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考到西南联大是为了寻找什么

作者&投稿:沃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汪曾祺考到西南联大是为了寻找他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思考空间。

1、远离尘嚣,遇见清新山水

考到西南联大让汪曾祺在遥远的山区环境中体验到清新的自然风光与原生态文化,成为他思考生命与自然的启示。

2、和生动鲜活的群体相处

在大学里汪曾祺认识了一批优秀的同龄人,以及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背景,行为习惯迥异的老师们,而这些人的身影和事迹,反过来也影响他文学创作、思考生命。

3、应对挑战与危机意识

30年代进入西南联大,正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时代之一:民族主义、革命、抗战、思想解放、西方文化的到来……种种挑战与危机意识,也磨琢了他的文学性格与写作特质。

4、拓宽全球视野的重要契机

通过在西南联大广泛涉猎西方文化,逐渐开拓了他的全球化视野,从而获得在东西方文化交汇背景下深入挖掘人性的能力。

5、获得新的知识与启示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深入学习了人文、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成长提供了脉络和内涵。同时,学习与交流还让他领悟到了新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对其文学创作影响至深。

6、探索独立思考和反思意义

西南联大是一个充满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场所,汪曾祺在这里受到了教育家陈立夫、文化学者唐君毅、作家冯雪峰等人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立思考和反思意义的写作风格和哲学思维。

7、激发文学创作激情

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汪曾祺开始接触文学,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把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文字,创作出了许多质朴、幽默、充满生命气息的小说和散文,如《背影》、《窃听》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别为眼前的磕绊低落,生活要厚重且博大得多
1961年春天,汪曾祺被派往河北张家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劳作。所里分派给他一项“任务”:到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让一位西南联大中文系的高材生,天天和土豆打交道,怎么说也有点大材小用。但他没有抱怨过一句,更没感叹过什么怀才不遇,他早已在厚重的生活里获得了一些人生的定力。在那段...

王曾祺与沈从文之间谁是谁的老师
沈从文是老师,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期间曾从师于沈!他的创作风格也深受沈的影响!

朱德熙的人物交往
可是汪曾祺越是心境澄明,不利用朋友为自己谋取方便,他的朋友却越是给予他无私的襄助,当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朱德熙,与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是同学,在汪曾祺被作为重点审查对象,其他人都惟恐避之不及时,朱德熙和另一位同学李荣,着急地为汪曾祺奔走求助,他们几次去找胡乔木,以“傲”出名的李荣...

金岳霖先生佳句赏析
被称为“老金”的金岳霖教授是西南联大众多有趣的教授中的一位。作者把金岳霖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写出来,使得“有趣”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让人好奇心顿生,忍不住往下读。 金岳霖的“有趣”首先体现在他的外貌上。他的帽子,眼镜,脑袋,衣服无一不怪。“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呢帽的前檐压...

昆虫的果品阅读答案
12. 透露出西南联大时人们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作者由于学识渊博不时旁征博引多方比较,呈现出的浓浓的文化韵味。(一点2分)(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18分)昆明的果品 王曾祺 梨 我们刚到昆明的时候,满街都是宝珠梨。宝珠梨形正圆,--“宝珠”大概即因此得名,皮色深绿,肉细嫩无渣,...

读了陆建华《汪曾祺的春夏秋冬》有感
热忱的、素朴的去生活中接受一切,会使生命真正充实坚强起来的。”因此,对于生的执著与热情,一直是汪曾祺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也是其抵抗时生乖蹇的人生命运的精神资源。在西南联大的艰苦岁月里,汪曾祺博览群书,潜心阅读,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流寓上海任教中学期间,他独处陋室(铁皮小棚),也能自得...

《人间草木》是汪占曾祺的经典散文集
《人间草木》是2009年5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系列图书之一,其他还有《打渔杀家·文化篇》、《四方食事·饮食篇》,《人间草木·人物篇》分四部分,分别是人间草木、西南联大中文系、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往事如烟。

汪曾祺的作品风格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

汪曾祺作品 汪曾祺代表作品有哪些
他的作品有《拿戒》、《夜宵花集》、《过水》、《已故崔文坛》等。3.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京中学。1939年夏,他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前往昆明,作为第一个志愿者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报》编辑。1961年冬天,他用毛笔连夜写出了羊舍。1963年,《...

汪曾祺写过哪些文章?最著名的是?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

龙井市18371499343: 汪曾祺的简介(100字以内)谢谢! -
宇文媛邦特: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龙井市18371499343: 为什么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宇文媛邦特: 我也非常喜欢汪曾祺的作品,《受戒》一文堪称绝顶 有叹为观止之感 “士大夫”本指官僚阶层.只有做官或做过官的读书人才是士大夫,没做过的就不算. 而汪曾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所以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所以有人说他是“士大夫”吧

龙井市18371499343: 汪曾祺的有什么文学成就? -
宇文媛邦特: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入学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1950年后任职于《北京文学》、《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杂志社,1958年被打成“右派”,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汪曾祺是一个跨时代的作家.从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几乎一直没有停止文学创作,1980年小说《受戒》发表以后,又广获好评,此后,如此乡土题材而又诗意盎然的小说在汪曾祺笔下源源不断.出版有五卷本《汪曾祺文集》和八卷本《汪曾祺全集》.

龙井市18371499343: 谁对汪曾祺散文产生影响 -
宇文媛邦特: 1、主要是沈从文,尤其是两个人的散文风格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即他们的散文创作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呈现的是一种超然旷达,内心和谐与天地合一的的精神景观.他在现实的人生中、自然中以淡然的艺术视角自由地观照自己的生命本...

龙井市18371499343: 汪曾祺的散文定位于什么时期 -
宇文媛邦特: 汪曾祺先生的创作比较早,大约是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受沈从文先生的影响开始文学创作.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是跨越几个年代的作家. 汪曾祺散文流转生动的语言,真挚关怀的语言,自然旷达的思想共同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似水空明淡泊,阔远生动的美好境界.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的散文更多的写于八十年代.出版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等. 汪曾祺的散文应定位于现当代.

龙井市18371499343: 人间草木 读后感 -
宇文媛邦特: 感叹自己的无知,汪曾祺,一位著名的作家,而我对他是一无所知,真是很惭愧!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

龙井市18371499343: 读了短文,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写出你的体会. -
宇文媛邦特: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

龙井市18371499343: 汪曾祺的《翠子》主旨是什么吗?我们要从中明白什么? -
宇文媛邦特: 《翠子》的主旨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讲述一段在封建思想下萌生的感情,以及孩子眼中童年乡间的趣味景色.这段感情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女和“我”的父亲之间的感情,他们两个明明相爱,可是在当时社会中,这样的感情是不被允许的.这篇文章中除了这段悲伤的情感纠葛,作者更想让我们从中明白,成人眼中的世界和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用孩子的眼光对待这个世界,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美好.

龙井市18371499343: 汪曾祺的晚年的故事 -
宇文媛邦特: 施松卿和汪曾祺携手在中国建设中学一直呆到1946年7月,然后才结伴离开了昆明,一个回到长乐,一个到了上海.正巧那时我刚从南洋回来,我们又一次聚在一起了.在建设中学教书的日子里,汪曾祺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小学校...

龙井市18371499343: 是谁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 -
宇文媛邦特: 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