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作者&投稿:晋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出师表一文中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1 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作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光明磊落.苍天可鉴.
2
一、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将诸子各家思想融会贯通于一身,并以强烈的入世精神建立不朽功业的人.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真正将百家思想“集大成”的人,一个是苏东坡,另一个就是诸葛亮.他们的思想未必是最深刻的,但绝对是最通达也最完美的,最复杂也最健全的.我想在多数学者那里,前者似乎不存在疑义,后者却需要更多的论证.(……)而诸葛亮,则是以儒家的君子人格和入世精神为主干,贯通墨、道、法、兵竹子思想为羽翼,真正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典型.
从汉末到魏晋,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恰好是中国历史“过渡中的过渡”.历来文化人在审视这段历史时总是把目光锁定在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却不知在遥远的西蜀边陲,还有一个作为文人另一面的陌生存在.诸葛亮当然不是纯粹的文人,但是谁又能否认他和“清流党人”和“魏晋名士”间割舍不断的渊源?从东汉末年深山旷野里的啸声阵阵,到曹魏、司马氏政权统治下的鲜血淋淋,中国文人终于在黑压压的乱云中拨动“遥远的绝响”.但是,同样一个曾经“躬耕陇亩”、“抱膝长啸”的读书人,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意志涤荡出了一片“天府之土”,“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栏目中,曾以诸葛亮的“临表涕零”对比曹操的“星汉灿烂”,这实在令我有些伤心.我以为,即便以先生惯有的“文化思维”来审视,诸葛亮似乎也不应过多让位于曹操的“强大”.除了《隆中对》与《出师表》,还有那篇著名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不知道这句话被古今多少位读书人题写在了自己的书斋.而面对这份“淡泊”与“宁静”,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提倡“无为”的老庄哲学,但且看诸葛亮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这句话的.此前的《秋雨时分》中先生同样用诸葛亮来举证中国古代士人“充满弹性的全方位人格”,那么,也就无须再为他过多争辩了.
遗憾的是,我一直想要完成一篇稍稍正式一点的论文,既是去探寻诸葛亮合汇诸子的思想轨迹,但是由于早已在后世成神成圣,思想领域中的他也无疑渗透了太多的世俗杂质.一部真伪杂糅的《诸葛亮集》,至今叫我望而却步.
二、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并以崇高的悲剧精神体现完美人格的人.
余秋雨先生说,魏晋时期唯一的一座文学高峰是陶渊明;那么我说,魏晋时期唯义的一座人格高峰是诸葛亮.余秋雨先生还说,有唐一代真正的英雄是颜真卿;那么我说,有汉一代的第一英雄,还是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且不说这样的诗句牵动了古今多少位仁人志士的心弦,但是诸葛亮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所表现出的蓬勃与强健,就足以让人动容.张艺谋拍了《英雄》,但他显然没有弄懂“英雄”二字的含义.依我看,英雄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拯救危难!

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犯邪的事情,犯科条法令或者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夷陵(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还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从《出师表》可已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忠心耿耿,有抱负有爱国精神的人,也体现出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考虑周到的人。

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出师表》

三国 诸葛亮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

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扩展资料

《出师表》创作背景: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作品赏析: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三国时期,曹魏国力最强,孙吴次之,而蜀汉最为弱小。当刘备病卒于白帝城时,他留给诸葛亮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和一个年幼无知、扶不起来的接班人。

在这种危难关头,诸葛亮以丞相府的名义承担了蜀汉的全部实际责任,对内严明法纪,奖励耕战;对外安抚戎羌,东联孙吴,积极准备北伐曹魏。经过几年的努力。蜀国力量有所加强,呈现“国以富饶”“风化肃然”的局面,于是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以图中原。

就当时形势分析,且不说蜀魏两国实力悬殊,仅“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并表现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根本原因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先主刘备的遗愿。

后主刘禅尽管昏庸无志,诸葛亮还要竭忠尽智地辅佐他,尽管刘备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诏,他也不存半点僭越之心,因为后主是先主的遗孤。“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

《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地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臣子的大节,普遍受到推崇。

《出师表》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藏器待时。建安十二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

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以益州为基地,兴复汉室,此后一直佐刘备。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取得荆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拜为丞相。

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诸葛亮志在北伐,于是东连孙吴,南收孟获,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武侯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师表



