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的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

作者&投稿:隆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一,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其他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如,秦汉统一了中原地区,匈奴族则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在经济文化方面也给予汉族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二,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颂,反之要给以否定和鞭挞。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站在汉族封建统治者立场上的史学家,在史书中对少数民族多有诬蔑、丑化之词,要注意摒弃和批判。第三,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正因如此,我国才得以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各个民族之间曾经有过矛盾、斗争乃至战争,但它与我国民族之间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讲,民族矛盾说到底就是阶级矛盾。由于民族矛盾、斗争的复杂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都把民族斗争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是压迫与反压迫的性质,如女真首领阿骨打领导的抗辽战争;有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矛盾斗争的性质,如淝水之战是东晋为了保卫江南先进经济发达地区和人民,不受北方氏族贵族侵扰的进步战争;有的是为了消灭割据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性质,如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分裂势力叛乱的战争;有的则纯属是一些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攻伐混战,如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之间的一些战争。做出具体分析以后,不但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而且要明确给予肯定或否定。这里还应注意把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与我国各民族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严格区别开来。前者是我国兄弟民族间内部的事情,虽有是非区别和正义非正义之分,但不要用“侵略”和“反侵略”的字眼加以界定。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和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历史

一、 教学论发展的历史
通过查阅资料和我的理解,我将教学论的发展分为 “教学
论的萌芽期”、“教学论的形成期”、“教学论的发展期”、“教学论
的繁荣期”四个时期,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各个时期教学论的发展
状况。
(一) 教学论的萌芽期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自从产生教育活动以来,就开始形成
了各种教学思想。
?孔子主张以培养“修己安人”的“君子”、“成
人”为目的,明确提出教学任务在于养成“君
子”、“成人”的理想人格和各种才能;
?孔子提出了“六经”(即《诗》、《书》、《礼》?https://www.zuowen123.com.cn/question/7dc231f77e8026275.html孔子的教育思想
《乐》、《易》、《春秋》六种典籍)和“六艺”
?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孔子提出了启发教学、
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等。 ?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后来我国课程与教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思想(如启发教学、因材施教等)在今天还在沿用
?《学记》出自《礼记》,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
学著作,虽然篇幅不长,但涉及到一系列的课程与教 ? 《学记》
(2000多年前) 学问题。?在教学目的上,《学记》明确提出“建国君
民,教学为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提出“教学相长”;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预防、及时、循序、观摩。
?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产婆术”, 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

的渊源。他主张,在教学中,教师就像产婆帮助产

妇生产婴儿一样,重在引导和旁敲侧击,帮助学生

获得问题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
?苏格拉底、昆体良
? 昆体良在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

著《雄辩术原理》,系统地总结了培养演说家的教学

原则和方法。提出通过实践、演练、观察的方法进

行教学。

(二)教学论的形成期

教学论的形成期 德国教育家拉特克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
教学论的人,他1612年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
学校改革的奏书《教学论或教授术》,提出研究
如何教的问题——重点在于探讨如何使所有的 ?拉特克(德国,1612)
人最容易、最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教养这一方法上
的问题。
?夸麦纽斯(J. A. Comenius, 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
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

?夸麦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新的教学法原理:

(1)兴趣与自发原理:对于儿童来说,求知的欲望是很自然的,应当使

教学成为一种轻松的事情。应当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来激发儿童对知识和学

习的强烈愿望。进而主张,学习应当符合年龄特点与理解力的发展阶段(适

应性原理);知识的教学是基础工程,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步地形成(顺

序性原理)。

(2)活动原理:“各种活动全部应当凭借实际地采取行动来进行学习。

手艺人不是通过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从一开始就在从事实际的工作中来学

习的。这样,他们从冶炼场去学冶炼,从雕刻去学雕刻,从画图去学画图,

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因此,学校是准备

从事出色工作的工场。活动原理实际上就是阐述了“做中学”的思想。

(3)直观原理:“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

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气味应当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

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觉器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件东西能

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去接触。”

?夸美纽斯专门研究了科学、艺术、语文、道德教育、信仰培养等方面的教

学方法。区分不同的学科,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研究适合的教学方法,这

是夸美纽斯在教学论研究上所做出的另外一个贡献。
?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
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
?卢梭所倡导的尊重儿童自然天性和主体地位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尊
重儿童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使教学理
论研究向心理学化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并成为后来“儿童中心论”
和“发现法”的渊源。
?

