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前赤壁赋》译文与赏析

作者&投稿:牢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北宋·苏轼

【题解】

赤壁曾经是三国时期魏吴交兵时的古战场。不过,这个战场的旧址在今湖北嘉鱼县境内,作者所游览的是今湖北黄冈的赤壁。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同游赤壁时所作,他在文中借游览赤壁之事抒发被贬的苦闷。一方面感慨人生之无常,另一方面又阐明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出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

【原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2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7],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8]。

【注释】

[26]属(zhǔ):劝酒的意思。

[27]冯虚御风:腾空驾风而行。冯,同“凭”。虚,指天空。

[28]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开。登仙,飞入仙境。

【译文】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客人在赤壁之下的江面上划船游玩。清风缓缓地吹拂,江面上的波纹没有大的动静。我举起酒杯,邀请客人饮酒,朗诵《明月》之诗,歌唱《窈窕》一章。过了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着。白茫茫的雾气铺满整个江面,水光与夜空连成一片。我们听凭小船自由自在地漂游,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浩浩荡荡就像凌空御风,不知道它将要驶向何方;清风飘摇像要脱离尘世,飞升羽化,登上仙境。

【原文】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29]。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30]。”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1]。苏子愀然[3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注释】

[29]扣舷:敲打着船边。这里是打节拍的意思。

[30]美人:指贤君圣主,不是说美貌的女子。

[31]嫠(lí)妇:寡妇。

[32]愀(qiǎo)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译文】

这时,我们喝酒喝得很快乐,就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词是:“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迎着浮动的月光。我绵长的情思啊,遥望看圣明的君主,他在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一个会吹洞箫的,按照歌词的旋律进行伴奏。箫声呜呜,像怨恨又似思慕,像哭泣又似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如同丝缕一样绵绵不断。箫声使潜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啜泣。我不禁悲怆起来,整整衣襟,端正地坐起,问客人道:“箫声为什么会如此凄凉?”

【原文】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33],旌旗蔽空,酾酒临江[34],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35],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36]。”

【注释】

[33]舳舻(zhú lú):舳指船尾,舻指船头。

[34]酾(shī)酒:斟酒。这里是“洒酒”的意思。在江面上洒酒,表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凭吊。

[35]“蜉蝣”句:像蜉蝣那么短促地寄生在天地之间。蜉蝣,昆虫名,传说早晨生、晚上死,存活时间很短。

[36]遗响:箫的余音。悲风:秋天凄厉的风。

【译文】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从这里向西看那是夏口,向东看那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年他夺得荆州,攻下江陵,顺长江向东奔流直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天蔽日,临江洒酒,手拿长矛吟诗作赋,真是一代英雄啊!但如今却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只是在江边沙洲捕鱼打柴,与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乘着一叶扁舟,举起酒杯相互对饮;寄托这像蜉蝣一样短促的生命于天地之间,渺小得如同大海中的一颗谷粒;慨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奔流不息;希望与仙人一同遨游,与明月一同永存。我知道这种想法不可能在突然之间得到,所以只好寄箫声于悲凉的秋风中。”

【原文】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37],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8]。”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39],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37]盈虚者:指月亮。

[38]共适:共同享受。适:享受的意思。

[39]枕藉:互相枕着靠着睡觉。

【译文】

我说:“您了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奔流不息,但实际上并没有流走;月亮时圆时缺,但始终没有一点增减。如果从它们变化的角度来看,天地间的万物每一眨眼都会有变化;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不变的,又何必羡慕他们呢?况且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人。如果不是归我所有,即使分毫也不要取用。唯有这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耳朵能听到它的声音,眼睛能看到它的颜色,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所能共同享用的。”客人听后,高兴地笑了,洗了酒杯重新酌酒。菜肴和果品都已经吃光,杯盘杂乱无章地放着。我们在小船中互相枕着靠着睡觉,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亮了。

【评析】

这篇赋主要抒发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通过与客同游赤壁、饮酒赋诗和主客问答来组织全篇,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苦闷之情。

借怀古之名,以与客同游赤壁为线索,描绘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表达了作者欲摆脱尘世烦恼的心情。接着主客对酌于舟中,赋诗和歌,又以主客问答的方式提出矛盾。客的回答表露了思古幽情和人生渺小之感,而作者的一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又是在自我宽慰。他通过议论江水和明月的变与不变,说明天地永恒,万物与人生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文章语言清新流畅,韵律优美,其中间杂歌词、对话,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得极其自然巧妙,是文赋中的千古绝唱。




