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与刘邦的故事,详细一点

作者&投稿:政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邦重用萧何,张良的故事(简略概括)~

我来说几句吧
首先是萧何得到重用的原因:
一: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 在沛县时就认识刘邦且属于好友(是最早跟刘邦的一批人之一了)
二:在他们破沛县后 萧何极力推举刘邦当县令(特别是在要求抓纸阄时 把10个纸阄全写上刘邦的名字 让他顺利当上县令) 使得刘邦深知萧何真心拥戴自己 从此内心十分感激 信任他 开始提拔他了
三:在攻破咸阳城后 只有萧何1不贪恋金银财物2不迷恋美女 而是急忙找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 使刘邦对天下各种情况;形势了如指掌 对日后刘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萧何功不可没 所以此后更加重用萧何了

张良得到重用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张良日夜研习观察天下大事 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二:去投靠景驹途中 恰遇刘邦 张良以进说刘邦时 深得他的赏识.所以改投刘邦.且力过多次战功谋略非凡.
三:还是在攻破咸阳城后 张良劝刘邦时语气平和 但软中有硬的话刺疼了刘邦沉醉的心(别人劝说都没奏效)刘邦立马约法三章 博得了群民的拥戴

其实汉初三杰都是在攻破咸阳城后被刘邦大大的重用的 是因为这之前 秦国后期的那些强力部队都分拨给项羽摆平了(项羽在灭秦上是战功累累啊)呵呵 所以人才还充分显现不出来 呵呵
就怎么多了 希望帮的上楼主

刘邦在去找景驹帮忙的路上,碰见了也准备去找景驹的张良。张良的谋略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两人一聊相见恨晚,最后张良就被刘邦吸粉了。

刘邦的传奇事迹家喻户晓,他从泗水亭长到开辟统霸天下的开国君王。张良则是刘邦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

刘邦闻东阳宁君与秦嘉立景驹为楚假王,在留(今沛县东南),于是投奔景驹,欲借军攻丰。在去投奔景驹的路上,遇见了也要投奔景驹的张良。张良与刘邦二人见面后,一交谈,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张良放弃投奔景驹的念头,直接投奔到刘邦这边。刘邦以张良为厩将。

张良投靠了刘邦之后就开始劝说刘邦争夺天下,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带领着军队杀出了关中,这时的项羽还在齐国战斗,刘邦趁机占领了他的首都。项羽知道后立马带着三万的兵马日夜兼程奔了回去,然后很轻松的救击败了刘邦。

刘邦打了败仗,连父亲和老婆都被楚霸王俘虏走了,汉王一筹莫展。张良就给他分析形势,出主意: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猛将,但与楚霸王有矛盾;猛将彭越在梁地反楚;汉王你自己的将帅中只有韩信可以独挡一面,托付大事。如果你把关东的地方作赏地赏给这三个人,楚国就可以打败了。

韩信在攻破齐国之后,给刘邦寄了一封信,想要代做齐王,刘邦看到这封信之后很生气,因为他觉得韩信是在要挟他,也没有注意身旁的使者就开始骂了起来。张良立马偷偷的踩了刘邦的脚,刘邦立马就改了话里的意思,就说,做也要做真正的齐王,不要做代理齐王,稳住了韩信。

刘邦听了张良的话,立刻从战略上由被动转主动,劣势变优势。项羽打了一百个胜仗,顶不住张良一个主意,优势变劣势,只好求和。以“鸿沟”这条运河为界,想平分天下。刘邦想就此回兵,张良又出主意:不能退兵。放走楚军这叫“养虎为患”。

刘邦又听了他的话,追击项羽,不给他喘息机会,垓下一仗把项羽消灭了。刘邦得天下后,封赏功臣,让张良自己选择三万户封地,张良推辞了。他说我跟皇上最初是在留县相会,只把留县封给我就足够了。

张良随汉高祖刘邦入函谷关后,刘邦当皇帝,张良就静居行气,不吃粮食,闭门不出,说:“我蒙皇帝信任,当军师,不过出了点主意就封万户侯,这已经是最高的待遇了,足够了。我只想脱离人间俗事,追随仙人赤松子去神游。”

扩展资料

张良仅仅要求封地留县只为表明自己不贪,因为那时的县,又经战乱,大概不会超过一万户。同时张良是个明辨是非,通晓事理的人,完全知道神仙虚幻。他这样做正是他的聪明智慧所在。

