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逾年之君称子,这里的“未逾年”是指未满多少岁?20吗?

作者&投稿:时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未逾年之君称子,
【译文大意】即位不过一年的新君称为子。

(未逾年不是指未成年,只是指相识“时间未超过一年”。)
逾年亦作“逾年”。 意思是时间超过一年。
1.亦作"逾年"。 2.谓时间超过一年。 3.一年以后 ; 第二年。 4.经历年岁。
【此文出处】董仲舒的《春秋》
【为何称:未逾年之君?】汉·白虎通云:"父在称代子,系於君也。父殁称子某者,屈於尸柩也。既葬称子者,即尊之渐也。逾年称公者,缘人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也。缘终始之义,一年不可有二君,故逾年即位,所以继人臣之心也。

《春秋》记事的规则,即位不过一年的新君称为子。到了里克杀死奚齐,回避正式用语而称君之子。晋国,是与《春秋》记载的鲁国同姓的国家。骊姬的计谋使三名公子为之而死,是天下共同痛心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做事的人,是因为只想夺取君位而看不到其中的灾难。《春秋》憎恨他被蒙蔽的行为,所以放弃应该用的称谓,只说是君之子罢了。像是对奚齐说:唉!作为大国的国君之子,财富尊贵已经很多了,为什么一定要争夺本应是兄长的君位而据为己有呢?以至于到互相残杀的地步呢?《春秋》记录下痛心的言辞。原来在痛苦中还有痛苦,没有罪过却要遭受杀戮的,申生、奚齐、卓子就是这类人。

【词语解释】
“君”jūn
对对方的尊称:张君。诸君。
“子”zǐ
即位不过一年的新君称为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作者简介】

                                   

董仲舒画像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学者。著有《春秋繁露》《春秋决事比》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
【学习感悟】春秋期间的事,在董仲舒看来,一个新王朝出现,无非在历法上有所改变,衣服旗号有所变化,此即为“新王必改制”,表示一个新王朝重新享有天命。
即位不过一年的新君称为子。这是当时的礼法。
学习此文言文,刚刚接触到这个董仲舒的文章语句。很不好理解当时很多朝代更迭的事情。
文中提到的“未逾年”的人是郑悼公。当时称他为郑伯,违反了常辞。去世的人是郑襄公。
这是《春秋》想要表达对郑悼公的厌弃之意,一是因为郑悼公迷恋于君位,二是因为郑悼公于丧期伐许国。

这是查了好多资料我自己才明白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因为父死未逾年,他的行为薄于父子之恩。




文言文一道翻译
同时侍侧,遂取《戴记》及贾谊疏以进,复剀切言之。帝尝与侍臣言:声色之害甚于鸩毒,创业之君,为子孙...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

《孔子世家》翻译 大虾帮帮忙。。。 急求。。。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郰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出处:出自...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全文翻译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

《聊斋志异之宫梦弼》原文及译文
官曰:“子不知作苦之难[19]。无论无金;即授汝千金,可立尽也。男子患不自立,何患贫?”一日,...[56]耳舍:正屋 (堂屋)两旁的小屋,加人面之两耳,通称耳房。[57]觐:拜会。相见的敬辞。 [58]酒...雍门周引琴而鼓,于是孟尝君“涕泣增哀”,对他说:“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珠履...

关于大长今
燕山君对文士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镇压和清洗,消除了由史官、谏官和议政大臣行使权力的制约,史称“...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一千余年。历经青铜器

世界著名海战有哪些?
在朝鲜半岛称之为“露梁大捷”。 白江口海战 倭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13万人(战船120艘)在韩国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粉碎了日本入侵朝鲜半岛的野心,日后一千年日本都不...

求——古代帝王的所有称谓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里所说的三皇五帝,均是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为何称为“皇”和“帝”呢? 《说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地也。”“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尔雅·释诂上》:“皇,君也。”“帝,君也。”清吴大澄《说文古籀补》:“皇,大也。日出土则...

