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辨派的评价

作者&投稿:狂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史辨派的简介~

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受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自1923年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 ,到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以后,《古史辨》又持续出到七册,当时有不少知名学者参与了这项活动,在学术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着重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虽然“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据此,他提出要打破“民族出于一统“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为黄金世界”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参见《古史辨》第一册)。古史辨派对儒家经学涉及的内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 认为“六经”是周代通行的几部并不相干的书,它们既不是如古文经学家所谓的“六经皆周书之旧典”,也不是如今文经学家所说的“六经皆孔子之作品”,孔子没有删述或制作过“六经”,“六经”的配成当在战国后期(参见《古史辨》第一册)。 在《周易》方面,顾颉刚的《论的比较研究及与的关系书》钱穆的《论非孔子作》、李镜池的《易传探源》及《周易筑辞考》、余永梁的《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容肇祖的《占卜的源流》等,属于有相当影响的作品。在《尚书》方面,较多地讨论了《今文尚书》各篇如《尧典》、《禹贡》、《盘庚》、《金滕》等的时代及其真伪诸问题。在《诗经》方面,《古史辨》第三册下比较集中地讨论了《诗经》和《毛诗序》的问题,发表了胡适、钱玄同、顾颉刚、刘大白、郑振锋、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钟敬文、魏建功等许多学者的文章,他们各抒己见。主调是否认《诗经》即所谓圣贤的“遗教”之说,认为它不过是民歌而已;也否认孔子删《诗》之说,以为《诗》与孔子无关。在《春秋》方面,着重讨论的是《春秋》的性质、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此外还有关于《左传》的考辨问题。  在其他诸经方面,有关于今古文《孝经》的真伪、差异及作者的讨论;有关于《论语》的考订;有关于《大学》和《中庸》的年代问题的讨论等等。古史辨派对破除长期存在的“唯古是信”的传统观念、将经典作为历史文献来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古史辨派的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儒家经典方面很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文献。当然不能否认,在古史辨派的研究中,也夹杂着一些武断片面的东西。

  古史辩派的思想是要反封建的,是对的。

  古史辨派,又称古史辩派、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

  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顾颉刚、钱玄同等,受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自1923年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 ,到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以后,《古史辨》又持续出到七册,当时有不少知名学者参与了这项活动,在学术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着重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虽然“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据此,他提出要打破“民族出于一统“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为黄金世界”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古史辨》第1册于1926年出版以后,胡适评论说:“这是中国史学界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此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指示做学问的途径,可以提倡那‘深澈猛烈的真实’的精神。”郭沫若于1929年评价顾氏的“层累说”“的确是个卓识”,“他的识见委实是有先见之明”。自从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以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出真实的历史讲起,启发人们审慎地将传说材料进行抉择,结合考古发现,仔细地考辨其中的“史影”,从而逐步地“重建”科学的古史体系,这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一项重要成果。

  由于臆造的旧史体系,是与一千多年来束缚人们头脑的封建“道统”相一致的,因此,古史辨伪工作就具有扫荡长期毒害人们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的意义,与“五四”运动反封建的伟大潮流相一致。尹达先生对此有中肯的评论,他说,顾先生“继承了今文学派的传统,吸收了实验主义的方法,大胆怀疑古文经书,从而发展为怀疑传统的古史,否定了这些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这一来就具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

“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古史辨》第1册于1926年出版以后,胡适评论说:“这是中国史学界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此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指示做学问的途径,可以提倡那‘深澈猛烈的真实’的精神。”(注: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古史辨》第2册,第334页。)以后,郭沫若于1929年评价顾氏的“层累说”“的确是个卓识”,“他的识见委实是有先见之明”。(禹的问题》。)至1957年,徐旭生评价说,“古史辨派”的治学方法虽存在有问题,但是取得的成绩很大。“最大的功绩就是把古史中最高的权威,《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禹贡》三篇的写定归还在春秋和战国的时候。……由于疑古学派(广义的)历史工作人及考古工作人双方的努力,才能把传说时代和狭义历史时代分开。”(注:徐旭生: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第22页。)自从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以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出真实的历史讲起,启发人们审慎地将传说材料进行抉择,结合考古发现,仔细地考辨其中的“史影”,从而逐步地“重建”科学的古史体系,这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一项重要成果。 由于臆造的旧史体系,是与一千多年来束缚人们头脑的封建“道统”相一致的,因此,古史辨伪工作就具有扫荡长期毒害人们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的意义,与“五四”运动反封建的伟大潮流相一致。尹达先生对此有中肯的评论,他说,顾先生“继承了今文学派的传统,吸收了实验主义的方法,大胆怀疑古文经书,从而发展为怀疑传统的古史,否定了这些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这一来就具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注:见杨向奎《论“古史辨派”》“后记”, 《中华学术论文集》 。)
“古史辨派”尤其是顾颉刚本人,对于古史辨伪和古书辨伪,作了范围广阔的考辨工作,涉及许多历史问题和各种重要典籍,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进了学术研究。多年来,许多研究《诗经》、《尚书》,研究古代礼制、民族、历史地理和古代神话、传说等问题的论文,都每每引用顾氏等人的论著,即因为这些论著具有学术价值。
顾氏在学术上“求真”的精神;对于学术问题确实有“平等”讨论的态度,如,当南京东南大学的刘掞藜及胡适的族叔胡堇人二先生依据经典作文批驳,顾氏对此很高兴,在致胡适信中诚恳地表示这是给予他修正自己思想和增进自己学问的好机会,只当作好意的商榷而不当以盛气相胜的,又如,钱穆先生作《刘向歆父子年谱》,与顾之观点实际上针锋相对,顾却不以为忤,不惟迅将文章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发表,又立即推荐到燕京大学任讲师,继而推荐到北京大学任教,钱之成名实与顾之诚心推荐直接相关,成为学术史上的佳话,说明顾氏有磊落的襟怀;顾氏对晚辈大力奖掖,培养了学术界许多人材;他又关心国家民族前途,抗日期间,先在北平,后辗转至绥远、西北及西南地区,宣传抗战,建国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把工作重点转到古史建设上来,尤其在《尚书》整理和研究上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这些方面也都是应予充分肯定的。




