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明宫城图》记载承天门有什么建筑特色?

作者&投稿:雷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代的北京天安门有什么特殊的地理特征?~

明代的北京城由一条长达8000米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外城南面正中的永定门是中轴线的起点,终点在皇城北门外的钟、鼓楼。
全城最宏大的建筑和空间都安排在这条轴线上,其他各建筑物也都依这条轴线作有机的布置和配合,且左右对称,整个设计和布局形成一个完整和谐、前所未有的巨大建筑群。
"无以壮丽,尤以重威"。作为皇城正门的承天门就坐落在这条中轴线的中段上。从中轴线上宫城与皇城的建筑布局,可以看出承天门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这一切的设计布局,以及由此构成的宏伟建筑和空间,烘托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
承天门虽是皇城的正门,但它与紫禁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为了增加紫禁城前肃穆、深透的庄严气氛,设计者将紫禁城与正阳门的距离拉长了3里之遥,在其间兴建了大明门、承天门和端门等建筑,一方面给紫禁城增加了意境的序幕,更主要的是为了符合《礼记》所载的三朝五门之制。
从高耸的正阳门进大明门后,开始步入帝王的统治中心,建筑物的节奏也随之有了变化。但见漫长、幽深的中心御路纵长伸远至森严、神秘的内宫,御路两旁通脊联檐的千步廊及两侧文东武西对称排列着的五府六部等中央官署,构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空间,使人目不斜视地直往天安门遥望。
金水桥前,宽阔的"T"字形广场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朱红城台的背景前,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与金水桥两岸的栏墙,远远望去仿佛线绕着一片白云,承托着宏伟壮丽的皇城正门承天门。
承天门往北则端门之间仅140米,两旁工整一致的平排朝房,与天安门、端门两个高大建筑相比显得相形见拙;东有陶左门,西有阙右门,按照"左祖右社"的规制,在承天门东侧建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建筑群,西侧有一组祭祀土地、五谷神的社稷坛建筑群。
午门以内,骤然出现一个广阔的庭院,前面横亘着内金水河,它与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群体建筑,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宏伟的宫廷建筑群。
由此可见,承天门是中轴线上的第一重门。而中轴线上这一有收敛、有放纵、有高昂、有低回的精美设计,体现了艺术上的抑扬顿挫的韵律,灵活地表现出起伏错落、平中出奇的建筑格局。
据史料《明宫城图》记载:明代初建的承天门黄瓦、朱柱,上为面阔五间的门楼,下为开有五孔的城台,外有金水桥五座对应,两侧分列石狮和华表。
在承天门城楼前,有一条河流经过。这条河曾因形似玉带,有人称它"玉带河",或"玉河",又因其位于元朝皇宫处,俗称"御河"。
后因此河的源头是从西边而来,来自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所以元代按照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西方属于金的说法,称之为"金水河"。
金水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殿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为外金水河。
明代以后,金水河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宫廷用水和防护城垣,即所谓"金城场池,深沟高全"。在这一时期,皇宫扑火的几次大的火灾,都得益于金水河的水。
外金水河全长500米,河宽18米,河深约5米,河北岸边沿距天安门墙基32米。两岸均由巨型石条砌成,岸上筑有矮墙。
碧波荡漾的河水,映照着天安门城楼,格外美丽灿烂。后来,金水河仅有承天门前的一段,已成为承天门的装饰,而且大部分改为了暗河。
在永乐年间,明朝以元朝皇城的周桥为蓝本,建造了内、外金水桥。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承天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五座并列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
五座外金水桥造型别致、雕刻精美的石制外金水桥分别与天安门城楼5个门洞相对应。桥南距城门洞62米,桥与桥之间距离5米。
桥稍有坡度,中间出现拱面,而且桥身中间窄,两端宽,呈"]["型。这种变化多姿、起伏曲折的线条,似彩虹飞渡,更增添了承天门的华丽。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
据史料记载,以上五座桥创建于同一时期,而其左右的公生桥,则是后来由于明英宗正统初期创建了左右公生门而得名,左右公生门是在明朝承天门宫廷广场皇城墙长安街一线的两座坐南朝北的皇城小门,且不在皇城城门之数,为明朝五府六部进出皇城的"总门",但无匾额。
在外金水河两岸,各有一对浑重威武、高2.2米的大石狮。这4个狮子雕刻精巧,敦实勇猛,神灵活现,栩栩如生,它们自明朝永乐年间就蹲守在天安门前了。两对石狮雌雄东西成对,相互呼应。
东为雄狮,它右爪抬起,在玩弄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帝王寰球一统的威严统治,其权力统一套字;西为雌狮,它左爪抬起,在戏弄幼狮,象征子嗣昌盛,繁衍绵延之意。
两对石狮的头都歪向内侧,以示其保护中路。东边的雄狮头略向东歪,而眼睛却向西看,西边的雌狮头略向西歪,而眼睛却向东注视,它们都双目圆睁,全神贯注地紧盯着承天门前正中间的御道,仿佛表明它们也是皇帝的忠实卫士。
狮子的雕刻很有特点:广阔的前额,卷曲的鬃毛,撅起的鼻子,张开的大嘴,健壮的筋骨,圆阔的肌肉,加上身上披挂的璎珞彩带和铃铛,显得既威武勇猛却又和善柔顺。其雕工精美,造型逼真,神灵活现,栩栩如生,是我国石狮中的精品。
在承天门前后,各矗立有一对汉白玉浑圆精美的雕龙柱子,名叫"华表",又称"望柱",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每对华表间距为96米,每根华表由承露盘、柱身和须弥座柱础组成,通高为9.57米,其直径为0.98米,重约20000千克。
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尧时的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的方向,并用以王者"纳谏"。
承天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基本形状。可见华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在封建社会,华表为帝王增添了气魄和尊严,是封建皇帝权力的象征。
华表柱头上的部分叫"承露盘"。相传,汉武帝刘彻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承接天上的甘露,以为喝了甘露便可长生不老。
后来,这种形式便流传下来,并且取消了仙人,简化为柱子上面放一只圆盘。盘上有一蹲兽,名"望天",古时一般都称叫它"犼"。
传说,"犼"是一种形似犬的瑞兽,喜好张望,根据所望方位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犼,犼头朝向南方,意思是盼望皇帝不要久出不归,故而称"望君归"。
承天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的石犼,犼头朝向北方,望着紫禁城,意思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应该经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称"望君出"。
华表的柱身呈八角形,一条巨龙盘旋而上,龙身外布满云纹,汉白玉的石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真有巨龙凌空飞腾的气势。柱身上方横插一块云板,上面雕满祥云。
华表的基座为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四面雕刻云龙。在华表基座外有一圈石栏杆,外面四周环绕白石雕花栏杆,栏杆的四角石柱头上各雕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石狮子,它们头朝的方向与承露盘上的石犼一致。栏杆不但对华表起到保护作用,还将华表烘托得更加高耸和庄严。

