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推荐一篇很短的朱自清的散文

作者&投稿:勇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给我找到朱自清最短的10篇散文我追加50分~

1、 《序》 2、 《匆匆》 3、 《歌声》 4、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5、 《温州的踪迹》 6、 《背影》 7、 《航船的文明》 8、 《荷塘月色》 9、 《女人》 10、 《后记》 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荷 塘 月 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
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
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
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
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
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
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
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
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
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
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
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
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
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
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
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
元帝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 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春》

  去年暑假到上海,在一路电车的头等里,见一个大西洋人带着一个小西洋人,相并地坐着。我不能确说他俩是英国人或美国人;我只猜他们是父与子。那小西洋人,那白种的孩子,不过十一二岁光景,看去是个可爱的小孩,引我久长的注意。他戴着平顶硬草帽,帽檐下端正地露着长圆的小脸。白中透红的面颊,眼睛上有着金黄的长睫毛,显出和平与秀美。我向来有种癖气:见了有趣的小孩,总想和他亲热,做好同伴;若不能亲热,便随时亲近亲近也好。在高等小学时,附设的初等里,有一个养着乌黑的西发的刘君,真是依人的小鸟一般;牵着他的手问他的话时,他只静静地微仰着头,小声儿回答——我不常看见他的笑容,他的脸老是那么幽静和真诚,皮下却烧着亲热的火把。我屡次让他到我家来,他总不肯;后来两年不见,他便死了。我不能忘记他!我牵过他的小手,又摸过他的圆下巴。但若遇着蓦生的小孩,我自然不能这么做,那可有些窘了;不过也不要紧,我可用我的眼睛看他——一回,两回,十回,几十回!孩子大概不很注意人的眼睛,所以尽可自由地看,和看女人要遮遮掩掩的不同。我凝视过许多初会面的孩子,他们都不曾向我抗议;至多拉着同在的母亲的手,或倚着她的膝头,将眼看她两看罢了。所以我胆子很大。这回在电车里又发了老癖气,我两次三番地看那白种的孩子,小西洋人!
  初时他不注意或者不理会我,让我自由地看他。但看了不几回,那父亲站起来了,儿子也站起来了,他们将到站了。这时意外的事来了。那小西洋人本坐在我的对面;走近我时,突然将脸尽力地伸过来了,两只蓝眼睛大大地睁着,那好看的睫毛已看不见了;两颊的红也已褪了不少了。和平,秀美的脸一变而为粗俗,凶恶的脸了!他的眼睛里有话:“咄!黄种人,黄种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气,脸上满布着横秋的老气了!我因此宁愿称他为“小西洋人”。他伸着脸向我足有两秒钟;电车停了,这才胜利地掉过头,牵着那大西洋人的手走了。大西洋人比儿子似乎要高出一半;这时正注目窗外,不曾看见下面的事。儿子也不去告诉他,只独断独行地伸他的脸;伸了脸之后,便又若无其事的,始终不发一言——在沉默中得着胜利,凯旋而去。不用说,这在我自然是一种袭击,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袭击!
  这突然的袭击使我张皇失措;我的心空虚了,四面的压迫很严重,使我呼吸不能自由。我曾在N城的一座桥上,遇见一个女人;我偶然地看她时,她却垂下了长长的黑睫毛,露出老练和鄙夷的神色。那时我也感着压迫和空虚,但比起这一次,就稀薄多了:我在那小西洋人两颗枪弹似的眼光之下,茫然地觉着有被吞食的危险,于是身子不知不觉地缩小——大有在奇境中的阿丽思的劲儿!我木木然目送那父与子下了电车,在马路上开步走;那小西洋人竟未一回头,断然地去了。我这时有了迫切的国家之感!我做着黄种的中国人,而现在还是白种人的世界,他们的骄傲与践踏当然会来的;我所以张皇失措而觉着恐怖者,因为那骄傲我的,践踏我的,不是别人,只是一个十来岁的“白种的”孩子,竟是一个十来岁的白种的 “孩子”!我向来总觉得孩子应该是世界的,不应该是一种,一国,一乡,一家的。我因此不能容忍中国的孩子叫西洋人为“洋鬼子”。但这个十来岁的白种的孩子,竟已被揿入人种与国家的两种定型里了。他已懂得凭着人种的优势和国家的强力,伸着脸袭击我了。这一次袭击实是许多次袭击的小影,他的脸上便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他之来上海,或无多日,或已长久,耳濡目染,他的父亲,亲长,先生,父执,乃至同国,同种,都以骄傲践踏对付中国人;而他的读物也推波助澜,将中国编排得一无是处,以长他自己的威风。所以他向我伸脸,决非偶然而已。
  这是袭击,也是侮蔑,大大的侮蔑!我因了自尊,一面感着空虚,一面却又感着愤怒;于是有了迫切的国家之念。我要诅咒这小小的人!但我立刻恐怖起来了:这到底只是十来岁的孩子呢,却已被传统所埋葬;我们所日夜想望着的“赤子之心”,世界之世界(非某种人的世界,更非某国人的世界!),眼见得在正来的一代,还是毫无信息的!这是你的损失,我的损失,他的损失,世界的损失;虽然是怎样渺小的一个孩子!但这孩子却也有可敬的地方:他的从容,他的沉默,他的独断独行,他的一去不回头,都是力的表现,都是强者适者的表现。决不婆婆妈妈的,决不粘粘搭搭的,一针见血,一刀两断,这正是白种人之所以为白种人。
  我真是一个矛盾的人。无论如何,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谁也是上帝之骄子;这和昔日的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一。这里有嘿嘿
朱自清简介及作品
发表时间:2004-2-24 7:57:10 文章来源:常熟外国语学校
浏览次数:1310
双击自动滚屏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 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二。【简介】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诗人。字佩弦,号秋实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
朱自清生于光绪年间,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连云港,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子”,“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诗集《睡罢,小小的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了《欧游杂记》。并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活动,本来就是身患胃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 朱自清和陈竹隐。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为3种:1、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题的。2、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3、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作品。
朱自清有著作27部,共长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纪实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还有《绿》《 春》等。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
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
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
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
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
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
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
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
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
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
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
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
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
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
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
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
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
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
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
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
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
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匆匆》写时间的飞逝,短小精炼,意味深长


