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希望高手帮忙!!急啊。坐等!

作者&投稿:昌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文学常识,希望高手帮忙!!急啊。坐等!~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後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遗闲情的东西。历代民歌是它的嫡传,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了这种精神,它们一直是人民手中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特别是当他们反对文坛上形式主义倾向时,常常以恢复风雅相号召。唐初陈子昂在诗歌革新运动中就是以“风雅不作”、“兴寄都绝”批判齐梁间诗的“采丽竞繁”;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以“别裁?体亲风雅”作?自己的创作方向。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也以“风雅”、“比兴”?标准,批评了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说它们“不过是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同时,他又总结了魏晋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提出了“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事而作”的要求,这正是《诗经》现实主义的进一步发扬。

  《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真正的诗歌首先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它有力地?发和推动了後世作家去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创作增加了新的血液,有了新的进展。在文学史上由於作家们向民歌学习,常常形成一个时代文学的革新,形成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高潮,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唐代诗歌的繁荣,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由诗到词,由词到曲的文体转变,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诗经》对後代文学也有影响不好的一面。它的不少雅诗和颂诗是属於统治阶级的庙堂文学和宫庭文学,後世封建文人正是把这些继承下来,用以歌颂统治阶级的文治、武功和祖先的“圣明”,成?他们献媚求宠的手段,历代礼乐志中所载的郊庙歌、燕射歌,以及虚夸的赋、颂、铭、诔等都是这一类作品。

  由於《诗经》内容十分复杂,加上从汉代以来被定?儒家经典,历代经学家并作了种种歪曲的解释,《诗经》的真正面目被掩盖了,几乎完全变成了?统治阶级服务的“厚人伦”、“美教化” 的说教工具。但人民和历代的进步文人并没有完全被统治阶级散布的烟雾所迷惑,他们能够瞭解《诗经》的真正价值,继承并发扬它的传统,使诗歌成?自己的战斗武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著不灭的光辉!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同时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氓》中的女主人公,她虽然愤怒谴责了氓的薄情寡义,并表示与他决裂的鲜明态度,然而她却无力改变自己的不幸命运。她所发出的“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热情呼喊,不仅包含着她自己的惨痛教训,也是干百万妇女在封建制度下的真实悲惨的反映。它还告诉我们,这里所说的“志”,没有超出封建伦理道德的范围。从诗中可知,这个女子不幸和所遭到悲剧的直接关系原因,是她私订终身后所托负心汉而造成的。最初她向往、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是在“子无良媒”的情况下私订终身的,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当时社会乃至后来是不容的,把它看作是“淫”,是大逆不道的,周围压力相当大,社会舆论有,亲戚朋友的闲言碎语也不少,连统治阶级的学者也不放过,宋代朱烹就抨击该诗是“此淫妇为人所欺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称女主人公是淫妇,是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女子的诬蔑。甚至连她的同胞兄弟也讥讽嘲笑她。可以说女主人公是封建礼教和不合理的夫权制度双重压迫下的牺牲品。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特点,从而诗的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诗经》的第一次结集在西周前期 2、《诗经》的第二次结集在西周后期至春秋初期 3、《小雅》与《国风》的结集在春秋中期 4、春秋中后期,鲁太师挚将《鲁颂》编入诗集,完成了《诗经》的定编

