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素帖》是米芾的行书作品,米芾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作者&投稿:鄂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米芾与他的《蜀素帖》,为何被称为书法界的视觉盛宴?~

中国书法的艺术起源于汉字产生的阶段,从最一开始的符号刻画到甲骨文,汉字便慢慢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表现艺术,汉字书法是无声的乐,无图的画,无形的舞,无言的诗。
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能表现出不同时期的人文发展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和朝代变更的历史长河,宋元明清期间产生了不少书法大家。他们的作品更是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代表,是展现我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瑰宝,在世界的文化艺术宝库里也是独树一帜,独放异彩的。
在众多的书法大家的作品中,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米芾的《蜀素帖》,让《蜀素帖》带我们走进米芾的书法世界。


一、《蜀素帖》:名家墨宝与米芾才艺的完美结合“蜀素”是在北宋时期四川蜀地制造的质地上好手感精良的丝绸织物,它主要的制造方式是在原本的平纹生绢上刻意的织出一种斜纹:乌丝栏。刻意织乌丝栏的原因是为了方便在其上书写,虽然这样,但是,生绢毕竟是生绢,没有经过加矾水处理,它的书写性能比较差。
相传是一个叫邵子中的人专门装裱了一卷蜀素,准备留下名家墨宝,这一卷蜀素流传了祖孙三代,都没有人敢写,就是因为丝绸织品的织造纹路比较粗糙,在上边书写比较难,所以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的人是不敢随意提笔书写的,后来这一卷蜀素被宋代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了二十多年,可见在蜀素上题写是非常难的。
在当时,米芾跟黄庭坚、苏轼、蔡襄共同被大家称为“宋代四家”,他的米点山水以及书法都是闻名于天下,米芾又经常喜欢去太湖吟诗赏石,游山玩水。在北宋元祐三年,米芾受到当时的吴兴郡守林希的邀请,一起前往太湖的近郊苕溪游玩观赏。
那时正是景致宜人,游湖赏景的好时候,米芾就诗兴大发,观景之后抒发情怀,即兴吟诗几首。
在游玩一番之后,临行前,吴兴郡守林希拿出珍藏了多年的蜀素卷,请米芾为他题写诗词文章。米芾当即信手拈来,题写了这一卷《蜀素帖》。
在名贵的蜀素上题写的《蜀素帖》被称为“中华第一美帖”,米芾在蜀素上题写了8首即兴诗各体诗,主要的作品内容就是为当时的离别送行和浏览记事,它的艺术风格都是按照以和谐变化为基础准则,自然天真作为旨意归属,通篇体裁书写笔法精致跳荡,笔势沉着痛快,结体变化多端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大家都称其为“天下第八行书”。


二、《蜀素帖》的艺术赏析(一)《蜀素帖》笔法精致跳荡
米芾在书写《蜀素帖》的时候,使用的笔法精致跳荡,诗文中的“竖”画丰富多姿,比如诗文中的“苎”字使用“柳叶竖”的笔法,以及“华”字使用尖头悬针内偃竖的笔法,下笔轻起轻收,运笔发力在“竖”的中段,悬针收笔的地方有侧有正,或直或曲,或者通过传承笔法意境的方式来展现,或者通过丰富字体本身的方式来展现,或者通过字的主笔方式来展现,等等。
而诗文中”撇捺”书写笔法也是淋漓尽致的挥洒变化,展现了米芾的书法气势,赋予了每一个字势不可挡的气魄。
其中“撇”有“挑撇”、“立势撇”、“一波三折撇”等等各种形态,比如,行文下笔过程中,“会”字的用笔有笔断意连的运笔走势,“笺”字的用笔遒劲有力,“厌”字的运笔一波三折,极尽显示书写功底。而“捺”就展现了米芾的运笔或者锋芒毕露,或者顿笔实收的万千形式。撇捺运笔有非常强烈的摆宕感,就像人的手足,可以呈现出万千姿态。
《蜀素帖》中钩笔运势干脆爽利,展现出丰富的运笔变化,内含万马奔腾的气势,骏健豪劲的美态,米芾的用笔在变化之中展现沉着笔力,长短粗细恰到好处,正侧藏露,万千姿态,充分表现了他的笔势“八面出锋”以及他“刷”字之风。
这篇书作中,米芾的运笔起势比较重,中间变轻,碰到转折的地方,提笔利用侧锋直直急转直下,就像“初”字,大有悬崖勒马的姿势,八面出锋的感觉展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下笔着重点也是变化多端,着重点或者出现在落笔处,像“醉”字;或者出现在起笔处,像“便”字;或者在运笔中间,像“年”字。
这些变化都是米芾书法中富于变化的走势魅力所在。《蜀素帖》的通篇书写骏急痛快,动荡摇曳,纵横挥洒,在顿挫、转折、向背、偃仰、正侧的运笔中形成沉着痛快的风格,痛快淋漓的气势以及刚柔并济的姿态。