因为在那样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下,他明白,在功勋和名位之间,为人臣子是难于长久立足的。果然,打天下功劳最大的三个人,韩信被杀,萧何被拘,只有张良把荣誉利禄抛于脑后作了“神仙”。

张良采取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是客观形势、环境等各种原因决定的。

参考资料:人民网-周恩来怀古:为何帮刘邦打天下功劳最大的三人命运迥异

百度百科-张良

百度百科-刘邦



汉初三杰”中,刘邦把张良第一个提出来,貌似是最信任最看重,以前我也一直这样以为。但是在读了几遍《留侯世家》之后,再参考《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等相关历史记载,综合排布来看,刘邦对张良虽然是“言无不听”,“计无不从”,但实际上并非完全信任,或者说,这个信任受到环境的影响,也是分时期的。张良能得到别人看来最得刘邦信任的错觉,实际上是以放弃兵权并且一直随在刘邦身边为代价的。

一,第一个时期

起义初起就碰上,当时的情况是刘邦团队并没有一个给他谋划目标的人物。这一行人只是东撞西撞的,近乎疲于奔命,根据地没有了,投奔的景驹更是被秦军咬着打。在此期间,《留侯世家》的记载是“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此期间的战绩,除了丰邑大概出于父老乡亲不好下手打不下来,几乎是全胜,尤其是攻打砀,“三日乃取砀,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人数顿时翻了番。这里自然也有张良献策的原因在内。

根据张良的说法,他和刘邦是在留遇上的,后来“略地下邳西”,才算正式成为刘邦的下属。《留侯世家》中还写了一句,“不去见景驹”,可知他并没有真正碰上景驹,所以张良到留的时间应该是在刘邦与东阳宁君于萧西战秦军不利,“还收兵聚留”准备攻砀的时候。

刘邦起初投奔景驹是“往从之”,以求借兵,而之后投奔项梁却是先“从骑百余往见之”,先借兵再追随,两种不同的借兵方法,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后者更加高明。不知道项梁如此大方的原因有没有张良动用人脉关系。

继续看《留侯世家》和《高祖本纪》,“从项梁月余……项梁……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自此,追随半年后张良以韩申徒的身份带着一千多点兵马去了韩地,说起来,随便一个郡县的兵马都比一千多,带着这点人马能抵什么用?

不管怎样,对刘邦来说,好好的一个下属突然升级了,不帮你了,心里的滋味什么样,可以尽情想象。不过也另有一种可能,贵族加刺客的张良名声太响了,却呆在一个平民出身的沛公帐下,那些同属贵族的人又会怎么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是说说就能接受的。更何况刺秦的举动正说明了他心念故国,这时候怎么又不干了?还有一点,张良请立韩王是直接跟项梁说的,而没有请问过这时项梁名义上的头头楚怀王,出身贵族还是丞相世家的张良为何会犯这样的礼节性错误?都很耐人寻味。

从秦二世三年正月到六月,作为刘邦帐下的唯一谋士,张良与刘邦军之间大约可以称之为蜜月期。

二、若即若离期

约一年后,刘邦西进到韩地,张良“引兵从沛公”,又回来了,此时刘邦帐下多了郦生,还有郦生的弟弟郦商,数千兵马全部归到刘邦帐下,而张良仅是以韩兵“从”,差不多是平级关系,虽然配合作战。但相比之下,你会更信任谁?

从路线上来看,刘邦此前在洛阳开封打硬战,甚至北绝河津的举动来看,显然都是以函谷关为目标。张良加入之后,从四月到六月约有两个月的时间西征军都在攻略韩地,将韩地清扫一遍后,六月里,刘邦军开始踏上前往南阳武关峣关入关的道路。做出这个决定的人书上没有明写,但从这前后的变数来看,很有可能就是张良。

时间一直行进到此处,太史公才开始祥写张良的计策。计策不必多说,只得注意的是,这放在《高祖本纪》的一次计谋提出的情景。“……沛公引兵过而西。张良谏曰”,由此看,刘邦在作出决定后并没有告诉张良,一直到过了宛城,张良跑过来说不可如此,于是刘邦“言听计从”,说的有道理,这才迅速回师宛城。

