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为何能够寿终正寝?

作者&投稿:钭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何晚年能寿终正寝?~

我觉得首先是郭子仪的忠心耿耿,令皇帝放心。
因为在安史之乱之际,各地节度使纷纷起兵叛唐,时任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力主勤王。已成惊弓之鸟的唐玄宗在逃命途中让出帝位,手无兵将的唐肃宗在灵武即位。而灵武正是郭子仪的地盘。如果此时的郭子仪如果学曹操“挟天予以令诸侯”,历史就会改写。但是,郭子仪没有那样做,而是力挽狂澜,收复长安和洛阳二京,这让唐肃宗感激涕零:“这虽是我的家国,但实由卿再造!”此等忠心造就了皇帝对他的信任。

其次是郭子仪善于化解敌意,缓和矛盾,满腹辛酸往肚里吞,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再加上郭子仪对李唐忠心耿耿,赏罚必信,从无怨言。即使在遭到权佞鱼朝恩的构陷,往他身上泼脏水,他也能忍辱含冤,不争不抗。

再者郭子仪自己没有居功自傲,功高而不震主,势大而不欺人,失势而不抱怨,被诬陷从不辩解,不论人生际遇如何,均淡然处之,这种心态使他在面临人生的大起大落时,保护他能周全应对,因为古往今来,多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有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有伍子胥被馋杀而死不瞑目,有白起死非其罪,等等,那历史上有哪些功臣功高盖主, 却能善始善终呢?这些历史教训无时无刻不再警醒着他。

再加上唐肃宗,唐代宗两任皇帝的仁慈宽厚性格,也避免了历史的悲剧。

因为郭子仪的一生中,凡事都以国家大事为重,他老了的时候,还为大唐领军出兵,为大唐打退敌军,他的一生都奉献给大唐了。而且郭子仪是武将,从小学武,他的身体比一般的人要好得多。郭子仪待人也比较宽容和善,没有得罪过人,这就减少了很多政敌,几乎没什么人对他下手,自然也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生了。

一、打退敌军
在郭子仪年轻的时候,唐朝就经历过战乱,所以郭子仪就被派到战场上了。郭子仪在战争中表现良好,面对敌情,准确做出自己的判断,直攻敌人要害。他把敌人杀得不敢继续进攻,退回了他们自己的大本营。

郭子仪年迈之后,又被派到了战场上和敌军作战。虽然当时郭子仪已经年迈了,但是这都是跟大唐的命运有关的战争,郭子仪还是接了这个命令,自己上战场了,并且击退了敌军。郭子仪恐怕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老了之后竟然还有机会能上战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正是郭子仪这种甘于奉献自己的精神,让统治者对他刮目相看,从未怀疑过他的忠心。

二、不得罪人
按理说,郭子仪在军中很有威信,在朝堂上也受统治者的欢迎,像他这样的人是最受大家的排挤的。但是郭子仪不仅没有受到排挤,在朝堂上和别人的关系还不错。郭子仪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也都是真心对待他人的,从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所以朝臣根本不会去主动找郭子仪的麻烦。所以说郭子仪的一生没有什么烦心事,一直保持心情舒畅,这也是他长寿的一个原因。

郭子仪能够寿终正寝的原因:

1.郭子仪长寿,子孙众多。要知道郭子仪在拜寿时就有八子七婿,孙子孙女加起来有好几十。搞的郭子仪在寿宴时只能对他们简单的点头微笑,因为根本就记不得孙子们的名字。如今,郭子仪的后代分布在中国各个省,血脉众多。

2.郭子仪十分富有,单是经历了四代皇朝,皇帝们赏赐的金银珠宝就不计其数。郭府家大业大,郭子仪的亲人和仆人合计有三千多人。郭子仪的生活其实有些穷奢极侈,但是没有人说他的不好,因为他一年的收入就有24万石,郭子仪即使奢侈,用的也是自家的钱,都是有迹可循清清白白的钱。

