"以太"是一种假想的弹性介质,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这就是惠更斯的波动说。这种学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在"以太"介质中的传播。按此...

光的本质是如何被揭示的呢(麦克斯韦理论)
最初,人们对于光的本质存在着两大不同的理论观点:微粒说和波动说。微粒说,由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提出,认为光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流动物质,就像子弹一样沿直线传播。而波动说则是由惠更斯等人提出,认为光是一种波动,它可以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这两种理论在光的本质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因为...

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是不是都不正确?
例如广义相对论的水星进动验证)。目前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都能在一定条件下解释实验现象,因此目前来说都是正确的。即使日后发现有新的理论能更好的解释光现象,也不能说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是错的,只能说它们只是某个更完善的理论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例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条件下的近似)。

遵义县18676938309: 什么是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 -
谭韩健胃:[答案] 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一书中,牛顿认为光是从发光体发出的而且以一定速度向空间直线传播的微粒.这种看法被称为微粒说.牛顿用弹性小球撞击平面时发生反弹现象的类比,来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当光从空气进入透明介质时,由于介质对光微粒...

遵义县18676938309: 物理光学中的波动说和微粒说怎么解释? -
谭韩健胃: 微粒说是假设光实有一个个粒子组成的,那么按照这种假设,光粒子本身或者与其他粒子之间应该存在相互作用,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光就会与其他介质发生作用,自然不能独立传播了.粒子在与界面接触时一般全部反射,所以解释不了同时发生反射、折射现象 波动学说实假设光是以能量的形式传播的.可以很好的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遵义县18676938309: 19世纪之前,人们对光的本质有哪两种不同的学说 -
谭韩健胃:[答案] 人类对光的认识过程- - 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不仅仅使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精神和科学发现的理解更深刻了.同学们,请你们认真阅读,暂时不懂的地方可以越过,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

遵义县18676938309: 光的波动学说是如何发展的 -
谭韩健胃:[答案] 1.微粒说——牛顿——光是沿直线高速传播的弹性粒子流. (1)实验基础:光的直线传播. (2)能解释的现象: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细微的大小不同的而又迅速运动的粒子,这些粒子遵守力学定律,它们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

遵义县18676938309: 牛顿是怎么用微粒说证明牛顿环现象的? -
谭韩健胃:[答案] 牛顿环 又称“牛顿圈[1]”.在光学上,牛顿环是一个薄膜干涉现象.光的一种干涉图样,是一些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例如用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触,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时,可以看到接触点为一暗点,其周围为一些明暗...

遵义县18676938309: 如何解释光的微粒说 -
谭韩健胃: 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 光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物理学分支之一.光的本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十分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17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争论达到了空前激烈的地步,也就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 1.根深蒂...

遵义县18676938309: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什么? -
谭韩健胃:[答案] 在十七世纪,关于光的本性问题,有两派不同的学说.一派是牛顿所主张的学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从发光体发出的而且以一定速度向空间传播的一种微粒,另一派是惠更斯所倡议的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波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遵义县18676938309: 光是由粒子组成的还是由波组成的?如题 -
谭韩健胃:[答案] 光是由光子为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称为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谱).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有时候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光是由一种称为光子的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或称为波粒二象性 光的...

遵义县18676938309: 光学,怎样理解能量依靠微粒迁移时,能量随微粒一起移动…波动 -
谭韩健胃: 光学的认识经历了波动说和粒子说分立,直到今天认为光是具有波粒二相性的.总的来说光是一种能量.因此光的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在光的波粒二相性理论下.粒子性使得光(能量)按粒子传播表现为直线性的一面,具有反射等性能,且光是一个一个的粒子,也就是具有量子性.波动性使得光(能量)的传播表现出波动的一面,具有衍射等性能.因此,光(能量)随微粒(光子)一起移动和波动.

遵义县18676938309: 光到底是物质微粒还是波 -
谭韩健胃: 光子既是粒子又是波(电磁波). 首先先说光子是物质吧.这个简单,如果你否认光是物质,那么它是什么,是意识吗?显然,它是物质.波也可以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不要把声波不是物质和光波是物质弄混了.类似的 场也是物质. 光在均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