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都有什么官级?都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作者&投稿:尉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朝的核心级别,以乾隆时期为准,是九品十八级制度。即总共分为九品,每品又分为正品和从品,共十八个等级。

但是,要另外加上皇帝、太上皇的一个特殊品级,即超超品。而亲王、郡王、贝子、贝勒,还有被赐封公侯伯爵位的功臣,以及公主额附(驸马)的级别都是超品,高于正一品,属于荣誉头衔,俸禄较高。还有一类,即不入流,是从九品以下的官府雇佣人员。所以,全部算起来的话,共有二十一级。

我国现在最新的《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人员,共分为12个职级,19个待遇级别。职务级别根据所担任职务来确定,如部、省、县长等来界定。

比如,现代的县处级正职(正县长、正处长)就是7级职务,跟清代的正七品县令级别正好对应。

最高职位的对应关系我们就不类比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数较少,比较清晰。

而清朝的不入流人员,类似于现在的公务辅助人员。虽属于公务人员,可以穿公务制服,但属于编外。

但是,清朝有一个核心机构,就是军机处。清朝军机处大臣的品级是不定的。如果是亲王担任,那就是超品,如果是尚书担任,那就是从一品。职责,类似于现代的中央常委,掌管全国一切事务的最终决策。

捡出清代的主要官职说明一下,以职责划分。

正一品,包括“三太”,即太师、太傅、太保,还包括各殿阁大学士、大将军。类似于现在的人大、国务院、政协、军委的最高长官,都是1职级正国级。这在古代全是殿阁大学士、大将军,加太师、太傅、太保衔。

从一品,“三少”,即少师、少傅、少保,外加“太子三太”,以及尚书(古代六部部长,现代被分为了两级,即2职级副国级,和3职级正省部级)、都御史(类似现代最高检检察长,属于2职级副国级,刑部尚书是最高法大法官)。

正二品,“太子三少”,总督(封疆大吏,负责一省或多省的地方军、政、法实权主官,现代没有对应的,军事上有点大军区总司令的意味,如果对应一省,就是3职级正省部级)、内务府总管(统管大内,很牛的)。

从二品,侍郎(六部副部长,职权相当于现在的4职级副省部级),巡抚(负责一个省的行政、司法和军事,类似于集中了省长、省法、省检、省军区的职权,职权大于3职级正省部级,又小于2职级副国级),布政使(各省主官,归总督、巡抚管,类似4职级副省部级,主管民政、税务的副省长)。

正三品,按察使(类似各省法院院长,4职级副省部级),大理寺卿(地位略低于刑部,主管案件复核,职责类似于现在的最高法庭长,有可能是4职级副省部级,或者5职级正厅局级),学政(相当于现代主管教育副省长或者省教育厅厅长,4职级副省部级或者5职级正厅局级)。

从三品,盐运史(现在也是专营,但是没有盐运史的职权大)。

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类似于现在最高法的副庭长,5职级正厅局级或者6职级副厅局级),鸿胪寺卿(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5职级正厅局级),道员(如布政使道员,类似于省属厅局的厅局长,相当于5职级正厅局级)。

从四品,知府(相当于现代的市级正职,5职级正厅局级,但是有副省级市,那就相应的提高职级为4职级副省部级)。

正从五六品,对应副市级,及市属各局,大多对应6职级副厅局级,或者7职级正县处。当然副省级市的副市级属5职级正厅局级。

正七品,知县,相当于县长,7职级正县处级。

从七品到从九品,县丞、知事、县主簿及其他人员,基本上对应8职级副县处、9职级正乡科级、10职级副乡科,及11、12职级的科员、办事员等。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来看,清代的四品官员,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正厅局级干部,特殊情况可能是副省部级,或者副厅局级干部。

扩展资料:

清朝退休制度:

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规定,各部院属官凡年五十五岁以上者,堂官(指的是尚书、侍郎级别的)需详细甄别,最多不过七十岁。七十岁以后,便要勒令退休。七十致仕,特别对一些职位较高的官员,只是个大体界限,很多场合与本人的精力和皇帝或是上级官员的态度有重要关系。

