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流放”之地环境皆恶劣,为何偏偏房陵(今房县)很宜居?

作者&投稿:酉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流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数千年,是一种古老的刑罚,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上古时期,流放被称之为“放”、“逐”、“迁”、“谪”,因为当时国家皆以部落形式存在,范围较小,故而“流放”只是作为惩戒手段,且用得不多。

后来,随着国家的形成,“流放”作为刑罚手段被写进历朝历代的法律体系,称呼虽不尽相同,但实质没变,故,“流放”又叫“迁徙”、“徒放”、“发配”、“流刑”等。这时候的“流放”,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其残酷性可见一斑。

国家版图和范围的扩大为“流放”创造了天然条件。古代交通不甚发达,统治者们制定了“南人北发,北人南发”的流放原则,被流放近则上百里,远则数千里,犯人必须身戴枷锁,长途跋涉,在押送人的监管下,步履维艰的前往流放地,很多人因为难忍其苦而半途死去。

而流放之地的恶劣环境更是令人绝望。

一为“绝域之地”。比如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尽为荒漠沙陵之地,古时候朔方城和凉州都曾为流放之地。

二为“蛮夷之地”。在中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也称岭南地区,这里气候炎热,高山大河密布,多雨潮湿,瘴气弥漫,古称“瘴疠之地”,民风野蛮彪悍。

三为“孤涯之地”。如海南岛,三亚等地,这里原本离古代的国家首都都很遥远,又地处热带地区,北方人到此极易水土不服,且孤岛荒凉,令人寂寞孤单,如在“天涯海角”,故称“孤涯之地”。

四为“苦寒之地”。最典型的莫过于清朝的宁古塔了,这里地处中国北方,一年八个月都是冬天,奇冷无比,俗称“冰山雪窖之乡”。发配给宁古塔的披甲人为奴,苦难深重。

五为“烟瘴之地”。 指古来西南黔州和蜀中巴州等地,即现在湖南西南、四川东南、湖北西南、贵州东北部分,因为这些地方地处大山腹地,属于原始蛮荒之地,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烟瘴之地。

以上东南西北中五处都是历代流放罪犯比较集中的地方,但却不是最有名的。

最有名的是哪里呢?

房陵,史书云“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古代房陵即现在的湖北房县,临十堰和神农架林区。与前述五处流放之地所不同的是,房陵的自然环境却十分优良。房陵自古有“秦陕咽喉,荆襄屏障”之称,这里海拔最高2486米,最低只有180米,立体气候虽然明显,但是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属于典型的“宜居之地”。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房陵城。”房陵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七里河等文化遗址记录了50万年以前的人类活动踪迹,可谓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自秦起,房陵设置了房陵郡,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为什么五处流放之地的环境都充满“边远、闭塞、苦难”,唯有此处却是“安逸、宜居”之地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流放到房陵的都有哪些人?从远古丹朱特放到明朝(清朝转移到北方宁古塔),流放到房陵的主要分这么几类人。

一是帝王级别的,一共有16位,如:唐代中宗李显、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后周恭帝柴宗训等。

二是皇亲国戚,一共有16位,如:汉高祖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的驸马张傲、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及驸马、宋太祖的弟弟赵廷美等。

三是将相高官,一共有13位,如:如唐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宋太祖心腹大将田钦祚、明朝大臣母德纯等。

除此之外,就是犯人家属,如秦始皇时代长信侯嫪毐处死后,其株连家人四千余口流放房陵,文信侯吕不韦死后,株连家人万余口流放房陵。

如果对千年历史社会阶层简单通俗来分,为“皇室—卿大夫—士人—庶民”。皇帝、皇亲国戚、将相高官都属于及其家属成为“士人”以上的级别,他们构成房陵流放犯人的主体,属于典型的统治阶级。

其次,“刑不上大夫”的政治特权优渥标签。《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大夫以上的贵族们犯了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於市”,而“於朝”。这些充分说明古代大夫以上的统治阶层在法律等级方面享有优渥的特权,甚至可以逃脱法律的惩处。宋朝以后,士人集团崛起,这种优渥之权进一步延伸到士人阶层,比如大宋时代,在文官统兵的体制下,有几个文官士人因为统兵失败而丢了脑袋的?即使在执法严明的明朝,到了后期文官集团干预军事,也极少有承担杀头之罪的。

故,统治阶层的人犯了罪,因为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同时又要宣扬“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伪平等主张,于是将他们换个地方居住,名为犯了罪被“流放”,实则是欺世盗名,优渥圈养。

最后,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政治需要。什么意思呢?作为统治阶级内部,他们也需要对“自己人”进行教育和引导,以更好的满足政治统治需要。

