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天子守国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作者&投稿:柞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当我们提起明朝,就会提起那句有名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两句话是相互关联的。明朝的皇帝建都北京,亲自镇守在北部边陲。当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的时候,皇帝们首当其冲,阻挡他们的步伐。

可这是他们阻挡住侵略者的情况。如果他们阻挡不住侵略者的话,会怎么样?那就十有八九就君王死社稷了。可是,国事不是儿戏,社稷存亡带来的灾难首先就是天下百姓的涂炭。从这一方面来看,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的策略就很值得商榷了。

一、天子守国门的利弊。

从天子守国门的好处来说,有几大好处。一是天子亲自守卫国门,会对边防有很大的监督作用。在日常的军事部署和军队训练方面,大家都不敢马虎,对军队的建设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终明朝始终,最精锐的九边精兵和后来的关宁铁骑,都在皇帝的亲眼注视之下,战斗力极强。

二是如果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由于皇帝的中枢机构就在眼前,会极大的缩短预警和处置时间。这样,在皇帝可以依据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材料,随时调配各方面的资源。在皇帝的迅速处置下,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

三是天子守国门,可以将自己率领的最精锐的京军作为战争的预备队使用。这样,在战争中,减少军队的调动,而且使得皇帝掌握的这一支军队不被闲置。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能够做到一举两得。

但是,反过来说,天子守国门也有着弊端。首先,将首都定在北京,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是不合适的。中国古代长期将首都定在长安和洛阳,就是因为两地有天然的屏障保护。这样,在最大的程度上能够保证首都的安全稳定。

而将首都定在北京,处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路线上。在明朝的始终,北京附近就遭受了无数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日常的小的袭扰,就会给北京带来警报。这严重影响了北京的安全稳定,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将首都定在北京,就需要有相应的经济上的支持。在明朝的时期,经济中心已经向江南转移,北京需要从江南每年调运大批的粮饷物资。而且为了南方的政治稳定,还不得不在南京保留一整套的政府机构。这一切,都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浪费和经济负担。

第三,守边并不一定必须要天子去守。皇帝的职业不是武将,皇帝的职责也不是去亲自指挥战争,冲锋陷阵,而是治理天下。再加上,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出色的将领。因此,要守边,一员出色的将领,发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皇帝。

有时候,皇帝参与战争,反而会带来灾难。正德皇帝的胡闹我们就不说了,光说土木堡事变,就是皇帝亲征,结果打了大败仗,皇帝朱祁镇被俘,无数大臣死于非命。明军几十万人马全军覆灭,明朝差点陷入灭顶之灾。因此,一个没有军事才能的皇帝守边,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天子守国门,北京成为了明朝全国的包袱。为了守住北京,明朝将一切的兵力、财力、物力全部投入这一隅。这样,就造成明朝以国运在北京孤注一掷,没有退路的决战态势。这样,明朝就没有了其他的战略选择。

比如在崇祯的时期,明朝面临着外有清朝进攻,内有农民军作乱的局势。由于北京在清军的直接威胁下,为了保住北京,明朝几次不得不放弃即将歼灭农民军的战果。不得将兵力抽调北边,在辽东和北京地区与清军作战,使得农民军几次死灰复燃。

这使得明朝丧失了摆脱两面作战的机会,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最后,在北京面临失守的情况下,崇祯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只得吊死煤山,去实现他“君王死社稷”的诺言了。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天子守国门有利有弊,但是,在明朝时期的天子守国门,是弊大于利。这给明朝的国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朱棣迁都的本意。

而我们知道,造成这一局面的人,就是明成祖朱棣。在明朝朱元璋建国起,明朝的首都就是南京。到了“靖难之役”后,夺取了江山的明成祖朱棣才把首都迁往了北京。那他为什么要把首都迁往北京呢?

