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各朝代官员品级及俸禄?

作者&投稿:大狐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品级——顶戴—————————蟒袍————补服(文/武)
一品——珊瑚—————————九蟒五爪——仙鹤/麒麟
二品——起花珊瑚———————九蟒五爪——锦鸡/狮子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九蟒五爪——孔雀/豹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雪雁/虎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八蟒五爪——白鹇/虎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八蟒五爪——鹭鸶/彪
七品——素金顶————————五蟒四爪——(溪鸟)鸟和(束力鸟)鸟/犀牛
八品——起花金顶———————五早野蟒四爪——鹌鹑/犀牛
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蓝雀/海马
末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黄鹂/无
我国清代文武官员穿着补服,在服饰的前胸和后背正中均缀饰一块绣有飞禽或走兽的丝筛,称“补子”。它又因丝绣的技巧,染工的技法,成了艺术珍品。
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代女皇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这种创意一改朝服等级的形象,使人一看便知。
清早期,只有武官为补服制,而补子可随意缀织于朝衣、短褂、皮褂、马褂之上。到了顺治九年后,对补服的制作有了改变,几乎全盘承袭了明朝的定制,只有个别纹样有所删改。各级官员补服为石青色,款式也一致,为圆领、对襟、平袖过肘、身长过膝,区别仅在于补子形状和纹样的不同。
清代的补子直接袭于明朝,但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二者的主要区别,首先在于型制上。明代补子施于袍,清代补子用于褂。明服为团领衫,前胸补子是完整的一块,清服是对襟褂,前胸的补子被一分为二。明代的补子既有单独缀织到补服上的,也有事先直接织绣在补服上的,清代则为单独织绣成后再缝缀到补褂上的。明代的补子大约40厘米见方,清代的补子稍小,约30厘米见方;再有就是明代的补子多以红色等素色为底,金线绣花,清代的补子则是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色彩艳丽。明代补子四周多为光边,清代补子四周加工精细,多采用花边,并具有装饰效果。明代文官四品以下的补子,多绣有一对飞禽,清代的禽兽均绣单只。
明代的补子只饰于前胸后背,清代宗室的圆补有的不仅饰胸,还有的饰于两肩之上。
缀绣在清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它只不过是绣工的复杂程度和颜色的差别。补子随着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官员所缀绣的补子图案各有不同,主要以文官采用飞禽饰样,武官采用走兽图案,用以显示出武官的威武气势。而官员的元配夫人为朝廷命妇,亦可随夫婿官阶,可在正式的霞帔胸、背部分缀有补子。
补子分圆补和方补两种。圆补用于贝子以上皇亲者,上为五爪金龙纹,分别饰于左右肩上及前胸和后背。方补均用于文官和武将等官员。
清代的补服制度严格,任何人不得逾越。年羹尧的儿子因穿了四团龙补服一项,在给年羹尧定罪悄乎时,就有这一项:“非其人,不得服其服,顺礼也。”
当时,也有官员因自己的职位低,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私自找绣工制作的。清廷三令五申禁止私自制作比自己官职高的补子,但为了利益仍有造假之事发生。制作这些补子的机构,是皇家专门织造绸锦缎的织造衙门。皇家织造衙门聚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他们用各种绣丝彩料,运用和继承精湛的织绣技术手法,织绣出了誉满天下的传统服饰。这些补子如今已成了珍贵的文物和艺术珍品了.
清朝的顶戴花翎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陆运喊分二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
官帽又可以分为朝冠和吉服冠:
朝冠,顾名思义是上朝时戴的,顶子分为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用所饰的珍珠(东珠)的数目来加区别。亲王冠顶装饰有 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辅国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一品以下不能镶嵌冬珠,改为其他小宝石。
吉服冠,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时官员戴的帽子,所谓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礼服,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
帽子的最高之处装有顶珠,帽之顶珠是区别官级的重要标志:
暖帽 上传的图像 凉帽 上传的图像
1 亲王以下,直到子爵和一品的官员都是红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被视为吉祥之物。世界红宝石产地不多,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下图:红宝石朝冠 顶 一品朝冠红宝石顶(清) 二品朝冠顶戴 二品官用珊瑚,是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珊瑚的颜色常呈白色,但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可以用作官帽之上,仅次于红宝石。珊瑚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


给一下古代官职的大小排行
明清官职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

古代官员的品位如何分级?
其他高级官员: 在朝廷中还有一些其他高级官员,如大学士、内阁成员等,他们的品位也较高。官员的品位不仅影响了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和职责,还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待遇和特权。这些官职等级通常基于朝廷或地方政府的官员任命和晋升程序来确定,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中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总之,古代...

