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里?是谁说的?

作者&投稿:伊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出自《论语··述而》中的,表面上的意思是讲: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肯定有一个人能够来做我某个方面的老师。换句话说就是,其他人的身上,必定有我可以去学习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我某个方面的老师。
这句话还有后半句,连起来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孔子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方面,选择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来反省自身,有则改之,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这样就能不断提高自己,警醒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表明了孔子所倡导的谦逊谦卑,擅于向他人学习并且反省自身的优良品质。“吾日三省吾身”即是这个意思。
《论语》是对孔子和他弟子之间日常言行的记录,由孔子的弟子们和再传弟子们编写,是用来传播儒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这本书不仅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治国理念等大方面的宏伟思想,还包括了很多儒家思想中对道德和教育的理念和倡导。孔子主张“仁爱”、“礼义”、“中庸”,讲究“以和为贵”。
《论语》中还记录了许多表达相似意思的对话,比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见到贤德的人,要向其学习他身上好的部分;见到不太好的人,要规避他身上不好的部分来提醒自己,进行自省。这也和前边一句的意思一致,要不断从他人身上学习好的东西,反省不好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好,变成和其他贤者一样优秀的人才。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出自于《论语·述而》。直译为: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要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要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则要加以改正。”

扩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公务员常识判断,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谁提出的?这是初中知识哦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出自于《论语·述而》。直译为: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要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要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则要加以改正。”

一天中午饭后,父亲去锄地,项橐跟着玩儿。在地头的路上用小石头围了个圈,里面用薄板石盖了间小屋。正玩的高兴时,忽然从西南驿道上来了辆马车,上面坐着位长者,头挽髻,宽袖长袍。后面跟着一些弟子。驾车的便是那个人死冠不免的子路。他头戴盔,身披甲,手执长鞭,嘴里不断的喊,驾,驾!猛然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中间玩,就大声吆喝:“闪开!闪开!”项橐若无其事,照样玩他的。子路满脸怒气,伸手要揍项橐,被孔子禁止。孔子下车问:“你这小孩子怎么不让路?”项橐说:“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一时语塞,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子路气未消,走到地那头去麻烦了一会儿项父才走。项橐见他们走后,去问父亲,他们说什么来。父亲这般如此的说了一遍,项橐说他们再回来,你就这样告诉他们。再说孔子向北走了一会儿,看天色已晚,离驿站尚远。特别听说神童就在这一带,未很好交谈感到很惋惜。便决定原路返回,在此住宿。回来后,子路果然又去麻烦项父问:“你的锄一天到底锄多少下?”项父回答:“你的马蹄一天抬多少下,我的锄就锄多少下。”孔子听后很愕然,便问:“那会儿你说不知道,这会又这样讲,是谁教你的?”项父是个厚道人,不会说谎,便对孔子说了实话。孔子断定这个小孩就是他要见的神童。便吩咐弟子们找店住下。打算进一步找项橐交谈交谈。这地方无论是民宅还是店家,都种秋齐棘子当院墙。孔子进店没注意,袍子被棘子挂破了。一个弟子很恼火,便对围观的人有所指的说:“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长刺,大了更恶,实乃无用之材。”项橐也在其中,一听便知弦外有音,就问:“先生们,什么是‘有用之材’?” 孔子说:“诸木之中,唯有四季长青的松柏最好。”项橐接着问:“松柏确实是有用之材,你能说出松柏为什么四季长青吗?”孔子说:“因为松柏木质硬,无孔、心红。”项橐接着又问:“那竹子可是心白有孔,为什么也四季长青?”孔子无言以对。当晚不欢而散,各自休息。第二天一早,孔子便遣弟子去找项橐交谈。去的人回来告诉孔子,项橐和几个小伙伴们到东边看日出去了。孔子便亲自到村东去找。不一会儿便发现了项橐和另一个小孩儿正在池塘边争执着什么。于是孔子便凑了过去,只见两个小孩儿争得面红耳赤。那个小孩儿指着太阳说:“你看!你看!早晨它像车轮子,中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吗?”项橐说:“离我们近必定晒人厉害,可早晨虽大,反而沧沧凉凉,但到了中午却像火盆烤人,开水烫人呢?”正当二人相持不下,见孔子来到,便请教孔子。孔子哼哼啊啊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这时,有群鹅在池塘哇哇叫着戏水。项橐就问孔子:“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项橐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孔子又吱吱呜呜了。项橐诚恳地说:“人们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伦纲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怎么这些事不给俺讲清楚呢?”孔子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出自于《论语·述而》。直译为: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要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要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则要加以改正。”


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要让我等学习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体现了哪...
告诉我们要谦虚,要善于学习,不要总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不要总以为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即便是对方有缺点,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警示和鞭策。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写一...
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参考资料:发的

用简要的语言举一个名人事例印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
这说明学无常师 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同时 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述而>>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后的两句是什么???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与'见善则迁'有何关联?"
在《易传》中,孔子以其深邃的智慧,提出了一个至理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身边总会有人值得我们学习,见贤思齐,是提升自我修养的关键。“见善则迁,” 是孔子对这一理念的进一步阐述,他强调的是,当我们遇到他人的美德,应毫不犹豫地效仿,将其内化为自己...

孔子认为"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师 ...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每个人即是学生,又是老师。温习旧知识,从中联想,推理得到新知识。自己教了自己。故“可以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表现孔子谦虚求学的态度,尺有所短,寸有所短,即使有人可能不如你 ,但总有在某方面比你所长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
你好,反映了孔子谦虚、好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现实意义:首先时时要谦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今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
武卓卡泊:[答案] 你好,反映了孔子谦虚、好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现实意义:首先时时要谦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 -
武卓卡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论语》中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强调的是什么 -
武卓卡泊: 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为何说"三人行,就必有我师"呢?
武卓卡泊: 他知道你所不知道的,比如,我知道我从事的行业,你不知,我身上就有可以当你老师的东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论语选段 心得 -
武卓卡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意思?
武卓卡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善,并以他们身上的不善为鉴改正自己的不善.”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什么 -
武卓卡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注意句中的“三”,并不是说数字里的3.而是一个虚数,泛指几个人. 焉的意思为:在.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
武卓卡泊: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人们:学无常师,以能者为师、善者为师.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武卓卡泊: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乎是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哲言,语出于《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古今训诂诸家多译作: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8944808617: 三人行必有我师么,脑筋急转弯 -
武卓卡泊: 三人行没有你的师父,因为他们是“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