承天门主体建筑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承天门大殿共有60根直径约为92厘米的红漆木柱,承受着屋顶建筑大部重力。
正面的36扇门窗,为我国传统的菱花格式,连锁不断的花纹,构成一幅简洁整齐的图案。窗的下部为雕花裙板,显得大方稳而重。

据史料《明宫城图》记载:明代初建的承天门黄瓦、朱柱,上为面阔五间的门楼,下为开有五孔的城台,外有金水桥五座对应,两侧分列石狮和华表。在承天门城楼前,有一条河流经过。这条河曾因形似玉带,有人称它“玉带河”,或“玉河”,又因其位于元朝皇宫处,俗称“御河”。后来因这条河的源头是从西边而来,来自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所以元代按照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西方属于金的说法,称之为“金水河”。

金水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殿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为外金水河。明代以后,金水河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宫廷用水和防护城垣,即所谓“金城汤池,深沟高全”。在这一时期,皇宫扑火的几次大的火灾,都得益于金水河的水。外金水河全长500米,河宽18米,河深约5米,河北岸边沿距天安门墙基32米。两岸均由巨型石条砌成,岸上筑有矮墙。碧波荡漾的河水,映照着天安门城楼,格外美丽灿烂。后来,金水河仅剩承天门前的一段,已成为承天门的装饰,而且大部分改为了暗河。




史料《明宫城图》记载承天门有什么建筑特色?
据史料《明宫城图》记载:明代初建的承天门黄瓦、朱柱,上为面阔五间的门楼,下为开有五孔的城台,外有金水桥五座对应,两侧分列石狮和华表。在承天门城楼前,有一条河流经过。这条河曾因形似玉带,有人称它“玉带河”,或“玉河”,又因其位于元朝皇宫处,俗称“御河”。后来因这条河的源头是从...

