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有关纳粹德国的一切资料!

作者&投稿:邵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想知道关于【纳粹】的所有资料,谁知道啊~

“纳粹”的称呼来自德语的“Nazi”,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简写。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自称效仿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玩弄军队谋取权力,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第三帝国(1933.1--1945.5)为德国纳粹政权的正式名称。1923年由德国民族主义作家布鲁克(1876-1925)在其著作《第三帝国》中首先提出,后被希特勒采用,1933年1月纳粹执政后正式命名。其含义有二: (1)表明纳粹德国继承"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即第一帝国962-1806 )和"德意志帝国" (即第二帝国.1871-1918),系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可以延续千年的最大国家; (2)因在中世纪神话传说中,"第三帝国"被视为持续千年的太平盛世,所以以此来美化纳粹政权。 民族心理 在欧洲,几乎每个国家的不同民族都有强烈的种族优越论与种族歧视观念.而在希特勒掌权后,他更进行大规模的种族大屠杀.屠杀了约六百万的犹太人,而他们的理由却是犹太人不是日耳曼民族,所以不够聪明,因而该杀,以免污染到他们纯正的种族血统. 侵略行为 :希特勒掌权后,德国实行计划工业政策,解决德国的部份的经济问题,同时也强力扩展军备.因而更进一步吞并了奥地利,进而侵略捷克.但是同盟国却采取姑息态度,使得德国更加得寸进尺,在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国侵略波兰.对波兰有协防义务的英,法两国才正式向德国宣战,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标志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卍”字也传入中国。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中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 “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卍”),—种是左旋(“卐”)。佛家大多认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进行的。这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竟被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用来做了他的党旗标志。当然这与佛教毫无关系。希特勒亲自设计的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一个黑色“卐”字。 希特勒对他们设计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 ‘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后来,希特勒还为他的冲锋队员和党员设计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锦旗。 纳粹党 纳粹党,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又称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简称国社党,通称纳粹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英文: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通称Nazi Party)是20世纪前半叶威玛共和国时代的一个德国政党,前身是德意志劳工党(德文:Deutsche Arbeiterpartei,缩写:DAP),后由阿道夫·希特勒领导,在德国议会大选中获胜,党魁希特勒于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魏玛共和国时代结束,进入希特勒独裁的纳粹党时代,俗称“纳粹德国”或“第三帝国”。1945年5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并由盟国占领后,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第2号法令将纳粹党解散并宣布其为非法。

“第三帝国”名词的起源“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尤阿兴姆‧菲奥雷斯(Joachim von Fiores)与其他中古世纪神学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原初意义是指“圣父之国”(Reich des Vaters)、“圣子之国”(Reich des Sohnes)之后的“圣灵之国”(Reich des heiligen Geistes),即上帝拯救世界后,完美、无止境、由圣父、圣子、圣灵统治、以基督为王的第三阶段神国(Reich)。

到了近代,“第三帝国”的概念已脱离神学领域,而被运用在浪漫主义文学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1923年阿图·莫勒·凡登布鲁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在“第三帝国”一书中主张创建一个取代魏玛共和国、同时在传统上与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以及由普鲁士主导建立的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一脉相承的新国家。这个概念在魏玛共和国时代被反民主份子与激进右派团体(包括纳粹)广为引用。

根据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亚瑟(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所写的书,神圣罗马帝国是第一帝国, 1871-1918 普鲁士帝国为第二帝国。亚瑟认为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的失败后,德国人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

[编辑] 经济萧条与纳粹堀起(1933-193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之民主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能解决失业、其他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动),使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纳粹党则属极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诺减少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编辑] 思想控制运动在纳粹党控制德国最初的1933年开始,如5月10日一项焚书运动在全国大肆展开,大学生和教授也纷纷加入纳粹份子烧书的行列[1]。