从此来看,张良显然不是时刻跟在刘邦身边,从《韩信卢绾列传》中看,张良徇韩地的途中遇到了韩王信,“(沛公)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韩王信此时是韩将,而张良是韩司徒,显然张良比他的官大,而这“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可知韩王信带领的是韩军,而非刘邦的人马。由此来看,张良此时于情于理都是和韩王信一起行动的。这样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张良出计是在过宛之后,而不在过宛之前。

后来击峣关的事件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二万人,这大概就是完全归属于刘邦掌控的兵马,其他的人马,比如安国侯王陵,虽然也配合刘邦打南阳,但不过只是友军,彼此互不统属(这里有点奇怪,传记和功臣表不太符合)张良虽然也带了韩军跟随,但同样不属于刘邦管辖。刘邦击峣是个人决定,张良大概知道了消息,又赶过来献策,才避免了一场硬仗。再从刘邦的行事风格来看,谁出的主意就由谁去执行,这次是张良提出的策略,但不是张良去执行,而是交给了郦生,郦生能言善辩,但顷刻能说出八难把刘邦唬的吃不下饭的张良口才显然也不差,同样有理有据。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可以知道张良此时不是刘邦的属下,不能随便命令调用。自然,刘邦在只调动自己的军队时也不会专门去通知张良。

之后的入咸阳,驻守函谷关更能说明问题了。为什么是樊哙先劝,张良才来劝?因为张良是外人,刘邦对自己人的话可以不管,但对外还是得做好样子。于张良,自己只是代表韩王来咸阳的,更没有理由去管刘邦的闲事。估计是沛县脑袋清醒的兄弟都看不下去了,才把这个既非刘邦属下却又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张良推了出去。驻军霸上期间,刘邦军队并不是就一直待在那里,还拨了人马进攻巴蜀,而函谷关小搓人马不起眼,韩军虽与刘邦军在一起,但毕竟还隔了一层,灭秦时还是友军,此时又是什么?张良此时没资格打听刘邦的军队布置,自然也不是事事都能一清二楚,反过来说,刘邦没把此事告知张良,也间接说明了他没把张良当自己人。

再之后的鸿门宴,刘邦对张良的称呼,都是“公”、“君”,客客气气的,又隐含着一种抬高。如果鸿门宴记载无误,最后的使张良留谢,也有认为张良不是他的属下,所以无论项羽还是范增都不会针对他的可能。还有一点小细节,项伯夜来通风报信,居然没有惊动到刘邦军中的任何人就直接找到了张良,如果张良在刘邦军中,这基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反过来说,张良所在的韩兵与刘邦军虽然都在霸上驻扎,但却是分开的。

后来,项羽分封诸侯,把刘邦赶到了巴蜀,张良用刘邦赐给他的黄金珍珠去贿赂项伯。这里又透露了一个细节:在张良主动答谢项伯之前,刘邦根本就把鸿门宴的大恩忘了。直到张良有所行动,他才“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

只是刘邦虽然对张良隐隐的顾忌,张良却是真心为他着想。“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又有说子午道),另一个韩信韩王信,干脆直接跟去了汉中,后来还对刘邦说了一段利用任性可东归的话。说起来,两边走了这么一长段路,张良精明,会没发现手底下的韩将跟别的王跑了,明显也是他经默许过的。

之后的事情,几处又开始走向矛盾,

《留侯世家》: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

《项羽本纪》:是时,汉还定三秦。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令萧公角等击彭越。彭越败萧公角等。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 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

《韩信卢绾列传》: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
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遗就国,更以为列侯。及闻汉遣韩信略韩地,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汉二年,韩信略定韩十余城。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

韩王信在汉六年投降匈奴,他的传记简直就是身份经历的流水账,故而删改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以《韩信卢绾列传》为准,勾勒出这一段张良的活动轨迹:

张良先到了韩国,但是韩成被项羽带到了彭城,张良先是跟项羽说:“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不知他怎么得到的?),项羽却似没什么反应,迟迟不行动。至七月,项羽莫名其妙杀了韩成,张良就循小路逃跑了,八月里,汉还定三秦,派韩王信为韩太尉略韩地;田荣自立为齐王,也占有了全部齐地。这时项羽才开始行动,张良又被派出去徇韩,又送了一封信,先说“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然后又夹带了一封反书,这次是“齐、梁反书”(同样不知道他怎么弄到的),于是项羽立郑昌为韩王以距汉,大概这期间汉确实没有东进的迹象,汉二年冬日,项羽向北攻打田荣。