?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
感教育,爱的教育。他强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
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
?他所倡导的教育教学原理有两条:(1)自我活动原
理——教育应使儿童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凭借天生?裴斯泰洛齐(1746-1827,瑞
的自发活动性,自由地活动、自由地发展。(2)直观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原理——基于自我活动的自我发展原理在知识掌握
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无非是靠自我活动去自我发展智
力的一种原理。即必须从直观出发去形成概念,掌握
知识。他的直观原则强调通过主体的能动的思考获得
认识,借以发展主体的智力。
? 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代表作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

《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民主主义与教育》;《哲学的改造》;《人性与行为》;《经验与天性》;

《确实性的探索》;《经验与教育》。

杜威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

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他主张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

“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他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

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要以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编制课程,这
样的课程又叫“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
杜威的四个哲学命题:1、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2、教育是一个
社会的过程;3、教育即生活;4、教育即生长。
此外还杜威认为,任何把教材和方法割袭开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
的。教材是方法化的教材,方法是一定教材的方法。课程与教学的统一,
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决定的。经验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主体与
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把课程与教学割袭,就是割袭经验的主体
与客体,就会导致主体与客体间的二元对立。这样,课程就变成教师借
助外部教学手段向儿童强加的东西,教学就是对儿童的控制。因此,割
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与经验的生长背道而驰的。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
教育家,近代科学的教育理论的先驱。

? 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问世,标志“科学教育学”的
诞生。《普通教育学》一书原名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
这本书力图以心理学的观点来阐述教育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
教学的理论问题。赫尔巴特指出,心理学是教育者首先要掌握的
学科。
?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思想的基本框架是:首先,认定德育是教育的
最高目的。其次,强调德性主要是通过知识教学形成的。第三,
基于观念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知识教学的过程。他提出了教学
阶段的理论:“明了、联想、系统与方法”,又以教学阶段理论为
基础形成了教学的基本程序:感知新教材、新旧知识联系、知识
的系统化、知识的应用;
? 后经他的学生(Ziller)进一步补充,发展为著名的“五段教学
法”,即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这种教学法曾经统治
欧美课堂教学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影响涉及中国和日本。
(三)教学论的发展期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讨论了教学过程问题,以及教养
和教学的内容、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对
学生知识的检查和评定等问题。他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提出了五条指导
教学工作的原则,即直观性、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
系统性与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以及五段教学法:
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布置
作业 。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是 "教学过程最优化"
?以伦理学、认识论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是指,从
基础的教学论 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师生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依据一定的标
准来衡量教学所能获得的最佳效果。此外巴班斯基还分析
了教学最优化,提出了一些既能提高教育效率、又能防止
过度消耗教师的时间与精力的方法。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
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提出了五条教学原
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
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四)教学论的繁荣期
? 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北美)
教学目标:预期行为结果(斯金纳的行为实验分析;布
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教学过程:相倚组织,行为强化
教学原则:程序教学,小步骤,呈现明显的反应,及时行为主义心理学教学理论
反馈,自定学习步调
主要教学方法: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
单元、个别学习法、视听教学

代表人物: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指教育活动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指的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比如学校的布局教师福利等;教育认识现象指的是教育与学生认识活动的关系,比如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问题等。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前者包括教师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德育等因素之间的联系,后者包括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的必然联系。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给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提供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一)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是人们根据-定 的需要而制订出来的 ,是人们主观意 志的体现。

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要想顺利实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同时教育学也可以对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是否符合教育客观规律做出评价建议乃至批评。

(二)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是对教育经验的概括总结。教育学对教育经验具有指导意义,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提高、开华,但它不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汇编,不是“教育经验总结学”

三、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于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尚未形成门独立的学科。

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支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其中的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思想,至今仍然有积极意义。300多年后,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古 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问世。此外,《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 韩愈的《师说》以及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著作中都有许多丰富、深刻的教育思想。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5年、16年、18年选择题)

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

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了出来。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是早的一都教育学著作。此后重要的教育学著作还有英国洛克的(教育设话法闲卢校的(爱张儿瑞士装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售德》.德因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国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俄国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等。

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教育要适应自自然,首次提出并论证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教学原则:首次从理论上论述 了班级授课制;提出“泛智教育”, 主张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洛克的主要教育观点: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主张绅士教育,绅士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代麦作《教育漫话》中。