中国古代各朝代官员品级及俸禄?
《大清会典》卷二一“文职官之俸”条:“一品岁支银一百八十两,二品一百五十两,三品一百三十两,四品一百零五两,五品八十两,六品六十两,七品四十五两,八品四十两,正九品三十三两有奇,从九品、未入流三十一两有奇”。此为基本工资,称“正俸”;而“京员(中央机关和京城地方官员)例支双俸...

古代各个朝代文臣武将的朝服跟颜色的区别
八品——起花金顶———五蟒四爪——鹌鹑\/犀牛 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蓝雀\/海马 末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黄鹂\/无 明代的补子只饰于前胸后背,清代宗室的圆补有的不仅饰胸,还有的饰于两肩之上。缀绣在清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它只不过是绣工的...

古代文武官员品级排行
唐朝官员品级是古代官员等级制度,唐朝官员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包含官爵,文武职官,勋位等品阶。具体如下: 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

中国古代的官员几品算大官、中等的官员、中下级的官员、小官和芝麻官...
三品到五品是中级官员,一般太守(也就是现在地级市的市长的样子)都是五品以上的。在唐代五品以上入了士族。也就是当官当到五品,儿子就有荫蔽的权力了。可以直接当官或者有入太学、国子监以及地方上的官学的权力。中下级官员就是五到七品。七品是县令,在中央,六科给事中、侍御史这些官员都是六七品...

中国古代官员的等级是咋样分的?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

古代朝廷命官都是什么级别,七品芝麻官属不属于朝廷命官?
两大划分规则相互交错,但是职责还是为了效力于朝廷。但是不同朝代区分官职的方式各异,在清朝文官和武官在官服上纹有的动物是有区别的在动物类别上也有高低等级,一如文官一品的代表动物是鹤而武官代表的动物世是麒麟,文官二品代表动物锦鸡,而武官二品代表是狮子。在宋朝划分官员的等级是根据衣袍的颜色来...

中国古代封建制王朝官员品级制度怎么排序?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协办大学士、总督(加尚书衔)、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 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

五品是什么官
正五品其上是从四品,其下是从五品,但唐朝的正五品是分上下及从五品上下。古代的政府官员按品级分,在现代社会官员按照级别分,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一般而言,正五品相当于厅级,从五品相当于...

阳朔县18027704377: 古代官吏的等级是怎样的?
宫丁利巴: 随着古代统治者任用官员管理天下事务,官吏等级的界限区分也日渐严格.各朝各代的官员体制都有着明确的规定,既确定了各级官吏的职责,也划分了各自的品级官阶....

阳朔县18027704377: 古代的官爷是什么级别?
宫丁利巴: 官爷也就是对古代的官员的尊称.在古代,官员的等级划分在各个朝代各不一样,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有的可能只是在称呼上有区别.官员的等级.多数都是按“品”来划...

阳朔县18027704377: 古代各个朝代的官员等级,封号,等等,越详细越好. -
宫丁利巴: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

阳朔县18027704377: 古代官职由小到大排名?? -
宫丁利巴: 清朝入关后,清朝官职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从.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由小到大排名为: 1、从九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

阳朔县18027704377: 古代的官阶都有哪些?
宫丁利巴: 我国古代官吏的等级通过官阶来体现,先后用“石''和“品'' 来表示.以“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官吏俸禄级别统一正式用“石”作标准. 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

阳朔县18027704377: 古代最大的官员是一品吗??一品就是宰相? -
宫丁利巴: 这个在各朝各代都是不一样的.汉代,官员的等级是按照俸禄来区分的,《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万石以下各级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六百...

阳朔县18027704377: 我国古代的七个品级的官衔是什么?
宫丁利巴: 知州是从五品,知县是七品 隔的很远 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指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级来区分人物高下.“中正”"是专职品评人物的中央官员;“品”即“品状”,指在籍的言行和居官的才能政绩. 通俗的点就是和我们现在的乡长,县长,省长等等一样了.我们分县级省级等等干部等级是一样的!现在清楚了吗?

阳朔县18027704377: 古代衙役等级
宫丁利巴: 1、官员以县衙为例,“官”通常设二至四人,主官一人,佐官数人.主官为县令或知县.下县主官通常为八品,中县主官为七品,上县主官为六品或七品.都城所在县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