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理解是岳飞的哪个典故?

作者&投稿:银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岳飞有哪些典故啊?急!!!!~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追谥岳武穆王,为中国南宋时期的名将。

生平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1]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1124年21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历官御前忠武统军、鄂州驻答诸军都统制使、河阳等三镇节度使。

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 ,岳飞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江红》。

1140年(绍兴十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直迫金国首府汴京。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 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之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至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追封鄂王,谥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被处死的原因
岳飞父子被宋高宗处死的原因有多种说法:

宋高宗耽心如果岳飞取胜,可迎徽钦二帝回朝,宋高宗天子地位可能不保。但也有人认为宋高宗并不担心此事。徽宗当时已死,而高宗和金国绍兴议和时屡次强调要迎钦宗回宋。后来由于金国的反悔钦宗才未被释放。钦宗本人在执政时就已心生退意,高宗并不惧怕失去权利。
为讨好金人,以利和谈。
秦桧是金国奸细。此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无稽之谈。
岳飞由于深受重用而干涉高宗立嗣的问题。高宗本人无后,而岳飞屡次上书建议高宗为社稷安定着想早日立嗣,犯了高宗的忌讳。岳飞用十二道金牌才被召回更显得拥兵自重。所谓“莫须有”罪名是指其拥兵干涉立嗣,不需要证实其谋反罪名就可处死。
一种大胆的猜测,岳飞可能是宋徽宗流落民间的儿子,赵构的兄弟。赵构因发现此事,才在短短的一年里由高度信任岳飞转而指示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文学中的岳飞
岳飞充满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重要素材,也是元代到清代,甚至辛亥革命时汉族反抗异族政权的民族主义斗争的精神旗帜。这些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甚至民族偏见的作品已经将他“符号化”,以至于他真实生平反而无人问津。

孝道
在所有的故事中,岳飞被同时描绘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完美军人与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的模范。这些故事有的强调他与生具来的民族主义精神,如(岳母刺字),其母通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这个民间杜撰的故事也体现了他的“孝道”,在“家国同构”的中国古代社会有特殊寓意。

军事
有的故事强调他的军事天才,在《岳家军》等民间文学作品中,岳家军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令行禁止,甚至让敌人也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他出师百战百胜,朱仙镇大捷,将金兵打得一败涂地。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着重描绘了他的个人悲剧,并把它和民族命运相联系。.
政治
这些描写的共同范式如下:在战局顺利,本可直捣金国黄龙府的情况下,岳飞被南宋皇帝赵构十二道金牌招回,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些描写体现了中国社会不自觉的“泛道德化”倾向,即用道德标准评价政治事件,把政治矛盾描绘为政治人物“忠”,“奸”的道德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岳飞被诬陷至死而宁死不反,体现了儒家的忠君之道,也同时为这些作品所肯定。这个道德悖论也成为后世争议的焦点之一。在明代话本《黄龙府》中,作者采取了反历史主义的立场,将历史改写为岳飞打败金朝军队,“直捣黄龙”。关于冤屈与忠诚的类似的命题也可以在《水浒传》这样的作品中被发现。

事实上,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关于岳飞的诸多争议还在继续。比如说,,在五六十年代,官方历史学家就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批判他的“愚忠”。到了20世纪后期,基于中国已经是,而且根据官方意识形态也一直是“多民族国家”的现实与历史,教育部负责中学历史教学的机构曾经发文,不再将其作为“民族英雄”来歌颂,但这只是个别事件。如由余桂元主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提到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种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不可否认的是,岳飞的故事已经作为全世界华人,特别是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人,对自身悠久历史的苦难与荣耀的共同记忆而传诵。这种记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相关的典故已经成为汉语的“成语”和固定表达,如“直捣黄龙”“尽忠报国”等。

诗词
如同很多中国古代的将领和政治家一样,岳飞也以文才传世。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全世界华人所熟知。但这首著名的词是否为他所作在文学界尚有争议,事实上,因其中很多的“身后之语”,故后人出于政治或其他目的伪托的可能性很大。

岳飞另有一首《小重山》,写出了他忧心忧国却在朝中孤立无援的心境.