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观点: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 唤起心中已有. 的观念;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形成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特点;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提出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使教育科学真正步人科学化发展阶段。

苏联一批教育家在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事业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教育问题,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一)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德国教育家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的(实验教育学》。观点: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划分教育实验阶段;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二)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德国教育家狄尔秦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观点:教育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陶冶和唤醒.强调师生的对话。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观点:崇尚改良主义教育哲学观,批判传统教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忘主张“教育即生活“一学校即社会”注重“做中学.倡导实验精神和行动研究

(四)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美国鲍尔斯与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观点: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种民 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在生产者社会不平等的工具:教育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教育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分析教育背后的利益关系,达到意识的启蒙和解放,从而寻找克服不公正的策略。

五、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苏联赞可夫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论小学教学》等,他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在西方,皮亚杰在(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德国的瓦:根含因提出“范刨方式教学理论”等。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学习教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思想想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二、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学习教育学还可以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这就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执资教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三、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学习教育学可以了解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掌握教育技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化,提高教育质量。

四、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学习教育学,掌握正确的教育理论,这就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改革的自觉性,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进行,推动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 苏堪宇 E-mail:sukanyu@163.com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课程 二、教学 必也正名乎 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君要他执政,他将先做些什么。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嘲笑他:“有是哉,子之 迂也!奚其正?”孔子教训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不 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其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 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一、课程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二)课程定义的基本类型 (三)课程的定义歧见的原因分析 (四)课程内涵的发展 (五)课程的意义 (六)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1.中国的词源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课,试也。从言果声。”这是个形声兼会意字,指从讲授到考核的全过程。所以引申义有教学,督导,考核,赋税等。如课堂,课子,课考,课税。 《说文解字》:“程,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从禾呈声。”本义是衡量或衡器,如程器,计日程功。引申义有准则,顺序,进度等。如章程,程序,里程。 在我国,未有课程一词以前,古籍中就有关于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记载。 唐朝孔颍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注疏时最早使用了“课程”一词。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是用于


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1650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教育学。1632年,夸美纽斯撰写了近代最早一本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776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在格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成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20世纪是教育学活跃和发挥...

教育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代表人物有哪些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杨贤江等。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随着...

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著作:《论语》、《理想国》和《政治学》。2、创立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学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们开始构建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和儿童的个性,赫尔巴特则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道德性。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著作:《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等。3、发展阶段...

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是什么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论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论...

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核心课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导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发展一、课程论历史变迁二、教学论发展历程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互动关系第二节:功能期待与学科定位 一、功能期望与目标设定二、学科定位与理论框架第二章:学科基础与目标设定第一节:学科基础概览…第四节:教学目标案例分析……第十章:未来展望与...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有哪些特点
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

近代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1632年,捷克夸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里程碑。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世界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阶段
3、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政治学》;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文雅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则,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教育;灵魂三分说;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即追求美德); 4、古罗马昆体良教育思想:《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世界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欧洲古代...

德阳市13259145728: 语文教学论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 -
拓应协美: 教学论的研究是在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论的历史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论概括. 那么语文教学论就是关于这个学科相关内容的研究

德阳市13259145728: 简述教育学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
拓应协美: 教育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发展阶段的特征.前教育学阶段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乐征克——《学记》、孔子——《论语》、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柏拉图——《理想国》 独立形态阶段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的形成) 多样化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德阳市13259145728: 小学语文教学论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
拓应协美: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小学语文教师,以适应21世纪初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力求兼顾本门课程的现状与发展,从学员大多是在职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编写思想的时代感,教材体系比较科学、系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材内容和编写体例上,注意与中等师范教材的衔接,便于学员自学. 小学语文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个兴趣关系到以后他是不是会继续学习

德阳市13259145728: 蔡元培的教学思想是什么? -
拓应协美:[答案] 一.五育并举的思想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 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心,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

德阳市13259145728: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
拓应协美: 一、教学过程的特点 1历史性 教育、教学活动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具有的一种社会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社会需要及教育目的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使教学过程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德阳市1325914572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 -
拓应协美:[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萌芽时期 又称直觉观察时期.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是从古希腊持续到16世纪.这一时期,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和教育进行正确的剖析,主要是通过直观感觉,把自然界和人类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