  诗经》至迟在孔子时代已最后编定
  《史记·孔子世家》首次提出孔子删诗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按司马氏所论,《诗经》的最后编定者当为孔子,其用于演奏的音乐也由孔子所定。此说为后代绝大多数研究者所怀疑。《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载,吴公子季札聘于鲁,观周乐,乐工为之演奏的顺序是《国风》、《小雅》、《大雅》、《颂》,除《国风》中顺序略有不同之外,其核心体系与今本《诗经》无异,当年孔子只有8岁,不可能删定《诗经》;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诗经》,其中两次提到《诗经》的篇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9]可见孔子所诵读并用来教导弟子的《诗经》与今天流行的《毛诗》篇数是一致的;《左传》与《国语》所赋引与提到的诗歌有128首,而可以确定为逸诗者仅有11首(不包括《河水》、《鸠飞》等有争议的作品),与今传诗歌数相比是12比1,所占份量并不大。这些逸诗也许本来就没有收入诗集,如祭公所作的《祈招》之诗[10],武王克商所作的《支》[11]等,如果真如司马迁所言,孔子删去了当时流传的诗歌中的十分之一,那么时人赋诗的情况绝不是这个样子,其中的逸诗数量一定要远远超过今天所见到的;当时周太师为诗歌度曲,诸侯国的乐师们也为自己国家的诗歌制曲,并在社会上流传,成为定式,孔子是不可能推翻所有已经流行的曲调而重新为三百首制曲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诗经》在孔子时代,甚至在孔子之前就已经编定,且篇数与今本《毛诗》的篇数大体相同。
  2、《诗经》在孔子时代是按照《风》、《雅》、《颂》排序的
  今本《毛诗》以“风”、“雅”、“颂”将《诗经》分为三大类,并接照《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小雅》、《大雅》)和《颂》(《周颂》、《鲁颂》、《商颂》)依次排序。今本《毛诗》排序是否就是先秦时代定本的排序?随着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简公布,编序之争起。2000年8月,上海博物馆公开百枚战国竹简,8月16日《文汇报》第一版以醒目标题发表了记者施宣圆题为《上海战国竹简解密》的报导,文章称:“今本《诗经》内容有《国风》、《小雅》、《大雅》和《颂》。竹简孔子诗论中与此颠倒,称为《讼》、《大夏》、《小夏》和《邦风》(汉儒为避刘邦讳,邦改为国)。论诗序中的论次也和今本《诗经》中的大序相反。”马承源先生在《简文》考释《说明》中指出:“《诗论》二十九支简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颂》的编排次序。”[12]江林撰文说:“根据竹简的整理情况看,第二简先概论《讼》(《颂》),再论《大夏》(《大雅》),论《少夏》的简仅存末句,最后是概论《邦风》。从此可知,竹书本《孔子诗论》对《诗经》内容的排列次序是《讼》(《颂》)、《大夏》(《大雅》)、《少夏》(《小雅》)、《邦风》(《国风》)。这部《诗》中各编的排列顺序是前所未见的。”[13]一部分学者极力维护《诗经》的传统排序,认为《孔子诗论》并不存在另一种排序方法,如李学勤、李零、姜广辉、范毓周等学者。范毓周认为:“《说明》却忽略了原书第4、5两简在论述《风》、《雅》、《颂》各部分的总体特点时,仍然是按照今本《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和《颂》的编排次序。而且根据我们对《诗论》内在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是很难得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诗论》部分的《释文》前所作的《说明》所提出的看法的。”[14]李学勤先生作《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诗论〉分章释文》一文[15],依据今本《毛诗》对《孔子诗论》竹简重新排序,以证明《孔子诗论》之次序与今本《毛诗》是一致的。我们赞同李学勤等先生观点,孔子所见的《诗经》版本与今本《诗经》是一致的,《孔子诗论》所依据的《诗经》排序仍是《风》、《雅》、《颂》。其理由主要有三:其一,从《左传》记载来看,在孔子时代,或在孔子之前,《诗经》按《风》、《雅》、《颂》来排序已经出现。《左传·鲁隐公三年》引君子之评语曰:“《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此处将“风雅”并称,这当然不能证明《诗经》按风雅编序就出现在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但至少可以说明《左传》作者所见的《诗经》排序可能是先《风》后《雅》;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季札入鲁观乐时鲁乐工所歌《诗经》之顺序,乐工按《风》、《雅》、《颂》顺序依次演奏,这应能体现当时《诗经》的基本排序。有些学者为了证明《孔子诗论》版本的不同,大胆否定《左传》所记的真实性,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对季札观乐的记载不是当初记载的原貌,季札观乐的内容被后人窜改了。”[16]这种假设是没有证据的。 其二,《论语》载孔子语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其中所说的《雅》与《颂》应指的是《诗经》中的雅诗与颂诗,孔子按当时习惯说法,也是先《雅》后《颂》。 其三,竹书《孔子诗论》的第2、3两简似乎有先《讼》(《颂》),后《大夏》(《大雅》),最后是《邦风》的顺序,但这并不能证明孔子论诗所依据的本子就是以《颂》、《大雅》、《小雅》、《国风》排列的,只能说明在孔子心目中《诗经》各类的层次与地位。如《礼记·乐记》记子贡问师乙,师乙答:“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师乙说诗顺序也是由庙堂之音到雅乐,最后说到俗乐的,只反映诗歌的层次问题,而与编序无关。更主要的是从竹简《孔子诗论》的总体内容来看,孔子与弟子问对,是从《国风》到《小雅》、《大雅》,再到《颂》的,与今本《诗经》之序相同。