唐宋八大家中被称为“韩文公”的是谁?
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死于公元1101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人。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变幻随人,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代表作如《上神宗皇帝书》、《超然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

具有教育意义的短文言文
前后《赤壁赋》苏轼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如果嫌长,可以只背连用21个“死”字的那一段,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浩气逼人) 元明清近代: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卖柑者言》刘基(短小精悍 发人深省 ) 《狱中上母书》夏完淳 《[南吕·一枝花] 不服老 》关汉卿(尾声部分,就是“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

赤壁之战
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回答者:2389398 - 门吏 二级 9-14 21:33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评价已经被关闭 ...

背诵有方法
许多名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等,虽历经多年,仍能流利背出。就算是以前从未背诵过的文章,如李密的《陈情表》,在上完之后也能..."梁实秋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

古文观止中的短文言文
前出师表 陈情表 滕王阁序 悼古战场文 过秦论 治安策 苏轼《前赤壁赋》 驳复仇议 桐叶封弟辩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愚溪诗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待漏院记 黄冈竹楼记 岳阳楼记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8. 古文观止 短小精悍 10 篇...

最能够体现苏轼一生的诗词(要是苏轼写的)是什么?急啊!!!
顺便加一句题外话。当“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见到这幅画像的时候大加称赞,他认为这是最像苏轼本人的一幅画像。画上的苏东坡手执一根细长藤杖,坐在磐石上,安详的神态中又有一种似醉非醉的意态。苏轼来到真州,带着一丝欣慰游览金山寺时,才看到这幅十年前李公麟为他画的画像。经过多年的艰苦...

推荐《古文观止》中适合背诵的篇目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碚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卷二 周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 ...

后赤壁赋:文章结尾孤鹤长鸣和梦会道士两个情节有什么寓意?
而寄托之意,悠然言外者,与前赋初不殊也。”近代沈石民《三苏文评注读本》:“飘脱之至。前赋所谓冯虚御风,羽化登仙者,此文似之。”近代林纾《古文辞类纂·集评》引王文濡:“前篇是实,后篇是虚。虚以实,至后幅始点醒。奇妙无以复加,易时不能再作。”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

古文观止的作者到底是谁?
《赤壁赋》等,可谓将古文中的精华选尽,名篇佳作尽收眼底。编者标名《古文观止》即是此意。 所谓『观止』出自《左传》的《季札观周乐》(见本书卷之二);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乐舞,当演出虞舜的《韶筲》之后,李札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认为已经观赏到了最高水平的音乐歌舞,其余的就...

遗世独立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转瞬间(又鸟)...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 ...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 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於是饮酒乐甚,扣舷而... 《楹联丛话全编》楹联丛话 胜迹·下 ...武夷山,遍历寺观,而未得一佳联,惟天游峰前之一览台楹柱,有“ 遗世独立 ...

通州区17297813222: 前赤壁赋的翻译及赏析 -
刘孟伤科: [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诗里“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

通州区17297813222: 前赤壁赋 翻译和赏析 -
刘孟伤科: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

通州区17297813222: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准确的原文和重点词注解,不要原文翻译. -
刘孟伤科:[答案]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

通州区17297813222: 《前赤壁赋》翻译“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刘孟伤科: 发出呜呜一样的声音,像埋怨羡慕,像在哭诉,余音像丝线一样不断绝,是深远里的蛟龙起舞,是孤舟里的寡妇哭泣.(表示音乐极其感人)

通州区17297813222: 前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谢谢、、、 -
刘孟伤科: 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通州区17297813222: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解释 -
刘孟伤科: 纵,“撑,驾”的意思,一苇之所如,是形容小船如一片苇叶的样子,这一句是指撑着如一片苇叶一样的小船凌,是“在……上”的意思,万顷之茫然,是说大江非常浩渺的意思,这一句是说漂浮在广阔的宇宙中一样的感觉.用豪迈而对仗的语句描写出了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

通州区17297813222: 《前赤壁赋》翻译“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刘孟伤科: 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通州区17297813222: 求赤壁赋中的文言虚词所有的翻译 -
刘孟伤科:[答案] [1]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

通州区17297813222: 苏轼《赤壁赋》的全文及赏析 -
刘孟伤科: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