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声”和“音”的意思

作者&投稿:载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供”在文言文中的发音和意思~

供在文言文中的读音为:gòng,意思为:奉献;进献。
清·蒲松龄《促织》:“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白话释义: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进献。
供拼音:gòng 、 gōng
释义:
[ gòng ]
1.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着水果。
2.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 佛用的祭品:上~。
3.受审者口述案情。也指叙述案情的话或文字:~认。口~。
[ gōng ]
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应。~参考。这间房子~厂长午间休息。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供案[gòng àn]
供桌:雕花~。
2.攀供[pān gòng]
招供的时候无中生有地拉扯别人。
3.供认[gòng rèn]
受审讯者承认所做的事情:~不讳。
4.翻供[fān gòng]
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自己原来的供述,导致前后供述矛盾的行为。
5.供桌[gòng zhuō]
陈设供品的桌子。
6.口供[kǒu gòng]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和相关事实所作的口头供认和陈述。

槀,音稿,仅表示“槀”读“稿”的音,与意义无关。这两字不能代替。

关于“音”和“声”,老子有时加以区分,有时又混同为一。《老子》第二章曰:“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音声与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并列,可见音声并不是一回事,而且很可能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一样是相对待的概念。这样说不无根据,古人用音、声时常加以区分。《礼记·乐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又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郑玄注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 “杂比”意即配合排列。贾谊《新书·六术》曰:“是故五声宫、商、角、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调和而成理谓之音。”可见,古人认为,单调的、无节奏的是“声”,复杂的、有节奏的是“音”。音实际上是猎取了作为声的东西按照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的规律组合而成的。老子很可能就是从这个意义上对“音”“声”加以区分,认为音、声相应和,在杂比、和谐的乐音中,必有各种单调的音符出入其中,是为“音声相随”。但老子有时又将他们混为一谈。《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里“五音”显然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种乐调,即郑玄、贾谊之所谓“声”。老子此时又似对音、声不加区别。这在古人的文章里也是常见的,许慎训二字时就说:“音,声也。”“声,音也。”笔者认为:“大音希声”中声是组成音的材料和要素,音则是这些材料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应当是有区别的。

摘自http://www.gs.whu.edu.cn/journal/h&s/readarticle/onews.asp?id=109《论“大音希声”》

大音无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所谓“大音希声”之“希”,本字作“稀”,有禾苗稀疏之意。所谓“大音希声”,即使把“音”、“声”视做同等的范畴,也无非是深刻地道出了乐家如农家间苗一般,刻意安排乐音之间比音关系的实质性特点。这里之“希”字,象喻乐音之间,有常无之意,又有常有之用。真可谓一字入经,九牛之力不能移易。

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5383.html

◎ 【声】【shēng】〈名〉
(1) (形声。从耳,殸( 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 同本义 [sound;voice]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3)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形容人语音响亮,有如大钟的声音);声振林木(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足以使林木摇动);声动梁尘(形容歌声洪亮动人)
(4) 音乐;诗歌 [music;poet]
不大声以色。——《诗·大雅·皇矣》
赵王窃闻 秦王善为 秦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国语》
(6) 声望,声名(名声) [reputation]
文王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吕氏春秋·过理》
(7) 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
(8) 口信;消息;传说 [information;news]
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
(9) 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
(10) 声威;声势 [renown;prestige]
声威天下。——《战国策·齐策》。注:“势也。”
(11) 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12) 汉字的声调 [tone]。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
(13) 言语,口音 [speech]
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明· 魏禧《大铁椎传》
(14) 又如:声嗽(言语)
(15) 指汉字的声母。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 [initial consonant (of a Chinese syllable)]。如:声旁(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指形声字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与形旁相对而言);声纽(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声符(即声旁)
◎ 【声】【shēng】〈动〉
(1) 发声 [make a sound]。如:不声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
(2) 声称,宣扬 [claim]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
(4) 吟咏;乐歌 [sing]。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
(5) 听 [hear]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清· 谭嗣同《仁学》
◎ 【声】【shēng】〈量〉
(1) 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time]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

◎ 【音】【 yīn】〈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sound;voice]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music tone]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news;message;information]。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pronunciation]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说文》:“声,音也”解释为二者同义。
  而《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郑玄注:“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
  在应用实例中,声与音的用法与意义差不多相同。
  如可作名词:“平、上、去、入为四声。”--《南齐书。陆厥传》,《淮南子地形》:“清水音小,浊水音大”。
  也有作“言,言语”解,如“上用耳则下饰声”--《韩非子。有度》。陆机文赋:“非常音之所纬。”
作动词:“声其罪也”--作“张扬”解。也作量词,古今相同,这里不举例了。
  声、音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在“通假”上了:
声在古文中通假为“圣”:“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音通假为“荫”:左传文十七年:“鹿死不择音”。


文言文中声和音的意思
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1、意思:同本义,声音。《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2、意思:音乐、诗歌。《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3、意思:声望、声名。《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4、意思:口信、消息、传说。《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

文言文中"音″的翻译
手机版 我的知道 文言文中"音″的翻译 文言文中"音″的翻译... 文言文中"音″的翻译 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2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文言文 翻译 搜索资料 本地图片 图片链接 提交回答 匿名...

