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怎么这么多酷吏

作者&投稿:吁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汉朝的十大酷吏分别是哪几个人???~

汉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桀健者则雄张闾里。[一]

且宰守旷远,户口殷大。[二]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三]

肆情刚烈,成其不桡之威。[四]违觽用己,表其难测之智。[五]至于重文横入,为穷怒之所迁及者,亦何可胜言。[六]故乃积骸满藊,漂血十里。[七]致温舒有虎冠之吏,[八]延年受屠伯之名,岂虚也哉![九]若其揣挫强埶,摧勒公卿,碎裂头脑而不顾,亦为壮也。[一0]

注[一]横音胡孟反。张音知亮反。

注[二]前书曰,成帝户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

注[三]先行刑而后闻奏也。

注[四]桡,屈也。前书宁成为济南都尉,而郅都为守。始前数都尉,步入府,因吏谒守如县令,其畏都如此。及成往,直陵都出其上。都素闻其声,善遇之,与结驩。

注[五]前书严延年为河南太守,觽人所谓当死者一朝出之,所谓当生者诡杀之,吏人莫能测其用意深浅也。

注[六]重犹深也。横犹枉也。穷,极也。言迁怒于无罪之人。

注[七]藊,坑也。前书尹赏守长安令,得一切以便宜从事。赏至,修理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巿藉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者,得数百人,尽以次内穴中,覆以大石,皆相枕藉死。又王温舒为河内太守,捕郡中豪猾论报,流血十余里也。

注[八]王温舒为中尉,穷案奸猾,尽糜烂狱中。其爪牙吏,虎而冠者也。音义云“言其残虐之甚”也。

注[九]前书严延年为河南太守,所诛杀血流数里。河南号曰“屠伯”,言若屠人之杀六畜也。

注[一0]前书济南鼿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郅都为济南守,至则诛鼿氏首恶,郡中路不拾遗,都后竟坐斩。又赵广汉为京兆尹,侵犯贵戚大臣,将吏卒入丞相魏相府,召其夫人*(疏)**[跪]*庭下受辞,责以杀婢事。

司直萧望之劾奏广汉摧辱大臣,伤化不道,坐□斩。破碎头脑言不避诛戮也。

自中兴以后,科网稍密,吏人之严害者,方于前世省矣。而阉人亲娅,侵虐天下。[一]至使阳球磔王甫之尸,张俭剖曹节之墓。若此之类,虽厌快觽愤,亦云酷矣!俭知名,故附党人篇。[二]

注[一]尔雅曰:“两貋相谓曰娅。”

注[二]刘淑、李膺等传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一]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二]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注[一]剧县之狱。

注[二]姓水丘,名岑也。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禽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强项令出。[一]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二]

注[一]谢承书曰:“□令诣太官赐食。宣受诏出,饭尽,覆杯食机上。太官以状闻。上问宣,宣对曰:‘臣食不敢遗余,如奉职不敢遗力。’”注[二]枹,击鼓杖也,音浮,其字从木也。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一]帝伤之,曰:“董宣廉絜,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二]

注[一]谢承书曰“有白马一匹,兰舆一乘”也。

注[二]诸本此下有说蔡茂事二十五字,亦有无者。案:茂自有传也。

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与光武少游旧。建武初,征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引见云台。初,光武微时,尝以事拘于新野,晔为市吏,馈饵一笥,[一]

帝德之不忘,仍赐晔御食,及乘舆服物。因戏之曰:“一笥饵得都尉,何如?”

晔顿首辞谢。及至郡,诛讨大姓马适匡等。[二]盗贼清,吏人畏之。数年,迁杨州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视事十余年,坐法左转轵长。[三]

注[一]苍颉篇曰:“馈,饷也。”说文曰:“饵,饼也。笥,竹器也。”

注[二]马适,姓也。前书有马适建。俗本“匡”上有“王”字者,误也。

注[三]轵,县,属河*(南)**[内]*郡,故城在今洛州济源县东南也。

隗嚣灭后,陇右不安,乃拜晔为天水太守。政严猛,好申韩法,[一]善恶立断。

人有犯其禁者,率不生出狱,吏人及羌胡畏之。道不拾遗。行旅至夜,聚衣装道傍,曰“以付樊公”。凉州为之歌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二]宁见乳虎穴,[三]不入冀府寺。[四]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视事十四年,卒官。

注[一]申不害、韩非之法也。

注[二]勤力之子。

注[三]乳,产也。猛兽产乳护其子,则搏噬过常,故以喻也。诸本“穴”字或作“六”,误也。

注[四]冀,天水县也。

永平中,显宗追思晔在天水时政能,以为后人莫之及,诏赐家钱百万。子融,有俊才,好黄老,不肯为吏。

李章字第公,河内怀人也。五世二千石。章习严氏春秋,[一]经明教授,历州郡吏。光武为大司马,平定河北,召章置东曹属,数从征伐。

注[一]宣帝时博士严彭祖也。

光武即位,拜阳平令。[一]时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在所害。章到,乃设飨会,而延谒纲。纲带文□,被羽衣,[二]