3.郭子仪一生康予。虽然郭子仪是武将出身,戎马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战役。所幸郭子仪都没有受很重的伤,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一生。再加上郭子仪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朋友遍天下,走到哪儿都能得到帮助,很多事情化险为夷。

4.郭子仪始终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临危受命,不仅造就了国家,也保全了自己。他睿智能干,很多人对他都有极高的评价,皇帝为了赏赐他把他的画像放入了凌烟阁,让凌烟阁在100多年后为郭子仪重启,这是多大的荣耀。

5.郭子仪不得罪小人。郭子仪在唐朝为官时立了很多功,他立命的根本就是功勋战绩,甚至到了功高盖主的程度。但他却没有遭到皇帝的猜忌,走过了接近完美的人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的情商颇高。他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达到朋友遍天下的地步。



主要是其向皇帝“示弱”做人低调`表示自己无反心!
郭子仪是唐朝大将、宰相。初为太守、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功绩卓著,声名远扬,赐“尚父”,加进太尉、中书令,可以说位尽人臣,但他的一生处处示弱,做人低调,才没有落到“鸟尽弓藏、兔死狐烹”的下场。就像庄子寓言中的那棵参天大树,最后终其天年,寿终正寝。 

唐德宗即位后,因为他战功赫赫,又德高望重,赐郭子仪“尚父”,进位太尉。但郭子仪并没有因此而行矿(是否另一个字),处处谦虚谨慎,进退有节。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道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进出,郭子仪不准府中人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俩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回去后,将官便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把这件事当作笑话谈论。 

 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命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地求他。其中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敬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子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郭子仪收敛了笑容,叫儿子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的自家性命。”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郭子仪处处做士兵的榜样。他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确实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事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方临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幸臣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10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他还说,自己早巳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惧怕盈满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但这位四朝柱石,卫国功臣,理应受到宠遇。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有一出戏《打金枝》,反映了他家兴旺热闹的场面。戏的故事是,郭子仪70大寿,全家的人全来拜寿,只有他的六儿媳升平公主没到。儿子郭暖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还斥责道:“你依仗皇父就不来拜寿,我父还不愿意当皇帝呢!”郭子仪知道儿子打了“金枝”以后,带着儿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老大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把儿子痛打一顿,小两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两个字:低调~!他为人低调~!

低调,不争名夺利,也不反抗皇帝


永历帝的生母昭圣太后,为什么没有受到刁难寿终正寝了?
母子情深的昭圣太后和永历帝,你可以想象她们之中的一个被谋害,另一个会怎样吗?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王收留。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永历十六年(1662年)6月在昆明被绞死,终年40岁,在位16年。葬于贵州都匀高塘山永历陵。昭圣太后获知...

曹操挟持的“窝囊天子”,傀儡生涯30载,晚年为啥能寿终正寝?_百度...
所有的葬礼规格均遵照天子之仪。短短五十多年的人生,从九岁起被迫成为傀儡皇帝,坐如针毡地熬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也曾胸怀壮志金戈铁马,却不得不对残酷的现实一次次低头。不过他始终是众多亡国君主中幸运的一员,不仅没有被接替者残忍地杀害,还能够活下来,去过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徐晃本该寿终正寝,为何倒在了孟达箭下?
徐晃的死跟孟达没有任何关系,是寿终正寝,不过孟达想要归顺蜀汉的确是真的,只不过经过罗贯中的加工更精彩了,那这么写仅仅就是为了让剧情更加饱满吗?显然不是这样的,史官其实记述历史都多多少少的优点个人主观色彩。而作家罗贯中更是如此了,可以说他心向蜀汉。我们不难发现,书中将蜀汉描述的非常正面...

如何看面相算命
福堂又分为内福堂,外福堂,有的将福德宫包含前额的天仓和下巴的地库在内,以观察福气和财气,所谓"天地目临"就是形容前额的天庭和下巴的地阔相朝,而又丰满无缺,前额左右的天仓和下巴左右的地库相朝,也是同样的丰满无缺,这个人的一生,五福俱备,寿长健康,财富丰盈,生活康宁,爱好道德,将来还能寿终正寝,死得很...