商纣的真名?..
碑文中的“六七贤圣君”,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由汤至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据《淇县志》记载,此碑原立于淇县朝歌镇南关的关帝庙一侧。 淇县因临淇河而得此名。古称沬乡、沬邑、朝歌、雅歌、临淇、卫州、淇州等,先后作殷商帝都和卫国都城500余年,历史悠久。公元前1250年,商君武丁始迁沬邑;公元...

三国演义的第二回内容(复制粘贴原文)
数万,望风烧劫,称与张角报仇。朝廷命朱□即以得胜之师讨之。□奉诏,率军前进。时贼 据宛城,□引兵攻之,赵弘遣韩忠出战。□遣玄德、关、张攻城西南...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 垂听焉。”董后大怒曰:“汝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今倚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

金缕曲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顾贞观的文言文
季子: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号延陵季子,素有贤名。后常称姓吴的人为“季子”。这里代指吴兆骞。行路:过路人。悠悠:关系很远,不相关。慰藉:安慰之意。杯酒:即杯酒言欢的缩语。魑(chī)魅搏人:魑魅,传说里的山林妖怪。搏人,打人,抓人。据吴兆骞子吴振臣在《秋笳集》的跋中说,...

卧龙区13249054212: 上古时期真的有女娲吗? -
逄宣通脉: 女娲的传说来了—— 禹娶涂山氏女的记载,散见于我国早期的经史典籍,《水经注》指出:“群书咸言禹娶在寿春当涂”,可见大禹结婚的地方就是在怀远县的涂山.之所以把涂山女圈定在蚌埠西郊怀远境内的涂山,不仅仅是这里有自古至今沿...

卧龙区13249054212: 即位逾年,君臣礼成.那那些没逾年的是否算是皇帝>?
逄宣通脉: 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 孝殇皇帝即位逾年,君臣礼成. 之所以即位逾年,君臣礼成.是因为他登基的时候才三个多月大,还只会爬,根本无法行君臣之礼,直到超过一年之后,可以坐定了,才勉强在朝堂上和群臣行了君臣之礼,这只是一个特例.而且自他即位之日起,他就是皇帝,和礼不礼的根本没关系.

卧龙区13249054212: 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 翻译 -
逄宣通脉: 冬季,十一月初一日,宋襄公与楚国人在泓水边上作战.宋军已经排成队列,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司马说:“他们兵多,我们兵少,趁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请君王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渡过河以后还没有排开...

卧龙区13249054212: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重点词语等,以及相关联系 -
逄宣通脉: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

卧龙区13249054212: 灵壁张氏园亭记的词语解释,要全面的 -
逄宣通脉: 简述 元丰二年(1079)二月,苏轼由徐州移知湖州(古称吴兴),经江淮间,多追感旧游,记事赋诗,本文即作于此时.借对张氏园亭的艳羡,表达了对仕与不仕的看法,文末流露出个人的生活理想.文章看似平淡无奇却意蕴深厚. 灵壁,即...

卧龙区13249054212: 李世民纳谏 翻译 -
逄宣通脉: 魏征唐太宗纳谏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即太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

卧龙区13249054212: 文言文《墨子.公孟》 -
逄宣通脉: 【墨子全文】三十六《公孟》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2),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3),又未知其所谓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

卧龙区13249054212: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的翻译 -
逄宣通脉: 列传第一百八十○杨栋姚希得包恢常挺陈宗礼常家铉翁李庭芝杨栋,字元极,眉州青城人.绍定二年进士第二.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未上,丁母忧.服除,迁荆南制置司,改辟西川,入为太学正.丁父忧,服除,召试授秘书省正...

卧龙区13249054212: 小儿得效方的文言文答案 -
逄宣通脉: 1. 小儿得效方文言文翻译《小儿得效方》(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艾子事齐王,一日,朝而有忧色,宣王怪而问之.对日:.臣不幸,稚子属疾①,欲谒告,念王无与图事者,今朝,然实系焉②.”王日:“嘻,蛊早言乎③?寡人有良药...

卧龙区13249054212: 六国论李桢原文及翻译
逄宣通脉: 六国论李桢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