  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教材认为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1、《诗经》的第一次结集在西周前期 2、《诗经》的第二次结集在西周后期至春秋初期 3、《小雅》与《国风》的结集在春秋中期 4、春秋中后期,鲁太师挚将《鲁颂》编入诗集,完成了《诗经》的定编

诗经》至迟在孔子时代已最后编定
《史记·孔子世家》首次提出孔子删诗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按司马氏所论,《诗经》的最后编定者当为孔子,其用于演奏的音乐也由孔子所定。此说为后代绝大多数研究者所怀疑。《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载,吴公子季札聘于鲁,观周乐,乐工为之演奏的顺序是《国风》、《小雅》、《大雅》、《颂》,除《国风》中顺序略有不同之外,其核心体系与今本《诗经》无异,当年孔子只有8岁,不可能删定《诗经》;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诗经》,其中两次提到《诗经》的篇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9]可见孔子所诵读并用来教导弟子的《诗经》与今天流行的《毛诗》篇数是一致的;《左传》与《国语》所赋引与提到的诗歌有128首,而可以确定为逸诗者仅有11首(不包括《河水》、《鸠飞》等有争议的作品),与今传诗歌数相比是12比1,所占份量并不大。这些逸诗也许本来就没有收入诗集,如祭公所作的《祈招》之诗[10],武王克商所作的《支》[11]等,如果真如司马迁所言,孔子删去了当时流传的诗歌中的十分之一,那么时人赋诗的情况绝不是这个样子,其中的逸诗数量一定要远远超过今天所见到的;当时周太师为诗歌度曲,诸侯国的乐师们也为自己国家的诗歌制曲,并在社会上流传,成为定式,孔子是不可能推翻所有已经流行的曲调而重新为三百首制曲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诗经》在孔子时代,甚至在孔子之前就已经编定,且篇数与今本《毛诗》的篇数大体相同。
2、《诗经》在孔子时代是按照《风》、《雅》、《颂》排序的
今本《毛诗》以“风”、“雅”、“颂”将《诗经》分为三大类,并接照《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小雅》、《大雅》)和《颂》(《周颂》、《鲁颂》、《商颂》)依次排序。今本《毛诗》排序是否就是先秦时代定本的排序?随着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简公布,编序之争起。2000年8月,上海博物馆公开百枚战国竹简,8月16日《文汇报》第一版以醒目标题发表了记者施宣圆题为《上海战国竹简解密》的报导,文章称:“今本《诗经》内容有《国风》、《小雅》、《大雅》和《颂》。竹简孔子诗论中与此颠倒,称为《讼》、《大夏》、《小夏》和《邦风》(汉儒为避刘邦讳,邦改为国)。论诗序中的论次也和今本《诗经》中的大序相反。”马承源先生在《简文》考释《说明》中指出:“《诗论》二十九支简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颂》的编排次序。”[12]江林撰文说:“根据竹简的整理情况看,第二简先概论《讼》(《颂》),再论《大夏》(《大雅》),论《少夏》的简仅存末句,最后是概论《邦风》。从此可知,竹书本《孔子诗论》对《诗经》内容的排列次序是《讼》(《颂》)、《大夏》(《大雅》)、《少夏》(《小雅》)、《邦风》(《国风》)。这部《诗》中各编的排列顺序是前所未见的。”[13]一部分学者极力维护《诗经》的传统排序,认为《孔子诗论》并不存在另一种排序方法,如李学勤、李零、姜广辉、范毓周等学者。范毓周认为:“《说明》却忽略了原书第4、5两简在论述《风》、《雅》、《颂》各部分的总体特点时,仍然是按照今本《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和《颂》的编排次序。而且根据我们对《诗论》内在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是很难得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诗论》部分的《释文》前所作的《说明》所提出的看法的。”[14]李学勤先生作《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诗论〉分章释文》一文[15],依据今本《毛诗》对《孔子诗论》竹简重新排序,以证明《孔子诗论》之次序与今本《毛诗》是一致的。我们赞同李学勤等先生观点,孔子所见的《诗经》版本与今本《诗经》是一致的,《孔子诗论》所依据的《诗经》排序仍是《风》、《雅》、《颂》。其理由主要有三:其一,从《左传》记载来看,在孔子时代,或在孔子之前,《诗经》按《风》、《雅》、《颂》来排序已经出现。《左传·鲁隐公三年》引君子之评语曰:“《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此处将“风雅”并称,这当然不能证明《诗经》按风雅编序就出现在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但至少可以说明《左传》作者所见的《诗经》排序可能是先《风》后《雅》;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季札入鲁观乐时鲁乐工所歌《诗经》之顺序,乐工按《风》、《雅》、《颂》顺序依次演奏,这应能体现当时《诗经》的基本排序。有些学者为了证明《孔子诗论》版本的不同,大胆否定《左传》所记的真实性,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对季札观乐的记载不是当初记载的原貌,季札观乐的内容被后人窜改了。”[16]这种假设是没有证据的。 其二,《论语》载孔子语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其中所说的《雅》与《颂》应指的是《诗经》中的雅诗与颂诗,孔子按当时习惯说法,也是先《雅》后《颂》。 其三,竹书《孔子诗论》的第2、3两简似乎有先《讼》(《颂》),后《大夏》(《大雅》),最后是《邦风》的顺序,但这并不能证明孔子论诗所依据的本子就是以《颂》、《大雅》、《小雅》、《国风》排列的,只能说明在孔子心目中《诗经》各类的层次与地位。如《礼记·乐记》记子贡问师乙,师乙答:“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师乙说诗顺序也是由庙堂之音到雅乐,最后说到俗乐的,只反映诗歌的层次问题,而与编序无关。更主要的是从竹简《孔子诗论》的总体内容来看,孔子与弟子问对,是从《国风》到《小雅》、《大雅》,再到《颂》的,与今本《诗经》之序相同。

