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三吐哺的故事

作者&投稿:蔚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语一饭三吐哺的故事》的意思~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去管理鲁地,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
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
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扩展资料:
“周公吐哺”的故事出自《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原文如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译文: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
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
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介绍: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吐哺

【成语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一饭三吐哺的故事
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意思是什么?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译文为: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

一饭三吐哺的读音
三、一饭三吐哺的成语故事 周公姬旦是周文王之子、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辅佐武王东伐纣王。他制作礼乐,使天下大治。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制度。武王崩后,佐成王摄政。周公唯恐失去天下贤人,在洗头和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去接见贤士。后来他在成王面前进谗言,为躲避流言逃...

一饭三吐哺故事
周公深知贤才的重要,他在忙碌之中,"一饭三吐哺,握发而待",以示对贤士的尊重和渴求。他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为周朝的东南边疆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面对误解和谗言,周公选择了避让,但成王发现真相后,被周公的忠诚所感动,迎回并继续信任他。周公一生致力于王朝的稳固和发展,他的忠诚与无私...

一休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含义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周公的封地在...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哪首诗?原文及译文是怎样的??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成语故事
在西周初年,周公姬旦,作为周文王的第四子和周武王的弟弟,以他的贤能和高尚品德被封为鲁侯。然而,他并未立即前往鲁国,而是留在王都辅佐年轻的周成王。他对儿子伯禽的告诫中,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他形容自己“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意指沐浴时多次暂停梳理头发,吃饭时亦数次中断进食,以待...

吐哺握发诗词典故
典源出处 《韩诗外传》卷三第三十一章:“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载,作“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

一饭三吐哺是什么意思
一饭三吐哺,释义是: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1、一饭三吐哺是一个古代成语,源自中国历史上的周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即使是一顿饭,也要多次停下来接待来访的宾客,以示尊重和礼遇。它被用来比喻对贤能之士的尊重和渴求。2、周公在吃饭时多次停下来,接待来访的宾客,以...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什么意思?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周公诫子里面一沐三握发,一饭吐哺,犹恐先天下之士就是什么的典故 -
汤威安络:[答案] “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哺,口中所含食物.意谓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
汤威安络:[答案] 握发吐哺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短歌行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典故其目的是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典故其目的是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
汤威安络:[答案]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吐哺”出自何处?“周公”是指谁?“周公吐哺”该如何解释? -
汤威安络:[答案]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一沐三捉发, -
汤威安络:[答案]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捉发吐哺的典故是什么呢? -
汤威安络: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短歌行中 周公吐哺 用了什么典故?用典的意旨是什么? -
汤威安络:[答案] 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 意旨: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殷情地接待人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意思是: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古人关于吃饭的故事 -
汤威安络: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饭三吐哺,周公勤政,吃顿饭都得停下来三次处理政务. 易牙烹子给齐桓公吃,齐桓公非常感动.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很有名. 鸿门宴.最有名. 刘安杀妻子招待刘备. 何不食肉糜.最脑残的皇帝.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这种故事多了……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发生在西周初期的故事名称 -
汤威安络:[答案]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典出《史记》.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又称禽父)去管理鲁地(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姬旦没有去封国做国君),临行时他告诫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地位已经很高了....

额尔虎市19662775152: 《周公诫子》中的成语有哪些? -
汤威安络:[答案]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比喻为在位者礼贤下士,殷切求才.此典故现引申为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博闻强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