这首先是出于朱棣自身的安全起见。南京是明朝建都之地,到了建文帝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那些正统朝廷的势力范围。虽然朱棣攻占了南京,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可是还是有大批的明朝臣子,认为朱棣的皇位是不合法的。

虽然朱棣镇压了大批反对者,甚至对方孝孺这样的死硬分子采取了诛十族的残酷手段,可是依然压制不住他人对朱棣的蔑视。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在南京坐立不安。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他决定还是迁都回自己过去的王府所在地北京。这里是他经营多年的老巢,环境要比南京好得多。

第二是为了建功立业。朱棣夺取江山之后,为了显示自己是真命之主,急于建功立业。他不但派郑和下西洋,去宣扬自己的威望,还急于在对外战争中显示自己的能力。

在当时的蒙古草原上,依然还盘踞着北元的势力,他们视明朝为死敌。朱棣在派丘福北伐失败后,就决心自己亲自战阵。在迁都后,朱棣以北京为后方主要据点,连续发动了五次亲征。朱棣的出征,沉重打击了蒙古势力,保证了北疆的安全。而迁都北京的重要作用也在战争中显现出来。

但是,迁都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朱棣将首都迁到北京之后,就再也没能迁回去。虽然后世也有迁都回南京的动议,可是终究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施。在无可奈何之下,明朝只得在南京保留了一整套的中央机构,以管理南方的事务。而“天子守国门”的格局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直到明朝灭亡。

三、朱棣犯下的严重战略错失。

我们看到前面的分析,“天子守国门”弊大于利。但是,朱棣在迁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也许是出于躲避危险和建功立业的权宜之计,没有考虑长久,可是他迁都的举动,却给明朝产生了终生的影响。

朱棣的迁都北京的时候,他的主要目的是进击蒙古。在这个时候,明朝军队要比蒙古军队强大的多,朱棣处于战略进攻的地位。在这段时期,北京主要是作为军队的作战支援基地存在着。没有敌人进攻的威胁,一切还都风平浪静。

但是,多年以后,随着明朝势力的衰弱,北京处于防御状态的时候,朱棣曾经犯下的一个严重战略错失就显示了出来。朱棣的这个战略错失,就是轻易的放弃了关外的军事重镇大宁,将它交给心怀反叛的蒙古兀良哈部。

那是朱棣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为了摆脱兵力不足,内外受敌的窘境。亲自率领军队到大宁袭取了宁王。在这一次行动中,朱棣不但掳走了宁王和宁王手下的精锐部下,还得到了蒙古兀良哈三卫(又称朵颜三卫)的帮助。经过这一场变故,原本的北方军事重镇大宁也没有了军队。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将宁王转封到南昌。永乐元年,朱棣决定将大宁都司迁往保定,作为对兀良哈拥护自己的酬谢,他将大宁故地送给了兀良哈部。史书记载,朱棣与兀良哈部“约以为外藩,居则侦保,警则捍卫”。朱棣妄想让兀良哈部为自己守卫大宁,成为自己的屏障。

但是,朱棣却失算了。兀良哈部并不是真心的归附朱棣,不久他们就反叛了明朝,成为明朝的敌人。朱棣出塞北伐时,面对的敌人就有兀良哈的军队。这样,大宁要地就等于被朱棣拱手送给了自己的敌人。这是朱棣犯下的巨大的战略错失。这个战略错失,给明朝带来了终身的危害。

四、朱棣对朱元璋防御战略的破坏。

为什么说,朱棣放弃大宁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呢?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国北方的军事形势,就可以看到,在兀良哈占据大宁故地后,他们的游牧范围就一直扩大到了明朝的长城一线。

这等于明朝的防御前线被压缩到了长城一线,而长城以南不远就是北京,如果蒙古骑兵突破长城,在几天内就能够到达北京城下。这就是明朝在转入战略防御状态下所处的尴尬局面。

在这个局势下,长城需要处处设防,北京也要时刻保持着警惕状态。一旦发生不测,还需要动员天下勤王之兵。可以说,出于防御状态的明朝只能疲于奔命。最终,就是这种状态,拖垮了明朝。

那么,在朱棣犯下战略错失前,朱元璋是怎样部署中国北疆的防务的呢?朱元璋其实在建国以后,就已经制订了北方防御的方略。朱元璋在按照这个方略部署兵力后,还亲自将这个方略告知了朱棣。在临终前,朱元璋再次的告诫朱棣,要照这个方略执行北方的防御行动。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告诫朱棣说:

北骑南行,不寇大宁,即袭开平。可召西凉都指挥张文杰、庄得、开平都督宋真、宋晟,辽东武定侯郭英等,皆以兵会。辽王以护卫军悉数北出,山西、北平亦然。令郭英、宋真翼于左,庄得、张文杰翼于右,尔与代、辽、宁、谷王居于中,彼此相护,首尾相救。兵法:“示饥而实饱,外钝而内精。”尔实察之。

这个防御的方略的实质就是,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作战方针,将来犯之地歼灭在塞外。在朱元璋的计划里,明军依托明朝在关外的开平、大宁两个防御基点,吸引并阻止蒙古军队的南下。然后,以明军的主力,分左右两翼包抄,朱棣率领诸王居中联络。这样,明军采取大的迂回包抄战术,将敌人包围歼灭在开平和大宁城下。

这个作战方略的好处是,明军可以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背靠长城防线,依托开平、大宁两个前进据点,将敌人远远的阻击在塞外两三百里之外。这样一来,北京就有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安全性就提高了很多。

但是,这个方略的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保有开平和大宁两个战略据点。可是,朱棣的错失,恰恰就是丢失了这两个战略据点。开平和大宁唇齿相依,朱棣拱手将大宁送给了敌人,也同时造成了开平孤立难守。

宣德五年,明朝因为开平无法继续防守下去,只得将开平迁到独石。这样,长城以北,原来朱元璋精心准备的二三百里的防御纵深,彻底落入了蒙古部落之手。自此之后,长城一线就暴露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蒙古人可以随处攻击长城,突破长城就能够到达北京城下。这一切,都是朱棣破坏了朱元璋的防御方略,随意丢失大宁造成的。

结语:

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的格局是朱棣造成的,他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可是,在他在迁都的同时,又犯下了巨大的战略错失。他为了酬功,将大宁拱手送给蒙古兀良哈部,想让兀良哈部成为自己的藩篱。可是,兀良哈部随即就背叛了明朝,成为了明朝的敌人。

这样一来,原来朱元璋制订的防御北方之敌入侵的方略,就被朱棣给破坏了。由于朱棣的错失,使得长城以北两三百里的防御纵深拱手送给了蒙古人。蒙古骑兵的铁蹄一直来到长城脚下,可以随处突破长城。而突破长城后,北京就近在咫尺。

这样,明朝的皇帝就被迫变成了明朝的看门人。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中,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成了明朝皇帝们要面对的家常便饭。处于战争威胁下疲于奔命的皇帝们,哪有多少精力去处理其他的国事。

而这一切,正是朱棣迁都和放弃大宁,使得明朝陷入了这种境地。所以说,“天子守国门”不仅仅是代表了明朝皇帝的荣耀,更多的是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悲哀。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里
这句话是后来网友们自己编撰的,出自朱棣在北伐战役成功时对大臣们说的话。原文是“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明代的多个历史事件的概括。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北京就在当时的劲敌...

为何明朝一定要天子守国门呢?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最有骨气的朝代,这个朝代就是明朝。明朝历代君王都遵守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祖训。明代学者黄宗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昔日之都燕,则身守夫门庭也。”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定都北京,就像是皇帝亲自看...

明朝时期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怎么看待?
第一、明朝特殊的历史地位 明朝之前是元朝之后是清朝,而这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也就是说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民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这就让很多有着汉民族情结的人对明朝情不自禁的偏爱,有意识地去美化、回避他的缺点,无限放大他的优点。明朝时期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怎么...

明朝所谓“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呢?
不过这么做,也并非没有害处。实际上天子守国门,也有很大的弊端。首先是经济方面。明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北京周边的经济条件实际上养活不了数量庞大的中央军。朝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依靠南方的输血。并且由于朝廷远离经济重心,使得朝廷并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南方的实际情况。比如说贸易需求...