从士百余人来到。章与对燕饮,有顷,手□斩纲,伏兵亦悉杀其从者,因驰诣坞壁,掩击破之,吏人遂安。

注[一]阳平,县,属东郡,故城今魏州莘县也。

注[二]缉鸟羽以为衣也。前书栾大为五利将军,服羽衣也。

迁千乘太守,坐诛斩盗贼过滥,征下狱免。岁中拜侍御史,出为琅邪太守。时北海安丘大姓夏长思等反,遂囚太守处兴,[一]而据营陵城。[二]章闻,即发兵千人,驰往击之。掾*(吏)**[史]*止章曰:“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发。”

[三]章按□怒曰:“逆虏无状,囚劫郡守,此何可忍!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

遂引兵安丘城下,募勇敢烧城门,与长思战,斩之,获三百余级,得牛马五百余头而还。兴归郡,以状上帝,悉以所得班劳吏士。后坐度人田不实征,以章有功,但司寇论。月余免刑归。复征,会病卒。

注[一]风俗通曰:“史记赵有辩士处子,故有处姓也。”

注[二]营陵,县,属北海郡也。

注[三]前书杜钦奏记王凤曰“二千石守千里之地,任兵马之重,不宜去郡”也。

周□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少为廷尉史。

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长不肖,使牧黎民,而性雠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一]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二]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

注[一]博平,县,故城在今博州博平县东也。

注[二]辞案犹今案牍也。

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赦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

□廉絜无资,常筑墼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严明,欲损其威,[一]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矒入城者?”

[二]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三]“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

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注[一]续汉志每郡有五官掾,县为廷掾也。

注[二]悉犹知也。

注[三]汉官仪曰:“铃下、侍合、辟车,此皆以名自定者也。”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主名,吏数闾里豪强以对。□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戚局蹐,京师肃清。

皇后弟黄门郎窦笃从宫中归,夜至止奸亭,亭长霍延遮止笃,笃苍头与争,延遂拔□拟笃,而肆詈恣口。笃以表闻。诏召司隶校尉、河南尹诣尚书谴问,遣□戟士收□送廷尉诏狱。数日贳出。[一]帝知□奉法疾奸,不事贵戚,然苛惨失中,[二]数为有司所奏,八年,遂免官。

注[一]贳,赦也,音市夜反。

注[二]惨,虐也。

后为御史中丞。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一]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鴺宿怨,无不僵仆。[二]□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注[一]汉官仪曰:“御史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纠察百司。”故云典司京辇。

注[二]僵,偃也。仆,踣也。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绬犹尚在朝。□疾之,乃上疏曰:“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一]案夏阳侯绬,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又造作巡狩封禅之书,惑觽不道,当伏诛戮,而主者营私,不为国计。夫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二]履霜有渐,可不惩革?[三]宜寻吕产专窃之乱,[四]永惟王莽篡逆之祸,上安社稷之计,下解万夫之惑。”会绬归国,□迁司隶校尉。

注[一]左氏传季孙行父称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辞也。

注[二]庄子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爝火,小火也。

注[三]易曰:“履霜坚冰至,其所由来者渐矣。”

注[四]吕产,吕太后之兄子,封为梁王,太后崩,与弟禄作乱也。

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一]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二]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注[一]余姚,今越州县也。

注[二]续汉志曰:“决曹主罪法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一]悉收其家,一时杀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注[一]续汉志曰:“贼曹主盗贼事。”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先太守李根年老多悖政,[一]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注[一]悖,乱也。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一]昌乃出足示之。

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注[一]相书曰:“足心有黑子者二千石。”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颍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也。[一]家世大姓冠盖。球能击□,习弓马。性严厉,好申韩之学。郡吏有辱其母者,球结少年数十人,杀吏,灭其家,由是知名。

初举孝廉,补尚书侍郎,闲达故事,其章奏处议,[二]常为台阁所崇信。出为高唐令,以严苛过理,郡守收举,[三]会赦见原。

注[一]泉州故城在今幽州雍奴县南也。

注[二]处,断也。

注[三]收系举劾之也。

辟司徒刘宠府,举高第。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迁平原相。出教曰:“相前騳高唐,志埽奸鄙,遂为贵郡所见枉举。昔桓公释管仲射钩之雠,高祖赦季布逃亡之罪。虽以不德,敢忘前义。况君臣分定,而可怀宿昔哉!今一蠲往愆,期诸来暛。若受教之后而不改奸状者,不得复有所容矣。”郡中咸畏服焉。时天下大旱,司空张颢条奏长吏苛酷贪□者,皆罢免之。

球坐严苦,征诣廷尉,当免官。灵帝以球九江时有功,拜议郎。

迁将作大匠,坐事论。顷之,拜尚书令。奏罢鸿都文学,曰:“伏承有诏□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臣闻传曰:‘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一]案松、览等皆出于微蔑,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托权豪,俛眉承睫,徼进明时。或献赋一篇,或鸟篆盈简,[二]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亦有笔不点牍,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三]是以有识掩口,天下嗟叹。臣闻图象之设,以昭劝戒,欲令人君动鉴得失。未闻竖子小人,诈作文颂,而可妄窃天官,垂象图素者也。

