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刘邦这个人

作者&投稿:徵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昨天成校上课,突然就讲到了刘邦。想起看《史记》时的种种收获,很想写一写他。但是,《史记》虽然有刘邦的本纪,更多的故事则散落在不同的列传里,若写成一篇文章,并非易事。我试着写写看。

刘邦这个人,毛病不少。归纳一下,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为人好大言,少成事。 意即:好说大话,不干实事——估计类似于现在的“忽悠”。

因为这个本事,有了“奇遇”。在吕公搬家至沛县时,众人皆去称贺,刘邦分文未带,却敢佯称持万钱而被引为上宾。又因吕公好相人,看刘邦贵相,竟以女相许。

这可真是“空手套白狼”,一分钱未花,做了上宾,还娶了主人的女儿。一般人真要望尘莫及啊。

2、好酒及色,不事产业 ——贪杯好色之外,不置家产,简言之,就是只顾自己寻欢作乐,不管家人。好酒就不说了,这在古人似乎算不上大毛病,还可能成为豪放的代名词。好色则不同,是要被诟病的。刘邦究竟有多好色呢?虽然书里并未明说,可从侧面证之。

刘邦在与诸侯并争时,打败了对方就会将对方的人财地全部“拿来”。刘邦最得爱的宠姬戚夫人,就是他在定陶之战中得到的;再如薄姬,就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是刘邦打败魏王豹后,看到薄姬有姿色,遂将其纳入了后宫。而后,一年多也没有再见薄姬——恐怕是后宫女子太多吧。

刘邦入函谷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引起项羽的警觉。项羽谋士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看,刘邦的好女色,都传到对手那里了。

“不置产业”有一个故事。未央宫建成后,刘邦大宴群臣,自己举杯为父亲祝寿,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说:当年父亲总说我不务正业,不如二哥,现在,你看我的产业跟二哥的相比如何?

可见,不治产业也绝不是乱扣的帽子。

三、为夫不忠,为父不慈。 贪恋美色,最坏的结果就是把吕后逼成了杀人狂魔。

吕后是吕公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只因吕公看刘邦有大贵之相,将她嫁给刘邦。接下来,她的日子似乎没好过:刘邦常年在外(像他这样不置产业的男人,估计家里也指望不上),吕后带着一对儿女到田里薅草,从事田间劳动;刘邦与项羽打仗,被追得到处跑,她则被项羽抓去,做了两年俘虏;后来,刘邦的事业有了起色,在外得到众多年轻貌美的女子,她则因年老,受到冷遇;等到最后,她总算做了皇后,儿子被立为太子,可是好景不长,刘邦多次要废掉太子。大臣屡次劝谏都不成,周昌因不惧刘邦,坚决反对,吕后还感动得向周昌下了跪——她可是皇后啊!

那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斗争。幸好,在诸大臣的合力下,刘邦终于承认太子羽翼已经丰满,无法撼动了。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她的时代终于来了。于是,她着手把那些当年受宠的嫔妃们一一幽禁起来。而首恶戚夫人——这个在刘邦耳朵边吹了无数枕头风的女人,这个夺走了刘邦对她的爱、还不给她留一条活路的女人,竟然在舂米时还不忘她能歌的本性,竟然为歌一首:

死到临头,还想倚靠儿子翻身。好吧,就让如意去死吧。这个美人,终于失去了儿子,又招来了人彘之祸——被斩断手足,去眼熏耳、饮哑药、丢在厕所里吃脏物。

一个男人的过错,让一个女人成了恶魔,一个女人成为怨鬼。真是可怕。

为父不慈呢?也有明证。

楚汉相争的第三年春,刘邦被项羽军击得溃不成军,损兵折将二十多万,还被重重包围。值此生死存亡之际,突然刮起龙卷风,楚军大乱,刘邦遂趁机跑掉。原计划回家带上一家老小逃跑,没想到楚军追来,把刘邦的家抄了,刘邦的家人都跑得不知去向。幸运的是,刘邦在路上遇到一对儿女,就载到车上。哪知楚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形势非常危急。情急之下,刘邦几次三番把俩孩子推下车,欲轻车逃跑。亏得随行的夏侯婴,每次都下车把孩子重新带上。

虽然当时的确形势严峻,但刘邦在危险之时弃子的行为,还是令人心寒。怕是这也很伤吕后的心吧。

四、对臣下,傲而无礼,动辄破口大骂。 这样的记载很多:

汉初,刘邦一心想请著名的“商山四皓”——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到朝廷做官,但四人认为刘邦轻士善骂,不愿意受其侮辱,就逃匿山中;

郦食(yì)其(jī)将去见刘邦时,有骑士告诉他:“沛公(当时刘邦还未称汉王)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意思是说:沛公讨厌儒生,那些戴着儒生帽子的儒生来了,刘邦就要解下人家的帽子朝里面撒尿。和人谈话,常大骂;

陆贾是刘邦手下著名的辩士,被封为太中大夫。陆贾常在刘邦面前称说《诗》《书》,刘邦就骂他道:“你们的主子我是骑马打来的天下,谈什么《诗》《书》?”

