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助学金一年最高13万,是否太高了?

作者&投稿:言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点也不高,应该的!

谈及博士奖助,不少在读博士都认为如今学校发放的助学金有点少。而从全国范围看,上一次助学金上调已经是5年前的事了。
2017年,全国的部属高校博士生助学金从12000元上涨至15000元,地方高校从10000元涨至13000元,平摊到每个月就是1000元左右。
这一标准的确不算高,不少在读博士只能依靠家里的接济以及兼职去完成学业。

而包括北大在内的不少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各自提升了博士补助的标准。
多所高校,大幅提升博士补贴
北大涨了多少?青塔人才找到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布的博士研究生岗位体系,其中校长奖学金的奖助标准达到了每人7万元/年。而对于更加常规的助教、思政岗位,北大的资助标准同样不算低,达到了5.5万/岗/年。


与直接发钱不同的是,北大的奖助学金需要履行相应的职责,比如北大法学院设助研岗位就需要每周工作不低于4小时,岗位奖学金可以比国家助学金高出3.4万元/年。
也有不少高校在近几年直接选择提升兜底资助标准,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其博士生招生简章中明确,博士生最低资助标准为58200元/年(在国家规定的15000元/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3200元),平摊到每个月将近5000元。而5000元完全可以覆盖在广州日常的开销,这也意味着华南理工的博士生几乎不用为生活发愁。

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工科基金和科研基金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额度为5万元/年。一些中部地区高校也将博士补贴上调至6000元以上/月。
差距不仅体现在学校之间,也体现在文理科之间。
与当前的就业市场的薪资待遇如出一辙,文科博士在助学金方面也与理工科博士有一定差距。
以南京大学为例,理工农医科博士的最低助研费比基础文科博士高出900块。

面向在读博士开展「学者计划」无疑是全新的尝试。可以预见的是,在北京大学的带头示范下,未来一定会有更多高校效仿、完善。
不过当下,相较于「学者计划」,补助金能否上涨或许还是更多博士关心的问题。毕竟,钱似乎不应该成为他们科研路上的阻碍。



在评价博士生助学金一年最高13万之前,首先要了解博士生他们在上学的时候究竟要做些什么事情,还有这些助学金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博士生在读博士阶段做的事情。

和其他学历阶段不同的是,博士研究生在就读博士阶段并不只是需要去学习,他们更多的是要研究,要有一定的成就。

一是需要建立一些新的理论。当然文科生和理科生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文科生大多数是进行一些探索调查研究总结等等,而理科生大多数都是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些结论。室友的研究成果是可以开发利用的。

二是他们需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博士生在研究一些事情之外,还是需要通读所在的这个领域的一些文献。毕竟只有对这个领域有足够的了解,才可以对这个领域有所贡献。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要求博士生对这些已有的文献进行一些提炼,总结,以便后人更简单了解和推广。

三是博士生阶段通常会有一些研究成果。博士生在读博的过程中,除了自己需要做一些实验,还需要带领下面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努力。会参与一些科研,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毕业的时候也会有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他们那个领域通常都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针对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做的这些贡献,他们有一些助学金也是可以理解的,13万并不算一个非常高的金额,何况这还几乎是一个上限。

而在了解博士生助学金的金额之前,还要了解博士生助学金的组成部分。

博士生的助学金主要组成部分是三个,一是国家助学金,二是国家助学贷款,三是三助岗位津贴。

国家助学金:指的是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的研究生,当然并不包括有固定工资的人。中央高校博士生不低于每年15,000,地方高校博士生不低于每年13,000。

国家助学贷款:这部分是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每年年是不超过12,000的。在学校期间这部分的利息是免了的,但是在毕业以后是需要学生自己来负担并且需要偿还本金。

三助岗位津贴:指的是高等院校给研究生提供助研、教助、助管岗位,并且按照他们的岗位提供津贴。这一部分就相当于你在学习期间同时在学校打工,得到的津贴都是自己的劳务所得。

所以不管从博士生就读博士期间所需要做的事情,还是他们获得的助学金的来源,我觉得13万都不算太高。他们在毕业以后继续为我国建设做贡献,那这些钱都可以当作很好的投资。



近日,某乎上有一则曝光新拟定南方科技大学硕博工资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关注。

帖子显示,硕士的工资为4~6 万/年,博士的工资开题前 7~9 万/年,开题后 9.5~13 万/年。随后,南方科技大学的招生直播中也写出,硕博的薪酬将会大于现行标准。此前在深圳大幅降薪的背景下,网上流传着 2022 年南方科技大学硕博工资要降薪 40% 的谣言,当时引起了较多讨论。

