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儒家喜欢大谈孝道,却对做父母应尽的责任义务避而不谈?就算父母是错的,儿女也必须谅解?

作者&投稿:主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家为何要讲"子不言父之过"?~

子不言父之过是儒家孔子在礼记里所记载的一句话,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所提出的儒家思想,成为我国2000多年来的主流思想,可知是非常厉害的。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不要随便评论父母的言行过错,其实是基于孝道的基础上而说的这句话。孔子非常注重孝道,所以他把这句话放在礼记当中,教导世人要孝顺自己的父母。
一、百善孝为先所谓孝的意思就是子女要听从父母的意见,言行举止要符合父母的期待。而它诞生也是一种亲情伦理关系稳健发展的标志。我国的儒家思想也非常推崇孝道,认为身体头发肤色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不能轻易毁坏,而且还要遵循孝道,感恩父母的生育之恩。而且孝道是被我国所有有诸子百家所认可的一个思想,可知孝道在我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最博学的一个学者之一,他提出的很多理论,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孔子为了将自己的理论传播到世界,于是带着手下的学生们一起周游列国,在这期间遇到了对他的理论轻视的国家,或者遭到不公的待遇。不管多么艰难,他都成功的完成周游列国的壮举。孔子在世时构建了整个道德体系,并将它逐渐完善,成为规范人类的重要准则。
三、孝道的历史意义孝道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孝道当中蕴含着父母将子女养育成人以及子女对父母的尊敬,赡养父母的义务。总的来说孝道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而它也是维系社会的根本,孝道经久不衰,至今仍然对我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孝是天道的要求。基督教摩西十诫这要求的是人要孝顺父母。所以人道就必须孝顺,如果不孝顺的人无法投人。
当然,非要从理论上来论述,孝产生于仁。因仁而孝。所以以前经常说慈孝,慈孝,就是这个原因。孝也是产生福报非常大的一个德行。
五德行忠孝廉耻谦,忠来自于义,孝顺来自于仁,廉洁来自于义,谦虚来自于礼。所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谦至关重要。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的老人,这个世界真的就是一个美好的人间。而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一、精神上敬爱父母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二、物质上奉养父母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三、父母身体不好时要照顾好
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指父母生病后,子女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并精心照料,伺候父母饮食起居,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四、事业有成可以满足父母的成就感
《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
五、父母去世后要安排好后事
养老送终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办理好父母的后事也是尽孝的一种。

时代遗留的产物。儒家讲的大道规则,定的就是【天地君亲师】,长幼有序这么个顺序,是约定俗称。符合当时的历史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理论,同时被社会所有阶层所认同。大家都是以家族宗族为单位在生产生活。阶级性必须明确而统一。自然就更要求对上服从,和利益最大化。

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经历,
就是接受自己,
接受自己的所有,
包括不够好的父母。
如果父母是错的,
并没有说我们必须谅解,
我们确实会恨他们,
但是当你能接受所有的时候,
那时你也能接受他们,
即使曾经他们伤害过你。
接受不代表你完全忘掉以前的事,
而是当你说起那些事,
你自己都觉得已经过去了。
那时你还是会尽孝的。

有的,比如“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孩子的孝道是有前提的。孝顺父母的前提是父母要爱孩子。所以说如家讲孝道是对父母和孩子都有要求的。

你说的是不断被修改阉割后的儒家,清朝改的最厉害,要靠这一套稳固统治
而不是本来的面目,


为什么儒家喜欢大谈孝道,却对做父母应尽的责任义务避而不谈?就算父母是...
时代遗留的产物。儒家讲的大道规则,定的就是【天地君亲师】,长幼有序这么个顺序,是约定俗称。符合当时的历史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理论,同时被社会所有阶层所认同。大家都是以家族宗族为单位在生产生活。阶级性必须明确而统一。自然就更要求对上服从,和利益最大化。

儒家为何如此看重「孝」?
真正形成重孝系统的还是儒家,孔子作为礼制的铁杆,把原先仅仅作为贵族思想行为规范的孝带给了平民,并且把孝建立在人天然就有的“仁爱”基础上,而不是周礼的为了维持秩序的需要。到此为止,孝依然是一种发乎人性的行为规范。古代中国它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存在,而是以家族为单位存在。族长才是一言九鼎的。...