......

这么多缺点,哪一条都是大问题。这样的人能当皇帝?简直连普通人都不如呢。但是,这就是刘邦。只不过,比起普通人,他还有“神性”。

有种种神奇的附会之说:其母梦与神遇,太公往视,见有蛟龙在其上;刘邦杀了大蛇,有老妪称是赤帝子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然后老妪突然不见;刘邦所在之处,上常有云气;刘邦入关中后,范增使望气家看,则皆为龙虎,成五采,有天子气......

就连兵败睢水时,被项羽围困重重,绝无可逃之理,天气突然大变,飞沙走石,瞬间白昼变为黑夜,刘邦于是得以逃脱;汉立八年,刘邦到东垣去,夜过柏人,赵国的相国贯高等人谋杀刘邦,“高祖心动,因不留”,躲过一劫......

这哪里是常人?

不知道司马迁为何要神化刘邦?是因为他天赋异禀?还是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亦或者,刘邦那些缺点实在太不堪了,如果不再添些“神”性,不足以冲淡那些污点?

但是,我宁愿相信刘邦就是一个有着很多缺点的普通人。他的不普通之处在于,他同时还有他人不具备的优点。

来看刘邦对自己的评价:

刘邦的这段话,归结起来就是说他能用人才。也就是说:尽管他这个人“慢而侮人”,劣迹斑斑,但因为能识人、用人,终于打败一代枭雄,夺得天下——可谓中肯。

这说明:

1、能成大事者,不怕有缺点,关键是要有大优点;

2、得人才者得天下。不会用人,是做不了大事的。

大家说对吗?


刘邦的优点是什么?
2、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当机立断,干净彻底,做什么都很到位,一点也不粘糊。刘邦自己虽然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计谋,但判断力极强,也敢拍板,而且豁得出去。正是这种资质,使他多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终至以弱到强,步步走向胜利。究其所以,就在于刘邦是流氓,是流氓中的英雄,因此敢于拿...

司马迁的〈史记〉里为什么没有刘邦这个名字?
司马迁的〈史记〉里为什么没有刘邦这个名字?他可是汉高祖啊。解析:《史记*高祖本纪》中,开篇对刘邦是这样介绍的。“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有索隐按: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也...

读《史记》:刘邦这个人
昨天成校上课,突然就讲到了刘邦。想起看《史记》时的种种收获,很想写一写他。但是,《史记》虽然有刘邦的本纪,更多的故事则散落在不同的列传里,若写成一篇文章,并非易事。我试着写写看。刘邦这个人,毛病不少。归纳一下,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为人好大言,少成事。 意即:好说大话...

“汉高帝某事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的原文是什么?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出自《史记》【译文】:...

329《史记》人物刘邦
《史记》中,刘邦是秦朝末年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天才政治家,战略家,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出自沛县(现江苏省徐州市丰现)的一个普通人家 ,据有神奇色彩的说法是:他是母亲和一条龙交合后的产物。他高鼻梁,额头突起,长得相貌堂堂,左腿上还长着72颗黑痣,是个奇人。他跟项羽一样,也是从小就...

《史记》中的刘邦如此不堪,是因为什么被抹黑的?
因为司马迁知道,如果不能仔细体会汉武帝的意思,在写刘邦的时候随口乱说,一定会死得很惨。从这个角度来说,《史记》中关于刘邦的基本论调都是汉武帝定下来的。而且这种论调,在当时也一定是非常流行的观点。否则,借司马迁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把项羽写得比刘邦更像英雄。 先看一个事实:司马迁曾为李陵辩护,说李陵是一...