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是教材认为已经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完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诗经》的最后删选编订者应该是周朝的乐官。


古代文学常识,希望高手帮忙!!急啊。坐等!
、《诗经》的第一次结集在西周前期 2、《诗经》的第二次结集在西周后期至春秋初期 3、《小雅》与《国风》的结集在春秋中期 4、春秋中后期,鲁太师挚将《鲁颂》编入诗集,完成了《诗经》的定编 诗经》至迟在孔子时代已最后编定 《史记·孔子世家》首次提出孔子删诗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

文学常识有哪些?
5. 文学奖项:世界各地设立了许多文学奖项,用于表彰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比如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6. 作者和作品:了解一些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也是文学常识的一部分。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杜甫的《登高》等。这些是关于文学常识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内容
一.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考验你对文学知识的深度掌握!)
一、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其背景和文化内涵;二、参加文学论坛和读书会,与其他文学爱好者交流学习;三、关注文学类节目和网站,获取最新的文学资讯和知识。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相信您一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常识,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中国文学常识(通用11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文学常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文学常识 篇1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

100到文学常识
6. 有哪些基本的文学常识,请一一列举 比较多,从别处(?an=0&si=2)借鉴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

文学常识知识系列(一)
文学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

高中语文第四册文学常识汇总
茅 盾,现代文学旗手之一,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莫泊桑,19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高晓声,江苏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等。施耐庵,...

高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ppt
1.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三文学常识选择题题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二文学常识1《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这首诗被称为“雨巷诗人”2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是研究我国...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总结 1:文学常识 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

琼结县17346069010: 古代文学常识,希望高手帮忙!!急啊.坐等! -
佟陆利福: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

琼结县17346069010: 求古代的一些文学常识 -
佟陆利福: 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

琼结县17346069010: 求古代普通文学常识 -
佟陆利福: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学.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

琼结县17346069010: ★文学常识题目,帮忙做啊!1.《细柳营》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 2.《史记》共130篇,其中70__________,... -
佟陆利福:[答案] 1、《细柳营》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 2、《史记》共130篇,其中70篇列传,30世家,10表,8书,12本纪,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博士、司业、祭酒”都是我国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4、《...

琼结县17346069010: 高赏!! 急求古书的一些文学常识 -
佟陆利福: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简称《左传》.作者是左丘明.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此书 《国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琼结县17346069010: 古典文学知识 -
佟陆利福: 一、《诗经》与先秦散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编成于春秋时期,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年间的作品,共305篇,代表了2500多年以前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诗经》里的作品都是合乐的唱词,分属于“风”“雅”“颂”...

琼结县17346069010: 古代文学常识 -
佟陆利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琼结县17346069010: 古典名著和寓言的文学常识 急!!!!专业人士请进!! -
佟陆利福: 1,儒林外史,水浒传2,红楼梦,林黛玉(即玉带林的倒读),薛宝钗3,韩非子,淮南子4,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琼结县17346069010: 古代文学知识 -
佟陆利福: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