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中,作者为什么“惊叹”,“舒服”,“愿久立四望”?

作者&投稿:肇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chuǎn)互”的修辞手法。它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文意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到的一种认识。由于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作者的认识就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的区分,这就需要认真体会,反复研究,一直“炼”到认清事物本质,写出切中肯綮的文章来。


《草原》的作者和原名是什么?
《草原》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1、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

课文《草原》的四幅画面分别是什么?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草原》这个作品被选进了北师大版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书,部编人教版的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课,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草原》一文的中心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文中从什么...
出自老舍的《草原》,作者原名舒庆春,满族人,笔名很多.简单意思: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和睦相处;离别之际,共同在夕阳下的草原上细谈,不忍心分别。深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句中多处运用了“借代”期望傍晚时分”。这些借代,意思完备而又深刻.大概意思:夕阳西下,在碧绿的草原上...

老舍的《草原》原名是什么?
《草原》原名是《老舍杂文集》第十四卷的《内蒙风光》《草原》作者老舍,。叙述了老舍一行人访问草原的情形,抒发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浓厚感情。课文在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p2-p4)。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十六课(p93-p96)。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 舒庆...

《草原》的作者是谁???
草 原 作者:老 舍 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老舍的《草原》中的诗句是什么?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老舍的《草原》释义: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能忍心马上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迎着斜阳,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老舍,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1899~1966,满族人,笔名老舍。

《草原》中心句是什么?
关于《草原》: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草原》这篇文章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课文主要写了草原的景色和什么
1、名字为《草原》的作品有两部,分别为老舍的作品和契诃夫的作品。2、没有别名,原名就叫草原。3、1.作者:老舍。4、这个作品被选进了北师大版的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的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5、作者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和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6、课文...

《草原》中,作者为什么“惊叹”,“舒服”,“愿久立四望”?
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文意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到的一种认识。由于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作者的认识就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的区分,这就需要认真体会,反复研究,一直“炼”到认清事物本质...

襟飘带舞在巜草原》中是什么意思
思是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老舍作品《草原》主要内容为: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

府谷县17313257319: 《草原》作者(),被称为(),文章以()图,()图()图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意.怪不得结尾作者惊叹(),... -
车发得斯:[答案] 《草原》作者(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文章以(草原风光)图,(欢迎远客)图(尽情联欢)图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感受到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浓浓的情意.怪不得结尾作者惊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

府谷县17313257319: 《草原》这课作者来到草原为什么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 -
车发得斯:[答案] 因为老舍看到草原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地吸引和打动,受到美的感染,决意用歌声来赞美草原.

府谷县17313257319: 《草原》一文中“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
车发得斯: 《草原》一文中“这种境界"是指: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一句是讲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情.惊叹,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翠绿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留连...

府谷县17313257319: 语文江苏教育出版六年级上册16课《草原》文中作者说“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作者惊叹(... -
车发得斯:[答案] 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

府谷县17313257319: <草原>的作者初次到草原,为什么开始想高歌,后面又想低吟 -
车发得斯: 高歌是想大声的赞美草原,低吟是想吟诵一首小诗来细细地品味草原的美丽风光. 原文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府谷县17313257319: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作者为什么既惊叹!又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的 -
车发得斯: 因为草原的美是永久的

府谷县17313257319: 《草原》的赏析 -
车发得斯: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现举例分析如下: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

府谷县17313257319: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的背后问题 -
车发得斯: 2 .(1).“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

府谷县17313257319: 《草原》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中的这种境界指什么 -
车发得斯: 你好!《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这种境界,指的是有明朗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地,清新的空气,线条优美的小丘,移动的白色的牛羊群所构成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既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境界. 祝你生活愉快!

府谷县17313257319: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什么 -
车发得斯: 老舍记叙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作品赏析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