[编辑] 掌控政权
纳粹大阅兵在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希特勒声称是国会的第二大党德国共产党(也是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逮捕了共产党领袖,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并禁止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纳粹党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国家人民党后又透过胁迫或贿赂的手段,强行通过了《授权法》,只有社会民主党未赞同,是为德国踏入纳粹极权的第一步,最终纳粹党利用《授权法》取缔了所有非纳粹政党。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指称纳粹统治下、“国祚千年”的德国。

在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德国(宣布为第三帝国之帝国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废除总统制,立法成为德国元首(Führer),并派出100,000 名间谍,监察国内的评论家及异见者。

1939年7月10日,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式宣布不再使用“第三帝国”作为官方名称,改以“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s Reich)取代。详见德国历史。

当时,德国总体经济因纳粹党的战争经济计划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许多政治对手、尤其是共产主义者和一些社会主义者,被送去集中营,在纳粹最初统治的时间里,就有数以千计的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踪。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及覆灭(1939~1945)参见: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4月30日,根据希特勒遗嘱,北部战区司令邓尼茨海军元帅任总统,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但戈培尔在希特勒自杀身亡后随即自杀,很快邓尼茨向盟军投降。帝国终结。

[编辑] 国家社会主义参见:纳粹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一般又称作纳粹主义,“纳粹”(Nazi)是德语“国家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简称,原意是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简称国社党)的党员与拥护者。今天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则泛指一般极右法西斯主义者。

大德意志帝国(阿道夫·希特勒)与军国主义的大日本帝国(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王国(本尼托·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同盟集团(Axis)。

[编辑] 经济政策经济大萧条时,失业人口激增,失业率高达40%,亚尔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领导时,起草了一项新经济政策。因于当时工会是共产主义者与共产党容易控制之地带,以及纳粹党的反共意识形态,新经济政策之其中一项即废除工会和实施严密的薪水控制。

希特勒另一方面又重新建军及进行大型工程(高速公路便是此时发明的),短时间内,失业人口大幅下降。(由六百万减至二百万)

[编辑] 特点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缩减甚至消除贫富差距为目标,将德国全国进行重整,社会各部纳入各党组织,如劳动阵线(de:Deutsche Arbeitsfront)与其他从属于党组织的全国与地方性社团。并且,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透过迫害其认定为不纯的事物来达到目的,特别针对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客(如魏玛共和国,共产党等等)。这一时期的政治反对派,参见德国抵抗运动。

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后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大约六百万犹太人、一千万斯拉夫人及各种的其他人种被有组织地杀害。这种种族灭绝的行为在英语中称为Holocaust(意为“大屠杀”),在希伯来语中称为Shoah,纳粹委婉的在德语中称其为“最终解决方案”(Endlösung,一般称杀死犹太人叫“最终解决”)。

纳粹党组织了一个混杂各种职能的“精英组织”——党卫队(Schutzstaffel,缩写SS,其标志为两个闪电形的字母S) ,其中包含准宗教职能、情报机构职能、准警察职能和一支武装力量(称作“武装党卫队”等。这支部队原本由经过严格挑选具有雅利安血统的人组成(但后期随着局势恶化而成分混杂),为纳粹武装力量中的精英,在战争后期常常充当战场救火队的角色。

纳粹党的二十五条政纲中有反自由经济制度的倾向,诉诸于国家的高度干预。纳粹并无像马克思主义诉诸于“生产工具的社会化”,不过其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政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显现著一定的社会主义的精神的。

[编辑] 军事主条目:德意志国防军
早在1935年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前,纳粹德国就以军国主义政策扩军,重建一次大战战败后的德国军事力量。除了陆海空三军外,还另有武装党卫军此一军事力量。1939年9月,希特勒对波兰宣战,以闪电战迅速消灭了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据估计,自1935年至1945年的德国士兵,约有1820万人,约阵亡530万人。除了正规军外,纳粹德国还有数个秘密警察组织,在全国进行监视;另外还有党卫队和冲锋队,也是其军事力量的来源之一。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Nazi Deutschland),正式国名为德意志帝国(Deutsche Reich)和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 Reich),又称第三帝国(Drittes Reich)。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间的德国,当时它处於阿道夫·希特勒的独裁和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体)的意识形态的坚固统治之下。

