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三有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福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学(佛教)中三有是什么意思~

三有是三界的别名。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界,义为类别。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  

扩展资料:
佛法讲缘起、业感、因缘果报,世间相莫非如此一般。佛教发源于印度,曾经盛行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正是有缘的众生,业力感召,与佛陀共聚在同一时代,蒙佛教化,应度者皆已度脱,未度者皆已种下得度因缘。
佛陀降生示印度,整体的教团教法风行在印度及东南亚,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岁数,于是又被回教侵凌,及婆罗门教的渗透,佛教也就逐渐消失于印度,佛教在印度便成为历史上的圣迹,这段因缘,佛法称之为缘起缘灭,亦称业感,乃至因缘果报。世界相是如此,佛去亦必如此。

佛教三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
1、欲界:五趣杂居地就是欲界的贪心;
2、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就是色界的贪心;
3、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就是无色界的贪心。

扩展资料:佛教三有的其他解释:
1、解释一
指欲有、色有、无色有︰与‘三界’同义。‘有’系因迷而得的迷果。三界即是迷界,故称为‘三有’。《菩萨善戒经》卷一︰‘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
《大智度论》卷三︰‘三种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云何欲有?欲界系业取因缘,后世能生亦是业报,是名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如是,是名为有。

2、解释二
指有情一生的三部分︰即生有、本有、死有。生称为生有;从生到死之间称为本有;死称为死有。此说不立中有,与小乘有部宗等所立之‘四有说’不同。根据《异部宗轮论》所载,小乘的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化地部等,主张此‘三有说’,以为在死于此、生于彼之际,即使时与处相隔,其间亦无一有。

3、解释三
有漏的异名︰有漏是三有之因,为其所依,系其所摄,故名为三有。

4、解释四
指数论外道所立的善成有、性得有、变异有三者︰《金七十论》卷中(大正54·1255b)︰

5、解释五
(一)因善成就,(二)由自性成就,(三)从变异得。因善成就者,如迦毗罗仙人初生共四德生︰(一)法、(二)智、(三)离欲、(四)自在。是四种德因善得成就,故此四德依善成就有。何者自性成就?自性成就者,如皮陀传说,昔时梵王生有四子,一名娑那歌,二名娑难陀那,三名娑那多那,四名娑难鸠摩罗,此四子已具足具事有身。
十六岁时四有自然成,谓法智离欲自在,譬如见物藏自然而得。此四物不由因得故,故说自性成。变异得有者,师身名变异。因师身故弟子恭敬亲近听闻得智慧,因智慧得离欲,因离欲得善法,因善法得八自在,是弟子四德从师身得,故说变异得。
此三有相当于佛法所说的等起善、生得善、加行善,若为四德所熏习,则轮转于梵天等处。反之,若为四非法所熏习时,则轮转于兽道等恶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有

佛教中的三有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众生。各随所作善恶之业。即感善恶之报。因果不亡。故名为有。(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一欲有谓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故名欲有。

二色有谓色界四禅诸天。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有清净之色。故名色有。(四禅诸天者。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

三无色有谓无色界四空诸天。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无色质为碍。而亦随其所作之因。受其果报。故名无色有。(四空诸天者。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扩展资料

(一)欲界

欲界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从六趣本身,又将天、人、阿修罗称为三善趣或三善道,将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趣或三恶道。

(二)色界

色界此界,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虽无欲,却仍有形,有相,有物质的世界,即色界。

(三)无色界

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谓此界有情之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阶级,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故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

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只剩下受、想、行、识四种生命特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有



(一)指欲有、色有、无色有︰与‘三界’同义。‘有’系因迷而得的迷果。三界即是迷界,故称为‘三有’。

《菩萨善戒经》卷一(大正30 ·966b)︰‘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大智度论》卷三(大正25·82a)︰‘三种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云何欲有?欲界系业取因缘,后世能生亦是业报,是名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如是,是名为有。’

(二)指有情一生的三部分︰即生有、本有、死有。生称为生有;从生到死之间称为本有;死称为死有。此说不立中有,与小乘有部宗等所立之‘四有说’不同。

根据《异部宗轮论》所载,小乘的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化地部等,主张此‘三有说’,以为在死于此、生于彼之际,即使时与处相隔,其间亦无一有。

(三)有漏的异名︰有漏是三有之因,为其所依,系其所摄,故名为三有。

扩展资料:

一欲有谓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故名欲有。二色有谓色界四禅诸天。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有清净之色。故名色有。(四禅诸天者。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三无色有谓无色界四空诸天。

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无色质为碍。而亦随其所作之因。受其果报。故名无色有。(四空诸天者。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有



佛教三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

1、欲界:五趣杂居地就是欲界的贪心;

2、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就是色界的贪心;

3、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就是无色界的贪心。

扩展资料:

佛教三有的其他解释:

1、解释一

指欲有、色有、无色有︰与‘三界’同义。‘有’系因迷而得的迷果。三界即是迷界,故称为‘三有’。《菩萨善戒经》卷一︰‘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

《大智度论》卷三︰‘三种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云何欲有?欲界系业取因缘,后世能生亦是业报,是名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如是,是名为有。

2、解释二

指有情一生的三部分︰即生有、本有、死有。生称为生有;从生到死之间称为本有;死称为死有。此说不立中有,与小乘有部宗等所立之‘四有说’不同。根据《异部宗轮论》所载,小乘的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化地部等,主张此‘三有说’,以为在死于此、生于彼之际,即使时与处相隔,其间亦无一有。