清代官员致仕,一般由本人自行陈请,三品以上官可向皇帝直接上奏折,四品以下京官由所在部院堂官上奏。外官则通过督抚,经吏部求批。

官员致仕以后,便算开缺,需要立即请旨补官。但也有例外,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以“大学士职司赞襄”,有的又以“宣力有年”对于致仕的官员为其保留一个月的官职,表示“国家眷念旧臣,加恩辅弼”之意。

从待遇上看,致仕可分为“着令休致”即同意退休;以原官休致,也就是退休后保留原来品级的荣誉头衔。至于原官俸禄,也有具体规定。

通常情况下,凡大学士、尚书这一级官员,若以原官致仕,回乡后可给予全俸的优待;若因京察自陈原品退休的,给予半俸;部议致仕人员不给俸禄。但不管全俸、半俸或是不给俸,都不是绝对的,只要皇帝开恩,半俸也可改成全俸。

有的官员致仕以后,皇帝为了酬劳他任上的功劳酌予加衔、晋秩的恩宠。雍正十一年(1733年)七月,大学士陈元龙“以年老具疏乞休”。

雍正因陈元龙劳苦功高,又念他是康熙老臣,命“加太子太傅衔,以原官致仕”。这是加衔的例子。雍正元年初,雍正给老病乞休的吏部左侍郎李旭升加以尚书衔,则是属于晋秩的例子。

官员在请求致仕时,也有遇到另外情况的,就是皇帝认为有意怠慢,而给予处分的。乾隆五年(1740年),工部尚书魏廷珍以“老病乞休”,乾隆认为他到任以来,没有显著政绩,也无任何建树为由,下令将他革职回籍。

被皇帝勒令退休的情况时有发生,勒令具有处罚的意思,年龄和身体条件不是主要因素,它和自陈休致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

比如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新皇帝雍正发现翰林院和詹事府等秘书机构中,存在“结党营私”和“互为援引”的事。于是便令大学士张鹏翮、尚书田从典、徐元梦等有关官员,会同甄别,并将查处人员“解退回籍”。这些被解退的官员,就是属于勒休,当然也就不能享受挂职、俸禄等待遇了。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官员因犯过失受到弹劾,皇帝为了保全他的面子,令其休致以代处罚。这样的例子也不少,乾隆时期,朝廷考试翰林院和詹事府编修、检讨以上,侍讲、侍读学士以下官,其中一部分成绩不好,皇帝便着令休致,也含有以休致代罚的意思。

致仕的官员得到皇帝批准后,也不是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在离职前必须将任内各项事务交代清楚。地方正印官还得清查钱粮仓库等项。完成交接工作,是休致前必须做好的工作。

当然了,官员致仕以后,也有因为皇帝需要而重新启用的,此类例子在康熙、乾隆朝都有实例。总之就是皇帝不需要,官员就可以退休,皇帝需要,退休的官员也得重新回朝再次效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官职制度




古代一品京官都有多大权利,为什么一品官衔会是荣誉虚职?
古代一品京官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属于级别非常高的那一种,大家也大概了解官员的制度分为九品18级,每个官级都有正极和从级,越往上的班级是非常难升的,是需要付出很多心血。正一品当中的五官最高是有两种级别,一种是领侍卫内大臣,二是负责銮仪殿的大臣,可以说在和皇帝日常接触当中还负责为皇帝做好...

清朝的一—九品官级分别是什么称谓?
一、官员的品级 清时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末入流”。列表如下: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

韩国古代的官级。
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直接下达王命 都承旨 左右承旨 左右副承旨 同副承旨 两司检察谏议的机构 司宪府 大司宪 执义 掌令 持平 监察 司谏院 大司谏 司谏 献纳 正言 内廷供奉机构 内医院 都提调 提调 副提调 正 佥正 判官 主簿 内资寺 提调 ...

宋朝时期如何分辨官级的大小
光禄大夫(从二品)光禄大夫 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正议大夫(正四品上)正奉大夫 通议大夫(正四品下)中奉大夫 太中大夫(从四品上)太中大夫 中大夫(从四品下)中大夫 中散大夫(正五品上)中散大夫 朝议大夫(正五品下)朝奉大夫 朝请...