一、从出师表可已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忠心耿耿,有抱负有爱国精神的人,也体现出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考虑周到的人。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二、文章赏析: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nìng),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就当时形势分析,且不说蜀魏两国实力悬殊,仅“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先后六次统兵伐魏)并表现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根本原因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先主刘备的遗愿。后主刘禅尽管昏庸无志,(“乐不思蜀”的典故足以显示他的人品)诸葛亮还要竭忠尽智的辅佐他,尽管刘备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诏,他也不存半点僭越之心,因为后主是先主的遗孤。“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
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227),他率师北伐,在出师前写下这篇表文。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诸葛亮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跟后主刘禅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的关系(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出师后的国内政局就成了辅政者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此,诸葛亮在这篇表文里一面劝勉刘禅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一面又向他举荐人才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并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理。
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力伐魏,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二是要看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北伐的决策,实际上是诸葛亮的决策。当时在蜀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持静观态度,“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反对立即出兵。在这篇表文里,没有重提这种争论,只是对出师原因做了适当的说明。这种说明没有反复陈说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为此,他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能够做到开诚布公,鞠躬尽瘁的人。因为感恩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刻不忘北伐大业。
陟罚臧否不宜有所异同,反映了诸葛亮治理国家,强调法家的公正公平。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反映了对于自己的学生后主刘禅的殷切期待,希望他能够自信,纳谏,以便后主能够成为其父刘备那样的明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因为他要报答刘备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之重。

诸葛亮是一个忠心耿耿,有抱负有爱国精神的人,也体现出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考虑周到的人


出师表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智
《出师表》中鲜明地表述了他的观点:“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西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东汉)所以倾颓也。”重视人才,是诸葛亮一贯的思想。诸葛亮对庞统的荐举,对王平的重用,对蒋琬、姜维的破格任用,均是荐贤用能的主要体现。三、以法治国 诸葛亮一贯推崇法治的精神。只有...

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犯邪的事情,犯科条法令或者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

鞠躬尽瘁孔明什么报恩?
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报刘备知遇之恩 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想法,也是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孔明一心想帮助刘备完成大业。

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诸葛亮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可从《前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和诸葛亮所书《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看出来。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其淡泊名利可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出师表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出师表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

从出师表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一片忠心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以上是最能直接看出诸葛亮的一片忠心,其实出师表整篇都是表达诸葛亮的一片忠心。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

出师表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
《出师表》一文集中反映了诸葛亮非比寻常的人格魅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文的解析,来探讨诸葛亮身上的才能智慧、精神品质和道德力量。在文中.他的智慧是一种“大智”.对“时”、对“事”、对“人”等方面都有着超常的远见卓识。它的感情是一种“真情”.“报先帝、忠陛下”的情感贯穿全文。言辞恳切...

诸葛亮出师表深刻含义 出师表诸葛亮的品质
能让陆放翁如此不吝赞美,特意写诗并顶礼膜拜的,恐怕只有这篇出师表了。 诸葛亮画像 公元223年,刘备驾崩永安宫。临死前,刘备将儿子刘禅的手放到到诸葛亮手里,放下帝王面子,老泪纵横,恳请诸葛亮一定照顾好刘禅。刘禅登基后,遵从父亲遗命,治国之事,处处请教诸葛亮,及其虚心,并称之为国相。一时间,蜀国倒也安稳太平,...

前后出师表都表达了诸葛亮什么情感
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诸葛亮在《后出师表》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

出师表的恐怖真相,诸葛亮究竟向刘禅传达了什么信息
表文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起笔,深痛先帝壮志未酬,却不幸驾崩;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语句寥寥,直奔主题,点明天下大势,蜀汉王朝内忧外患、国步艰难的形势让诸葛亮心中充满忧虑。诸葛亮在北伐之前上书《前出师表》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劝请,二是明志。他是一...

华龙区18023004922: 从出师表一文中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
荤廖三九:[答案] 忠诚知恩,一心希望兴复汉室,善于用各个语境和条件来表达自己对后主的忠诚,深谋远虑,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

华龙区18023004922: 结合《出师表》说说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
荤廖三九:[答案] 形象:语重心长的父亲,鞠躬尽瘁的臣子,矢志报国的志士

华龙区18023004922: 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荤廖三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华龙区18023004922: 出师表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
荤廖三九: 诸葛亮是低调谦虚,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

华龙区18023004922: 《出师表》——你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
荤廖三九:[答案] 答: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华龙区18023004922: 从出师表中看,诸葛亮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荤廖三九:[答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华龙区18023004922: 从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
荤廖三九:[答案] 亲,你好! 从《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体现了他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与对嗣君的殷殷辅佐,和他不愿偏安一隅的苟且态度,坚持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执着精神!

华龙区18023004922: 结合出师表和七擒孟获分析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荤廖三九: 是一个,有勇有谋,忠君爱国,直言进谏的忠臣

华龙区18023004922: 从出师表中看出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从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详细点在作业上写 -
荤廖三九:[答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尽瘁国事,忠心辅政,任人唯贤,清正廉明的人 启示:我们在提建议时应该以大局为重,委婉一些,让人更加相信自己所说的,并采纳自己的建议.给他提供一些有用的人才,让他去人用这些人,在大事上多听...

华龙区18023004922: 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贤臣 -
荤廖三九: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227),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