音的多音字是什么?
文言版《说文解字》:音,声也。生於心,有节於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凡音之属皆从音。白话版《说文解字》:音,人声。生于内心的相象,在外形成节奏旋律,称之为“音”。宫、商、角、徵、羽,表示的是五个声调;丝、竹、金、石、匏、土...

音由心生文言文翻译《史记.乐书》
心有感于物而变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就叫做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干戚羽旄以舞之,就叫做乐(yuè,月)了。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因此,被物所感而生哀痛心情时,其声急促而且由高而低,由强...

声音文言文
——《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鸡鸣曲》【唐】陈陶。3. 描写声音的文言文有哪些 1.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鸡》【唐】崔道融 2.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赋得寒蛩》【唐】耿湋 ...

听音文言文
1. 文言文大全(描写声音)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

文言文形容人声音尖叫
1. 文言文大全(描写声音) 有关声音的古诗文名句 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常见文言文的通假字
(《墨子.公输》)句中“距”通“拒”,都是以“巨”为声旁的形声字.(3)、有时候,形声字还可以和它的声旁字通假,如:“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句中“指”通“旨”,“旨”是“指”的声旁字.另外,音同或音近的字,也可以通假.如前面所列举的“蚤”通“早”就是一例.了解和掌握相当数量的通假字,...

文言文何为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一直到“五四...

初中学生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常识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

株洲市15836248798: 声音中的声和音分别是什么意思? -
东郭芝盐酸: 音是单旋律,声是和声.语出《道德经》:音声相和

株洲市15836248798: 文言文中用和用来这两个解释意思相同吗? -
东郭芝盐酸: 为在文言文中有两个音,一个二声,一个四声,读作二声的,有被动的含义,读四声时,常表目的.

株洲市15836248798: 文言文黄梁一梦中“声”的意思 -
东郭芝盐酸: 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

株洲市15836248798: 声和音意思有一样的意思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是吗? -
东郭芝盐酸: 声 shēng ①(~儿)声音:雨~│小~儿说话.百 ②量词,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③发出声音;宣布;陈述:~明│不~不响│~东击西.④名声:~誉│~望.⑤声母度:双~叠韵.⑥字调:平~│四~.音 yīn ①声音:~律│~乐│专口~│乐~│杂~.②消息:佳~│~信.③指音节:单~词│复~词.④读属(某音):'区'字作姓时~欧.

株洲市15836248798: 古文中的六律,五声,八风是什么? -
东郭芝盐酸:[答案] 出自《左传》,原句是“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意思是说:声音就像味道,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相辅相成.一气,指空气,声音由空气来发动,就...

株洲市15836248798: 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东郭芝盐酸: 1、度在古文中有“夺(duo二声),”音,有揣摩、思量、猜测、估计的含义. 2、du四声百度如下 字义 〈名〉 1.(形声.从又,庶省声.“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 2.同本义 [linear measure;size;...

株洲市15836248798: 文言文翻译《史记.乐书》 -
东郭芝盐酸: 史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 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宫为君,商为 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

株洲市15836248798: 从...声,这个在古汉语中表示注音还是意思? -
东郭芝盐酸: (一)从*,*声 比如“钉”字,《说文解字》有“从金,丁声”的解释.“从金”,是说“钉”的字义和“金”的字义有关系.“丁声”,是说“钉”的读音和“丁”的读音有关系.(二)从*,*省声 比如“赴”字,《说文解字》有“从走,仆省...

株洲市15836248798: 文言文的句式有几种?分别有哪些特征? -
东郭芝盐酸:[答案] 结构: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

株洲市15836248798: 说文解字中“从XX声”是什么意思? -
东郭芝盐酸: 一楼二楼是对的. 说文解字的时代,是没有“反切注音”的,只有“读若”法,用一个常用字来表示另一个字的音.一般来说,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都是用“从某,某声”,这里“从某”是说这个“某”是义符,指示这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木”表明梅是一种树木.“某声”的某,是声符,表示这个字的发音,虽然有可能不完全一样,比如说“海”也是“每声”的.但是大多数时候,声符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在上古的时候是有很高相关性的. 至于“木”和“梅”的声母一样,个人感觉纯属巧合.木字旁的字多了去了,声母是m的不太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