今太学、东观足以宣明圣化。愿罢鸿都之选,以消天下之谤。”书奏不省。

注[一]左传曹*(翙)**[刿]*谏鲁庄公之辞也。

注[二]八体书有鸟篆,象形以为字也。

注[三]说文曰:“蜕,蝉蛇所解皮也。”蜕音式锐反。楚词曰:“济江海兮蝉蜕。”

或音它外反。

时中常侍王甫、曹节等奸虐弄权,扇动外内,球尝拊髀发愤曰:“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光和二年,迁为司隶校尉。王甫休沐里舍,球诣阙谢恩,奏收甫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一]中黄门刘毅、小黄门庞训、朱禹、齐盛等,及子弟为守令者,奸猾纵恣,罪合灭族。太尉段颎谄附佞幸,宜并诛戮。于是悉收甫、颎等送洛阳狱,及甫子永乐少府萌、沛相吉。球自临考甫等,五毒备极。萌谓球曰:“父子既当伏诛,少以楚毒假借老父。”

球曰:“若罪恶无状,[二]死不灭责,乃欲求假借邪?”萌乃骂曰:“尔前奉事吾父子如奴,奴敢反汝主乎!今日困吾,行自及也!”球使以土窒萌口,棰朴交至,父子悉死杖下。颎亦自杀。乃僵磔甫尸于夏城门,大署牓曰“贼臣王甫”。

尽没入财产,妻子皆徙比景。

注[一]□章吐盍反。

注[二]若,汝也。

球既诛甫,复欲以次表曹节等,乃□中都官从事曰:“且先去大猾,当次案豪右。”

权门闻之,莫不屏气。诸奢饰之物,皆各缄縢,不敢陈设。[一]京师畏震。

注[一]说文曰:“缄,束箧也。”孔安国注尚书曰:“縢,缄也。”

时顺帝虞贵人葬,百官会丧还,曹节见磔甫尸道次,慨然抆泪曰:[一]“我曹自可相食,何宜使犬舐其汁乎?”语诸常侍,今且俱入,勿过里舍也。节直入省,白帝曰:“阳球故酷暴吏,前三府奏当免官,以九江微功,复见擢用。愆过之人,好为妄作,不宜使在司隶,以骋毒虐。”帝乃徙球为韂尉。时球出谒陵,节□尚书令召拜,不得稽留尺一。球被召急,因求见帝,叩头曰:“臣无清高之行,横蒙鹰犬之任。前虽纠诛王甫、段颎,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叩头流血。殿上呵叱曰:“韂尉扞诏邪!”

至于再三,乃受拜。

注[一]抆,拭也,音亡粉反。

其冬,司徒刘合与球议收案张让、曹节,节等知之,共诬白合等。语已见陈球传。遂收球送洛阳狱,诛死,妻子徙边。

王吉者,陈留浚仪人,中常侍甫之养子也。甫在宦者传。吉少好诵读书传,喜名声,而性残忍。以父秉权宠,年二十余,为沛相。晓达政事,能断察疑狱,发起奸伏,多出觽议。课使郡内各举奸吏豪人诸常有微过酒肉为臧者,虽数十年犹加贬弃,注其名籍。专选剽悍吏,击断非法。若有生子不养,即斩其父母,合土棘埋之。凡杀人皆磔尸车上,随其罪目,宣示属县。[一]夏月腐烂,则以绳连其骨,周篃一郡乃止,见者骇惧。视事五年,凡杀万余人。其余惨毒刺刻,不可胜数。郡中惴恐,[二]莫敢自保。及阳球奏甫,乃就收执,死于洛阳狱。

注[一]目,罪名也。

注[二]惴,惧也,音之瑞反。

论曰:古者敦庬,善恶易分。[一]至于画衣冠,异服色,而莫之犯。[二]叔世偷薄,[三]上下相蒙,[四]德义不足以相洽,化导不能以惩违,遂乃严刑痛杀,随而绳之,致刻深之吏,以暴理奸,倚疾邪之公直,济忍苛之虐情。汉世所谓酷能者,盖有闻也。皆以敢捍精敏,巧附文理,风行霜烈,威誉喧赫。与夫断断守道之吏,何工否之殊乎![五]故严君蚩黄霸之术,[六]密人笑卓茂之政,[七]

猛既穷矣,而犹或未胜。然朱邑不以笞辱加物,[八]袁安未尝鞫人臧罪,[九]

而猾恶自禁,人不欺犯。何者?以为威辟既用,而苟免之行兴;[一0]仁信道孚,故感被之情着。[一一]苟免者威隙则奸起,感被者人亡而思存。[一二]由一邦以言天下,则刑讼繁措,可得而求乎!