明代的北京天安门有什么特殊的地理特征?
而中轴线上这一有收敛、有放纵、有高昂、有低回的精美设计,体现了艺术上的抑扬顿挫的韵律,灵活地表现出起伏错落、平中出奇的建筑格局。 据史料《明宫城图》记载:明代初建的承天门黄瓦、朱柱,上为面阔五间的门楼,下为开有五孔的城台,外有金水桥五座对应,两侧分列石狮和华表。 在承天门城楼前,有一条河流经过。

南京的明故宫和北京的前世
我们不妨借用历史文献的记载,还原一下明故宫的原貌:明故宫分为宫城和皇城两部分。让从最里面的宫城开始:宫城,明宫的内城。明故宫的位置:你家在南京东边的燕雀湖上?明故宫已经毁了,很多书都没有明确明宫城在南京的确切位置。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明故宫就是今天的明故宫遗址公园;也有人认为,除了今天明故宫公园。这些观...

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
据考证,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江苏吴县人蒯祥,明永乐十五(1417年)年,明成祖从金陵北迁时,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一、紫禁城是明朝皇帝朱棣年间始建,设计者蒯祥。二、他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今江苏吴县人 。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

天安门是谁设计的
《吴县志》记载,他精于建筑构造,“略用尺(淮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在吴县,关于蒯祥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心总离不了蒯祥如何鬼斧神工。万金声的介绍与古建筑学家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新近出版的《天安门》一书首次公开的南京博物院藏《明宫城图》,十分难得地保留了蒯祥的...

紫禁城的设计者是谁
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承天门(相当于今天的天安门)下所绘的人物据说就是蒯祥。蒯祥后来担任了工部左侍郎。到了晚年,虽然辞官归隐,但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营造工程的问题时,他都非常热心地给予指点。过去北京曾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那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

蒯祥蒯祥故里
蒯祥不仅技艺精湛,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擅长木、泥、石、漆、竹五种工匠技艺,《吴县志》记载他的建筑技艺精准无误。《天安门》一书揭示了南京博物院藏的《明宫城图》,其中保留了蒯祥的画像,他身着官袍,身后是故宫的宏伟景象。据考证,这幅画可能是献给皇帝的。古建筑学家路秉杰教授认为,这幅画...

营造法原的作者介绍
姚承祖(1866——1938年),字汉亭,号补云,又号养性居士。今苏州吴中区胥口镇墅里村人。他是继明代蒯祥之后又一位建筑大师。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幅明代永乐年间的《明宫城图》,图上画的是明代紫禁城(北京故宫)建筑群,图的右下方画着一位身穿明代官服的官员,他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宫殿明...

古代皇家以黄色为尊,为何故宫却叫紫禁城,这一名称从何而来?
故宫的瓦片是黄色的,黄色在古代象征着皇室。只有皇帝才能穿明黄色的衣服,如果有人不经允许而穿了黄色的衣服,可能会被认为有谋反的嫌疑。如果故宫的颜色来命名故宫可能叫红禁城或者黄禁城,但是古代的皇帝非要与众不同,取名紫禁城。因为皇帝都有想长生的梦,他们非常关注风水和天文,知道紫微星是天帝的...

南宁市17367831488: 关于隋唐长安城的资料 -
越杰祺达: 隋唐长安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西安市区.隋称大兴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由宇文恺经过周密调查而精心设计,作为隋代都城.唐朝建立后仍以此为都城,称长安城,并不断修建和扩充.长安城在平面布局上吸...

南宁市17367831488: 古时候有哪些宫殿 -
越杰祺达: 宫殿为皇帝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商代时期,就出现了宫殿.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 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明朝的南京故宫.现存...

南宁市17367831488: 中国最著名的墓 -
越杰祺达: 中国最著名的墓是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

南宁市17367831488: 了解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
越杰祺达: 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

南宁市17367831488: 唐长安城与明都城有什么不同
越杰祺达: 唐长安城(隋称大兴城),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它是隋文帝君臣... 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全城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

南宁市17367831488: 中国的最早的古都是? -
越杰祺达: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文字历史已经有数千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兴土本,着意修建.这些古都,无论...

南宁市17367831488: 我国最早的小说出现于先秦时的地理名著《 》中的神话传说. -
越杰祺达: 《山海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