军事、武术
除诗词外,据说有岳武穆兵书,有岳家拳,岳家枪传世。且被心意六合拳派尊为祖师。

书法

岳飞的书法也令人称道,“还我河山”四个字气势磅礴,现为杭州岳庙匾额。

“薛无丁山岳无雷”,也就是说历史上薛仁贵没有薛丁山这个儿子,岳飞没有岳雷这个后代,他们只是作者塑造的人物。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文学作品人物的形象在于塑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创作。

无人理解是岳飞的“知音”这个典故。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作者: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
  昨晚受寒的蟋蟀不断哀鸣,惊醒我回千里之外(金国占据的地方,以及二帝被囚的地方)的梦,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寂静无语,帘外面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头发已白,家乡的松竹也长大了,阻断了我回家的路。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玉琴上,知音太少了,弦弹断了又有谁听?

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他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缪钺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与此意同。[4]
  分析: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此时已是三更,独自围绕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独于此得以体现。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渐悄无声息了,夜静更深时分,能听得清楚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窗外,月色如水,如水的月色正好映衬着诗人如水的愁绪。在这个特定的场景,岳武穆之寂寞惆怅,内心的孤寂,抑郁的心境,被此情此景充分的表现出来。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多年的奋战结果弄到如今是这样不堪,中原故土已沦陷金人之手,想要回乡养老已是不可能的了,多么无奈的意绪!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满腔的报国热诚无处申说,跟谁说,用琴弦来诉说,可琴弦已断,故无所对象能倾诉。
  上阙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
  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然而却寒蛩鸣,惊回梦。
  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
  下阙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
  前三句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暗喻着对赵构、秦桧等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
  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满“和议”,反对投降,以及受掣肘时惆怅。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
  《满江红》创作背景,一说是绍兴四年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一说是岳家军进军到朱仙镇,胜利在望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时所创。但都可以表现岳飞在军事正处于的得意之时。而《小重山》却是在入狱不久前,失去军权、无力回天的他有着悲愤抑郁苦闷而又无奈的情感,所以这首婉约的《小重山》与《满江红》诗风大不一样。
  《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即岳飞年轻时,他的母亲姚氏在岳飞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来勉励他精忠报国、抗击敌军;
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领军战无不胜,多次击败金兀术等名将,并在1140年大胆深入金军后方,取得郾城大捷,威震中原。金兵云:“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3、莫须有&风波狱&三字狱;秦桧等主和派在岳飞撤军之后想要谋害岳飞,终与高宗一起以“谋反”之罪将岳飞、张宪、岳云三人逮捕并杀害在风波亭(1142)。在案件审理中,韩世忠曾去问秦桧说岳飞谋反有什么实证,秦桧回答“莫须有”(“也许有”或“难道没有吗);
4、直捣黄龙:岳飞1140年郾城大捷,连克颍昌、郑州、朱仙镇,距离故都仅有40余里之路。中原收复之胜利在望,岳飞喜悦之余,和麾下将领说:“直抵黄龙,与诸君痛饮尔!” 足见其豪情!
5、还我河山:岳飞的手书,现在杭州岳王庙。南宋绍兴四年(1134),岳飞自鄂州出兵进攻伪齐(金人立刘豫为帝,臣服于金)临行登船时说:“定叫贼人还我河山,飞不擒寇,誓不返渡。”
6、十二道金牌:岳飞大破朱仙镇,正欲乘胜追击重整河山,殊不知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秦桧挑拨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让岳飞班师,岳飞含恨班师而还,不久即被杀害。
7、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飞大破朱仙镇,在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无人理解是岳飞的哪个典故?
无人理解是岳飞的“知音”这个典故。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作者: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译文 昨晚受寒的蟋蟀不断哀鸣,惊醒我回千里之外(金国占据的地方,以及二...

“岳飞身上的“精忠报国”是丈母娘刺的”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呢?
岳母刺字,说的是岳飞的母亲往自己儿子背上刺字,有人把岳母理解为现在的“岳母”,就成了丈母娘了。

岳母刺字——为什么有人说岳飞背上的字是他丈母娘刺的呢?
因为写着岳母的意思就是岳飞的母亲啊

阆中姓岳的人是岳飞的后裔吗
估计不是···史料有记载的岳飞就那么一个儿子·和他老子一起挂了··但是也说不定·有什么私生子之类的~~或者孩子太小·像电视剧一样被老仆人拿自己孩子掉包了~~⊙﹏⊙b汗~~我电视剧看多了~~

上下5000年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岳云是岳飞的大儿子,在古代是嫡长子的身份,是要继承岳飞家族事业的人,按照我们一般人理解,那是万千宠爱集一身,应该要啥有啥,哪怕要天上的星星,家人也应该想办法搭个梯子摘下来。可是岳云从小就没有过上好日子,小时候岳飞因为战时频繁,他跟随奶奶和娘亲颠沛流离,不但没有吃好住好,有一次还...