注[一]左传申叔时曰:“人生敦庬,和同以听。”杜预注云:“敦庬,厚大也。”

注[二]白武通曰:“画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犯墨者蒙巾,犯劓者以赭着其衣,犯髌者以墨蒙其髌处而画之,犯宫者杂扉,犯大辟者布衣无领。”墨,黥面也。

注[三]左传曰:“叔向曰:‘三辟之兴,皆叔代也。’”叔代犹末代也。偷,苟且也。本或作“渝”。渝,变也。

注[四]左传介之推曰:“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蒙,欺也。

注[五]尚书曰:“如有一介臣,断断猗。”孔安国注云:“断断猗然专一之臣也。”

注[六]前书严延年为河南太守,严刑峻罚。时黄霸为颍川太守,以宽恕为化,郡中亦平,屡蒙丰年,凤皇屡集。上下诏称扬其行,加金爵之赏。延年素轻霸为人,及比郡为守,曪赏反在己前,心内不服。河南界中又有蝗,府丞狐义出行蝗,还见延年。延年曰:“此蝗岂凤皇食邪?”

注[七]茂传曰:“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

注[八]前书曰:“朱邑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

注[九]安传曰“安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臧罪鞫人”也。

注[一0]辟,法也,音频亦反。

注[一一]左传曰:“小信未孚。”杜预注云:“孚,大信也。”此言仁信之道,大信于人。

注[一二]若子产卒,仲尼闻之,曰“古之遗爱也”。

赞曰:大道既往,刑礼为薄。[一]斯人散矣,机诈萌作。[二]去杀由仁,济宽非虐。[三]末暴虽胜,崇本或略。[四]

注[一]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又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始。”

注[二]论语曾子曰“上失其道,人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也。

注[三]论语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此言用仁德化人,人知礼节,可以无杀戮也。左传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言政宽则人慢,故须以猛济之,非故为暴虐也。

注[四]春秋繁露曰:“君者,国之本也。夫为国*(本)*,其化莫大于崇本。崇本则君化若神,不崇本则无以兼人。”此言酷暴为政化之末,虽得胜残,而崇本之道尚为略也。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3/Literature/SHL-DL/SHL-DL-7513

吕后时就有酷吏叫侯封,帮吕后干了很多坏事,但吕氏族灭之后,侯封一家也被杀得干干净净。文帝比较仁厚,虽然也有意识地任用文法吏,比如吴公、张释之这样的人,但总得来说还没有出现著名的酷吏。景帝时就不同了,晁错就被视为典型的酷吏,其他著名的还有两个,一个叫宁成,还有一个就是害死刘荣的郅都。

郅都是河东大阳(今山西芮城东)人,出身郎官,景帝时为中郎将,敢于直谏,当廷面折大臣,是刘启的忠实走狗。有一次他侍候刘启去上林苑游玩,刘启的宠妃贾姬上厕所,突然一头野猪也冲进厕所去了,刘启就用眼睛示意郅都,要他进去救人。按理说主子既然示意,这是个表忠心的好机会,郅都应该奋不顾身地冲进去才是,可是这厮竟然无动于衷。刘启当时可能身边没带别的侍卫,急了,拔出剑就想自己冲进厕所。郅都赶忙伏在地下,对刘启说:“死了一个姬妾,还会有另外一个姬妾献上,这天下所少的难道是这些姬妾吗?现在陛下竟想亲自冒险去救一个姬妾,就算陛下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又怎么对得起宗庙和太后呢?”

刘启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也就罢手了。可见酷吏的残酷无情,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感情这种东西,女人在他们眼里就像工具。刘启当时为什么不恨他拒绝救自己的姬妾,这点倒很奇怪,可能是因为郅都确实是为他考虑的缘故。

这次贾姬倒比较幸运,野猪进去并没有把她吃了。但郅都的表现让窦太后很满意,特意召见郅都,赏赐给他一百万钱;刘启也同时赏了郅都一百万,而且对他更加另眼相看。

我感觉,对于窦太后这种早年也很可怜,但后来一直浸淫享受着专制皇权的老太婆来说,早就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认同了这种把妇女视为玩物的丧尽天良的价值观念。她就不会想想,如果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这么一件破事,而另有一个像郅都这样的酷吏不但对自己见死不救,还振振有辞地说出这么一番无耻的大道理,把自己的生命视为草芥,她会不会也心生感激。专制制度真像一间充满了鲍鱼的屋子,谁要在里面坐久了,就会觉得这种鲍鱼之臭香如芝兰。

郅都对自己的家人也确实是毫无感情的,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本人已经背弃了亲戚侍候皇帝,就想一心一意地奉公尽职,死亦不悔,老婆孩子我都懒得管。”可见这家伙确实很变态,如此凶猛又忠实的恶狗,皇帝怎么能不喜欢呢?但是反过来说,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让主子真正放心呢?那些独裁者津津乐道的也是“求忠臣于孝子之家”的嘛,《孝敬》里的告诫也是“资于事父以事君”的嘛。酷吏大多没有好下场,是不是跟他们对家人的冷血也有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当时像郅都这样的人还真是所在多有,司马迁在青年的时候,也号称“戴盆何以望天”,表明一心不能两用,这辈子自己一百多斤就献给皇帝了。可是没想到皇帝真的老实不客气地摘了他的睾丸,让他登时如梦初醒,意识到了主子的刻薄寡恩,自己的忠心实在不值得。