  纳粹(Nazi)是德语国家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缩写为NSDAP,简称为“国社党”或纳粹党)的制度化意识形态。

  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与军国主义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 和法西斯主义的义大利(本尼托·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同盟(Berlin-Rome-Tokyo Axis)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策动者。

  根据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亚瑟(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所写的书,神圣罗马帝国是第一帝国, 1871-1918 德国为第二帝国。亚瑟认为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的失败后,德国人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

  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白种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通过迫害被认为是不纯的事物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特别针对少数人群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治敌人。这一时期的政治反对派,参见德国抵抗运动。

  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后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大约六百万犹太人、一千万斯拉夫人及各种各样的其他人被有组织地杀害。这种灭绝种族的罪行在英语中称为Holocaust(意为“大屠杀”),在希伯来语中称为Shoah,纳粹委婉的在德语中称其为“最终解决方案”(Endlösung,一般将犹太人杀死就叫“最终解决”)。

  纳粹党组织了一个混杂各种职能的“精英组织”——党卫队(Schutzstaffel,缩写SS,其标志为两个闪电型的字母S) ,其中包含准宗教职能、情报机构职能、准警察职能和一支武装力量(称作“武装党卫队”等。这支部队原本由经过严格挑选具有雅利安血统的人组成(但后期随著局势恶化而成分混杂),号称纳粹武装力量中的精英,在战争后期常常充当战场消防员的角色。

  二战末期,根据希特勒遗嘱,废除元首制,恢复魏玛时代责任内阁制,北部战区司令邓尼茨海军元帅任总统兼总理,海军部部长,作战部部长。最后邓尼茨向盟军投降。第三帝国时代终结。

  http://www.baidu.com/s?cl=3&wd=%C4%C9%B4%E2%B5%C2%B9%FA&t=5

  http://zhidao.baidu.com/q?ct=17&pn=0&tn=ikaslist&rn=10&word=%C4%C9%B4%E2%B5%C2%B9%FA&fr=wwwt

邓尼茨向盟军投降 简直就是侮辱啊 他如果死战到底的话 第三帝国就永远不会消失

http://zhidao.baidu.com/q?word=%C4%C9%B4%E2%B5%C2%B9%FA%B5%C4%D2%BB%C7%D0%D7%CA%C1%CF&ct=17&pn=0&tn=ikaslist&rn=10

纳粹德国党卫军帝国师——第二党卫军装甲师
评论(2)发表时间:2006年4月6日 16时30分
[%repeat_0 match="/data/option"%] [%=@title%] [%=@count%]票 [[%=@percent%]%]
[%_repeat_0%]

纳粹德国党卫军帝国师 帝国师——第二党卫军装甲师

1940 ~ 1942
1943
1944 ~ 1945

历任师长
1939.10.19. ~ 1941.10.14.党卫军上将保罗·豪塞尔(Paul Hausser)
1941.10.14. ~ 1941.12.31.党卫军上将威廉·比特里希(Wilhelm Bittrich)
1941.12.31. ~ 1942.4.19.党卫军上将马蒂亚斯·克莱恩海斯特坎普
(Matthias Kleinheisterkamp)
1942.4.19. ~ 1943.2.10.党卫军上将乔治·克普勒(George Keppler)
1943.2.10. ~ 1943.3.18.党卫军少将赫伯特-恩斯特·瓦尔(Hebert-Ernst Vahl)
1943.3.18. ~ 1943.3.29.党卫军区队长库特·布拉萨克(Kurt Brasack)
1943.3.29. ~ 1943.10.23.党卫军上将沃特·克鲁格(Walter Krüger)
1943.10.23. ~ 1944.7.24.党卫军中将海因兹·拉马丁(Heinz Lammerding)
1944.7.24. ~ 1944.7.28.党卫军旗队长克里斯丁·坦森(Christian Tychsen)
1944.7.28. ~ 1944.10.23.党卫军少将奥托·鲍姆(Otto Baum)
1944.10.23. ~ 1945.1.20.党卫军中将海因兹·拉马丁(Heinz Lammerding)
1945.1.20.党卫军旗队长卡尔·克若尔兹(Karl Kreutz)
1945.1.20. ~ 1945.3.9.党卫军中将维尔纳·奥斯腾多夫(Werner Ostnedorff)
1945.3.9. ~ 1945.4.13.党卫军旗队长鲁道夫·雷曼(Rudolf Lehmann)
1945.4.13. ~ 1945.5.8.党卫军旗队长卡尔·克若尔兹(Karl Kreutz)