(二)《蜀素帖》结体变化灵动,墨法不燥不润
《蜀素帖》的结体方面,主要展现了两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个是,笔画粗细的特色对比。通篇的书法结体变换灵动,奇险率意,书写的笔画粗细对比十分鲜明,像“群楼”、“诗”、“种”等等,书写笔画都是以正斜、长短、粗细相倚,相互衬托。粗细的笔画变化相对较大,粗的地方犹如参天古树,细的地方犹如绣花针线,相互掩映,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增加了字体的视觉冲击力和节奏感。
第二个是,空间疏密的特色对比。《蜀素帖》的整体笔画书写过程空间疏密节奏的变化十分灵动,可以说密集的地方密不透风,疏松的地方宽可走马。或者疏朗,或者紧凑的点画跟字体本身的结构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富有气势的笔态跟疏密有度的线条相辅相成,相生相济。


《蜀素帖》是书写在名贵的蜀素丝绸织品上,因为织品不容易受墨而且书写的整个过程迅疾,所以会出现很多的枯笔。
这篇书作通篇笔墨形态丰富,墨色墨色浓淡相宜,或者有的地方迅疾“刷”出,顿挫分明,大有痛快淋漓的势态,非常好的把墨色的浓淡干湿经过熟练的运笔控制,游刃有余的跟字体笔画相结合,把字体的节奏起伏表现得丰富饱满,并让笔墨不燥不润,恰到好处,对比鲜明;或者有的地方完全用枯笔写成,也是枯中见润,干而不燥。
就像李日华在《评书帖》中的评价一般,整篇书作运笔气势挥霍,书写迅疾,枯中有润,相得益彰,恰到好处,自有天成之妙。若隐若现的运笔线条自是蕴含着无限的妙趣,字里行间更是蓄积了书写者的充沛气势,笔酣饱墨的地方更是龙飞凤舞气势如虹,枯墨飞白的地方更加彰显朦胧虚灵之美感。


(三)《蜀素帖》书写章法错落交衬
《蜀素帖》从起笔到落笔,自是彰显书写者胸有成竹,文章布局自成一派,天下独绝。布局从容的地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跌宕的地方,悬崖勒马,万马奔腾。
《拟古》诗篇开始的时候,显得比较规矩,越是往后越是神采超逸,飞动洒脱,大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动静结合,结构布局收放自如,变幻灵动,奇险率意,字形风姿翩翩,秀丽欣长,看起随意,自有天成之妙,不衫不履。
米芾的用笔运笔纵横挥洒,方圆兼备,洞达跳宕,刚柔并济,锋芒微露,略显含蓄,悬针收笔的地方或曲或直,有正有侧,垂露收笔的地方就像快刀斫削,戛然而止,悬崖勒马,运笔过程中牵丝劲挺,提按得当,不燥不润,正侧兼备,浓淡相宜,轻重缓急,恰到好处。
整篇书作俯仰倾侧,千姿百态,行距间隔大小不一,但是纵观全篇,整体的行列却又气脉连贯,尽管每个字的倾斜角度不同,但是,倾斜的方向和程度却能够相互呼应,左右两边的字里行间移动角度自可以相互抵消,每个字的轴线端点可以在一条直线上,以此达到一种平衡,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让书作整体不显凌乱,却又字字体态万千。
从整体来说,《蜀素帖》整体和局部,精神团聚又错落有致,交互补衬,疏密虚实,浓淡枯润,此起彼伏,呈现出一种完美的奇险率意,浑然天成的姿态。在书写的章法上,大段的空白和紧凑的点画形成强烈的比对,轻柔的线条和粗重的笔画交互掩映,滞涩的笔触和流利的笔势相生相济,沉稳雍容的静态和万马奔腾的动势相结合,造就了《蜀素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章法特色。


