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是什么朝代

作者&投稿:锻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那些朝代怎么分的.就是那是鲁隐公十年,鲁庄公,齐~

你说的是春秋时期。按朝代属于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商、周。周朝前期比较稳定,中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周朝在平王手上将国都东迁,此后出现了诸侯争霸局面,王室衰微。史上将东迁以前的周朝叫“西周”,后面叫“东周”。东周作为世袭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经过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通过兴修水利、使用铁器和耕牛,奴隶解放,生产力大发展。各诸侯国不再甘心做诸侯,各自一体,陷入混战,直到秦始皇统一,这个时期称为战国时期。
鲁隐公、齐桓公、晋文公等,都是东周的诸侯国国君。

鲁迅是现代人。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东北大学。“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扩展资料: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鲁隐公是春秋时期的人。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
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
鲁隐公息是周公八世孙,鲁惠公与继室声子之子。成年后,父惠公为其娶于宋。然宋女至鲁后,父亲惠公见宋女美丽,于是自纳之,宋女是为仲子。不久仲子为惠公生下公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息和允二人的母亲都是陪嫁的“媵”,允的母亲仲子是右媵 ,地位仅次于嫡夫人,所以仲子地位比声子高贵。子以母贵,允虽然年幼然而地位尊贵,息虽然年长然而地位卑贱。但由于地位相似,所以息和允这种尊卑关系是隐秘的,鲁国人并不知晓。到惠公死时,息因年长而贤能,鲁国大夫们都举荐他,并要立他为国君。因为允当时太幼小,在这种情况下息如果推辞,那么就不知道允将来是否一定能被立为国君;如果允被立为国君,息又担心大夫们不能很好地辅佐年幼的国君,所以息只好代替允上台执政,息是为了立允才做国君的。

人物生平
鲁隐公息是周公八世孙,鲁惠公与继室声子之子。成年后,父惠公为其娶于宋。然宋女至鲁后,父亲惠公见宋女美丽,于是自纳之,宋女是为仲子。不久仲子为惠公生下公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息和允二人的母亲都是陪嫁的“媵” ,允的母亲仲子是右媵 ,地位仅次于嫡夫人,所以仲子地位比声子高贵。子以母贵,允虽然年幼然而地位尊贵,息虽然年长然而地位卑贱。但由于地位相似,所以息和允这种尊卑关系是隐秘的,鲁国人并不知晓。到惠公死时,息因年长而贤能,鲁国大夫们都举荐他,并要立他为国君。因为允当时太幼小,在这种情况下息如果推辞,那么就不知道允将来是否一定能被立为国君;如果允被立为国君,息又担心大夫们不能很好地辅佐年幼的国君,所以息只好代替允上台执政,息是为了立允才做国君的。

隐公五年(前718),在棠地观看捕鱼。八年(前715),与郑国交换天子所赐之封邑太山的枋和许田。

隐公十年(前713),鲁国联合齐、郑攻打过宋、许两国。在其中几场战役中,公子挥都立了大功,这样就导致了公子挥在鲁国的专权。

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挥来见隐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后对隐公说:“主公当了这么多年国君,国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满朝文臣武将没有不听从您的。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依我看,我最好还是趁早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稳稳地继续当您的国君,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鲁隐公听了,非常惊愕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过是因为太子允年幼的缘故,才代他做了十几年的国君,现在太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太子允了。”

公子挥害怕公子允听到这个事之后杀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说隐公的坏话诬陷隐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国君,并请求让自己杀掉隐公。公子允听信公子挥之话,于是同意公子挥请求去杀隐公。 鲁隐公做公子时,曾与郑国作战,被郑国俘虏,贿赂了郑国大夫尹氏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羽父就趁隐公去祭拜时率军把隐公给杀了。公子允上台,即为鲁桓公,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挥又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最后找了个替罪羊挡了过去。 [1]

《春秋》没有记载鲁隐公是如何被安葬的,因为要隐瞒隐公被桓公所弑这件事。按照《春秋》的体例,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载葬礼,认为就像没有臣子一样。《春秋》也没有记载隐公死的地点,是不忍心说明。

为政举措
内政

鲁隐公五年春,隐公又不顾大夫臧僖伯苦口婆心的劝阻,大老远地非要跑到边境棠地去看捕鱼,按当时礼法,打鱼是贱业,身为诸侯王去看这个热闹,是大大的掉价儿,“非礼也”,何况还是不远万里跑到边境去看热闹,所以《春秋》曰:“公矢鱼于棠”。