命称变化
党卫军占领军(Die SS-Verfügungstruppe)
党卫军占领军(SS-Division Verfügungstruppe)
党卫军“德意志”师
党卫军“帝国”摩托化师
党卫军“帝国”师(Reich)
党卫军“帝国”师(Das Reich)
党卫军“帝国”装甲掷弹兵师
党卫军“帝国”师
第二党卫军“帝国”装甲师

编制变化
党卫军占领军
SS-VT“元首”旗队
SS-VT“德意志”旗队
SS-VT“日耳曼”旗队
SS-VT炮兵团(辖三个炮兵营)
SS-VT炮兵团(辖两个炮兵营)
SS-VT侦察大队
SS-VT反坦克营(1939年6月10日组建)
SS-VT防空大队(1939年6月10日组建)
SS-VT工兵大队
SS-VT通讯大队
SS-VT反坦克大队
SS-VT防空大队
党卫军预备大队

注:党卫军“日耳曼”旗队和其他党卫军部队于1940年12月
1日组成党卫军“维金”师,党卫军第11团、即原来的党卫军“
骷髅头”旗队,替代了党卫军“日耳曼”旗队的位置,并和原部队
于1941年1月28日共同组成党卫军“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师
“帝国”摩托化步兵师
党卫军“德意志”团
党卫军“元首”团
第11党卫军步兵团
党卫军“帝国”炮兵团
党卫军“帝国”反坦克大队
党卫军“帝国”工兵大队
党卫军“帝国”防空大队
党卫军通讯大队
“帝国”独立支援部队

1941年6月,“巴巴罗萨”突袭时
党卫军“元首”团
党卫军“德意志”团
党卫军第11团
党卫军摩托大队
党卫军炮兵团
党卫军侦察大队
党卫军反坦克大队
党卫军防空大队
党卫军工兵大队
党卫军突击炮营(临时加强)

主要编制
(1944年~1945年)
师部
党卫军“日耳曼”团(1940年11月调离)
第三党卫军“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
第四党卫军“元首”装甲掷弹兵团
党卫军“兰格马克”步兵团(1943年夏调离)
第11党卫军步兵团(1940年11月解散)
第二党卫军装甲团
第二党卫军反坦克大队
第二党卫军突击大队
第二党卫军炮兵团
第二党卫军防空大队
第二党卫军火箭炮大队
第二党卫军装甲通讯大队
第二党卫军装甲侦察大队
第二党卫军装甲工兵大队
第二党卫军摩托营
第二党卫军后勤部门
第二党卫军野战医院
第二党卫军战地记者排
第二党卫军宪兵队
第二党卫军野战预备营

http://www.sspanzer.net

上面有不少资料的 可以去上面找你需要的

^^


关于 纳粹德国 的资料
纳粹党的二十五条政纲中有反自由经济制度的倾向,诉诸于国家的高度干预。纳粹并无像马克思主义诉诸于“生产工具的社会化”,不过其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政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显现著一定的社会主义的精神的。[编辑] 军事主条目:德意志国防军 早在1935年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前,纳粹德国就以军国主义政策扩军,...