总之郅都在当了几年外任之后,很快升任为中尉,掌管北军兵马,从此愈发猖狂,见了丞相都敢分庭抗礼,达官贵人们也非常怕他,称他为“苍鹰”。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终于会死在当初赏识他的窦太后手里。

当刘荣被征召回长安接受讯问的时候,从国都江陵北门出发,刚上车,车轴就卡查一声断了。围观的江陵父老看他可怜的样子,心里很难过,都偷偷流涕说:“这是不祥之兆啊,看来我们的王是回不来了。”果然,刘荣一到长安,就被遣送到中尉府接受诘问。郅都老实不客气地把刘荣关进监狱,而且管制非常严厉。刘荣要求给他纸笔,以便能写封书信向皇帝道歉,郅都竟然禁止吏卒给他。最后还是刘荣原来的太傅窦婴偷偷把纸笔给刘荣送来,刘荣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处境,给老爸皇帝写完信后,当即绝望自杀。

汉朝管理司法的部门虽然是廷尉府,但各个官府都有自己的监狱,职能不大明确。案件让谁来调查,都看皇帝的意志,刘荣被发到中尉去审理,恐怕就是刘启的意见,至少得到了刘启的默许,幕后的黑手则很可能是那个刚被立为皇后的王夫人,否则像郅都这样的恶狗,估计也不敢这样对待前皇太子。

刘荣自杀的消息传到了窦太后手里,窦太后又惊又怒,这个狗奴才实在太嚣张了,你侵辱列侯们倒也罢了,竟然连皇子都逼得自杀,这他妈还有天理吗?而且这时窦太后肯定也比较同情刘荣,刘荣被废的时候,窦太后本来还以为自己的儿子梁王刘武有机会,没想到空高兴一场,让王夫人及其儿子白白拣了便宜,心里肯定有气,现在郅都撞到她的枪口上,只能怪他自己倒霉。窦太后当即命令人罗织郅都的罪状,搞得郅都很快被免了官职。刘启倒是一如既往赏识郅都,为了让他免遭窦太后的毒手,又偷偷派他去当雁门太守,不需要到皇宫谢恩,直接从家乡去上任。这家伙还真有一套,到任后,拿出酷吏的精神来守护边疆,竟然搞得匈奴人也对他很忌惮,后来匈奴人搞了个反间计,郅都又被下狱。刘启还是想赦免他,感叹说:“郅都可是个忠臣啊。”窦太后却旧事重提,怒道:“难道临江王就不是忠臣了吗?”刘启无奈,只好下令将郅都腰斩。

一条专制皇权的走狗,终于也死在了专制皇权下,这大概是报应罢。

郅都死后,长安列侯贵戚都拍手称快,再也没有这么讨厌的狗来管他们了。可是好景不长,刘启很快又征召另一位著名的酷吏济南都尉宁成来长安担任都尉,这些列侯贵戚们顿时傻了眼。

宁成是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县)人,和郅都一样,也是郎官出身,这家伙好像吃枪药长大的,自小就非常嚣张,当小吏的时候,对上级领导很不客气;当上级领导的时候,管理下属就像用绳子绑湿漉漉的东西,非常苛刻,非常喜欢摆架子。他为什么能够升迁,按照一般规律很难理解,一般来说,你当官再喜欢摆架子,见了比自己大的官,总得先装装孙子罢?可是他不,而且好像没有遭到打击报复,一直升上去了。这可能因为他当郎官时获取了刘启对他的好印象,也得到了刘启的纵容,很快就升到了济南都尉。

这时当济南太守的也正好是个超级恶人,此恶人刚刚杀掉了济南郡的大族瞯氏首领,搞得那个由三百多家组成的宗族成员个个两腿打战,再也不敢欺男霸女、欺行霸市,而且郡中治安特别好,居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孔子曾说,这种良好风气一般只会产生在道德好的社会里,用刑罚根本达不到这种效果,如果他能看到这个恶人治郡的成果,会一头雾水的。临近郡的郡守看到济南郡这个恶人这么厉害,也很害怕,把这个恶人当作丞相一样尊敬。此超级恶人就是前面我们特别提到的郅都。

不过,宁成一点也不怕这个恶人,他来到济南郡上任,径直去见郅都,盛气凌人,按照规矩,郡太守的秩级是二千石,都尉的秩级是比二千石,也就是说,太守的官阶比都尉要高半级,按理都尉对太守应该恭敬,这回情形却好像有点不对,搞得郅都不知所措。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奇怪的现象,以前的都尉上任时,见到他都像六百石的县令拜见太守一样,而眼前这家伙却像自己是丞相下来考察,是不是吃错了药。我们接下来似乎应该等着看郅都发火了,看这两个超级恶棍怎么火并。