毕竟硕士 4166/ 月,博士 8333/ 月,曾是南方科技大学较具吸引力的招牌之一。如今谣言不攻自破,南科大依旧那么壕——不仅不降,还稍涨一些。壕,几乎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基本属性之一。

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高校,比总预算是有些吃亏。南方科技大学 2022 年的预算为 37.56 亿,不和别人比,就看看隔壁的老大哥中山大学,这个预算差距并不小。但是,南方科技大学把总预算的 90% 都放在教育支出上,生均预算高达 37.36 万元,打败中山大学(生均 31.25),南京大学(生均 23.34)等老牌名校,位列全国第七。硕博补贴就不用多说,除此之外,南方科技大学的宿舍也是财大气粗,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南科大的硕士生享受双人间(如果分到三人间每月补贴 500),博士享受单人间。在今年的全国高校学生宿舍满意度调查中,南方科技大学位列第一。当然搞起科研来,人家花钱更是不含糊。2021 年南方科技大学获批科研经费 17 亿,师均科研经费为 124 万。动辄 40 万上下招博后,招聘副教授时承诺 5 年内至少提供 400 万经费,白纸黑字写出「为所有教职人员提供全国最佳的条件」。在如此有竞争力的薪酬条件下,短短11年,南方科技大学就组建了一支 58位院士,41 位杰青的人才队伍。南方科技大学这么多钱从哪来呢,作为一所省属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的钱主要还是来自政府拨款。还是隔壁的老大哥中山大学,2022 年财政拨款为 29.84 亿。

所以说南方科技大学有钱,说到底还是深圳政府舍得给高校花钱。他壕任他壕

他壕任他壕,对大部分的硕博生来说,补贴永远只能是「饿不死」但也「不够花」。

南方科技大学的「财大气粗式」补贴不必说当属 top 0 梯队,此前就有南方科技大学就读的网友表示,除了学校补贴,课题组还另发,再加上论文奖励,博士在读就已经年薪 25万。类似的几所新兴理工院校补贴额度往往也是比较可观的。例如同样势头很猛的「新秀院校」上海科技大学,博一新生到手 7W/年,以后逐年增加。其次一些老牌的头部理工类大学,或研究所,往往补贴额度也比较可观。例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工科博士,也有着平均 4000-6000 的每月收入。此外,一些研究所发放的补贴额度也不算低。不过一般来说,每年 5 万元以内的补贴是大多博士生的常态。

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博士每年能拿到 1.5 万奖学金和每月 1600 元左右的助学金,共计 3.42 万元;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奖学金是用于「返还学费」,实际到手的部分大打折扣。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在每个月国家补助 1950 元,外加课题组另行补助折合每月 2000-3000 余元的收入——这种程度的补贴额度,才是博士生中的普遍水准。

而一些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往往补贴则不太可观,尤其文史类专业就读的博士,受专业所限,他们的补贴中「导师资助」的部分少之又少,甚至还有 19% 的博士生并没有导师资助;他们能够拿到的补贴通常徘徊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附近。如,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文科博士生们每个月只有固定的国家补贴 1835 元。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永谋看来,理想的读博状态应该近似于一种工作或「准工作」状态。这意味着要参照科研人员的待遇来执行,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应该完成特定的助研、助教工作以及基本科研任务。

刘永谋认为,对于今天的博士生,特别是诸如北京这样大城市的博士生来说,每月补贴 1500~2000 元无疑过低。

「这些钱刚刚够维持基本生存,现在的博士生一般在 25-30 岁之间,不可能光活着就了事。」刘永谋说。

也有其他多位专家认为,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加薪」是合理的。

「一些博士生期待的四五千元的薪资并不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说,「硕士生毕业后的月薪较高,要想吸引优秀的博士生源,就要减少这些优秀生源就读博士的机会成本。」

按国内普通学制来算,大部分人的博士生至少要到二十八九岁才能完成学业,这还意味着,当大部分同龄人早已工作多年买车买房,甚至已经开始在同学群里给孩子的班级文艺汇演拉票,博士们可能还在苦哈哈地等着每月那点补贴吃饭。



助学金,顾名思义,并不是工资,只是帮助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费和生活费。助学金本身没有特定的标准,一般是学校发放一部分,导师自己发放一部分。

20年前,中科院系统的助学金普遍高于高校。一般城市的研究所博士助学金大约500-700元/月,北京和上海的研究所大致在1500-2000元/月,但具体数额各个研究所以及导师之间会有很大差别,并非有统一的标准。高校读研的同学就相对比较拮据,每月只有大致200-300元的助学金,而且当时的高校研究生还要细分公费生和自费生,自费生需要交学费,甚至还没有助学金。