鲁隐公五年秋,隐公又主持了鲁太子生母陵寝的落成典礼,典礼上跳了个六佾之舞(执羽的舞者八人一列为一佾,六佾就是六列) ,按礼法,第一,隐公只是摄政,鲁太子亲娘不是他的娘,他不该主持这个典礼,第二,这个舞跳得也不对,天子八佾,三公六佾,诸侯四佾,士大夫二佾,隐公身为诸侯却搞了个六佾,就是谮礼,因此《春秋》里记录“初献六羽,始为六佾”,这个“初”和“始”两个字都是讥讽隐公带头开始不守规矩,从此,礼崩乐坏,到后来连鲁国的大臣都敢在自家院子里跳八佾之舞了。

虽然六佾之舞违反礼法,但总体上说,隐公还是非常尊从传统礼法的,尤其是在鲁国这样一个非常重视传统的国家。比如,隐公三年,其生母声子死了,隐公虽然已经是国君,但仍然以庶母之礼葬之,远比不上惠公的嫡妻仲子去世时的排场。

外交

隐公共执政了十一年。这段时间的局势的纷争主要发生在郑国、宋国和周朝,而鲁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都比较和平。鲁惠公晚年时,鲁与宋战。隐公即位后,立刻与宋国和好,恢复了传统的盟好关系。

鲁隐公六年,又与新兴的郑国修好。在中原大国宋国和郑国的争斗中,鲁国一直保持中立。 直到鲁隐公九年,因为宋国的外交失误,鲁国才开始倾向于郑国。

鲁隐公时期对于周边的小国的关系也是比较和睦的。即位之初,就和邾国签订盟约。

隐公二年将女儿嫁给纪国国君, 隐公八年,和莒国盟于浮来。

隐公十一年春季,滕国、薛国国君来朝,还对应该谁先参拜鲁君的问题发生争执,最后靠鲁隐公居中调解才罢。夏季,隐公和郑庄公在郲地会见,策划进攻许国。秋季,七月,隐公会合齐僖公、郑庄公进攻许国。 这些都反映了鲁隐公在对外关系上宽厚的方面。

人物评价
按谥法:“不尸其位曰隐”,指其位不终。

清高士奇认为:鲁隐公之失,不在于让位,而在于让位之道考虑不周。惠公去世时,太子姬允已经六七岁了。隐公此时之上策应该是学其祖宗周公辅佐成王之故事,“抱负以临群臣,听国政”。这样,自己代理国相,行摄政之事就名正言顺了,以后想归政于太子也比较容易,即使有奸人想从中挑拨,也难以找到借口。而如今,隐公成了事实上的国君,不管国人,大臣还是国际舆论,都承认这个事实,并且不知道他对太子的真实打算。虽然他有退隐的准备,但仍不足以安抚太子的不安,也不足以杜绝羽父之流的野心家的阴谋。所以,隐公有心让位,或有其事。但贪恋权位,犹豫不决,则是祸根。加上自己的政治能力本身就不足,不但不知如何约束下属,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他最终沉没也就理所当然了 。

人物轶事
• 惠公夺妻

鲁隐公名息,一作息姑,其母声子。其父惠公的夫人是孟子,孟子死得早,声子成为继室。 隐公长大以后,鲁惠公为他聘娶了宋武公弟弟女儿仲子为妻,新妇来到鲁国,惠公见其貌美,竟强占为己妻,生了儿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

• 观鱼台观鱼

鲁隐公五年(前718)春天,都城到处有人传说棠地有善渔者总是能捕上最多最大的鱼(一说用弓箭射鱼),鲁隐公在他摄政的第二年,就在棠邑与徐戎签订过盟约,深知棠地的风景秀 丽,人民安乐,于是决定前去观赏。

此事被老臣公子区(臧僖伯)知道了,他立即面见隐公进谏:“我听说无论什么东西如果和祭祀、战争无关,那么做国君的就不应当去理会它。国君的职责在于使人民服从于自然的秩序,如果不遵从自然秩序就称作乱政,经常去做乱政的事,国家就会衰败。所以春天摘除不孕果实的枝杈,夏天为谷苗间草除害,秋天收获后打鸟捕兽,冬天旷野里结伙狩猎——这都是在农忙空隙所干的事情啊!……飞禽猛兽的肉不能放在宗庙里的祭器里,这是从上古就定下来的规矩。至于如何去采集山川林泽的果实,如何去准备充当器用的物件,一般小臣所做的事情,是有关部门官员的职守,绝不是一个国君所应当亲自去做的。”