还三秦与东击楚并不是连续事件,中间差不多隔了半年,汉二年十一月,韩王信始立,在这之前,韩王信以韩太尉略韩地,张良徇韩,由此可知,张良名义上仍是韩国臣子,不然徇韩就没了理由。并且从此时起,一直到彭城之战回到荥阳之前,张良仍然是韩国的臣。

这一时期,可以称为若即若离期。

三、言听计从期

在看《陈丞相世家》时,有一段记载牵扯到了韩王信。因为殷王降汉,陈平不得不也跟着投奔汉营,这一来就任了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而“至彭城,为楚所败。引而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亚将,属于韩王信,军广武。”但是没多久发生了绛、灌馋陈平的事情,陈平理直气壮的发表了一通受贿论后,又调回了汉营,为护军中尉,之后很长时间再没有变过。

然后又注意到《留侯世家》中的一句话,“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这句话在下邑之谋后,荥阳议事之前,换句话说,张良专职作为“画策臣”的时间是这时才开始的,同时跟韩国断了关系,而刘邦对他也亲近了许多,不是称“公”,“君”,也不是如对郦生那样称“先生”,而是称字,子房。

两面一比较起来,陈平成为刘邦亲信的时候,恰好张良和韩王信跟郑昌争夺韩地,而张良回到汉军总部时,陈平被调到了韩军分部。实在是巧合的很。

不管怎样,这一时期的张良主动放弃兵权,刘邦对他才算开始予以重任,并且时时咨询征询。之后的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令趣销印。《留侯世家》

将这件事与之前的下宛,击峣,请汉中地,烧栈道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张良已经由一个主动出谋的人转为了被动做决策。由上可以很轻易的推出,张良外出是公干,时间不短,因为印已经刻好,而在这种政策即将颁行的时刻,刘邦还特意来询问张良的看法,这与之前据守函谷关却没告诉张良,事到临头才问人的做法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定都的时候,刘邦本迟疑不定,但在张良表示赞同后就立即实施。且不论决策正确与否,这本身就说明了刘邦对张良与其说是信任更是依赖,依赖张良的看法下决心,相信张良的判断比他的高明,目光也比他更长远。

所谓“运筹帷幄”,大概就是指这些。关乎天下的战场,如果决策失误,一不小心就是把身家全部赔进去。刘邦自身的决策往往不怎么高明,对各种建议的判断也会不小心出差错,能听别人的意见是他的优点,同时因为本身判断力不是很高而成了危险的缺点。楚汉对峙期间竟没出什么巨大的差错,“(留侯)时时从汉王”,既画策也决策,功不可没。

代表事例有韩信下齐后请立齐假王事件。《高祖本纪》中,“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此事还在《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中有载,有所出入,《淮阴侯列传》所述最为详细,但从情节上忖度,也是最不可能的发生的版本。最后一个为底本,再将前三个版本结合起来就很符合事情发展的情理了: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汉王欲攻之,张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子房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立王显然不是说一句就好了,至少先得刻印,这样算来,月表上载汉五年二月齐王信立,两三个月的时间,也差不多。起码比立张耳为赵王快多了。

以及不久后的固陵议地,算起来,无论是封王还是分地,此时都是打的空头支票,可是韩彭二人都吃这一套。或者说,在驾驭属下方面,刘邦更擅长用感情笼络人,而张良更喜欢用名分与利益来安抚与拉拢人。观他的计谋,击峣关时,他说“贾竖易动以利”,这在后来陈豨反的时候,刘邦用黄金策反其部将同出一理;请汉中地时,他将刘邦所赐全部转赠项伯;封韩信为真齐王;给韩彭分楚地;封雍齿为侯……可能还有历史上未记载的东西,这样计谋无一不是从名利出发。

与这相反的,张良本身却对名利漠视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反而是很重感情。三万户封赏辞掉,只要了相遇的留县。除了征英布时近似托孤的担任过太子少傅,不曾任任何管职。更不用说为了韩国刺杀秦皇,“不爱万金之资”,后来又为复国而努力,韩国的确复立了,但韩王信却反了。

这一个阶段,从下邑之谋起,一直到韩王信投降匈奴前,可谓是刘邦对张良的“言听计从”期。

四、猜想期

名为猜想,自然就是从历史资料衍生出的大胆猜想。

《留侯世家》的结尾,记载了张良宣称的一段话:“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这段话是何时说的呢?没有明确记载,但汉五年决定迁都关中时,有载:“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我以为此段有误,刘敬说定都事至少在五月之后,如果是杜门不出岁余,那么汉六年正月的封侯与后来的四月里“封仇息怨”之策要从何说来,显然,在这期间,张良是出了门的。