随着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物价也增加了许多。高校的政策也在不断地改革,所有的学生都是自费生,但实际上奖助学金覆盖了所有学费。除此之外,一般城市的高校博士生还会有每月2-3千元不等的助学金。当然每个学校,每个导师课题组的助学金都有一定差别,但总体来说基本上在这个水平。

同样,北上广深会高一倍左右。当然,这里我写的是奖助学金,其中的奖学金不是真正意义的奖学金,只指覆盖学费的所谓奖学金。真正意义的奖学金是需要差额竞争的,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拿到,所以一般招生老师也不好意思直接提这个事情。

奖助学金重不重要?当然非常重要。

读博士的学生普遍年龄在22-30岁左右,有些回头是岸的大龄博士年纪会更大一些,如果没有必要的奖助学金,可能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

绝大部分博士生都是靠着奖助学金艰难地生活着,同时在科学的殿堂中遨游。因此,奖助学金的最低标准,肯定需要保证博士们的基本生活费。20年前在我求学阶段,中科院的助学金非常具有吸引力,学生们依靠助学金,基本上都能够脱离父母的经济援助,然而当时大部分高校的助学金就略显不足,因而中科院借此吸引了不少优质生源。当然,现在的形势可能变过来了,很多高校的助学金早已超过了科学院系统。因而,这里必须要感谢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让寒门子弟都能够追求更高的梦想。

那么,奖助学金越高越好吗?

舆论经常会看到,某某老师压榨学生,或者说利用研究生的免费劳动力。更直白来说,学生们觉得助学金给少了,性价比太低



应该的,一点也不高!

对于大部分的硕博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已经有24-30岁了,很多也成家立业了,他们要兼顾学业与生活、工作三个方面,可大多数人获得收益的途径很多时候只能靠补贴这个东西,不然生活很难维持下去。

一般来说,每年 5 万元以内的补贴是大多博士生的常态,也就是一个月最多封顶就4000来块钱,一些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偏文科的专业甚至更低,例如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文科博士生们每个月只有固定的国家补贴 1835 元,1000多块钱的补贴,放在大城市生活,这肯定远远不够的,怎么说呢,补贴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只能保证饿不死但远远也不够花!

其实大家心中都明白,科研人员待遇太差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津贴不是吸引硕博的主要因素,但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

近年来,许多高校为招揽一流博士生来校做科研,也开始卷起来。

去年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挂出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每年保底收入 10万的招生公告;

南开大学表示每年将在国家拨款的基础上,增投自筹经费 1 亿余元,在校顶尖博士生每年可累计获得各类奖助金超过 10 万元;

清华大学也表示,要确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资助标准不低于 5.1 万元。

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都对博士生奖助学金进行了调整。

对此,本人只想引用一句知乎答主的话来回答:

早就该这样了!这钱花得绝对值!

近些年,随着各高校办学投入和课题经费的增长,研究生的各类“资助”也是水涨船高。

如果考虑到与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的差距,适时、适度地提高研究生的资助水平也是合理的。

这里的“适度”,是指相关政策的出台要考虑到国内大学的发展现状、承受能力以及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差异,而其基本理念是不能将教育和读书变成纯粹的赚钱途径。

以博士生为例。公费博士生是免交学费的,其所获资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薪酬,而是学习期间的生活补贴。因此,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且有盈余就是发放的标准。

这个标准,从根本上说,是把博士生看作学生。学生接受的是系统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科研技能训练,以学习知识、从事相应的科学研究为主,与赚钱自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不鼓励,也不会过分计较津贴的高低。




退役士兵学生回到高校复学后,可享受哪些资助?()
退役士兵学生回到高校复学后,可享受资助如下:1、在校大学生退伍复学,享有退役大学生士兵助学金。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3300元\/人\/年(即1650元\/人\/学期)。按照不重复资助原则,不同时享受退役士兵学生国家助学金和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2、在校大学生退伍复学,每年学费最高可享8千元...

退役士兵助学金发放标准
退役士兵助学金发放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国家助学金并不是一次性发放到位,国家助学金会分为春秋两季发放,每学期为1650元,陆续发放到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

2022当兵政策福利
从2022年应征入伍的大学生,每年最高补偿1.2万元,本科4年最高就可以补偿4.8万元;专科三年最高可以补偿3.6万元。学费每年不足1.2万元,按照实际学费给予补偿。2、退役大学生士兵助学金。在校大学期间去当兵,退伍回学校之后可以跟学校申请助学金,助学金的标准是每年3000元起。二、部队方面的补助津贴...

国家助学金政策
资助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国家...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发生调整:博士生每年1.2万
根据的国家助学贷款标准,可贷额度如下: 1、全日制本专科大学生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2、全日制硕士生、博士生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除了可以拿到国家助学贷款以外,还有可能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标准如下: 1、本科和专科每人每年8000元; ...