可是俗话说恶人还需恶人磨,郅都愣了一下,不但没有发作,反而笑眯眯的,接着两个恶人就惺惺相惜,握手言欢,结为好友。

郅都死后,宁成当了中尉,长安的列侯贵戚刚刚放纵了一阵,马上又过回了以前那种小心谨慎的日子,直到刘启驾崩,刘彻即位,才终于找到一个过错,将宁成下狱免职。

  总结下有这么几点。儒家重德教,反对滥施刑罚,孔子曾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以德治政是胜过以刑治政的。老子也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老子·德篇38章》)老子所言就更为直接而鲜明了--越是把法令订得繁苛,就越难保证社会治安的平稳。《汉书》的作者班固对此持赞同观点并认为"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原也。"(《汉书·酷吏传》)就是说,法令是用来治理社会的工具,却不是治政的根本。汉代人所持对酷吏的否定观点是基于酷吏们残虐无道、滥杀无辜的凶恶事实,而这样的事实在汉代确是不少。《汉书·酷吏传》记载西汉初年为景帝中郎将的郅都在随皇帝游上林苑时,适逢景帝宠姬贾夫人上茅厕,一头野猪尾随而入,景帝示意郅都前去搭救,郅都却不动。皇帝急了,竟然要自己手持兵器上前救助,郅都连忙跪下说:"死一个爱姬还可以再进呈一个爱姬,如果陛下身亡,却如何面对国家和您的母亲呢?"仿佛贾姬的女儿身就不是父母所给。这种见死不救,视人命如草芥的冷酷之举恰好暴露了郅都的凶残嘴脸。宁成是汉代景帝、武帝时期的又一位酷吏,在武帝时因酷虐而声名狼藉,不得已而回到老家南阳,即便如此,也还是本性难收。他曾发誓说:做官做不到二千石的高位,经商赚不到数千万的大钱,还有什么资格同人相比呢?宁成归乡后大肆购买田地,驱使贫民,不过数年时间,迅速暴富,史载宁成:"贳贷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数年,会赦,致产数千万,为任侠,持吏长短,出从数十骑。其使民,威重于郡守。"(《汉书·酷吏传》)可以想见,有这样大的资产,这么多的家内仆役和打手,车马骑乘,兵锋随指,有谁敢和宁氏斗法,他就是活得不耐烦了。以此之故,宁成在地方上根本不把地方主事官吏放在眼里,宁成的暴富也是靠了酷虐的手段。酷吏的极端残暴性还表现为视国家法律为儿戏。在皇权制下,专制成了皇帝最大的特权,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各级官吏在各自的辖区和职权范围内也争相效仿,形成了梯级式的层层专制,大专制带小专制,大皇帝领着一群小皇帝,大小皇帝的权力以及附着于权力之上的个人私愿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和地方法律,中国古代政权与法权合一的深刻道理就在于此。《汉书·酷吏传》记载西汉景帝、武帝年间的另一位酷吏周阳由时说"由居二千石中最为暴酷骄恣。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灭之"。同周氏对抗者,可以让你到十八层地狱去走一趟,即便你有一千条理由,想不走也不成;同周氏亲近者,天大的罪过也不过是微疵小过,阎王爷想招也招不去。一爱一憎,一挠一曲,一个无法无天的社会机制造就了汉代酷吏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也就丝毫不是什么奇怪之事了。

  汉代的酷虐之事也就愈发增多,所以文献上说:"自宁成、周阳由之后,事益多,民巧法,大抵吏治类多成、由等矣。"(《汉书·酷吏传》)汉代谣谚说"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时任御史大夫的公孙弘对汉武帝评说宁成时曾讲"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令治民。"可谓对宁成其人深察洞悉。民间百姓畏惧宁成超过了对老虎的恐惧,可见宁氏的酷虐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汉书》记载当时的酷吏义纵时曾这样写道:义纵就任定襄太守后:"掩定襄狱中重罪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人相视者亦二百余人。纵一切捕鞠,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孟康注解》释为"一切皆捕之也。律,诸囚徒私解脱桎梏钳赭,加罪一等;为人解脱,与同罪。纵鞠相赂饷者二百人以为解脱死罪,尽杀之。"《颜师古注》上说"鞠,穷也,谓穷治也。"不论犯罪人的起因、轻重,一概捕杀,刨根穷治,其滥杀无辜竟到了近似疯狂的程度。汉代酷吏中甚至有人在治狱时诛杀犯法者的同宗同族,牵连众人,以至于:"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尽没入偿赃。……至流血十余里。"(《汉书·酷吏传》)咸宣"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汉书·酷吏传》)在治狱过程中,又采用设密告箱"投缿购告言奸",使得一帮市井无赖之徒,恶少乡棍之流任情诬陷善良之人以邀功领钱,敲诈民人。酷吏在审讯犯人时,必用各种刑法大施淫威,以至于受审者抗刑不过,屈打成招,所谓"奸猾穷治,大氐尽糜烂狱中",非死即残。当时身为汉朝光禄勋的徐自为控告酷吏王温舒说"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汉书·酷吏传》)酷吏们重刑百出,杀人如麻,结果就是"郡中无犬吠之盗",村落空旷,四野萧索。另一方面却是,酷吏"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就是说,靠杀人来威慑是有限的。