结语:米芾的整篇《蜀素帖》的价值在于,它虽是名贵丝绸织品吸水性很差,难于在上边书写,但因为米芾书法功底深厚,用笔迅疾,线条显得枯竭自然,“刷”字手法更是独树一帜。通篇以柔寓刚,笔势圆劲流利,外柔内刚,可以让书法爱好者深刻的领会到古典的中国书法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米芾书法史料集
《宋史.米芾传》
北宋米芾神作《蜀素帖》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年。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米芾(1051年—1107年),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蜀素帖是谁的作品
《蜀素帖》是米芾的作品。《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

蜀素帖被称为天下第几行书
《蜀素帖》被称为天下第八行书。《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岁时创作的书作,是米芾行书代表作品之一。米芾的行书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用笔上的大胆创新与运用。米芾在用笔时大胆地运用刷和摆的笔法,...

蜀素帖是谁写的
米芾信手而成此《蜀素帖》。此卷所用蜀素是十分珍贵的绢,於神宗庆历时在四川所造。米芾的字受王献之影响最深,有一种俊逸疏爽之气,在北宋四大家中,米字的笔法和速度最灵活而有变化。此卷虽书於乌丝界栏内,但行笔飞扬恣肆、神采生动,丝毫不为格式所拘。

米芾成就最高的书法
米芾的《蜀素帖》,可以说是他最巅峰的一部作品,用笔多样,颇有晋人之风,在笔法上保留了王献之的特色。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与苏轼、菜襄、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米芾的书法可以说是集结前朝之大家风采,他自称为“集古字”,初学苏东坡,后各大书家,不过从其书法...

《蜀素帖》是米芾的行书作品,米芾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米芾(1051年—1107年),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

宋代米芾的行书作品
蜀素帖 米芾的行书代表作品是《蜀素帖》。这是他行书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这幅作品是米芾在蜀素上书写的,是他行书中的典范之作。这幅作品的艺术风格独特,以流畅的变化和细腻的笔触表现出自然景物的美。它所展现出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成为后世人们学习和欣赏行书的典范。苕溪诗帖...

米芾行书代表作品
《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蜀素...

如何学习米芾《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蜀素帖》为米芾行书的代表之作,风格极为突出,有如天马行空、云鹤游天。米芾本人天资极高,有深厚的临摹功力,其人其书都非同一般。如果没有较好的书写根底,没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其自然风骨、潇洒超逸的笔法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更无法体会其深层内涵。首先,...

米芾与他的《蜀素帖》,为何被称为书法界的视觉盛宴?
在众多的书法大家的作品中,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米芾的《蜀素帖》,让《蜀素帖》带我们走进米芾的书法世界。 一、《蜀素帖》:名家墨宝与米芾才艺的完美结合 “蜀素”是在北宋时期四川蜀地制造的质地上好手感精良的丝绸织物,它主要的制造方式是在原本的平纹生绢上刻意的织出一种斜纹:乌丝栏。刻意织乌丝栏的原因是...

