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问客从何处来是哪首诗

作者&投稿:漆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笑问客从何处来下一句~

“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古诗作品《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鉴赏: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作者:贺知章
别 称:贺秘监
字 号:字季真、四明狂客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汉人
出生地:越州永兴
出生时间:约659年
去世时间:约744年
主要作品:《咏柳》《回乡偶书二首》
主要成就:诗歌、草书
职 务: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
信 仰:道教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主要成就:
1、书法创作
贺知章草书《孝经》
贺知章的作品被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2、诗歌创作:贺知章诗歌以绝句见长,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其诗今存共十九题二十首,包括断句一则。

贺知章《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朝代:唐朝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翻译: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赏析:

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回乡偶书
朝代:唐朝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诗三百首,小学古诗,思乡,感慨,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相关翻译
回乡偶书翻译
翻译: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折叠∧
相关赏析
回乡偶书赏析
赏析:

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选自《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代·贺知章
原文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是回乡偶书这首诗中的一句。这首诗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本诗中儿童笑问的场景很富有戏剧性,请你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_百度...
出自:《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原文节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写出此诗全文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

《回乡偶书》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

三十年不回家,孩子问他来历是什么对应诗句
三、出处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赏析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

回乡偶书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回乡偶书》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回乡偶书》原文:作者:唐代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相见不相识是哪首古诗谁写的
《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这首诗为天宝三年时,诗人归隐永兴时所作,原作二首,这是第一首。且儿童相见不相识是第三句,前一、二句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什么古诗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原文】是这样的,我们再一起来温习\/学习一下: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所以说,你说的这两句诗的出处是《回乡偶书》这首诗的第三、四联哦。...

《回乡偶书》全诗是什么?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解】: 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

古诗 回乡偶书
【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赏析】: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

回乡偶书中哪一句表达的是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慨的诗句?
全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翻译: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

天门市18929636993: 笑问客从何处来是谁的诗句 -
布莫积雪:[答案]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满意请采纳.

天门市1892963699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个诗人所写? -
布莫积雪: 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 风华正茂时离开家园,回家时已经两鬓苍苍,家乡的儿童也把他当成外来客.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让他伤怀呢?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弹指间的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天门市18929636993: 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在哪一首诗上的 -
布莫积雪: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唐朝,贺知章的.

天门市18929636993: 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自谁的笔,诗名是什么? -
布莫积雪: 回乡偶书 贺知章展开全部

天门市18929636993: …… 笑问客从哪里来.这首诗的原句? -
布莫积雪: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门市18929636993: 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在哪一首诗上的 -
布莫积雪:[答案]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唐朝,贺知章的.

天门市18929636993: 笑问客从何处来,它的诗名是什么? -
布莫积雪: 回乡偶书

天门市1892963699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哪首古诗 -
布莫积雪: 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天门市18929636993: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意思是什么? -
布莫积雪:[答案]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不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儿童指家乡的小孩. 家乡的小孩子见到作者都不认识. 因为作者从小离家,现在才回来,小孩子从来没见过他.

天门市18929636993: 笑问客从何处来前面诗句作者是哪个 -
布莫积雪:[答案] 回乡偶书二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