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豳风+七月》

作者&投稿:澹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翻译
诗经七月原文如下:七月 [先秦] 诗经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

《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
每年夏末秋初,大火星的位置就会指闭穗逐渐降向夜空的西边。所以七月流火不是说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到了日渐转凉的时节。“七月流火”原文“七月流火”语出《诗经·豳风·七月》,原文为: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唯卜岁?意思是:7月...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关于“未央”的说法出现在《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天色如何?夜还未尽。”而《诗经·豳风·七月》里关于八月份的只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七月鸣鵙,八月载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七月食瓜,...

《诗经》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什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诗经七月翻译及赏析
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赏析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豳风·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

诗经七月创作背景
背景: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国风·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

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什么诗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民谣诗)。题解:【豳风】之豳(bīn):又写作【邠】。是种草的祖先公刘迁居开发的地方。在今天的陕西省栒县(古邑名xún)(今天的旬县)、邠县。这一工区多存周人旧俗,“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诗经.豳风.七月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古代文学的问题
《七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细节描写 生动真实。本篇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把奴隶们一年之中所从事的农事劳动和生活情景一一细致、具体地再现了出来,涉及面广,内容含量大,真切感人。二、结构严谨 形式活泼。这首诗按月令、时序谋篇布局,从初春开始下田耕种写起,到年终农事...

诗经.豳风.七月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古代文学的问题
七月》是《诗经》 《豳风》中的杰作。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是周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由邰(今陕西武功西南)迁居至此而开发的。《豳风》就是这一带地方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周是重视农业的民族,豳诗大多有务农的地方色彩。《汉书·地理志》说:“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大王徙...

七月豳风原文拼音及翻译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豳风·七月》赏析和名家点评 一、赏析 《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此诗反映了周...

冶旭19296744902问: 诗经.豳风.七月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古代文学的问题 -
石鼓区肝苏回答: 《七月》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首先,它描写真实,概括性强.本篇以细节的真实描写见长,这正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标志.诗人把奴隶们一年之中所从事的农事劳动和生活情景,都一一细致,非常具体地再现了出来.涉及面相当广泛,内容含...

冶旭19296744902问: 《诗经 - 豳风 - 七月》的作者是贵族还是平民具体赏析 -
石鼓区肝苏回答:[答案] 的作者无记载,但应该是平民,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描述了一个农家辛勤耕作进而大丰收一起庆祝的事件,最后一章直接表述了农民的喜悦心情.

冶旭19296744902问: 如何理解评析《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
石鼓区肝苏回答: 这首诗描写了古人进行生产生活的情景,主要为两个内容:生产粮食和制作衣服.周朝采用“井田制”,所耕之田为国家所有,因此国家会派“田峻”这种小官监督农民生产.而养蚕和织布的活动是结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制作衣服.这首诗主要特色是以月份为序描写生产活动,体现了古人对于时令的重视.

冶旭19296744902问: 帮忙赏析一下诗经里面七月篇如题
石鼓区肝苏回答: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

冶旭19296744902问: 关于《诗经·豳风》中的《七月》 -
石鼓区肝苏回答: ,《豳风•七月》是周历和夏月并用. 《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一文中的“七月流火”之“七月”是指夏历的七月(相当于公历八月),“一之日”其实是“一月的日子”中的“一月”是指周历的一月,也就相当于夏历的冬月,即十一月.“二之日”、“三之日”可依此类推.在诗中,两种历法的表述是有区别的.

冶旭19296744902问: 《诗经·豳风·七月》它分为哪三大类?共几篇? -
石鼓区肝苏回答:[答案] 豳风:豳(彬bīn):古邑名,也作邠,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周族祖先公由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迁居于此.《豳风》是豳地一带民歌,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

冶旭19296744902问: 《诗经》《豳风·七月》是怎么描绘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忙碌的劳动情景的? -
石鼓区肝苏回答: 到了周代,栽桑养蚕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养蚕织丝被认为是妇女们都必须参加的副业劳动.《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描写蚕桑,有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忙碌的劳动情景.《豳风·七月》这样描述: 春日载阳,(春天一片阳光) 有鸣仓庚.(黄莺鸟在歌唱) 女执懿筐,(妇女们提着箩筐) 遵彼微行,(走在小路上) 爰求柔桑.(去给蚕儿采摘嫩桑)

冶旭19296744902问: 诗经《七月》 -
石鼓区肝苏回答: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民歌.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全诗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

冶旭19296744902问: 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诗·豳风·七月》有“正笔”,有“闲笔”,请各举 -
石鼓区肝苏回答: 《豳风·七月》出自《诗经·国风·豳风》,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可能是西周初期的作品.全诗生动地描写了奴隶在一年中的劳动与生活,真实地反映也这一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清人方玉润认为诗中“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如是”(《诗经原始》卷八).方玉润的意见为后代多数《诗经》研究者所接受,《七月》的作者可能是奴隶或熟悉奴隶生活的下层士人.全诗八章.一章为总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全诗结构完整,章法严谨,写作上又运用对比、烘托、渲染等手法,描绘出一幅奴隶社会的生活画图,突出地表现出诗人的驾驭古典诗歌艺术技巧方面所具有的杰出才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