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作者&投稿:驹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是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原文:

作者: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告诉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得长远。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




《题西林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收诗揭示的道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要立足整体,综合分析各个方面,才能全面认识事物。表达了作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思想。

《登鹳雀楼》和《题西林壁》这两首诗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它的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得,热爱黄河,热爱祖国得思想感情。《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它的中心思想:《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 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这首诗蕴含着什么的人生哲理
1、《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3、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

题西林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题西林壁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横看成岭侧...

《题西林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后两句先说结果,后点明原因,从而更加突出了最后一句。全诗寓哲理于写景之中,意在说明:如果对复杂的事物不作全面深入调查,就容易因为个人的局限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对事物就难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题西林壁》其他情况简介。《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

题西林壁的诗意?
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西林壁景色的多样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不同的美感和韵味。在这首诗中,苏轼不仅仅是在赞美西林壁的美景,更是通过景物描写,寄托了自己的人生哲理。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表达了...

题西林壁的诗意是什么?
《题西林壁》的诗意是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先,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美景情有独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和千姿百态。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句,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

题西林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题西林壁表达了诗人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

题西林壁表达了什么观点。
题西林壁的诗意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表达的中心思想 -
程疤里亚:[答案] 看问题要全面 从不同的角度多想想 要客观不要主观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表达的中心思想 -
程疤里亚: 看问题要全面 从不同的角度多想想 要客观不要主观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程疤里亚:[答案]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收诗揭示的道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要立足整体,综合分析各个方面,才能全面认识事物.表达了作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
程疤里亚:[答案]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相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如果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表达了什么情感 -
程疤里亚: 苏轼的题西林壁思想感情是热爱大自然、 看事物要从全面来看.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
程疤里亚: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的诗意 -
程疤里亚: 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 必须这样回答 -
程疤里亚:[答案]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看待事物要看得全面,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且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婺源县17749274824: 作者写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为了表达什么 -
程疤里亚:[答案] 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婺源县17749274824: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
程疤里亚: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5.缘——因为.这是作者初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壁上的一首诗. 正看庐山,高岭横空;侧看庐山,峭拔成峰;远近高低,形象各异. 为什么总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呢?恐怕只是因为自身在这山中的缘故吧! 此诗寓理于情景,巧妙地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