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懂《围城》,是因为你智商不够吗?

作者&投稿:巩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前几天在知乎上浏览,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提问,而且回答者的回复也让我很受启发,现在拿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有人说,我看不懂《围城》,是我的智商不够吗?

其实提问者可能觉得自己对《围城》理解不到位,或者没有抓住作者思想,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但是有人就回复他了:我不相信有人看不懂,那不就是个故事吗?看不懂的话是智商问题,或者有什么阅读障碍之类。

看来这个回答者比较偏激,而且属于直肠子类型的人。

但是我很欣赏另一位回答者的回复:有的时候,个人经历也很重要。小的时候读《背影》,可能感触不深。背井离乡上大学以后再读,可能就觉得句句写到人心里。中学背《项脊轩志》,可能读到最后那句"如今亭亭如盖矣"才觉得不胜唏嘘,如今看到"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就已经泪流满面。读书和生活是分不开的,用力读书,用力生活,用读书的所得去生活,在用生活的感受去读书。

看到这里,我不禁对这位回答者赞叹一番:他一定是很有生活阅历的人,他一定也读过不少书,而且是个喜欢思考、热爱生活的人,对读过的书籍也有自己的独到了解。

我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讲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同一本书的感悟会有所不同,这是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的。例如,小的时候读《背影》,我们也就10岁左右,我们的父母也还年轻,我们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也没能真正体会到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也没能感受到父母正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慢慢变老。直到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父母头上有了银丝或者脸上有了皱纹,我们才切身实地的明白:父母不可能陪伴我们一辈子的,他们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亦或是当我们自己为人父母,我们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当年是有多么不容易。当你懂得这些,你重新拾起小时候读过的《背影》,你一定会有不同的领悟,也会有独特的心理体验。

所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生活感悟,这是生活带给我们的,而不能仅仅靠读书来增长生活感悟。我们有时候说自己并不能完全领会作者的意图,那是因为我们之前没有和作者类似的经历或体验,也从未读过类似的文字阐述,仅此而已。就像大街上播放的某些歌曲,有些人为它流泪,为它疯狂,你以为这些人疯了吗?恰恰相反的是,他们在这些歌曲中看到了熟悉的影子,歌曲里的歌词让他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或是找到了心中所向,好像这首歌就在写他们自己一样。

当你拿起一本大家公认的好书,如果你对它没有感觉,也不要着急,也许你的人生还有到达一定阶段。但是这时你也不要放弃阅读这本好书,捧起它,静静的阅读,直至读完。等过了一段时间,也许一年,也许几年,当你偶然间再碰到这本书,希望这本书会带给你别样的享受,并能真正体会书中的魅力所在。

附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一篇,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小时候读过的散文,同时也看看如今读来是否和小时候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呢。

背影   作者: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看不懂《围城》是不是没有文化,为什么?
小学六年级看了《围城》,不过我不懂钱钟书的幽默, 囫囵而看主要情节,8年过去我依然记得其中主要情节和一些精妙细节,因为读得认真,小说的内容在我心中扎下了种子。8年后重读《围城》,读得更认真仔细,慢下来后很多精妙又刻薄的妙语读得拍案叫绝,更深入得体会到了《围城》的妙处。我不认为读不懂...

你看不懂《围城》,是因为你智商不够吗?
其实提问者可能觉得自己对《围城》理解不到位,或者没有抓住作者思想,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有人就回复他了:我不相信有人看不懂,那不就是个故事吗?看不懂的话是智商问题,或者有什么阅读障碍之类。看来这个回答者比较偏激,而且属于直肠子类型的人。但是我很欣赏另一位回答者的回复:有的时候,...

看不懂《围城》是不是没有文化
不是,不是那个年代的人,肯定会有一些不理解。或者说年龄不到,经历阅历不够,理解不了。不是没有文化的原因。

看不懂《围城》是不是没有文化?
后来,那个学生偶然得知那个潦草的签名写的是“钱锺书”。。。所以不要因为看不懂《围城》觉得自己没文化。。。

《围城》——看不懂是庆幸,读懂了是释然
《围城》,读不懂是庆幸,读懂了是释然。它像是一坛深埋地下多年未开坛的古酒,少不经世事的毛头小子喝上一口,“噗的一声,哎哟!辣喉!”转过身又回去追寻甜品饮料去了。 领略了人间社会,世道沧桑,疲惫了生活的烦琐和工作的艰辛,兴许能感觉其醇厚与绵长,在古酒入喉如火烧般的辛辣间仿佛能追寻起当初的风光以及不...

看不懂《围城》是不是没有文化
只能够说明你没有文化知识,并不能说明你没有文化,每个人身上都是有文化印记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文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野人

看不懂《围城》是不是没有文化
不,每个人对围城理解都不同,个人觉得围城的含义大概指每个人终将会被生活的琐碎、婚姻的矛盾等等人生路上的压力所牵绊,整部作品包含了对人生的调侃,活画出一个时代世态人情的卑龊与困顿。全文最后的“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伪,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更反映了作者的深意...

