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豳风七月深度解析

作者&投稿:雪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诗经豳风七月深度解析如下:

1、这首诗描绘了西周豳地农奴的生活状况和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耕为主,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全诗共八章记述了农奴被奴隶主剥削和繁重艰苦的劳动,最后却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残酷生活画面。


2、诗句先倒序写从秋冬入春,七月过后天气渐渐变冷,而到了九月连抵御寒冷的衣服都没有,更别说如何熬完一个冬天呐!他们在春之伊始要提前修理好农用的工具,继而开始下田干活,

3、农奴干活没有停歇,妻子儿女要把饭食送往田地里,吃完饭好又要抓紧劳动,监督干活的官员看到这一幕心里甚是欢喜。这里田畯的心里描写十分突出,形象的写出了奴隶主压榨百姓的窃喜心情。

4、春天到了,女子们趁着暖阳,踏着小路,提上篮筐去采鲜嫩的桑叶,春天的白天是漫长的,女子忙碌了一天,心里却又担心被公子遇上。这里的公子非正人君子,指的是肆意妄为蹂躏农奴女子的衣冠禽兽,这怎么能不让采桑女担忧害怕啊!


5、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此句对偶,描绘春日的生机盎然,与下文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妇女们在八月割芦苇,修剪桑枝和树枝,使其茁壮成长,他们忙完这些又要急忙开始纺织然后染色,为的是做出漂亮的衣裳给奴隶主。

6、第四段由夏入秋,写出了万物从开花结果到凋零,平民百姓开始收获粮食,继而又准备打猎,献上等的皮毛给贵族,给他们做貂皮大衣,留下劣质的给自己。这里充分体现了百姓劳动过后的成果,被贵族剥夺的残酷现实。

7、前四段讲了百姓繁重的农务,以及替贵族养蚕制衣的辛苦劳作和狩猎动物皮毛。同时也隐含歌颂百姓的勤劳与勇敢之意。




豳风七月所表达的主题内容
豳风七月所表达的主题内容如下: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类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或十二月歌,它所叙述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奴隶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豳地在今陕西旬邑、...

诗经.豳风.七月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古代文学的问题
《七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细节描写 生动真实。本篇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把奴隶们一年之中所从事的农事劳动和生活情景一一细致、具体地再现了出来,涉及面广,内容含量大,真切感人。二、结构严谨 形式活泼。这首诗按月令、时序谋篇布局,从初春开始下田耕种写起,到年终农事...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
奴隶无偿地为奴隶主劳动,所换来的就是一年忙碌却平静的生活,也就是《七月》描写的场景‍‌‍‍‌‍‌‍‍‍‌‍‍‌‍‍‍‌‍‍‌‍‍‍‌‍‍‍‍‌‍‌‍‌‍‌‍‍‌‍‍‍‍‍‍‍‍‍‌‍‍‌‍‍...

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什么诗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民谣诗)。题解:【豳风】之豳(bīn):又写作【邠】。是种草的祖先公刘迁居开发的地方。在今天的陕西省栒县(古邑名xún)(今天的旬县)、邠县。这一工区多存周人旧俗,“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子夏故坛赏析「诗经·七月」
在古代的诗篇中,《诗经·国风·豳风·七月》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细腻描绘了西周时期王畿地区庶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首诗以四季为序,如“一之日”至“十之日”的流转,记录了劳动者们艰辛而富有节奏的农事活动。他们身着褐,在流火的季节里,于耜举趾,耕种田畴,馌于南亩,服务于贵族的公子...

《豳风·七月》
《豳风·七月》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地辛苦劳作。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解读:国风 豳风 七月
解析: 豳风:豳(彬bīn):古邑名,也作邠,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周族祖先公由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迁居于此。《豳风》是豳地一带民歌,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

诗经七月豳风原文及翻译
诗经七月豳风原文及翻译如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诗经.豳风.七月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古代文学的问题
七月》是《诗经》 《豳风》中的杰作。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是周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今陕西武功西南)迁居至此而开发的。《豳风》就是这一带地方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周是重视农业的民族,豳诗大多有务农的地方色彩。《汉书·地理志》说:“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大王徙...

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
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豳风七月》。《豳风七月》是周人居豳时的作品,由奴隶们集体创作,浸润在这悲苦惆怅情感的气息当中,娓娓地讲述着他们年复一年的劳作生活,语言真实、淳朴、亲切、心酸,让人感同身受。《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诗三百》中经典之作,总共8章,88句...

修文县18022046177: 《诗经 - 豳风 - 七月》的作者是贵族还是平民具体赏析 -
储话颠茄:[答案] 的作者无记载,但应该是平民,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描述了一个农家辛勤耕作进而大丰收一起庆祝的事件,最后一章直接表述了农民的喜悦心情.

修文县18022046177: 《诗经》中的《七月》主要表达什么主题啊? -
储话颠茄:[答案] 关于《七月》《七月》是《豳风》中的杰作.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是周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今陕西武功西南)迁居至此而开发的.《豳风》就是这一带地方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周是重视农业的民族,豳...

修文县18022046177: 《豳风·七月》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储话颠茄: 《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1、《豳风·七月》的主旨,《毛诗序》认...

修文县18022046177: 诗经.豳风.七月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古代文学的问题 -
储话颠茄: 《七月》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首先,它描写真实,概括性强.本篇以细节的真实描写见长,这正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标志.诗人把奴隶们一年之中所从事的农事劳动和生活情景,都一一细致,非常具体地再现了出来.涉及面相当广泛,内容含...

修文县18022046177: 关于《诗经·豳风》中的《七月》 -
储话颠茄: ,《豳风•七月》是周历和夏月并用. 《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一文中的“七月流火”之“七月”是指夏历的七月(相当于公历八月),“一之日”其实是“一月的日子”中的“一月”是指周历的一月,也就相当于夏历的冬月,即十一月.“二之日”、“三之日”可依此类推.在诗中,两种历法的表述是有区别的.

修文县18022046177: 诗经七月句子分析 -
储话颠茄: 诗经·七月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修文县18022046177: 《诗经》《豳风·七月》是怎么描绘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忙碌的劳动情景的? -
储话颠茄: 到了周代,栽桑养蚕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养蚕织丝被认为是妇女们都必须参加的副业劳动.《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描写蚕桑,有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忙碌的劳动情景.《豳风·七月》这样描述: 春日载阳,(春天一片阳光) 有鸣仓庚.(黄莺鸟在歌唱) 女执懿筐,(妇女们提着箩筐) 遵彼微行,(走在小路上) 爰求柔桑.(去给蚕儿采摘嫩桑)

修文县18022046177: 诗经七月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
储话颠茄: 《七月》是《诗经》 《豳风》中的杰作.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是周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今陕西武功西南)迁居至此而开发的.《豳风》就是这一带地方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周是重视农业的民族...

修文县18022046177: 诗经《七月》 -
储话颠茄: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民歌.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全诗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

修文县18022046177: 《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
储话颠茄: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释义 前句是引子,天气渐渐凉了.后句是落脚,该缝制寒衣了.今若想观察,要到阳历八、九月才行. 另《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就是说大火星(心宿二)清晨出现在正南方时,寒就退了,大火星晚上出现在正南方时,暑就退了. 另外,中国古代也曾以大火星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中不同地方的规律,制定过历法,称火历纪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