刘邦为什么被称为汉高祖呢?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缘由呢?
刘邦庙号是“汉太祖”,但却经常被称为“高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刘邦为“高祖”,《史记》影响很大,所以后世也经常用“高祖”或“汉高祖”来称呼刘邦。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刘邦的传记命名为《高祖本纪》,也在《史记》的多个篇章中称刘邦为“高祖”,与此同时,《...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庙号是汉太祖,谥号是高皇帝,为何一直被人们称为汉...
这是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写的称呼不同,叫做”汉太祖高皇帝“,后来一直简称,延续此称呼。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个有庙号的皇帝,并且是第一个被称有庙号的。据历史记载,刘邦死后,当朝大臣众议,定庙号为”太祖“,译为”高皇帝“,简称谥号是”汉高帝“,而不是后人称呼的”汉高祖“...

刘邦到底是真英雄,还是伪君子?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就是,刘邦是真英雄。我们看历史的记载,也就是源于《史记》的记载,承蒙司马迁的艺术手法所赐,我们对两个人的初步印象就是,项羽叱咤风云,英雄无敌,到最后即便是失败了,也宁死不辱,自刎乌江。而刘邦就是个流氓无赖,自小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在外面吃喝玩乐,结识了一群...

司马迁的《史记》里,是故意丑化了汉朝的帝王吗?
反观刘邦的对手项羽看起来却像一个正面人物,这种情况给人的感觉特别像司马迁在故意丑化刘邦。我们能看到的是《史记》如果说故意丑化别人的话,在当时必定会被禁止,但是《史记》能流传至今说明司马迁并不是在故意丑化,而是作为一个史官在客观的记录史实。这个时候又会有另一种疑问,即便是史官这样客观记载...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请根据《史记》的相关记载,谈谈你对刘邦的认识.其中要有 雄才大略 随机应变 善于用人 转危为安 深谋远虑等词 -
禽叙弥乐:[答案] 个人认为,刘邦是个大丈夫. 1雄才大略 沛县起兵时,萧何曹参都不敢带头,刘邦敢.(虽然有学者认为刘邦是逃犯,怎么都是一死)但是我认为刘邦还是有胆识的. 2转危为安 我想起了鸿门宴,一句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史记故事中的大启发??刘邦》读后感 -
禽叙弥乐:[答案] 最近,我读了《史记故事中的大启发》这本书,在帝王中,我比较佩服刘邦,刘邦身上有着凡人不具备的特点——勇气与善于用人.他在乱世中果断的加入了反秦斗争,打出了大汉天下,做了凡人做不了的事.刘邦一生中,有一...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史记》中的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 -
禽叙弥乐: 被略微神话的人物,毕竟要考虑史记所成的年代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史记.列传.淮阴侯列传》中的刘邦是怎样的人 -
禽叙弥乐: 单从淮阴侯列传这一节来看,刘邦接纳韩信并封为上将军这体现了刘邦善于用人、心胸开阔、豪放等性格,之后封韩信为齐王时又表现了他的随机应变、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的性格特点,但最终把韩信抓了,这又是有些多疑和嫉妒贤才的表现.而韩信是胸怀大志不拘小节,心胸开阔,知恩图报等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为什么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
禽叙弥乐: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很喜欢《史记》,且不仅仅因为鲁迅先生说过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然最开始我提到《史记》,也总是会把鲁迅先生的话挂在口头上....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史记 刘邦本纪》中刘邦形象分析 -
禽叙弥乐: 流氓 阴险狡诈 善于用人 人长的 帅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司马迁笔下高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禽叙弥乐: 汉高祖就是刘邦. 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刘邦直接或者间接的记载很多,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狎侮”人,且“好酒及色”,做了亭长,还常常装神弄鬼赊欠酒钱;大臣高起、王陵直言“陛下慢而侮人”.同样在《史记》中,司马迁记录的是,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一比较就会知道,刘邦是个有大义的人,只是平常喜欢作弄人.而好酒色,在战国游侠成风的年代,算不得什么毛病. 同时也是一个读书人.《史记》之《韩信卢绾列传》明确记载“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古文鸿门宴,分析刘邦项羽性格特征 -
禽叙弥乐:[答案] 一、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 项羽和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是锐不可当的27岁霸王,刘邦是年逾50的垂老之人;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弟;项羽受过严格的大将训练,刘邦本身非将才,集结的亦多乌...

北川羌族自治县13656294747: 求刘邦的评价,最好是正反分析 -
禽叙弥乐: 我写点自己的看法: 从精神上: 正:刘邦有作为一个君王的觉悟.就像曹操当年的一句话:另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对于一个想成就霸业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一个君王必须有的. 反:一旦有了这种觉悟,就会有人骂你.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