一方面,这些流放之人背景深厚,与朝廷的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房陵这个地方地处中国中部地区,离历代的皇朝都城都不远,便于当政者对他们的监管和控制,要是离得太远,鞭长莫及,难以管控;还能够以欺世盗名的优渥条件,收买被流放者相关集团的人心,便于当政者的统治。

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一是房陵是先祖迁居创业之地。前面说过,房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先祖在此创业的地方。《竹书纪年》记载:“五十八载,帝使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唐尧一百年,帝徙于陶,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弗克,遂封于房为虞宾,是为房子国。”《书·益稷》记载:“虞宾在位,羣后德让。”所以丹朱被流放到房陵,是为了让他“尊祖受教”。丹朱流放开了先河,后世的统治者们便效仿尧舜禹时代的做法,将犯了法的皇室子弟、朝廷将相等人也流放于此,让他们体验先祖创业之艰辛,接受再洗礼和再教育。

二是房陵是皇朝德化教育之地。房陵自古有“忠孝名邦”的美誉,清朝同治版《房县志·卷五》记载:“房号‘忠孝名邦’,盖西有黄香祠,东有尹公墓也。”被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誉为“中华诗祖”的《诗经》编纂者、西周政治家、军事家、大诗人的尹吉甫死后葬房陵以东。《诗经》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篇,同时也是皇朝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教本”,其中“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人合一”、“ 和谐社会”等语源深刻反映了道和德的思想性,被世人崇敬。当政者将流放者发于此,让他们接受德育教化,是为了更好的加强政治统治。



因为房陵这个地方很繁荣,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气候也很宜人,不像别的流放地那样荒凉,无人居住,这简直就是被流放之人梦中的天堂。

因为房陵的气温很合适,而且土壤肥沃,宜种植庄稼,没有天灾人祸,所以房陵特别适合居住。

因为在古代这里远离中原地区,靠近游牧民族生存的地方,环境非常恶劣,在这里很难生存,所以就成了流放的地方。

因为当时这些流放之地,距离京城较远,所以在当时环境恶劣特别的贫苦,但是现在的经济很发达,所以宜居,并且现在那里建设的很好,所以有很多人都会去居住。


古来“流放”之地环境皆恶劣,为何偏偏房陵很好?
答案是因为流放房陵的大多数都是皇亲国戚或是前朝的皇帝,所以一般来说环境比较好的,再加上房陵属于冬暖夏凉地带气候是非常宜人的。自古以来流放就是将犯错的大臣流放到一个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让其自己自生自灭,我们常常听说的流放之地有“绝域之地”,就是我们常说的边疆地区,一般都是...

古来“流放”之地环境皆恶劣,为何偏偏房陵(今房县)很宜居?
一方面,这些流放之人背景深厚,与朝廷的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房陵这个地方地处中国中部地区,离历代的皇朝都城都不远,便于当政者对他们的监管和控制,要是离得太远,鞭长莫及,难以管控;还能够以欺世盗名的优渥条件,收买被流放者相关集团的人心,便于当政者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古来“流放”之地环境皆恶劣,为何偏偏房陵(今房县)很宜居?
最后,房陵是先祖迁居创业之地,也是德化教育之地,流放到这里的人可以体验先祖创业的艰辛,接受德育教化。总的来说,房陵之所以能在恶劣的流放地中脱颖而出,成为宜居之地,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宜人的自然环境。

古来“流放”之地环境皆恶劣,为何偏偏房陵(今房县)很宜居呢?
既然是惩罚,“流放”地的环境应该很恶劣才对啊,事实也是如此,除了房陵例外,中国历来的流放地都是环境恶劣的,或是土地贫瘠,生产落后的不毛之地。如苏轼被流放地儋州(今海南)就是一毛不拔的蛮荒之地;再者《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被刺配地沧州也是著名流放地之一,从影视剧中...

古代的流放也是一种刑罚,那流放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古代流放是一种刑法流放的地方大多是偏远的地区或者是缺少苦力的地方,一般被流放的人都是被拉去做苦力,不论生死。1.地区偏远流放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刑法,对于一些犯错的大臣或者是有罪的人,朝廷一般都会采取流放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仅显得朝廷不那么心狠手辣,同时也让犯罪的人能够发挥一些余热,所以...

古代犯人都会被流放什么地方 什么样的犯人才被流放
东北这块地方,从古至今都是天气寒冷之地,所以,在元代时期,要是有人犯罪了,就会将南方人发配到北方来,清代时期的,更是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流放之地。第四:韩国 韩国也是中国的领土,当然在古代是附属国,把韩国作为中国的流放之地,却是一个例外,明代时期,朱元璋就将明玉珍...

