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言路的故事

作者&投稿:势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拼音】guǎng kāi yán lù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贾山写《至言》向汉文帝进谏,阐述广开言路的道理,他认为如广开言路,善于养士,则国家就会强大,好比“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汉文帝读了觉得很有道理,确实可行,就听取他的意见广开言路。

【典故】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后汉书·来历传》

【释义】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征询意见

【近义词】集思广益

【相反词】闭目塞听、独断专行、堵塞言路

【成语例句】

◎ 彻底言论自由意义上的广开言路就意味着舆论失控,政治信息失控,进而人心失控,社会思想开放活跃--专制崩溃。

◎ 于是中国历代论客便总是拿广开言路的明君与闭塞言路的昏君暴君做比较,指责后者,并总是一再树立前者的榜样。

◎ 中国历代的明君贤臣,都或多或少地或实际或口头地提倡广开言路,纳谏听议。


广开言路的实例有哪些?
广开言路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uǎng kāi yán lù,指尽量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语出《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

请列举我国历史上能广开言路的明君及事例
唐太宗纳谏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

历史上广开言路的君王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

广开言路成语故事
在西汉的繁荣时期,才子贾山在著作《至言》中向汉文帝提出了一个深远的见解,他强调了广开言路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性。贾山以生动的比喻阐述道,如果能接纳广泛的意见,如同雷霆之力,任何阻挡都将被摧毁;如同万钧重压,一切障碍都会被碾压至败。他坚信,这样的政策将使得国家实力如日中天,犹如摧枯拉...

广开言路的故事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贾山写《至言》向汉文帝进谏,阐述广开言路的道理,他认为如广开言路,善于养士,则国家就会强大,好比“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汉文帝读了觉得很有道理,确实可行,就听取他的意见广开言路。【典故】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

广开言路的意思
广开言路指尽可能地让人们广泛发表意见。一、成语的拼音、释义和出处 广开言路,汉语成语,拼音是guǎng kāi yán lù,指尽可能地让人们广泛发表意见。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二、古文引用 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虽陛下广开言路,无所讳忌,而台谏所击不过先...

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
1、广开言路,汉语成语,拼音是guǎngkāiyánlù,意思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出自《后汉书·来历传》。2、成语解释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3、成语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4、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

求一个春秋战国时的典故,大概意思是国家要广开言路,让老百姓说话_百度...
因此,治理国家的人应该倾听民意,让人民畅所欲言。君主在处理国事时,应接受公卿、列士的诗歌,乐官的乐曲,史官的书籍,少师的箴言,盲人的诗歌朗诵,朦人的典籍背诵,工匠的规谏,百姓的传言,近臣的劝告,亲族的监督,太师、太史的教诲,元老的意见,然后仔细考虑实施。这样,政事才能顺利执行,不违背...

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广开言路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拼音为"guǎng kāi yán lù"。这个词语的含义是指要积极鼓励和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即为下面的人创造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发表见解的道路。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范晔在《后汉书·来历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广开言路什么意思
【解释】:广开言路是指尽量为下级或民众提供更多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的机会和渠道。【出自】:《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路,故且一切假贷。”【示例】:自穆宗驾崩后,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听政,广开言路,谏诤的奏章,很少被扣留。 ——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语法】:动宾式;作为谓语;...

临泉县19237851837: 直言进谏和委婉进谏的历史小故事各一则.除 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出师表、曹刿论战 外.每则150字左右. -
宥狱小儿:[答案] 直言进谏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鲁定公问:... 上面说了魏征敢于进谏和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故事后,可能有人还不信服,甚至会说,在唐太宗时代也不过就出了一个魏征,...

临泉县19237851837: 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帮忙啊~~~^*^ -
宥狱小儿:[答案] 广开言路 词 目 广开言路 发 音 guǎng kāi yán lù 释 义 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示 例 从穆宗崩逝,两宫太后再度垂帘,,谏劝的奏折,...

临泉县19237851837: 齐威王形象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宥狱小儿:[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齐策一》.该故事主要描述的是齐国大臣邹忌的光辉形象,而齐威王形象虽说是故事的陪衬,但大致也有以下三点: 其一,齐威王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能从大臣邹忌的家事类比中受到启发,并明白其...

临泉县19237851837: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有名字和故事 -
宥狱小儿:[答案]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 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 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

临泉县19237851837: 邹忌现身说法的典故出自哪里?
宥狱小儿: 在《战国策》中的《皱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里,邹忌用现身说法 谏请齐王要广开言路.它表明要识别真伪就不能偏听偏信的哲理.故事 是这样的,有一天,邹忌先后问自己的妻子、妾和客人,他和城北的徐 公相比谁更美.三人一致回答,说邹忌比徐公美得多.第二天,徐公来 会见邹忌,在谈话中,邹忌反复地看徐公的容貌,深感自己不如徐公 美,再偷偷地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尊颜”,更觉得相差太远了.晚上, 邹忌躺在床上想了又想,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奥秘:“吾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也就是 说,邹忌妻子说他美,是因为向着他;妾说邹忌美,是因为伯他;客人 是因有求于邹忌,才说部忌比徐公美.

临泉县19237851837: 《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复述400字左右 -
宥狱小儿: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临泉县19237851837: 有关 善于进谏的故事 -
宥狱小儿: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该文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原文是: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

临泉县19237851837: 邹忌比美这个故事中,什么是主要情节? -
宥狱小儿: 讽齐王纳谏是主要环节.

临泉县19237851837: 我国古代向皇帝谏言广开言路的人 -
宥狱小儿:[答案] 西汉时期,贾山写《至言》向汉文帝进谏,阐述广开言路的道理,他认为如广开言路,善于养士,则国家就会强大,好比“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汉文帝读了觉得很有道理,确实可行,就听取他的意见广开言路

临泉县19237851837: 邹忌在历史上是一代名相,位高权重.他的故事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
宥狱小儿: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 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