而在汉七年,被迁到代地的韩王信投降匈奴,从此之后,一直到汉十一年春天,韩王信被杀死。这期间,张良就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直到征英布才再次出场。

韩王信与张良的瓜葛,明确记载的有两条,一条在《韩信卢绾列传》:“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另一条结合《项羽本纪》:“汉使张良徇韩。”从这两条记载来看,韩王信初为张良属下,后为张良上司,一起随刘邦入关,后来分道,之后又一起徇略韩国。

如此来说,张良宣称之言很有可能是在韩王信反时表明自己立场之言,一者表明自己之前为韩国所做之事是为还家世相韩之恩;二者表明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三者说明自己什么都不想管,只“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而杜门不出岁余,也是从此开始的。

只是《留侯世家》中还有一条,“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如果是韩王信的一次,按史书所说,“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这样的天气,张良只怕是病的不省人事了,何况对方是与他瓜葛甚多的老东家。

《汉书》中记载,张良与韩信整理兵法。张良曾杜门不出岁余,韩信汉六年降为淮阴侯,则于汉十一年春被杀。

整理兵法显然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事情,何况根据那张单子,韩信还自己写了三篇,一两年是个保守的数字。如此从韩王信之事发生后,岁余不出门,就到了汉八年,之后韩王信的事情影响渐小,此期间整理兵书,大概就到汉十年了。

汉十年八月,陈豨反代地,虽然也有韩王信的参与,但此时击代,面对的毕竟不是老东家,张良想来也下得狠手一些。同时韩信被诛,立萧何为相国也在这一期间。后来英布反时,张良说:“臣宜从”,可推出他之前也跟随刘邦平反。

这一阶段,史料太少的缘故,是为猜想期。

五、回暖期

英布反时,张良最后一次的建议,是提出了军权的安置:“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而刘邦也是感慨非常,“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此时刘邦患病,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可见朝廷上下都对刘邦健康不抱乐观态度,刘邦自己也是如此,他的决定就是将太子交给张良。他心中所想,大概是:若有万一,子房一定能够稳定朝局。

论起权术手段,两人若比较起来,张良更加精明犀利,何况还兼俱大局战略眼光,偶尔出一些奇计,而且“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备”(《史??律书》),换句话来说,张良也是个全才,打天下,治天下都有一套见解,大概是身体缘故,可能也与外表有关,还有就是人生观本身性格的问题了,他有着领导的才能,却选择当属下。运筹帷幄,制胜于无形,黄老之术,似柔弱而坚忍,平时无太多迹象,而出手必中。

不过刘邦还是活着回来了,大概是晚年的微妙心理,“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唯一的一次不听,张良索性称病(但也确实有病)。

关于废立太子,后人从各方面揣度参与之人的想法,只是从张良往常的行事风格来说,正常的程序应该是刘邦先问张良该如何废掉太子才是吧?从商山四皓的说辞中,张良委婉的给了刘邦回答,“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

如果要废太子,你就先杀人吧!杀掉支持太子的人。

这大概就是张良传递给刘邦的信息了。

而刘邦此前刚唱过《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又如何忍心再杀功臣呢?后来要杀樊哙,也是因为有人说樊哙要杀戚夫人与赵王如意才有的举动,而与废立太子并没有关系了。

回暖期太短,汉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


刘邦善用人才的例子
此外,刘邦还善于激发人才的潜力。比如,刘邦利用萧何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任命他为太尉,负责政务和军事事务,充分发挥了萧何的能力,使其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另外,刘邦注重团队协作和合作。他在征战和建国过程中,重用了酷吏张良、彭越等人,并团结各类人才,发挥各人所长,实现合力作战和多方面的战略...

张良搞过刘邦和郦食其还有萧何,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而在汉三年,刘邦与项羽对战不利之时,张良是怎么说的呢? 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史记·留侯世家》 相似的计策,他张良献就是妙计,郦食其献,就是亡国之计,这真是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呀。张良这次痛批郦食其,其实是张良第二次搞郦食其。 第一次是在刘邦西进时,张良指名道姓...