天子守国门,朱棣是怎么践行这一句话的?
而且,各个朝代对后世有不同的评价。 例如,汉朝“国恒弱灭,汉强死”,汉朝的评价可谓见血。 明朝的评价,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那就是“天子守国门,王死社稷”。当然汉代的评价来自明末清初大儒王夫的老师。 历代国弱而亡,唯有汉代灭亡时依然强大,仍然意味着正确。 在明朝《天子守国门,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是朱棣说的吗?
“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抵御入侵……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

为何明朝一定要天子守国门呢?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最有骨气的朝代,这个朝代就是明朝。明朝历代君王都遵守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祖训。明代学者黄宗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昔日之都燕,则身守夫门庭也。”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定都北京,就像是皇帝亲自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明朝是真实成立的吗?
真实存在的,这个皇帝就是崇祯。崇祯帝也许是为数不多把这句话贯彻到底的皇帝之一,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是对他最精准的评价,这位少年天子,甫一登基,面对的就是明后期数不清的烂摊子。后世对他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自缢于煤山,保全了帝王最后的一丝尊严。1627年,朱由检继位,年号弘光,戮魏忠贤...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是什么意思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是形容明朝的一句话,意思是明朝既没有汉朝和唐朝时的和亲制度,也没有北宋和南宋时向外族缴纳钱财的制度,皇帝亲自镇守国家要地(指明朝天子迁都北京,镇守北方边患),君王为百姓社稷可以牺牲性命。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统一封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
这两句话均出于明朝,一出于明初,一出于明末。天子守国门: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但是蒙元的统治还保留在汉民族的记忆中,为抵御和消灭北元,朱元璋将几个儿子分封在北方边疆,后来分封在北京的燕王靖难成功,取得帝位,史称明成祖,他后来迁都北京,虽然主要原因是北京是他的老根据地,但是这里距离...

绍兴县19183258525: 明朝为什么要“天子守国门”
丰非磷霉: 天子守国门:

绍兴县19183258525: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形容的历史上哪个朝代及原因
丰非磷霉: 明朝,为防备鞑靼与瓦剌,明成祖迁都北京并5次征讨鞑靼与瓦剌,是为天子守国门;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送走太子,并迫妃子自尽,杀公主,自缢于煤山是为君王死社稷.

绍兴县19183258525: 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真的有利于防御外敌吗 -
丰非磷霉: 没有什么用,反而导致首都经常被围困,土木堡之变以及后来的女真入侵,京师经常被围.朱棣迁都北平主要是因为北平是龙兴之地,群众基础深厚,有利于自身的统治.如果明朝都城在南京的话,估计起码要多50年国运,不至于被女真打成这样

绍兴县19183258525: 请解释一下明朝的两京制?
丰非磷霉: 明朝的京城最初设在南京.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赶走了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即位之后,为了抵抗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需要,将都城迁往北京,天子守国门.但南京仍然保存着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统,包括六部在内的机构一应俱全.北京的朝廷才是真正代表中央,南京的只是预备机构,受北京方面委托,管理东南方面的一些事物.

绍兴县19183258525: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明朝哪位说的? -
丰非磷霉: 此话是明朝一个叫敖英的人写的,写在了他的私人笔记《东谷赘言》里,其中有句话写的是:我朝国事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此人为正德16年进士,最后官至四川布政使.

绍兴县19183258525: 明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不称臣 不给钱 不和亲 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 -
丰非磷霉: 呵呵,结局并不好.最提起的还是汉朝,几乎杀绝匈奴

绍兴县19183258525: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那么澳门是怎么回事 -
丰非磷霉: 当时澳门只是一个葡萄牙的居住地,没有任何法外特权.即使到清朝康熙年间,都还能直接命令澳门做事.只是国力弱了,澳门最终成了殖民地,但始终都没有太明确的条约,基本属于强占,这点跟香港有极大的不同.

绍兴县19183258525: 明朝初“称臣纳供”体现了什么? -
丰非磷霉: 明朝是汉族统冶下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虽无割地赔款称臣纳贡之事,不是明皇帝多么英明神武!而是与当时明周边少数民族及周边以及全球国家经济水平发展高低有重大关系.当时周边还没有出现对明王朝有压倒性国家力量的出现,所以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