什么是儒家所推崇的孝道
1、儒家孝道: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孝经由儒家推广也被人们认可,古代统治者还建立了一套以孝为主体的律法。古时候,晚辈辱骂长辈,会被当地自订的宗法所判,儿女打父母则是会被官方的律法判罪,罪可致死。又如父母丧亡,儿女需为其守丧三年,为官者则需褪去官服,守丧之后再复职。如此种种,...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二、物质上奉养父母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

“孝”的引申意义,正是儒家所信奉的
在孔子的眼中,“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武王和周公大概是最通达孝顺的人吧。因为,他们上承先祖之德,修宗庙,行郊祭,用周礼来治理天下,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都符合中庸之道。总之,孝除了它的本意之外,还有一些引申意义,这些引申意义被儒家纳入了中庸之道的范畴,尤其是了解和奉行祭祀之礼的...

忠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孔子是如何定义孝的?
一、孔子对孝的定义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孔子对孝的定义其实跟现代人对孝的定义差不多。在古代的时候,孔子就提倡我们做人首先一定要做一个孝子。在古代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孝子,我们不仅仅要在生活上给予我们父母一些物质,而且在精神上还要积极的去关心我们的父母。孔子对孝的定义中与现代中最大的不同之...

“孝”在儒家人格美学中有怎么样的地位,是如何表现的呢?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育,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德和孝占了很大一部分,可以说以德为基础的孝占据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其他所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以德和孝为基础的。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孝之于国家和人才的重要性。到了汉代,董仲舒推行文教政策,其中有最大的一...

中国的孝属于儒家吗,孝是很重要的?
孟子论孝 1、提出性善论,进一步完善儒家孝道的哲学基础。孟子接受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人都能达到“仁”的主观因素,“人人皆可为尧舜”,从而提出人的本质是性善的理论。人性是天赋的,孝的善德当然也是天赋的 ,人人都是生而具备的。2、亲亲原则的建立,使孝悌成为五伦的核心。“事孰为大,...

儒家思想悌指的什么,“孝悌”的意义是什么
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简言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释义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儒家文化孝的产生和演变
孝是一个很古老的道德观念,在儒家出现以前就有了,已被人们较多地论及, 并受到一致的肯定。但是,由孝概念发展出一套理论,则是由儒家完成的。 在儒家创始人孔子那里,孝观念就被多次论及。虽然孔子 思想以仁为核心,但孝观念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后,孝的观念由后世的儒生加以完善,让孝的观念...

花垣县19482146829: 儒家、墨家、道家、佛教关于孝的思想. -
潘天盼得: 儒家的孝道观 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尤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

花垣县19482146829: 儒家思想思想仁与孝的关系 -
潘天盼得:[答案]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我认为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儒家以家庭为中心,认为个人可以通过自我修养扩展到家庭、国家和社会.从个人的情感意识上说,“孝”是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与生俱来、无法逃避的情感,从中可以领会到人之...

花垣县19482146829: 简述儒家思想的孝与仁的关系 -
潘天盼得: 儒家的价值观是由己及人,所以儒家是最自私的,儒家构建了一个以我为中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孝是对至亲长辈,仁是对其他人,其实质就是唯心主义,是官僚地主阶层维护自己利益的护身符.

花垣县19482146829: 儒学为什么会以孝为本 -
潘天盼得: 其实应该是以孝为先,以信为本"以孝为先"由"百善孝为先"而演变来的 不过也有"以孝为本"的说法 以信为用 或者以信为贵/诚/荣/道/源/根.等等

花垣县19482146829: 儒家为什么强调孝?对我们有何启示意义?
潘天盼得: 孝悌是仁之本.启示,我们要孝敬父母.

花垣县19482146829: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
潘天盼得: 问题一:分析并归纳孔子所认为的“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

花垣县19482146829: 儒家提倡的孝的立足点? -
潘天盼得: 儒家提倡的“孝”,其立足点是:爱惜自己的身体,尊敬父母长辈.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花垣县19482146829: 孔子孝道在现在的现实意义 -
潘天盼得: 劝人尽孝,是对和谐的一种追求,当然父母恩情难报,对父母尽孝也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孔子的学说是现实的,很大一部分,是教人做一些份内的事情,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善良的社会

花垣县19482146829: 三字经为什么要强调孝道
潘天盼得: 其实你的问题应该是要说为什么儒家思想要强调孝道!因为《三字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作.儒家思想的主张的是“仁”,仁的立足点是爱.人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之后要推广到有血缘关系的人,父母兄弟,然后才能推广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是层层递进的. 所以《三字经》作为启蒙教育文章最主要就是要强调孝道.而孝不是愚孝,不是糟粕,而是一个必要的推己及人的过程. 至于爱人的仁,也不是烂好人的意思.该嘲就嘲,不留面;该夸就夸,不扭捏;该骂就骂,不心慈;该慰就慰,不避嫌.心存善意,不代表就是烂好人;烂好人,那是乡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