三公九卿制怎么理解?
此后,一直到明代,明世祖皇帝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封建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封建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秦始皇陵墓样子
原因就是人家李治生前没太折腾,属于常态国君,寿终正寝时,也按皇室礼数大殓入葬,一切都中规中矩。 秦始皇和武则天可不同了,都另类得很。一位是第一个在中国称皇称帝的男皇帝,一位是中国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女皇帝,于是,他们就一下子成了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很不一样的皇帝了。 秦始皇另类到什么程度...

办丧事流程具体流程介绍
5. 张贴命纸:在逝者家中门侧贴上殃榜,男性贴在左边,女性贴在右边。例如,若父亲去世,殃榜上书“故先考享年月日,寿终正寝”;若母亲去世,则书“故先妣,享年月日,寿终正寝”。6. 送行仪式:入殓后,孝子持扫帚,携带托命纸和逝者旧衣,端着灵牌前往五道庙迎接亡魂。伴随吹鼓手的哀乐,所有...

孝庄是谁,是母仪天下的人吗
后金天命十年牗1625 年牘2月,年仅12岁的布木布泰由其兄吴克善伴送至后金都城辽阳,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33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早在11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已嫁与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而九年后的天聪八年牗1634 年牘,已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又娶了比她大4岁的姐姐海兰珠,...

哪有关于闽南丧葬仪俗的议论文?
自早年民间人们对于丧葬就有一套不成文的规例,从古至今这样逐渐延续下来了。 我曾问过一些老爷爷老奶奶才得以知道这当中的环节是多么繁杂。垂危之际的年老病重之人要将其移至大厅侧由四块木板搭成的铺上,俗称“正寝”,病人气绝之后即“寿终正寝”。由孝男上街买回陶盆并不断焚烧库钱于钵...

入殓师经典台词大全
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亲带着无数吻痕寿终正寝的老爷爷,在各式各样的死别中,大悟渐渐喜欢上了入殓师这份工作。然而美香知道真相后,和他吵了起来。 电影大魔术师经典台词语句 1、雷司令:桔子、桃子、杏子、瓜子、桌子、椅子、坛子,他们全都来了。 2、柳荫:到最后你还是因为忌妒,当一个女人对你失望的时候,...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郭子仪的历史评价,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何能善终
宥彼选灵: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历史上对其的评价很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功绩有哪些
宥彼选灵: 郭子仪是唐朝时期的名将,最有名的贡献应该算是平定了安史之乱.另外,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自己的功臣,存放他们的画像的地方,总计有二十四位,此后再...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功高盖主却能够得到善终,郭子仪做了什么,躲过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
宥彼选灵: 你好,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历史上有哪些功高震主,却得善终的人? -
宥彼选灵: 有汤和、郭子仪等人,汤和是仅有的几个寿终正寝的明朝开国功臣之一,郭子仪功劳甚大却历任四朝不倒.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郭子仪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
宥彼选灵: 历史上的郭子仪的结局是善终的,享年85岁,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非常长寿了.不过因为功高盖主还能善终的,也确实很难得了.郭子仪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少有的“完人”.说他是传奇,是因为他是优秀的军事家,是千古名将,立下了不...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郭子仪为何能够善始善终?
宥彼选灵: 郭子仪(697〜781年),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年...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郭子仪为什么不帮唐代宗李豫解决掉李辅国? -
宥彼选灵: 一、不帮的原因如下: 1. 善于明哲保身.郭子仪在战场上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一生却很少干预朝政,即使当了宰相也不具体过问朝中的政务,更不介入政客们的纷争.2.经验告之功高震主,认为权力一旦没了制横,就会造成严重后...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姓郭历史名人怎么死的 -
宥彼选灵: 郭嘉,患病而死 郭子仪,无疾而终,寿终正寝

那曲地区19849093674: 郭子仪是什么时代的人?? -
宥彼选灵: 郭子仪(697—781),汉族,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