北宋四大家之米芾的作品《蜀素帖》详情
《蜀素贴》是米芾的作品,长29.7厘米,宽284.3厘米,71行658个字,上面一共有八首诗,蜀素贴也叫做“拟古诗帖”,为什么会叫蜀素贴呢?蜀是指蜀地,现在指的是四川,四川有一种质量好的本色绢布,就叫做蜀素,蜀素的制作很讲究,上面织的是乌丝,是很珍贵的物品。 当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将它裱成了长卷,他希望自己的...

隆德县18313681641: 《蜀素帖》是米芾的行书作品,米芾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尉俭希静: 米芾(1051年—1107年),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隆德县18313681641: 米芾的《蜀素帖》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尉俭希静: 墨迹绢本,行书.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当时米芾38岁.共书自作各体诗8首,计71行658字,署芾款.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的本色绢,上织有...

隆德县18313681641: 如何学习米芾《蜀素帖》 -
尉俭希静: 米芾《蜀素帖》 《蜀素帖》为米芾行书的代表之作,风格极为突出,有如天马行空、云鹤游天.米芾本人天资极高,有深厚的临摹功力,其人其书都非同一般.如果没有较好的书写根底,没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其自然风骨...

隆德县18313681641: 米芾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尉俭希静: 米芾在“宋四家”中以行书著称,他的行书深受“二王”和苏轼的影响,自成一家.米芾书法如行云流水,字形跌宕起伏.他的代表性作品是《蜀素帖》和《苕 溪诗卷》等.《蜀素帖》书写在绫上,运笔变化多端,潇洒自如,隐见王献之的笔意, 算得上是米芾行书中最好的作品.《苕溪诗帖》是书写于纸上的六首自作诗,该帖行笔沉稳,挥洒自如,也是米芾的行书代表作之一.米芾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较多, 如《大行皇后挽词》、《群玉堂述书帖》、《吴江舟中诗》、《复官帖》、《珊瑚帖》、《寒光帖》、《叔晦帖》、《真酥帖》、《紫金研帖》等.

隆德县18313681641: 米芾代表作是什么 -
尉俭希静: 米芾(1050-1107)宋代杰出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温士,自号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由于他性情狂放,故人称“米颠”或“米...

隆德县18313681641: 《蜀素帖》全文原文及翻译 -
尉俭希静: 《蜀素帖》全文原文如下:东方先生若能以此为基础,进而探求“道”的所在,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时至今日,此道从未衰微,只是世上无道之人已经很少了.人之常情是,耽于物欲,必为外物所役,终日奔走于形骸之内,向身外索求,却不知向内心求索.最终发现,致使人死亡的,并不是形体,而是“道”的缺失.翻译:东坡居士把这个观点阐述给你,你看如何?道的根基从东方先生那里已经得到了,按照这个根基修习,就能把握住大道,从而获得至深至大的吉祥.时至今日,得到真“道”的人并不多.人们常常沉溺于物质的享受,被外物所役使,整天忙于满足形骸的需求,而在身体以外追求的东西,其实很多是虚幻的.最终会发现,导致人死亡的并不是形体,而是“道”的缺乏.

隆德县18313681641: 米芾是谁? -
尉俭希静: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

隆德县18313681641: 书法功力深厚又不拘成法,强调八面出锋,获“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的书画家是().....流浪在英 -
尉俭希静: 米芾“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是苏轼评对其作品《蜀素帖》.《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书风飘逸豪迈,于跌宕中具有振迅天真的情致.用笔洒脱酣畅.《蜀素帖》与《苕溪诗帖》是米芾行书书法的代表作.《蜀素帖》书五七言诗共八首,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馆.其用笔干净利索,结字奇纵变幻,章法跌起伏,为米芾行书的最佳范本.《苕溪诗帖》书于书五律六首,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馆.其笔法变化多端,速度、力量、位置各不相同,是我们体验米书“八面出锋”的上佳范本.

隆德县18313681641: 关于蜀素贴的故事 -
尉俭希静: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