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里面有三个人问何为孝,孔子都怎么回答的,什么意思了?

作者&投稿:频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中 孔子多次回答关于孝道的问题 他没说过哪些??~

1,2,3都是孔子说的。4不是他说的。 1、3、原文是: 孟懿子问孝,子曰:“勿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勿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原文是: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希望以上内容对楼主有帮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忧愁烦恼)。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当有事时,年轻人去做;有丰盛美食时,由长辈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http://baike.baidu.com/view/476985.htm#4

子夏问孔子: 何为孝? 子曰: 色难。

一开始,俺对孔子的“色难”很不理解。今个咱就说---“色难”!

子夏问孔子:“何为孝?”子曰:“色难。”

过去,我只知道对父母好就是孝,认为给老爸老妈及祖辈们钱就是孝,给亲人们买东西就是孝,总之给予物质回馈就是我理解意义上的“反哺”了。其实不然,孝最难的是“色难”。

“色难”:就是指在对父母及长辈们的孝顺过程中,一直保持什么样的表情与心态。一般人很难做到对父母态度上的和气和谦恭。

确实,如果一个人在对待父母的时候,如果表面上是孝顺的,但是心里却并不是那样想的话,我想,这样的孝顺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孝。

记得《论语》里有这样一段:“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说,事奉父母,看到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地进行劝谏,如果父母心里不愿意听从,仍然要恭恭敬敬而不触犯他们,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我认为这体现了孝顺的核心理念,也就是“顺”,顺应父母意志,不可粗暴无礼地对抗。这说明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把赡养父母问题提升到关心父母心理健康的层面。

有时回想起自己的任性撒娇(有的近似耍赖),有时总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父母,有时候会责备老人这不对那不对的,虽说是至亲,无拘无束,但这是孝而不顺,不是真正的孝顺,是一种粗暴的态度。因而懂了“色难”的意义后,甚感汗颜。

“孝”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老人紧紧靠着儿子,其基本含义是子女要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它是家庭美德的具体体现。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不同,孝的意义已经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孝,除了养,还包括了尊敬,关爱,人格的认可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

我们不否认的说,我们国家现在越来越注重经济的发展,对于传统道德的传承却日渐淡去。在人们的心里,金钱的地位是越来越重了,这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做人要饮水思源---人的生命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成就?

曾听人议论过,说孔子思想过旧了,不适宜当今时代了,云云......我以为,看孔子思想不能脱离孔子的那个时代,就象我们不能将花草揪断来观察其生命是不是绚烂一样,我们应该从孔子思想中学习和汲取对人生和社会有价值的精华。将“孝”升华为“爱”,我以为,做人就要保持一颗真正的、善良的、怜悯的心去做善事(包括公益的慈善事),不论是对我们的至爱亲朋,还是对街坊四邻或不认识的同胞,广义的说是对这个社会。

我觉得,就是现在,“孝”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关心的程度才是孝道。

  2.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忧愁烦恼)。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当有事时,年轻人去做;有丰盛美食时,由长辈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http://baike.baidu.com/view/476985.htm#4


在论语里面有三个人问何为孝,孔子都怎么回答的,什么意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关心的程度才是孝道。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

在论语里面有三个人问何为孝,孔子都怎么回答的,什么意思了?
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忧愁烦恼)。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

谁知道论语里有关于夫子问子路志向的故事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

论语记载的曾向孔子问孝的不包括谁
只要不是这三个人:孟武伯、子游、子夏。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中有哪些问答?
1、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

《论语 颜渊》渐修和顿悟
司马牛再问怎样才够得上作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觉得这个也很容易,他疑惑地问:只要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孔子知道他弄错了,告诉他不忧不惧是不容易的,要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没有遗憾的地方,心里非常安详,才能够无忧无惧。三个人问仁,孔子...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全文翻译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何以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

论语问题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

论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指什么?
①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②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用于学习方法)③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修养)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里?是谁说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出自于《论语·述而》。直译为: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要学习,...

宣州区17537664534: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
点罚甘悦: 问题一:分析并归纳孔子所认为的“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

宣州区17537664534: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和解释 -
点罚甘悦: 论语为政第二【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

宣州区17537664534: 《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 -
点罚甘悦: 《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 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 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宣州区17537664534: 《论语》中有哪些是讲有关“孝”的?还要有翻译! -
点罚甘悦: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为政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

宣州区17537664534: 阳光心态 论语中子曰,什么是孝 -
点罚甘悦: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

宣州区17537664534: 《论语 - 为政》问孝讲的是什么 -
点罚甘悦: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爲孝乎.

宣州区17537664534: 十条论语中关于孝的 -
点罚甘悦: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宣州区17537664534: 《论语》中的“孝” -
点罚甘悦: 1、是一个意思 . 2、《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

宣州区17537664534: 论语中有关孝心的名言?? -
点罚甘悦: ◎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宣州区17537664534: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和解释越多越好!1 -
点罚甘悦:[答案] 论语为政第二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