有岳氏家族的现报上名来,你们家里人是不是按那岳飞的32个辈字下来的呢...
我是,岳邦军,汤阴县岳儿寨村人氏,祖先岳飞后人

越来越多人认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有证据吗?
是明朝时常常有人侵扰作乱的地方,是十分的混乱的。而岳飞当时处于现在的东北,岳飞与贺兰山相隔千里,而这首词里面却有这个地点,这是非常不正确的。从这里看出这首诗更不可能是岳飞所写。所以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也是有很多的证据,才会这么认为的,我也觉得十分的有道理。

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揭秘岳飞惊人的身世之谜
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对于岳飞这个人物,总是会让人联想到千古罪人秦桧。说,岳飞是被秦桧害死的。但是历史证据是什么?我们就真的以为岳飞是被秦桧害死的吗?层层迷雾被时间覆盖,我们很难分清楚事实。而岳飞是南宋的将领,这个是事实的。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在监狱里。当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认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有哪些证据?
贺兰山位于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明朝时北方鞑靼人常常侵扰作乱的地方。岳飞当时与金国对抗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两湖和河南一代,而他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则是位于今天的吉林省境内,属于东北地区,与远在大西北的贺兰山相隔千里。岳飞毕生与贺兰山无交集,按理说他的诗词中确实不...

八百年来敌视岳飞的守陵人,在现代的哪个地区?
由于祖先与岳飞乃是仇敌,因此完颜村的人对于岳飞相对而言也是有些敌视的,这是融入他们血脉中的。为了保持完颜村的整体性,以及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祖训,村子里有很多条族规必须要遵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听不看关于岳飞的故事,特别是以赞颂岳飞功德为主的《说岳全传》。如今,完颜村已经有了...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一般认为岳飞是豪放派 但他还写过一首很婉约的诗词 你知道是什么吗? -
察力丹桃:[答案] 岳飞词《满江红》豪放十足,另一首词《小重山》则婉约有加.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欲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满江红》以壮怀激...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典故是什么? -
察力丹桃: 用伯牙与钟子期志在高山流水的典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说:“洋洋乎若江河.”岳飞借典入词,意在慨叹北伐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用同一典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躺.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岳飞《小重山》中借用典故的诗句 -
察力丹桃: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飞 原文: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岳飞的小重山中的千里梦是什么意思? -
察力丹桃: 千里梦:岳飞的半生在戎马倥中度过,外有金兵侵入国土,内有主降派乱政,在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经常忧虑国事连觉都睡不安稳,经常在半夜惊醒.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解析诗词小童山 岳飞 -
察力丹桃: 《小重山》是岳飞多年征战并受掣肘时惆怅心理的反映,是用一种含蓄蕴藉的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有人评论岳飞的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用“一种壮怀能蕴藉”来评论《小重山》的艺术风格,可谓切中肯繁...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岳飞的小故事 -
察力丹桃: 传说岳飞出生时有鸟在他家房顶上飞叫着,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展翅高飞,鹏程万里,故取名岳飞,字鹏举.岳飞年幼时家贫,他日耕夜读,苦练本领.年少时就武艺高强,可以左右开弓并且百发百中.据《说岳全传》记载,岳飞的母亲曾在岳飞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字,激励他忠勇报国,而这四字成了岳飞一生所遵循的原则.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岳飞的故事200字 -
察力丹桃: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岳飞“胡虏肉,匈奴血,贺兰山缺”;理解:岳飞借霍去病孤军深入破匈?
察力丹桃: 辛弃疾有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指的就是想要像霍去病一样驱除鞑虏,建功立业,却惨遭失败.霍去病以24年的生命建立的功业是后来的武将穷其一生想要追求的巅峰. 霍去病不仅是一个高峰,更是一个传奇. 但是我的理解则是岳飞更多的是想要抒发一种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慷慨大于感慨吧.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小重山 岳飞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
察力丹桃:[答案] 词中主要表现了岳飞空怀满腔抗金激情,却壮志难酬的慨叹与无奈.正由于无奈,才只能把自己的一腔情怀赋予瑶琴.不被理解、缺少知音,这是词中思想的核心.

海北藏族自治州13983485175: 岳飞写满江红时的故事 -
察力丹桃: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