大学生 退伍 申请学费补偿代偿的问题
据了解,国家对每名在校生应征入伍前在校期间每学年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金额,按照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计算,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应征入伍的在校生退役复学后,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获得学费资助。申请学费资助的退役复学的高校在校学生每学年资助学费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每学年...

国家助学金的标准是多少?
平均资助标准为每年3300元 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预科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分为2-3档。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广东省家庭...

博士生助学金一年最高13万,是否太高了?
与直接发钱不同的是,北大的奖助学金需要履行相应的职责,比如北大法学院设助研岗位就需要每周工作不低于4小时,岗位奖学金可以比国家助学金高出3.4万元\/年。也有不少高校在近几年直接选择提升兜底资助标准,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其博士生招生简章中明确,博士生最低资助标准为58200元\/年(在国家规定的...

国家助学金一年有多少啊?
国家助学金平均补助标准为每生3300元\/年,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一、国家助学金 1、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2、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助学...

退役士兵孩子读书政策
退役士兵读书政策:退役士兵免学费: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对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分类招考方式考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学生均实行学费减免,本专科生每生每年减免标准最高不超过8000元。退役士兵国家助学金: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含退役复学)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退役士兵助学...

布拖县18386036240: 研究生补贴最多的大学是什么?
始娅希美: 研究生补贴最多的大学是清华大学.学校资助学硕基本奖学金1.4万/年,校设岗位奖助学金1.6万/年,院系资助奖助金+院系/导师岗位津贴大于或等于0.6万/年,总收入大于...

布拖县18386036240: 考博士到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的话,博士的补助高吗? -
始娅希美: 具体补助数不祥,但这种单位满足生活必需应该不成问题. 题主不必太在意补助的事儿,读博期间好好学习多做学问才是正道.常有读博期间为了几个小钱去做兼职的,其实算起总账来一定是吃了大亏的.当然,为了增加专业实践的兼职另当别论.

布拖县18386036240: 各大高校研究生,博士生津贴比较 -
始娅希美: 中科院系统最高,理论上硕士期间1500,博士期间2800到3000,实施的时候会根据地方经济水平差异乘0.9-1.1的系数,有的所老板或者其他部门会另外发钱,我所知的中科院某些所一个月硕士2000-2500,博士可以拿到4000+ 高校的话,清华北大基本和中科院北京几个所差不太多,上海的复旦交大同济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实验室差别较大,最好的和上海中科院的几个所差不多 南大浙大等学校就根据地区和教育部规定的差异,一般硕士不会超过1500,博士不会超过2500了.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规定,每个学校总有些特别优秀的学生能享受特别点的条件. 但国内发人民币再多也就够吃饭……想积攒点钱的话,建议去香港或者直接去美国吧

布拖县18386036240: 川师考研系研究生学费和奖助政策 -
始娅希美: 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我国将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即所有学生都将统一交取学费.那么,对那些原来可免费上学的公费生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 生来说,如何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说:与收费制度相...

布拖县18386036240: 学业的最高级别是什么?研究生吗? -
始娅希美: 博士,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

布拖县18386036240: 硕士研究生的补贴到底有多少?普通家庭能承担起读研费用吗? -
始娅希美: 硕士研究生的补贴到底有多少?普通家庭能承担起读研费用吗? 从学费来看,学术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8000元每年,专业硕士的学费会贵一些,不同学校会有差异,不同专业会有差异,基本上8000是最低的,绝大部分10000起步. 从住宿费来...

布拖县18386036240: 中国有没有大学的奖学金是2万的 -
始娅希美: 是有的.云南农业大学的有勇奖学金,2014年首次获奖的有十位本科及博士研究生颁发获奖证书,每位获奖学生奖励2万元人民币.中国科技大学的国家奖学金标准,博士研究生每生3万元, 硕士研究生每生2万元.上海大学的博士生,如其特别优秀,获得所有奖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一年1.8万元、学校配比的助学金一年1.8万元、国家奖学金一年最高3万元、国际交流基金一年最高6万元、上大校长奖学金一次2万元、上大学术创新奖学金最高6000元,总数可达一年15.2万元.武汉大学特别优秀的博士生一年有望获得不低于9.6万元的奖学金.浙江师范大学最高奖学金3万元.............

布拖县18386036240: 2017年开始博士生补助预计会有多少提高 -
始娅希美: 每个学院和实验室政策都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学院,什么都不干就算是半岗助研,一个月300块钱.如果申请了全岗的三助,那就是 一个月500.也有一些文科学院,什么都不干就没钱,如果干了点什么,那就是算半岗,一个月250,他们没有全岗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