纳粹德国最有权力的人有那些
如德国经济部长和 Reichsmarschall(帝国元帅)。3. 卡尔·邓尼茨,作为海军元帅,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接替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统和国防部长,是纳粹德国末期的实际领导人之一。4. 古德里安,以其创新的装甲战术和指挥能力著称,他是“闪电战”的创始人之一,对纳粹德国的军事扩张起到了关键作用。

纳粹德国三大名将是?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闪电伯爵”——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

和纳粹集中营有关的电影
和纳粹集中营有关的电影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电影,该片以二战时期的德国纳粹集中营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奥斯卡·辛德勒的视角,展现了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以及辛德勒如何利用职务之便,拯救了1200名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电影通过黑白...

纳粹德国的名帅有哪些?
23、 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海军上将(1891——1980,时年52岁、军龄33年,最高军职纳粹德国总统)被晋升为海军元帅(超越大将军衔),同日被任命为纳粹德国海军总司令;24.1943年1月30日第6集团军司令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大将(1890——1957,时年53岁、33年军龄)被晋升为陆军元帅,此人是少有的没佩戴过...

纳粹帝国最出名的将领都有谁啊?
这位闪击战专家,虽然没有挤进元帅的行列,但他为德国法西斯称雄一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所负盛名,并不亚于纳粹德国26位元帅中的任何一人,他的肖像至今还挂在德国装甲兵部队的军营里。三、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元帅可能是三大名将中名气最大的一位。就连英国首相丘吉尔对他评价都很高,把...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盟友是哪些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纳粹德国发动的,后来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轴心国,那除了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纳粹德国到底有没有其他盟友呢?事实上,当时世界上还有极少数几个国家参与了轴心国一方,是纳粹德国的盟友,这些国家全在欧洲。轴心国集团 一、西班牙王国 1939年4月,由弗朗西斯科...

纳粹的三大集中营地的名称
纳粹的三大集中营地是奥斯威辛集中营、达豪集中营、萨克森豪森集中营。1.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始建于1940年4月,是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德国纳粹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并屠杀了其中的110多万人,受害者...

二战中 纳粹德国 有那些著名将领
(1)戈林元帅。德国空军元帅。空袭凶神。德国战败后,在海牙国际法厅看守所畏罪自杀。(2)邓尼茨元帅。德国海军元帅。二战中最著名的潜艇作战战术---“狼群战术”的提出者、策划者和指挥者。(3)保卢斯元帅。德国陆军元帅。入侵苏联的南方集群司令。入侵苏联之初,曾经在乌克兰成功俘获苏联的整个西南方面军...

纳粹德国有怎样的行动?
不让希特勒夺去。可是,美国政府还一直没有认识到铀会有什么军事价值,这种稀有金属当时几乎全部用来制造钟表盘上的发光字码和用于陶瓷工业。形势越来越明朗了,德国正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西拉德这时意识到,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以遏制德国的核计划。

博罗县13092098622: 哪里可以找到纳粹德国的资料! -
商伏泰白:纳粹目录 简介 《二十五点纲领》 标志 纳粹党 纳粹:从字面上解释,其实是一个褒义词:“收纳精华”.不知道什么原因,前人把“Nazismus”译成了“纳粹”.而纳粹成...

博罗县13092098622: 二战历史资料 -
商伏泰白:百科名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

博罗县13092098622: 关于二战的资料 - 不要下载的,请原谅
商伏泰白: 二战起因: 外交失败,第三帝国兴起 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 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重新组建了纳粹德国空军.1935年,克虏伯工厂开始大量生产...

博罗县13092098622: 有关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资料1~2句 -
商伏泰白: 数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是法西斯在战事失利之际一种报复心理及补偿心理驱使的 . 希特勒杀害犹太人是出于争霸世界的目的

博罗县13092098622: 德国纳粹军队的总人数?是1000万吗? 有很多资料的 混了
商伏泰白: 军队大约在1500万左右(其中1200万左右是纳粹德国军队).战争初期兵力更少这个问题要分开说,先要弄清楚第三帝国和纳粹德国的关系.第三帝国是指纳粹德国及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