关于刘邦的历史故事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 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项伯与张良有故,遇项王欲杀刘邦,故前往告良。良初见,问之;“公何
大意是:项伯和张良有故交,一次项伯发现项羽要杀刘邦,因此前去找张良告诉他这个消息,张良问他,你为什么到这里来,项伯告诉他所知道的消息,张良听完以后,立即告诉了刘邦,刘邦嫌张良告诉他太晚了,张良说明了原因,刘邦的脸色才好转.

鸿门宴讲的是什么?
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项羽作为汉朝开创者刘邦的劲敌,曾与刘邦争夺天下,汉朝...

鸿门宴故事梗概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正好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又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第二天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

刘邦振兴汉朝的故事
2016-02-10 汉朝建立者刘邦的故事有哪些 3 2015-05-26 列举汉朝时期的五个历史故事 35 2006-03-22 关于刘邦的故事 705 2020-01-11 刘邦建立汉朝前经历了什么? 2009-04-14 有关于刘邦的小故事 756 2016-05-10 刘邦的故事 29 2013-11-19 关于刘邦的故事,要简短 22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刘邦和关羽的故事!
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萧何为丞相,整顿后方,训练人马。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和韩信率领汉军攻打关中。关中的百姓对"约法三章"的汉王本来有好感,汉军一到,大多不愿抵抗。不到三个月工夫,汉王消灭了原来秦国降将章邯等的兵力,关中地区就成了汉王的地盘。这一来,可把西楚霸王项羽气坏了。项羽打算...

关于刘邦的历史故事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 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有关于刘邦的小故事
有关于刘邦的小故事,越小越好,最好是民间的小故事。越详细越好,最好能给我网址或来源。报纸杂志都可以的!谢谢大家了... 有关于刘邦的小故事,越小越好,最好是民间的小故事。越详细越好,最好能给我网址或来源。报纸杂志都可以的! 谢谢大家了 展开

青浦区17674442935: 张良计过墙梯的典故 -
昌季舒胸: 张良计过墙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讲述了战国时期张良用智谋帮助刘邦逃脱困境的故事.以下是这个典故的概要:在战国末期,刘邦作为汉王(后来的汉高祖刘邦)正在追逐项羽,但他的军队被项羽围困在城中,陷入了极为危险的境...

青浦区17674442935: 大家对张良这一人物的评价如何?最好从鸿门宴中评价一下~ -
昌季舒胸:[答案] 张良 运筹帷幄谋天下 激流勇退修道术 张良是一位既有血气之勇,又具深谋远虑的传奇人物.为报亡国之恨,他“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亡”,博浪沙一击,差一点要了秦始皇的命;为酬知遇之恩,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终于...

青浦区17674442935: 楚汉之争的张良的故事 -
昌季舒胸: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

青浦区17674442935: 张良的不追名逐利故事 -
昌季舒胸: 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以成功后不贪恋权位,不追名逐利的高风亮节而受世人敬仰.相传他曾于镇安北阳山一带隐居.因而镇安许多地方流传着有关他与刘邦的片断传说.传说虽有虚构成分,但其中却闪烁...

青浦区17674442935: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出自哪个典故?请说明详细一些,谢谢!
昌季舒胸: 刘邦与张良之间的故事典故...

青浦区17674442935: 鸿门宴的情节脉络概括
昌季舒胸: 鸿门宴的情节脉络的概括: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

青浦区17674442935: 张良为懂得低头为老人提鞋150字的简要事例 -
昌季舒胸: 故事名称:张良与老人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在他年轻时,曾有过这么一段故事. 那时的张良还只是一名很普通的青年.一天,他漫步来到一座桥上,对面走过来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头.那老头走到张良身边时,忽然脱下脚...

青浦区17674442935: 刘邦是如何采用张良的建议的? -
昌季舒胸: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当夜引兵绕道回师,惬旗息鼓,悄然行军.第二天黎明,已把宛城团团围了三圈.南阳郡守陈恢很快出城投降.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取了宛城,解除了后顾之忧,增强了兵力,浩浩荡荡继续前进,所过之处,守令纷纷投诚,很快进抵丹水.戚鳃和王陵率一支义军来归,又招降了秦的西陵守军,兵强势壮,接着攻克了胡阳、析、郦.

青浦区17674442935: 张良拜师的故事
昌季舒胸: 张良拜师的典故叫做圯桥授书 . 故事如下: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