清朝的行政级别和军事级别是怎样划分的?
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等:就品级上来说现在似乎没有那么高的侍卫官;就职能来说,可以相当于ZY警卫局。都察院:相当于监察部。 理藩院:相当于外交部(清末以前的外交一般指对蒙古各部、西藏、新疆、俄罗斯、日本、朝鲜、越南等,主要还是管理蒙古)。 翰林院:相当于党校+中科院、社科院。 国子监:相当于清华、北大...

知州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知州,在宋代全称为“权知某军州事”一个州的临时行政长官,“权州”意为暂时管理,也就是说算是节度使这样一个角色。到了明清两代,知州才被命名为官职,“知州”成了各州的行政长官。因此,知州算起来应该是从五品,六品这样一个官级。清朝州又分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知州地位品级与知府一样,相当...

中国古代各朝代官员品级及俸禄?
帽子的最高之处装有顶珠,帽之顶珠是区别官级的重要标志:暖帽 上传的图像 凉帽 上传的图像 1 亲王以下,直到子爵和一品的官员都是红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被视为吉祥之物。世界红宝石产地不多,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

古代官级制度太师
中国古代官级制度中,"太师"这一官职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最初被分为两种含义。首先,"太师"在古代与"太傅"和"太保"并列为"三公",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地位,但往往不直接担任实职,更多是作为一种尊崇和恩宠的象征。如在宋代,赵普和文彦博等大臣就曾被授予太师这一加衔,尽管没有实际政务,却彰显了...

中国古代各朝代官员品级及俸禄?
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代女皇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这种创意一改朝服等级的形象,使人一看便知。 清早期,只有武官为补服制,而补子可随意缀织于朝衣、短...

朝鲜的次官级是什么级的官员
副部长级。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朝所有官职,都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
人肥赛美:[答案] 清朝入关后,清朝官职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从.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光禄大夫、殿阁大学士文职外官:无武职京...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朝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
人肥赛美: 六部尚书,相当于部长. 巡抚,相当于省长. 知府,相当于市长(地级市) 知县,相当于县长.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朝的官职制度是怎么样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人肥赛美: 清朝官职制度 清朝入关后,清朝官职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从.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朝官阶是怎样的 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啊 -
人肥赛美: 清朝分九品十八级官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代 都督属于什么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在清代是什么性质的官 -
人肥赛美:[答案] 都督好像是明朝的官名吧.清代叫提督.提督、都督都是官军事的吧.有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军区首长.但是我们现在的军区比较少. 上一楼说的省长.在清代应该叫巡抚.不叫都督 以上都是鄙人浅见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朝军队中都有什么官职,相当与今天的什么职务?
人肥赛美: 绿营 提督:省军区司令 总兵:师长 副将、参将、游击:团级干部 都司、守备:营级干部 千总、把总:连级干部 外委把总、额外外委:排级干部 八旗: 都统:军长 副都统:师长 参领:团、营干部 佐领:连级干部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朝官员与现代官员行政级别比较 -
人肥赛美: 文职是大学士,太师,太傅,太保.武职是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大臣``` 少保也是正一品,所有内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此外吏部尚书也是正一品,因此被称为“天官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朝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人肥赛美: 清朝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此外,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参政顾问和最高幕僚,负责起草诏令及审议奏章,其职权大致与唐朝的中书舍人相当.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权,即唐朝中书舍人的“参议表章”权.内阁大学士的品级低于唐宋的中书舍人,但巅峰之时的权位与唐宋的中书舍人相当.

凤翔县13310636569: 清朝六品和七品是什么级别? -
人肥赛美: 在清朝官制中,六品和七品都属于中级官员,但七品的级别略高于六品.六品官员对应的现代行政级别为处级,在现代的公务员制度中,这个级别通常被视为部门的主管或高级经理.七品官员对应的现代行政级别为副处级,在现代的公务员制度中,这个级别通常被视为副职或高级职位.总的来说,六品和七品官员在清朝官制中属于中层官员,负责具体的的管理事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