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胥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是朱棣说的吗?~

这句话并不是朱棣说的,而且这两句话也不出自同一个地方,前半句天子守国门出自我国史学家阎崇年所编纂的《正说清朝十二帝》 ,为了和咸丰帝做一个对比,他就抬出来了明成祖朱棣,以此来衬托出咸丰帝有多么的混蛋。至于第二句,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最早是出自礼记,后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说过这句话。
一、天子守国门这句话其实说的历史故事是朱棣迁都,我们都知道,朱棣在夺得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之后,就迁都了,把京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他这样一迁都,就使得自家国门好像就这样敞开了一样,而他作为天子,就是镇守着国门的。于是,在我国史学家阎崇年编纂关于清朝的书籍的时候,就把朱棣拿出来跟咸丰帝做了一个比较。
毕竟在敌人侵华的时候,咸丰帝作为天子,并没有“守国门,而是直接跑了”。关于这一段,阎崇年是这样说的:
“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抵御入侵……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丰皇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
二、君王死社稷而君王死社稷,最早可以查到的相关记载是在《礼记》上。在《礼记·曲礼下》中,是这样写的:
“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那么,就没有相关的明朝皇帝说过这句话吗,还真有,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亡国皇帝,崇祯帝。《明史》当中是这样记载的:
“辛卯,李建泰疏请南迁。壬辰,召廷臣于平台,示建泰疏,曰:“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李邦华等复请太子抚军南京,不听。”所以说,这两句话加在一起,实际上是明朝的粉丝,为了讽刺清朝割地赔款,而特意编出来的一句话,并不是人家朱棣本人说的。

 这两句话均出于明朝,一出于明初,一出于明末。
 天子守国门: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但是蒙元的统治还保留在汉民族的记忆中,为抵御和消灭北元,朱元璋将几个儿子分封在北方边疆,后来分封在北京的燕王靖难成功,取得帝位,史称明成祖,他后来迁都北京,虽然主要原因是北京是他的老根据地,但是这里距离九边之一山海关、蓟门、大同都非常近,一旦边关有漏洞,虏骑就会直逼首都,迫使后代皇帝必须重视边防,就被称之为“天子守国门”。后来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大举出击,五次亲征,打垮了北元势力。
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比较有节操,即便是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明英宗,也非常有骨气的没有投降(比较一下宋朝的徽钦二帝),明朝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崇祯拒绝迁都到江南的建议,在送走太子、敦促后妃自尽、亲手斩杀公主后,上吊自杀,被称之为“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是后来网友们自己编撰的,出自朱棣在北伐战役成功时对大臣们说的话。

原文是“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明代的多个历史事件的概括。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北京就在当时的劲敌蒙古附近,迁都被形容为天子守国门。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国难临头的时候未曾丢弃皇都仓皇逃跑,被后世称为君王死社稷。

扩展资料:

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尔干都司,派驻官员以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山海关以外乃非中原地区,仍属化外之地。

且关外主要是以满族为主的部落聚居社会,所以山海关就成了中原与东北关外的一道边关重镇。靖难之役后朱棣由北平进入南京登基称帝。

因北方时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且还有北元蒙古势力的南袭,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

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然而至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相比,明朝亦毫无逊色!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愚昧者总是津津乐道于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与唐朝相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禄山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迁都,他不去,有人劝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缢殉国而死,忠于江山社稷。大家想想,这与清廷的咸丰皇帝致京城百姓于不顾两度仓狂逃离北京以及清廷末帝溥仪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认贼作父更有着天壤之别。

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更是坚定,兵临城下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明朝的很多历史都被满清刻意的歪曲了,因为统治需要天天宣扬明朝这不行那不行,可明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是事实,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成祖御驾五征蒙古,明英宗宁死不降,几次保卫北京城从没有弃城而逃的例子,清朝弃北京逃命的次数太多,大臣劝崇祯逃到南京东山再起,李自成让崇祯把他打下的部分地方封给他再给他封个王就不进攻北京城了崇祯都没答应,最后自尽,留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天子守国门最早出自阎崇年先生2004年的《正说清十二帝》说到咸丰皇帝有多混账时,将明成祖朱棣拿来作对比:“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抵御入侵……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丰皇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
,“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意思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官员与百姓共存亡,士族与国君的号令共存亡。

应该是朱棣 因为他迁都到北京 当时北京是守长城以外的要道


嵩县17080014315: 天子守国门 君主死社稷 出自哪里 -
尉迟农奥拉: 这两句话均出于明朝,一出于明初,一出于明末.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

嵩县17080014315: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明朝哪位说的? -
尉迟农奥拉: 此话是明朝一个叫敖英的人写的,写在了他的私人笔记《东谷赘言》里,其中有句话写的是:我朝国事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此人为正德16年进士,最后官至四川布政使.

嵩县17080014315: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出处及由来?出处是什么?由来呢?有什么故事吗?请详细写一下······拜谢! -
尉迟农奥拉:[答案] 我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

嵩县17080014315: 可以考据到那位网友第一个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尉迟农奥拉: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是网友说的.“天子守国门”这句话的最早出自阎崇年2004年编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出自《礼记》.

嵩县17080014315: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形容的历史上哪个朝代及原因
尉迟农奥拉: 明朝,为防备鞑靼与瓦剌,明成祖迁都北京并5次征讨鞑靼与瓦剌,是为天子守国门;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送走太子,并迫妃子自尽,杀公主,自缢于煤山是为君王死社稷.

嵩县17080014315: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什么意思 -
尉迟农奥拉: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意思是:作为国家的天子,需要守卫国家的国门;作为国家的君王,需要为国家的社稷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这句话强调了国君应该承担起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以及为国家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

嵩县17080014315: 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还有一句话形容清朝的,和这句对应. -
尉迟农奥拉: 大清帝国275年,和万年亲,赔万亿款,割万里地,屠万亿民,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遁

嵩县17080014315: 《明朝那些事儿》大明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尉迟农奥拉: 你好 ,这句话没有在《明朝那些事》里. 但是有类似的话,比如 万历47年萨尔浒之前,说道“明朝不是南宋,没有送礼的习惯.” 还有就是朱棣迁都那会,说的是天子守国门.

嵩县17080014315: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真的么?
尉迟农奥拉: 是的,大明无汉朝时的和亲,无大宋和满清时的赔款,割地. 大明有土木之变时天子守国门,同仇敌忾抵御瓦剌,有末代崇祯帝那样为江山而死的英雄气节.大明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明是一个不断被歪曲历史的伟大朝代,是我华夏最后一个正统的王朝.

嵩县17080014315: 无两宋之岁币,无汉唐之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求翻译!急! -
尉迟农奥拉: 这个就是明朝的祖训,也是明朝的国策吧.不合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朝是个很有骨气的王朝,皇帝被俘了都没有屈服过,最后灭亡的时候,皇帝也是自杀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