给我推荐一篇很短的朱自清的散文
我木木然目送那父与子下了电车,在马路上开步走;那小西洋人竟未一回头,断然地去了。我这时有了迫切的国家之感!我做着黄种的中国人,而现在还是白种人的世界,他们的骄傲与践踏当然会来的;我所以张皇失措而觉着恐怖者,因为那骄傲我的,践踏我的,不是别人,只是一个十来岁的“白种的”孩子,...

朱自清的散文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谁能帮我找一篇关于朱自清的作文?
寒舍有三联版的书,对照一过,新增的两篇文章,一是朱先生的公子朱乔森的《再版序》,一是王瑶1988年朱先生九十诞辰纪念会上的一个发言。编后记中还说,年谱部分“改用了季镇淮先生在1986年补充、修改后载于《朱闻年谱》中的《朱自清年谱》”,我对照了一下,三联版出注126条,清华版数目相同。查寒...

各位网友,给我推荐几篇名篇美文,适合初中生的。 尽可能短一点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

朱自清全集的简介
但这则短跋其实大有意味:第一,此跋具体指出了朱自清下笔矜重不苟,一篇不长的文章磨了很长时间。写得慢自然就写得少。此事颇可玩味深思。第二,朱自清此文“精细切实”的路子与俞文的写意笔墨很有些不同,俞平伯诗人气质似乎更重些。第三,散文既然是文学创作之一,不免会有所虚构,朱俞二人同游秦淮河,而所记“...

谁可以给我介绍一下朱伯温??明朝人
一位长辈给我推荐了几本朱伯温写的书,可我很想了解一下这位明朝人,有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吗?... 一位长辈给我推荐了几本朱伯温写的书,可我很想了解一下这位明朝人,有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吗?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

有谁能讲一讲朱买臣的故事
但我看了《汉书》原文,觉得他的老婆并没有什么不好,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朱买臣家里穷,他又只爱读书,不置产业,所以落得夫妻两个打柴为生。他的老婆也是能够同患难的,朱买臣在前面挑一担柴,她在后面背一些柴跟着,并不以为苦。两人的离婚,只是因为发生了一点口角。朱买臣砍柴不忘读书,担着柴...

读朱自清读后感推荐5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读朱自清读后感篇1 每当我翻开一本好书,阅读一篇美妙的文章,就好象在我眼前展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朱自清的《匆匆》就是这样,给我力量,催我奋发上进。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春意盎然,有一番韵味的开头,深深地吸引...

朱穆好学文言文
①朱穆(100—163):东汉大臣,字公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曾任刺史、尚书等职。②差:同“瘥”,病愈。 【译文】 朱穆年五岁时就颇有孝顺的名声,父母生病,他就不吃不喝直到他们病愈为止。长大后刻苦学习,一心读书。有时思想灵感来了,自己的衣帽丢了也不知道,甚至坠落坑边。他父亲曾经认为他很愚笨,几乎...

朱买臣休妻的故事情节
他是一个胸有大志而不在乎贫穷的人,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耻笑,一边砍柴,一边大声朗诵诗书。朱买臣的妻子很是反感丈夫的行为,就劝朱买臣不要再那样放纵。朱买臣对妻子说:“我注定到了五十岁发迹,我知道你跟着我受了苦,等我成功以后,会好好地报答你的。”妻子听了,冷笑道:我跟着你受够了邻舍的...

永平县15548936610: 给我推荐一篇很短的朱自清的散文 -
闻琪他尔: 匆匆作者: 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

永平县15548936610: 谁能给我找到朱自清最短的10篇散文我追加50分 -
闻琪他尔: 1、 《序》 2、 《匆匆》 3、 《歌声》 4、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5、 《温州的踪迹》 6、 《背影》 7、 《航船的文明》 8、 《荷塘月色》 9、 《女人》 10、 《后记》因该是这些.

永平县15548936610: 朱自清的比较短的散文 -
闻琪他尔: 《春》、《匆匆》

永平县15548936610: 有没有朱自清的短篇散文? -
闻琪他尔: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

永平县15548936610: 求:朱自清短篇散文 -
闻琪他尔: 《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

永平县15548936610: 朱自清的散文(短一点的) -
闻琪他尔: 《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永平县15548936610: 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些? -
闻琪他尔:[答案] 我们接触的最早的应该是《匆匆》吧!小学课本里就有.“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这都是朱自清选入教科书的散文, 《背影》是一篇很有情的文章,《荷塘月色》是一篇很有景的文章,都是,我自认为是散...

永平县15548936610: 请给我推荐一篇朱自清的写得很好的散文.请看要求.不要他的非常出名
闻琪他尔: 憎 我生平怕看见干笑,听见敷衍的话;更怕冰搁着的脸和冷淡的言词,看了,听了,心里 便会发抖.至于惨酷的佯笑,强烈的揶揄,那简直要我全身都痉挛般掣动了.在...

永平县15548936610: 给我一篇朱自清散文 -
闻琪他尔: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