这一番明讲暗喻的大议论直说得鲁隐公哑口无言,过了好一阵才嗫嚅着说:“我并不是专门去观鱼,我只不过是要去视察一下那个地方的防务罢了。”公子区明知鲁隐公在为自己辩护,但也不好说破,只得称病不从。鲁隐公到了棠地,早有地方筑造好华美的台子,命令善渔者大设捕鱼之具请隐公临水而观之。其后此地遂留下鲁隐公观鱼台遗迹,今鱼台县之名即由此而来。 [1]

王侯世系
• 前任:鲁惠公

• 继任:鲁桓公

展开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残轩阁主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

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鲁隐公息是周公八世孙,鲁惠公与继室声子之子。成年后,父惠公为其娶于宋。然宋女至鲁后,父亲惠公见宋女美丽,于是自纳之,宋女是为仲子。不久仲子为惠公生下公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息和允二人的母亲都是陪嫁的“媵”[1] ,允的母亲仲子是右媵[2] ,地位仅次于嫡夫人,所以仲子地位比声子高贵。子以母贵,允虽然年幼然而地位尊贵,息虽然年长然而地位卑贱。但由于地位相似,所以息和允这种尊卑关系是隐秘的,鲁国人并不知晓。到惠公死时,息因年长而贤能,鲁国大夫们都举荐他,并要立他为国君。因为允当时太幼小,在这种情况下息如果推辞,那么就不知道允将来是否一定能被立为国君;如果允被立为国君,息又担心大夫们不能很好地辅佐年幼的国君,所以息只好代替允上台执政,息是为了立允才做国君的。[3]
隐公五年(前718),在棠地观看捕鱼。八年(前715),与郑国交换天子所赐之封邑太山的枋和许田。[4]
隐公十年(前713),鲁国联合齐、郑攻打过宋、许两国。在其中几场战役中,公子挥都立了大功,这样就导致了公子挥在鲁国的专权。
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挥来见隐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后对隐公说:“主公当了这么多年国君,国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满朝文臣武将没有不听从您的。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依我看,我最好还是趁早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稳稳地继续当您的国君,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鲁隐公听了,非常惊愕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过是因为太子允年幼的缘故,才代他做了十几年的国君,现在太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太子允了。”[5] [6]
公子挥害怕公子允听到这个事之后杀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说隐公的坏话诬陷隐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国君,并请求让自己杀掉隐公。公子允听信公子挥之话,于是同意公子挥请求去杀隐公。[7] 鲁隐公做公子时,曾与郑国作战,被郑国俘虏,贿赂了郑国大夫尹氏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羽父就趁隐公去祭拜时率军把隐公给杀了。公子允上台,即为鲁桓公,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挥又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最后找了个替罪羊挡了过去。[6] [8] [9] [10] [11]
《春秋》没有记载鲁隐公是如何被安葬的,因为要隐瞒隐公被桓公所弑这件事。按照《春秋》的体例,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载葬礼,认为就像没有臣子一样。《春秋》也没有记载隐公死的地点,是不忍心说明。[12]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

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

鲁隐公是鲁惠公的庶长子。其母声子。成年后,父惠公为其取于宋。然宋女至鲁后,父亲惠公见宋女美丽,于是自纳之并立为夫人,宋女是为仲子。不久仲子为惠公生下公子允,并被立为太子。

按到惠公死时,因为允太幼小,鲁人共同让息代理国政,不叫作即位。周朝的传统礼法,立嫡以长,无嫡立长。惠公死时太子允(即鲁桓公)还太小,于是遗命隐公上台执 政,却不是正式继承侯位,而是摄 政。