古代酷吏,汉唐尤烈。
汉武帝绝不和亲,常年穷兵黩武,终于解决边患。长期举兵,必须以国财民力为支撑,这一切耗费的征敛到了各级贪官手中,势必加倍转嫁于民。不用酷吏,贪官难治。
武则天用酷吏,是维护武氏天下。她作为外姓女流,篡夺李唐王朝,名不正言不顺,依靠强力巩固,是唯一选择。

汉朝在汉武帝时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相应的法制的完善肯定会不够咯,酷吏就得应运而生,不然社会部乱套了!!!估计是这样

因为刘邦是土匪出生!

跟社会背景有关。社会动荡,法制松弛什么的。


汉朝怎么这么多酷吏
"(《汉书·酷吏传》)可以想见,有这样大的资产,这么多的家内仆役和打手,车马骑乘,兵锋随指,有谁敢和宁氏斗法,他就是活得不耐烦了。以此之故,宁成在地方上根本不把地方主事官吏放在眼里,宁成的暴富也是靠了酷虐的手段。酷吏的极端残暴性还表现为视国家法律为儿戏。在皇权制下,专制成了皇帝...

皇帝们为什么喜欢任用酷吏?据说酷吏才是好官!
所以在汉朝,为了巩固中央王朝的权威,使得社会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安稳,任用酷吏于是成了汉朝出现的一种新风气。皇帝和官员希望通过严刑峻法的方式来使得那些妄图作奸犯科的人心里有所顾忌,一来在刑法的制定上,对于犯罪之人采用重刑,而来在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之上,选取那些残暴冷酷之人。当时有个叫做...

酷吏是什么意思,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2.2、皇帝需要。皇帝用酷吏可以维护自身专制统治,可以用酷吏对付豪强。当出现皇权受威胁时,往往用酷吏可以维护皇帝权威统治。酷吏一般比较能干,能很好的为皇帝处理政务,一般业绩很突出。2.3、个人原因。人与人的差异性很大,有些人本来就是这种性格,还有些人为了很快的干出业绩往上爬,自然会用比较...

为何杀死官吏、挖坟偷盗的人也能当官呢,两汉的酷吏到底有多酷?
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展,很多酷吏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便是铁面无私,敢爱敢恨,勇敢正直,执法严酷,对朝廷衷心不二。所以从这些来说,朝廷选用这些人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如东汉时期的董宣,他就是一位酷吏。帝王派他为公主的出行驾车,他半路拦住公主车驾将公主数落了一顿之后还杀了随行的奴仆,...

做“酷吏”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历史上酷吏的发展!
首先,是清正廉洁,根据正史的记载,被奉为“古今酷吏第一人”的郅都,就是清正廉洁的典范,他从不接受贿赂,哪怕是亲戚朋友的请托也一概回绝。后来的酷吏董宣也是如此,在他去世后,葬礼十分潦草,只有及斛大麦随葬。其次,汉朝的“酷吏”一视同仁,对所有人一概用重典。对不服从管制的,不论是高官...

历朝“酷吏”陷害忠良,名声极坏,为何却总能得到重用?
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使朝内外没有再敢反叛之人,但是也留下了祸根,更是冤枉了一大批的贤臣能人。例如狄仁杰,若不是狄仁杰足够机警聪慧,那么武则天将会失去这样一位桃李满天下的阁老。皇帝之所以大批量任用酷吏,主要是为了巩固皇权。酷吏大多出身草根,背后没有盘根错节的大家族利益,也没有大...

历史上典型的酷吏都有哪些人?他们能够得到皇帝重用靠的是什么
宁成是一个本质上实属豪强的酷吏,他狡猾凶残,任性使威。汉景帝因长安附近皇族多有凶暴犯法之人,于是任命宁成为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直接令皇族豪强人人恐惧不已。汉武帝继位后,宁成一度被罢官,但之后又于前125年被重新起用,被任命为关都尉,结果一年后,关东郡国的官吏察看郡国中出入关口的人都扬言...

历史上口碑极差的“酷吏”,为何总能得到有作为的君王重用?
近代的《辞海》也批评酷吏,解释酷吏一词为:“酷吏:滥用刑罚,残害人民的官吏。”但是为什么他们总能得到君主的重用?往往是圣明、有作为的君主才大规模的启用酷吏,造就了酷吏政治的兴盛。如西汉的文帝、景帝、武帝先后启用了郅都、宁成、周阳由、张汤等人,唐朝的武周时代有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人。他...