《围城》:如果你看懂了围城,说明你经历了人生
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年轻时看不懂的那部分,叫做人生。围城就是一本从野心勃勃的少年到回归平凡人生的一个过程,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的人,才是懂得人生的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要学会事事看淡一点,调整自己的期待,在力所能的范围内规划出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每个平凡的人一生的修行。

为什么《围城》我看不懂
可是韩寒自己写的答案都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看小说哪有什么看的懂看不懂的啊,我觉得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欢这书,你从这书里学不学的到什么,这本书对你有没有促进作用。我想,如果你书读的多,经典读的多,你一定会喜欢围城。只要喜欢,多看书,书看的越多,你越能体会到围城的妙处。

钱钟书的《围城》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我们真的了解吗?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

钢城区13017988241: 为什么说《围城》讲的是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
佐的诺保: 我其实也看不懂《围城》,但也还是说一下自己粗鄙的见解,你所有的目标和愿望都可以理解为围城,你为了这个目标努力,追逐,这就是城外的人想进去,当你实现了你的目标,愿望得到满足,发现可能这并不是你想要的,所以你又想摆脱,你又兴起了新的愿望.

钢城区13017988241: 看不懂《围城》是不是没有文化 -
佐的诺保: 不,每个人对围城理解都不同,个人觉得围城的含义大概指每个人终将会被生活的琐碎、婚姻的矛盾等等人生路上的压力所牵绊,整部作品包含了对人生的调侃,活画出一个时代世态人情的卑龊与困顿.全文最后的“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伪,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更反映了作者的深意.这是本很好的书,建议多读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的拙见,望采纳!

钢城区13017988241: 本人高二,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读书要读经典,但是我就是读不下去呢,比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古罗 -
佐的诺保: 你好,我最近也在看围城,读到一般实在是看不进去了,如同嚼蜡,枯燥无味.但是我不会放弃这本书,人在不同的境遇,心情,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所理解的东西也不同.可能你现在看不进去,十年以后或者二十年以后,当你人生阅历丰富了,在去读你当时读不懂得书,想你想不开的事,可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不要着急,而且我也不认为一本书只读一遍,我也不在意一本书看了三年,可能一本书要用一辈子去理解和参悟

钢城区13017988241: 《围城》讲的是什么?我怎么没看懂?
佐的诺保: 带着这样的心态去看,你会看懂:争破头得到的却不是你想要的,不想要的你却随时能得到;最恨的人也许最后成为你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朋友也许最后成了陌生人--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这就是事事炎凉!

钢城区13017988241: 求电影《围城》的影评 -
佐的诺保: 小时候看书时,就觉得方鸿渐是个倒霉的角色,被鲍小姐引诱,被苏小姐栽赃,被最爱的唐小姐抛弃,最后又要和个无甚特色的孙小姐将就一生,不禁暗生同情.我想不通钱锺书为什么要在笔下和这么个人过不去,他虽没有什么大功大德,却也...

钢城区13017988241: 我想问一下,<围城>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
佐的诺保: 深刻的含义:人过着一种生活,久了,没有了新鲜感,或者太熟悉了这样的生活,就会想着过不一样的生活,或者会忽略现在拥有的.上面的那位朋友说的很好”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所以人生才是五彩斑斓的,丰富多采的,我认为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提示,珍惜现在拥有的,爱现在爱你的,这样才会过的充实,才会坦荡!

钢城区13017988241: 读《围城》后感想 -
佐的诺保:《围城》心得体会 读《围城》,跟读一般的小说感觉很不一样.总觉得大师的作品吧,肯定是生硬晦涩,至少是我辈很难读懂的,要想读懂,也要摆上好几本字典在旁边,才能有读下去的勇气,《围城》不是这样,它通俗的可以,从身边琐事...

钢城区13017988241: 你对钱钟书围城的看法 -
佐的诺保: 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

钢城区13017988241: 《围城》好看吗? -
佐的诺保: 能给一本书“祝寿”,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书寥寥无几,套句王朔爱说的话,“一巴掌抡过去,还有富余的.” 《围城》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是《围城》出版六十周年,孔子说,“六十知天命”,60岁的《围城》,其实天命早就注定了:不可...

钢城区13017988241: 《围城》所述的人生哲理总共有哪些? -
佐的诺保: ,《围城》是一个富有人生哲理和重大社会意义的命题,它向人们说明4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病态,也向读者讲述了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恋爱、结婚、家庭、事业的故事,寓意只有冲破自身的局限和昏暗社会的“围城”,才能取得成功,才能真正成为城外之人,才会有新的生路.《围城》不愧为一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好作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