古代流放地有哪些地方
广东、广西现代被称为两广地区,在古代是被称为岭南。因为当时的环境恶劣:潮湿、闷热、降雨、台风等原因,使得人们不愿意生活在此地,在古代也就成为了流放之地。4、东北 东北最为著名的流放之地就是宁古塔,现在在黑龙江地区。被发配到东北的犯人,大多数都发往宁古塔,很多犯人到了东北都忍受不了寒冷...

古代犯人流放之地在哪,为什么记载中犯人都这么恐惧?
当然,就算有幸在流放路上活着到了流放之地,当地恶劣的环境也无法生存。清代的放逐刑最猛的就是流放宁古塔,假如再加上一句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可进关,那么就相当于被打进了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装甲人员指的是守卫边境的士兵。这些人天性粗暴,被当作家奴,就像动物一样。而且,这种苦难是无止境...

为什么古代的时候广东被视为流放之地?
古代广东被视为流放之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古代广东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偏远,地处岭南,山岭阻隔,交通不便。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广东成为了一个相对隔绝的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将罪犯流放到广东地区,可以有效地将他们与核心统治区域隔离开来,减少他们可能对统治...

为什么古代的时候广东被视为流放之地?
在古代,广东被视为流放之地,主要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偏远、气候环境恶劣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广东位于中国最南部,古代交通不便,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广东是偏远之地。流放罪犯到偏远地区是一种常见的惩罚手段,目的是将罪犯隔离于社会主流之外,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反省和受苦。因此,...

榆阳区17596886345: 中国古代边塞自然环境是怎么样的? -
经诚小儿: 中国古代的边塞,由于经常作为战场,都没有农耕的痕迹.时不时的会见到一些露营的灶坑,一些点烽烟的土台,和用剩的狼粪.一些遗弃的锈迹斑斑的刀枪、还有箭簇.更有几具未被运走的勇士遗骸.白日的飞沙,半夜的游磷!古代边塞海南...

榆阳区17596886345: 唐代诗人被贬岭南写诗表明岭南极穷苦之地,是哪位诗人哪首诗哪个地方 -
经诚小儿: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唐.白居易已讶游何远,仍嗟别太频.离容君蹙促,赠语我殷勤. 迢递天南面,苍茫海北漘.诃陵国分界,交趾郡为邻. 蓊郁三光晦,温暾四气匀.阴晴变寒暑,昏晓错星辰. 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土民稀白首,洞主...

榆阳区17596886345: 古代边疆环境恶劣可是为什么还要争疆域? -
经诚小儿: 1、国防安全,防止外族入侵等. 2、经济需要,保持商路畅通,人口土地的需求等. 3、政治成就,开疆拓土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帝王梦想.文治武功都要有呀.

榆阳区17596886345: 为什么清朝时常把人流放到满族的发源地东北? -
经诚小儿: 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改善人类居住和生活条件. 清朝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王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

榆阳区17596886345: 为何《水浒》当中被发配的地方,往往就是沧州和沙门岛? -
经诚小儿:在水浒中,好汉们犯了罪被刺配,是很正常的事.林冲因为误入白虎堂,结果被刺配到沧州;武松因为为哥哥报仇,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结果被刺配到孟州;后来他因为醉打蒋门神,被张都监陷害,又被刺配到恩州;杨志在京城杀了牛二,...

榆阳区17596886345: 宁古塔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宁古塔会成为流放犯人之地
经诚小儿: 说到宁古塔,不知道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一座塔,但其实这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 1.1、首先,宁古塔在当时是苦寒之地,环境恶劣,还有大片未开发的原始部落流放,...

榆阳区17596886345: 《詹天佑 》一课中作者写环境恶劣的目的是什么? -
经诚小儿: 《詹天佑 》一课中作者写环境恶劣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表现詹天佑的不怕困难,坚持实地考查的科学精神和他设计线路及采用的方法的聪明和机智.

榆阳区17596886345: 屈原的《山鬼》与《诗经.采薇》对比,结合过去学的其他作品,说说屈原的诗歌和《诗经》有什么不同? -
经诚小儿:[答案]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 “乘骐骥以弛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离骚》)的规谏与期待,即使是遭流放、被贬谪,他仍没有改变对理想的追求、对祖...

榆阳区17596886345: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两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经诚小儿: 《塞上曲》周朴卷673_39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塞外的气候环境与平原地区进行对比,九曲黄河都结冰了,春天的三月了还不见有花开,足以说明塞外的气候严寒,环境比较恶劣,同时也点出了驻防兵将的伟大.

榆阳区17596886345: 描写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
经诚小儿: 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浩然之气: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来去分明: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危言危行:危: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