一个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文官,为何被司马迁冠以“酷吏”之名
怎么说呢,汉朝那会,酷吏这个词,不是什么坏话。基本上那会的酷吏,都是偏冷酷,不畏豪强,秉公执法,能力很强,清廉执政的人物。虽然很多不得好死,但基本上还都是靠谱的人。所以郅都被放在酷吏列传里,也不见得是在骂他。酷吏的名头基本上是被武则天时候的周兴来俊臣搞臭的,这些人的酷是残酷。

酷吏在真实的历史上都是什么样的人,真的都是残暴之徒吗?
到了武帝时期,因武帝外儒内法,法家的那一套严刑峻法以治国的理念不断增强,酷吏的出现也就越来越多,其中清廉刚直的减少,贪恶狡猾的增多。比如周阳由,文帝景帝时,这人还比较老实。武帝年间,他任了两千石的官职,贪暴起来。《史记》记载,他喜欢的人犯罪了,枉法也要救活;他讨厌的人没有犯法...

马关县17718903342: 《史记》为什么会有个“酷吏列传”?
端木廖珍欣: 汉朝时酷吏颇多,尤其是汉武帝时期最多最为残酷,很多人受其所害.而司马迁是专门纪录史事的,晓得其中的厉害,所以写了酷吏列传.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武帝朝十大酷吏? -
端木廖珍欣: 《汉书·酷吏传》,武帝朝酷吏九人,即宁成、周阳由、赵禹、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咸宣、田广明、以及张汤、杜周计十一.其中最著名者为张汤、王温舒、杜周、宁成等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朝的酷吏有没有留下什么值得称赞的东西 -
端木廖珍欣: 当然有. 比如第一位著名的酷吏郅都,汉景帝时期的,对犯案的皇亲国戚毫不手软,“郡中不拾遗”,因得罪太后,去雁门做太守.守雁门时期,至郅都死,匈奴人不敢靠近雁门郡,只能用木头刻成他的雕像,用箭射来解恨. 老实说,汉朝的酷吏和后世的区别很大,尤其是后世的什么周兴来俊臣之流.后世的那些,主要是残酷.而汉朝的这些,主要是严酷.汉朝初年讲究无为而治,法令也不严苛,对于皇亲国戚勋贵重臣更是放纵,所以这些执法很严下手比较狠的执法者,就被看作是酷吏.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能吏.不像唐朝那两个,只会构陷害人,搞酷刑.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有怎样的特点 -
端木廖珍欣: 汉帝国建立后,在秦朝选拨人才制度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变. 汉朝初年,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僚任职三年以上,可以送子弟一人到京师为郎,叫做“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景帝时改为四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自备衣马之饰,也可以候...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武帝为什么要赐司马迁宫刑? -
端木廖珍欣: 直言受宫刑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代选官制服的特点和影响 -
端木廖珍欣: 实行了300多年的两汉选官制度──察举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实际情况观察,察举制度确实为汉朝选出了许多人才.究竟什么原因令察举制度能如此成功呢?总括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察举科目多,涵盖了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代刑事诉讼的典型:“张汤审鼠”!
端木廖珍欣: 汉代可以说是是我国早期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发展十分旺盛的时期,虽然常说汉承秦制,但是汉统治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刑罚,故在萧何定律九章...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代的官吏职位机构组成一览
端木廖珍欣: 汉朝在官吏制度上是“汉承秦制”,与秦朝基本相同(负责监察的官吏“刺史”较秦朝的御史大夫权利大的多,但级别并不高) 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全国政事,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全国军事. 东西汉(汉承秦制)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 宋朝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收入,分割宰相财政权. 元嘛,与宋相比多了一个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另外还设了宣政院管理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 明朝废除了丞相,直接设六部(与唐朝那六部职能一样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朝选官制度与秦朝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
端木廖珍欣: 西汉开始建立完善察举制来作用主要的仕方法,征辟制作为察举制的补充 单就“察举制”和“征辟制”,它确实打破了贵族阶级垄断统治机器的局面,与“世卿世禄制”比起来,无疑是一种进步;与“客卿制”比起来,其选拔的范围更加广泛,从而保证了两汉王朝对统治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两汉时期,察举制在大部分时间起着积极作用,带来汉代英才辈出、功业兴盛,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与繁荣贡献巨大.汉朝能成为一个强盛封建王朝,成为当时举世无双的文明大国,与察举得人密不可分.

马关县17718903342: 汉朝承袭了秦朝哪些制度? -
端木廖珍欣: 汉承秦制主要承袭的还是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等大的方面,当然汉朝的律法很大程度上是承袭于秦朝的. 至于法官制度为什么没有被承袭么……这个只能算是有所损益中被“损”的部分了,秦朝毕竟是崇尚法家,以吏为师,而汉朝起先是黄老,这个讲究的是无为,后来又是儒家.这两个思想流派对于“讼”都是想消除的,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法律诉讼是持不赞成态度的,能够消除是最好的,处理诉讼是万不得已的事情.孔子就说过,处理诉讼的能力他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是他要做的是消除诉讼.老子如此崇尚自然而反对人工造作,并且完全“反智”的人自然也不会赞同诉讼,他的理想世界是鸡犬之声相闻的世外桃源啊……所以我想汉朝的主流思想是对废黜这个制度有比较大的影响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