首先,你所说的象鲁隐公几年什么的,这不叫朝代,叫纪年.只有周朝是朝代名.二、在周朝,最高统治者叫“王”,如周文王,周武王等.周天子(也就是周王)在他的国土上又分封诸侯国,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叫“公”,如你所提到的鲁隐公、鲁庄公、齐桓公等.那时,周朝也好,鲁国、齐国也好,纪年都是用王或公的称呼加上在位几年来表示,如你提到的鲁隐公十年就是指鲁隐公在位的第十年.那个时候,同是某一年,因为同时有好多诸侯国,所以同一年可以是不同诸侯国的某一年.如公元前722年,是周平王四十九年,也是鲁隐公元年,也是宋穆公七年,郑庄公二十二年


鲁隐公是什么朝代
鲁隐公是春秋时期的人。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

战国的前一个朝代是?
战国时期之前的朝代是春秋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相传《春秋》为孔子修订,但至今学术界对此说尚有诸多质疑,并无统一观点。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

左传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左传是一部什么体裁的史书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述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的各国重要历史事件。《左传》当中有哪些名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春秋战国是哪个朝代
春秋战国属于西周末期东周整个朝代,这是一个乱世 春秋战国中“春秋”的来历?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

春秋是通史还是断代史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春秋》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中间没有断代,所以是通史。《春秋》是中国传世最早的一部按年月日顺序记录的编年体史书。它原是鲁国的国史,全书一万八千余字,出自鲁国史官之手,经过孔子的整理。

春秋时期末期是什么朝代?
春秋时期末期的历史朝代属于东周。春秋时代,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属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严格说来,春秋战国不是朝代,而是“时期”。其名称源于鲁国史官所编撰的编年史名《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

公入而赋:的翻译是什么
隐公之年(公元前772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五、译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

春秋战国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什么意思? 之前之后是什么朝代啊?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起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

公矢鱼于棠的翻译是什么
隐公在棠陈列渔具。相同朝代的诗歌《采薇歌》、《春王正月》、《宋人及楚人平》、《吴子使札来聘》、《虞师晋师灭夏阳》、《郑伯克段于鄢》、《曾参烹彘》、《智子疑邻》、《师旷撞晋平公》、《滥竽充数》。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臧僖伯谏观鱼的详细信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

左传是哪个朝代
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的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槐荫区18357237970: 在东周的时候,那些朝代怎么分的.就是那是鲁隐公十年,鲁庄公,齐桓公几年那些! -
季岚冠心:[答案] 首先,你所说的象鲁隐公几年什么的,这不叫朝代,叫纪年.只有周朝是朝代名.二、在周朝,最高统治者叫“王”,如周文王,周武王等.周天子(也就是周王)在他的国土上又分封诸侯国,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叫“公”,如你所提到的鲁隐公、鲁庄...

槐荫区18357237970: 那些朝代怎么分的.就是那是鲁隐公十年,鲁庄公,齐 -
季岚冠心: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

槐荫区18357237970: 鲁隐公元年是公元前哪一年?要精确到日的鲁隐公·元年是公元前某年某月某日至公元前某年某月某日周代不是以十一月为年初吗?怎么会是公元前722年1月... -
季岚冠心:[答案] 公元前722年1月16日-前721年1月4日

槐荫区18357237970: 什么叫"春秋时期" -
季岚冠心: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

槐荫区18357237970: 隐公元年是什么意思 -
季岚冠心: 春秋纪年之始 鲁隐公出名的最大原因也许就是因为: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摘自 鲁隐公_百度百科

槐荫区18357237970: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 -
季岚冠心: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

槐荫区18357237970: 江苏教育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⑦求各朝代人名及简介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每朝各四个, -
季岚冠心:[答案] 春秋:赵无恤 简介:赵襄子,三家分晋主力军,水漫智军大营,杀智伯.灭外族 战国:秦始皇 简介:统一全国,修筑长... 辽国名人 东丹国王李赞华春秋的名人 ·鲁庄公 ·鲁闵公 ·鲁桓公 ·鲁隐公 ·鲁隐公 ·柳下惠 ·颜回 ·吴起 ·...

槐荫区18357237970: 鲁隐公元年是公元前哪一年? -
季岚冠心: 公元前722年1月16日-前721年1月4日

槐荫区18357237970: 东周列国年鉴??? -
季岚冠心: 前770 周平王迁都洛邑,周室衰弱,齐,楚,秦,晋始大. 前722 鲁隐公即位. 同年 郑庄公(郑由于辅佐王室迁都有功,主朝政,在五霸之前,郑强盛,庄公于前701死后,诸子争立,内乱,郑国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