古史辨派的评价
“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古史辨》第1册于1926年出版以后,胡适评论说:“这是中国史学界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此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指示做学问的途径,可以提倡那‘深...

古史辨派简介
该派在研究中挑战了传统的古史体系,如“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理论,强调了传说中的历史和人物随时代演变而变化的观点。古史辨派对儒家经学的研究涉及广泛,首先质疑了孔子与“六经”的传统关联,认为它们并非孔子的作品,而是战国后期逐渐形成并配成的。...

古史辨派的简介
古史辨派,又称古史辩派、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经十年拓展,五四运动以后,顾颉刚等史学家为探索古史做了不少工作,从1926年至1...

古史辨古史辨派
总的来说,古史辨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它不仅挑战了传统的史观,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基础。这一派别对古代历史的质疑和探索,至今仍对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史辨派名词解释
使得中国的历史研究更加符合科学规范,更加具有科学精神。然而,古史辨派的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首先,它过于极端地否定古代史籍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史料也进行了否定。其次,它过于依赖考古资料和地下出土的文物作为证据。对于一些没有考古资料支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也进行了否定。

如何评价顾颉刚、《古史辨》和疑古学派?
当我们探讨顾颉刚、《古史辨》和疑古学派的关系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古史辨并非单纯代表一种学派,而是一个学术辩论的平台,收录了正反两派的观点,既包含疑古的质疑,也有信古的支持。顾颉刚虽以疑古闻名,但他的学术路径并非一成不变,晚年他甚至考证了逸周书《世俘解》的真实性。他的学生如童书...

古史辨派的简介
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着重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虽然“不能知道...

古史辨派易学研究
传统易学认为,《周易》经传由多位圣人创作,但古史辨派认为这种观点缺乏确凿证据。他们的研究挑战了传统易学中的“三圣”制作者身份,动摇了八卦起源说,质疑了“以传解经”的研究模式,对易学的传统观念产生了毁灭性影响。古史辨派的研究涉及《周易》的成书、性质、作者关系、结构等多个方面,尽管有些...

民国疑古学派的主张?什么是疑古学派?
8. 鲁迅曾评价顾颉刚的工作为“破坏而非建设”,指出《古史辨》将古史“辨”得支离破碎。9. 古史辨派通过研究,颠覆了传统的中国古史观念,如“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对传统历史观念提出了挑战。10. 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史传说愈加延长,...

古史辨的简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新郑市15163172967: 二重证据法的作用?二重证据法的作用
厍通金水: 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认为:“对于'古史辨派'的评论,只能有一个标准,...

新郑市1516317296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厍通金水:[选项] 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 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新郑市15163172967: 疑古学派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成就? -
厍通金水: 疑古学派首先以顾颉刚,胡适为代表的以疑古辨伪为主旨的学派.其论文均收集在1926-1940年出版的《古史辨》中.他们提出要“打破治古史'考信于六艺'”的传统见解,主张“离经畔道非圣无法的 《六经》论”,认为对于东周以后的史料...

新郑市15163172967: 信古派与 疑古派名词解释大全 -
厍通金水:[答案] 1: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 2: 当时与“古史辨派”相对立的是释古派和考古派.也有的概括为...

新郑市15163172967: 史学家顾颉刚说 -
厍通金水: 焚书令: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 裁制 秦朝速亡:结果,始皇失败了 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武帝成功了

新郑市15163172967: 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开创者. (2.00分) 是 否 -
厍通金水:

新郑市15163172967: 黄帝炎帝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是什么 -
厍通金水: 你说的是最早的古史系统的问题,这个没有任何记载,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代才开始的,就是商代的甲骨文.所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甚至连夏朝的存在都怀疑,李学勤先生主持夏商周断代工程,难度很大,争议也很多. 如果就传...

新郑市15163172967: 帝王九鼎的下落在哪?
厍通金水: 相传,大禹在治水成功之后,建立了夏朝,铸造了象征王权的九鼎.朝代更换,而象... 近代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战国策》多夸大之辞,禹铸九鼎是不可能的. 《史记•楚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