3、解释三

有漏的异名︰有漏是三有之因,为其所依,系其所摄,故名为三有。

4、解释四

指数论外道所立的善成有、性得有、变异有三者︰《金七十论》卷中(大正54·1255b)︰

5、解释五

(一)因善成就,(二)由自性成就,(三)从变异得。因善成就者,如迦毗罗仙人初生共四德生︰(一)法、(二)智、(三)离欲、(四)自在。是四种德因善得成就,故此四德依善成就有。何者自性成就?自性成就者,如皮陀传说,昔时梵王生有四子,一名娑那歌,二名娑难陀那,三名娑那多那,四名娑难鸠摩罗,此四子已具足具事有身。

十六岁时四有自然成,谓法智离欲自在,譬如见物藏自然而得。此四物不由因得故,故说自性成。变异得有者,师身名变异。因师身故弟子恭敬亲近听闻得智慧,因智慧得离欲,因离欲得善法,因善法得八自在,是弟子四德从师身得,故说变异得。

此三有相当于佛法所说的等起善、生得善、加行善,若为四德所熏习,则轮转于梵天等处。反之,若为四非法所熏习时,则轮转于兽道等恶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有



三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
欲界有就是欲界的贪心,色界有就是色界的贪心,无色界有就是无色界的贪心。
正是由于有这三界的贪心,我们才会在三界中轮回。
如果破除三有,破除对三界的贪心,就能解脱生死轮回,不再在三界中受生。


数字“3”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在基督教中,三也具有特殊的含义,如三位一体等。三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和意义。如在时间中,一天可以分为三个时段:早上、中午和晚上;在物理学中,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通过三个方向上的分量来表示。在化学中,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族元素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和用途;在音乐中,三和弦是最基本的和弦...

我们应当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三有时代新人中的三友指的是哪些
我们应当坚持目标导向向全面落实三友时代新人的三有是:有远大的理想、有高超的本领、有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这三个标准分别从想不想、能不能、敢不敢的角度揭示了时代新人的必备素质,三者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和现实关联。“三有”时代新人标准的定位有利于解决青年一代理想信念缺失...

3在道教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道教有“三洞、四辅、十二部”说法。所谓三洞四辅是《道藏》中的分类方法。三洞为: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三洞下又各细分为十二小类: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图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章表类,共36部尊经。四辅是指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

寝室三有是什么意思?
寝室三也常用来指一个学生寝室中的第三个房间或者床位。学生寝室通常分为男女生宿舍,并按照房间号码编号,例如,一个典型的寝室编号为301表示这是第三层楼上的第一间房间。而在寝室中,每个房间或床位都有不同的故事和个人经历,这些个人故事和经历,构成了寝室的成分,塑造了寝室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寝室...

为什么男人是七宝之身,女人是五漏之体?
七宝之身是一种说法:佛祖偏爱男子,赋予这世上的男儿生就具备七宝之身。《金刚心总持论》男子七宝论第二十七节说:一有志气之宝。到处游行无畏。二有主为之宝。行事善掌权衡。三有成家之宝。善能生财立业。四有安生之宝。善能辅君养亲。五有圣智之宝。善能决断是非。六有安邦之宝。举理上下皆从...

坲教五漏是什么意思
对于五障之身的破除,在三部最伟大的大乘以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有动人的开演。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说道,他在海中龙宫,常宣说妙法莲华经。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

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是什么意思
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的意思 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是指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动物。这些动物因数量稀少、面临灭绝风险或生态价值重要而受到保护。详细解释如下:一、国家保护动物的分类 中国将野生动物根据它们的珍贵程度、数量及分布范围等因素,分为不同的保护级别。其中,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属于...

三余是什么意思?
原文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3和7是什么意思?
在各种古老的文化和宗教中,3和7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基督教中,全能上帝创造世界用的正是7天,而人类也会在第3天开始生命的旅程。例如,在基督教的启示录中,就有七个天使和七盏灯,三个七则更是有着神秘的预兆与预言。类似地,在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中,3和7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这种数字...

扶贫三有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是精准扶贫“三有” 精准扶贫“三有”:有技能、有就业、有钱花。问题二:精准扶贫3十3十1是什么意思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 央和省里的政策、目标、措施、要求都已经非常明确,特别是省委省 *** 出台精准扶贫“1+17”意见与方案后,市、县也相继出台了精准扶贫“1+20”意见与...

息烽县13732706787: 大家好,佛教中的三界指的是哪三界,有什么含义?谢谢大家 -
翁泄捷抚: 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界,义为类别.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如“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即...

息烽县13732706787: 佛教中三宝是什么意思? -
翁泄捷抚: 佛教术语中的“三宝”有两种,一种是指佛宝、法宝 、僧宝称作住世三宝;一种是指觉、正、净称作自性三宝. 六祖坛经曰:'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

息烽县13732706787: 佛教所说的“三乘”是什么意思? -
翁泄捷抚: 佛教所说的“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缘觉乘又名中乘 、菩萨乘又名大乘,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 1、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 ...

息烽县13732706787: “佛教中的有理三遍担,无理遍担三”是什么意思 -
翁泄捷抚: 无理挨扁担打,一般人比较容易理解.有理挨打,一般人,理解不了.理从何来,从分别来,觉得自己有理更容易生烦恼,所以,要打醒你,不要分别想.当然了一般人是打不醒的,打的是对机的人,一打,或许就悟了.打回原形了,原形是什么,自己想想,或许就知道了.

息烽县13732706787: 佛教三分是什么意思啊 -
翁泄捷抚: 什么是三分科经?三分科经是将佛经的正文内容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科经有助于我们对佛经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混乱.什么是三分科经佛经的正文部分是佛经的主体,由于许多佛经卷帙浩繁,阅读起来比较...

息烽县13732706787: 上帝三位一体是什么意思? -
翁泄捷抚: 佛教中的三位一体是:法身,报身,化身. 虽然有3个身,(化身是无数的).但实际仅仅是1个佛. 上帝的三位一体,也与此大同小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