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南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求一篇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

醉翁亭记(初中课本上的文言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有哪些

必修一人教版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二人教版《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三人教版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并序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四人教版窦娥冤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必修五人教版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3. 初中语文课本上有那些古文

1《论语》

六、《钱塘湖春行》

七、《童趣

一、《伤仲永》《木兰诗》三、《孙权劝学》

四、《口技》

五、《两小儿辩日》

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二、刘禹锡的《陋室铭》

五、《大道之行也六、杜甫的《望岳》

十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十七、杜甫的《石壕吏

一、《与朱元思书》二、《五柳先生传》三、韩愈的《马说》:

(1) 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3)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在人才辈出的今天,如果我们有才华没被发觉却不懂得毛遂自荐的话,定会落得《马说》中的“千里马”的命

四、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杜牧的《赤壁》:六、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七、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九、《小石潭记》

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十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十二、陶渊明的《饮酒》:

(1十三、李白的《行路难》:

十四、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十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十六、龚自珍的《己亥杂

一、《故乡》

二、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十二、夏完淳的《别云间》: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曹刿论战》

六、《关雎》:

七、《蒹葭》:

4. 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书上的所有文言文

第五课:《童趣》 作者: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第十课:《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十课:《山市》作者: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作者: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第三十课:《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忘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忘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5. 求初中人教版语文书上的所有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

1.童趣(沈复)

2.《论语》十则

3.古代诗歌五首

①、《观沧海》(曹操)

②、《次北固山下》(王湾)

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④、《西江月》 (辛弃疾)

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山市(蒲松龄)

5.《世说新语》两则

①、咏雪

②、陈太丘与友期

6.寓言四则

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②、蚊子和狮子

③、智子疑邻

④、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

1.伤仲永 (王安石)

2.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司马光)

3.口技 (林嗣环)

4.短文两篇

①、夸父逐日《山海经》

②、两小儿辩日《列子》

5.狼(蒲松龄)

6.《木兰诗》

----------八年级上册----------

1.桃花源记(陶渊明)

2.短文两篇

①、陋室铭 (刘禹锡)

②、爱莲说 (周敦颐)

3.核舟记(魏学洢)

4.大道之行也(《礼记》)

5.杜甫诗三首

①、《望岳》

②、《春望》

③、《石壕吏》

6.三峡

7.短文两篇

①、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②、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8.观潮

9.湖心亭看雪(张岱)

10.诗四首

①、《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②、《使至塞上》(王维)

③、《渡荆门送别》 (李白)

④、《游山西村》陆游

----------八年级下册----------

1.与朱元思书(吴均)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3.马说(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5.诗词曲五首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②、《赤壁》 (杜牧)

③、《过零丁洋》 (文天祥)

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⑤、《山坡羊•潼关怀古》 ( 张养浩)

6.小石潭记(柳宗元)

7.岳阳楼记(范仲淹)

8.醉翁亭记(欧阳修)

9.满井游记(袁宏道)

10.诗五首

①、《饮酒》 (陶渊明)

②、《行路难》其一 (李白)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⑤、《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九年级上册----------

1.陈涉世家(司马迁)

2.唐雎不辱使命

3.隆中对

4.出师表(诸葛亮)

5.词五首

①、《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②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④、《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李清照)

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

1.公输《墨子》

2.《孟子》两章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鱼我所欲也《孟子》

4.《庄子》故事两则

①、惠子相梁

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5.曹刿论战《左传》

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7.愚公移山《列子》

8.《诗经》两首

①、关雎

②、蒹葭

---------------------over--------------------

6. 求初中到高中语文课本的全部古文和古诗词

初中文言文(16篇 )论语 孔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逍遥游《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知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




六年级语文课本有哪些文言文
1~6年级的文言文共有五篇:1、学弈《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

人教版小学有文言文么
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1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小学课文中的文言文
1.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所有古文 小学各年级古诗、文 古诗和古文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

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
醉翁亭记(初中课本上的文言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文言文
鱼游到了纸上 父亲的菜园 △ 词语盘点 △ 语文园地七  第八组 寓言两则  纪昌学射  扁鹊治病 文成公主进藏 普罗米修斯 渔夫的故事 △ 词语盘点 △ 语文园地八  选读课文 △ 1 趵突泉 △ 2 小珊迪 △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 4 黄继光 △ 5 生命的药方 △ 6 可爱的草塘 △ 7 到期...

人教版小学生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部分文言文作品,具体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以及六年级下册的《文言文两则》——《学奕》《两小儿辩日》. 中学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 10 《论语》十则 15 古代诗歌五首 1.《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 3.《钱塘湖春行》 4.《西江月》 5.《...

文言文教材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五)全录 必修一 (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 (三)赤壁赋(苏轼) (四)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必修二 (五)六国论(苏洵) (六)阿房宫赋(杜牧) 必修三 (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八)五人墓碑记(张溥) (九)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十)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

七年级的文言文有哪些
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1、童趣(沈复)2、《论语》十则3、山市 蒲松龄4、《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5、咏雪6、陈太丘与友期7、寓言四则8、智子疑邻9、塞翁失马 二、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1、伤仲永 王安石2、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3、口技 林嗣环4、短文两篇5、夸父逐日6、共工怒触不周山7、狼...

小学课本上有哪些文言文
《杨氏之子》,作者:刘义庆。《伯牙绝弦》,作者:佚名。《伤仲永》,作者:王安石。《两小儿辩日》,作者:列御寇。《童趣》,作者:沈复。《塞翁失马》,作者:刘安。《木兰诗》,作者:佚名。《陈太丘与友期》,作者:刘义庆。《智子疑邻》,作者:韩非。《口技》,作者:林嗣环。

人教版初一上下册文言文
1. 初一语文书上册文言文 (人教版)初一上册文言文: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曹操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次北固山下》——王湾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世说新语》二则——刘庆义(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6.《论语》十二章(附)课外古诗词诵读:7.《峨眉山月歌》——李白8...

象州县18232927301: 小学课本上有哪些文言文 -
璩尹安坤: 经查证,人教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部分文言文作品,具体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以及六年级下册的《文言文两则》——《学奕》《两小儿辩日》.

象州县18232927301: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有多少;都在哪几课? -
璩尹安坤:[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童趣》,《〈论语〉十则》,《山市》,《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象州县18232927301: 初二上册语文课本有哪些需要背诵的文言文和古诗? -
璩尹安坤: 《春望》、《过零丁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钱塘湖春行》、《记承天寺夜游》、《望洞庭赠张丞相》等. 1.《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

象州县18232927301: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 都有哪些? -
璩尹安坤:[答案] 必修一 人教版 沁园春·长沙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必修二 人教版 《诗经》两首(氓、采薇) 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必修三 人教版 蜀道难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

象州县18232927301: 2011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人教版)里有哪些文言文?课后十首古诗是什么? -
璩尹安坤:[答案] 【文言文】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象州县18232927301: 高一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古文的全文 -
璩尹安坤: 高一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及古文的全文 1.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唐代: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

象州县1823292730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文言文有哪些 -
璩尹安坤: 1.《桃花源记》陶渊明 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3.《核舟记》 魏学洢 4.大道之行也 《礼记》 5.杜甫诗三首 6.《三峡》 郦道元 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8.《观潮 》周密 9.《湖心亭看雪》张岱 10.诗四首

象州县18232927301: 新人教版初二上语文课本文言文 -
璩尹安坤:[答案] 21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象州县18232927301: 人教版初二语文书上下册所有的文言文 -
璩尹安坤:[答案] 桃花源记 陋室铭 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三峡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湖心亭看雪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象州县18232927301: 高一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有那些? -
璩尹安坤: 第一学期: 1.沁园春 长沙 15.诗经《蒹葭》 20.红楼梦《香菱学诗》 21.《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 22.《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二学期: 14.阿房宫赋 15.黄州快哉亭计 16.项脊轩志 17.登金陵凤凰台、八声甘州、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登快阁 18.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注:就是《孔雀东南飞》) 19.梦游天姥吟留别 20.终南山、登楼、书愤 21.塞下曲、从军行、过华清宫 注: 1这是去年的,每年都会有些变化 2大部分学校会补充些篇目,建议从已有的篇目着手深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