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角度谈谈诸子百家的异同

作者&投稿:再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归纳诸子百家思想的差异~

首先我们邀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逗仁地,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逗礼地,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逗民贵君轻地思想;主张逗政在得民地,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逗天人感应地,逗君权神授地。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逗三玄地。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逗理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逗气地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逗天理地和逗人欲地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逗存天理,灭人欲地。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逗三教外人地,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逗异端地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逗万世之至论地,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逗法治地反对逗人治地,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逗经世致用地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逗实学地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逗气地是物质实体,逗理地是客观规律;提出逗气者,理之依也地和逗天下惟器地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逗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地,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逗趋时更新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同步导学 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逗禅让制地,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逗周礼地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逗与民休息地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逗轻徭薄赋地、逗奖励耕织地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逗文景之治地。道家逗无为而治地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逗君权神授地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逗仁地为核心的逗三纲五常地、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逗迂远而阔于事情地。例如,孔子的逗仁学地,目的在于通过逗正名地恢复逗周礼地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逗仁政地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逗仁政地说是建立在逗民为贵地、逗君为轻地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逗一断于法地,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逗无为而治地,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逗大一统地的逗常经通谊地,而逗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地,因此他建议,逗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地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逗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地。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逗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地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地的品质,以及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地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地的独立人格以及逗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地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逗民本地思想。从西周初年的逗敬天保民地到孟子的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地再到荀子的逗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地,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逗民本地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逗修己安人地、逗正心修身地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逗三从四德地的女性观,逗天不变道也不变地的自然观,逗别尊卑,明贵贱地的封建等级观等。

诸子百家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明、道 补充: 6家。西汉末年 刘歆 和东汉的班固则认为主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 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百家争鸣 实质上是我国古代各学派因政治思想上的分歧而展开的学术论争。

先秦诸子思想异同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各国相互吞并,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朝堂上高谈治国之道,江湖中交流学术思想,均显现着先秦竹子的身影。在这段动荡的历史岁月里,中国的思想文化却得到极大的发展,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这一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的发展对文化上形成百家争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政治上,这一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其次在经济因上,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第三在科技上,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第四在文化上,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致使"私学勃兴";第五在学术自由上,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文化 、经济等方方面急剧的变化,从周朝的奴隶制度逐渐向封建制转变。 “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儒家
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人物。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
道家又称道德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 子。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 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代表作有《道德经》、《庄子》、《列 子》。
墨家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 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代表作有《墨子》.
法家
以商鞅、韩非、李斯为代表,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 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 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代表作有《商君书》和《韩非子》。
阴阳家
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代表人物为邹衍。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纵横家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首创于鬼谷子,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他们的活动有着大量的记载。
兵家
兵家主张运用武力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创始人是孙武,后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 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主要代表人物有司马、孙膑、吴起、白起等;兵家著作有《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各家学说虽有异同,但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
以上最具代表的先秦主要的学术流派对于当时的社会,于不同角度提出各自不同的主张去改革社会,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学说得以流行,得以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1.政治方面,各家的大致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政方略,维护顾家的统治,儒家提倡以仁政实现大同社会,道家则注重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兵家则以武力达到统一目的,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名家主张去尊偃兵,纵横家连横合纵穿梭于各国,阴阳家则以五行演绎朝代更替。各种学术流派间相互抵触,相互抨击;但归根结底都为了建立一个理想的和平的利于民众生息的社会。2.经济方面,儒家重义轻利,农家重农轻商,在农业和商业孰轻孰重上,各个学说均较为注重农业生产。3.文化方面,儒家倡导教育,法家注重法理,墨家侧重逻辑,兵家研究军事,阴阳家观测天文,道家注重天人之际的哲思,纵横家从事外加活动。由此观之各流派各有所长,共同为后来的各种文化事业分支奠定了基础。4.精神修养方面,儒家倡导以义制利、忠勇为国、刚健有为,道家少私寡欲、崇尚自然,墨家尚贤节用,法家废私立公,他们所主张的都是人类值得赞赏的高尚品质。5.在人与自然方面,墨家节用,道家道法自然,农家顺应天时,儒家天人合一。各学说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6.在鬼神观点上,儒家不信天帝鬼神,道家倾向无神论,法家不信天道鬼神注重人的能动性,阴阳家演化为神秘方术,墨家倡导“天志、明鬼”,整体上说当时的学术风气较为科学。
由此可见,诸子百家虽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主张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抵触,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建立一个适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正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先秦诸子的观点各有所长,它们对于我们当今的生活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思想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亦是对个人思想修养的提升。


找一个角度谈谈诸子百家的异同
由此可见,诸子百家虽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主张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抵触,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建立一个适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正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先秦诸子的观点各有所长,它们对于我们当今的生活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思想是对中华文化的...

诸子百家的思想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思想之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

谈谈你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老子是中国比较早探讨哲学的人物,他专注地探讨了“道”的问题。中国古人均认为“道”是世界的规则,但是老子是第一个去深入探讨的。他认为“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规则,还是万物的来源。同时认为,人类应当顺应道,也就是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春秋时期,仁义的观念盛行,其中儒家大谈仁义。但是墨子却对儒...

中国诸子百家有哪些?各自的思想分别是什么?
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5、墨家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被古代大...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究竟指的是哪“百家”?哪家最受推崇?_百 ...
那么,“诸子百家”里的百家指的是哪些?其中哪一家最受推崇?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百家”之“百”并不是一个准确数字,而是形容学派很多,而“诸子百家”的“百家”大抵便是孔孟老庄、墨子、管子等先秦学术思想代表人物背后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各学派的称呼的总称。那么先秦诸子百家中,...

诸子百家是什么意思?诸子是什么意思?,百家又是什么意思?
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解释:1.诸子:以前为称呼,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等。2.百家:各个学派。3.诸子百家有法家、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特点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4、法家 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

诸子百家的意思是什么
繁体是诸子百家。拼音是zhū zǐ bǎi jiā。关于成语诸子百家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示例 点此查看诸子百家详细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我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二、语法诸子百家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各种学术流派。三、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

诸子百家
庄子认为,道就是世界的本源,我们的一切从哪来,那个来源处就叫道;道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我们世上的每一个事物,每一类事物它的背后决定它是什么的那个东西就是道。就像现在的我们说高大上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个角度说的,我们说卑贱的时候,也是站在一个角度说的,如果我们换了这个角度换了这个位置,高大上还是高大...

品茶论道1:关于诸子百家的起源
有既掌权推行学说又有一套思想的如管仲、孙武、商鞅。有时运不济始终不为统治者所用的如孔子、孟子、韩非。即便持同样出世观点的,老子与庄子不同。同样主张入世的,孔子与墨子事成水火,观点相悖。如此丰富的思想,难道仅仅是在这短短数百年间,喷涌而出么?其实并不是,诸子百字渊源流长,各有所出...

河曲县15779006434: 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异同 -
荀亨伸宁: 儒家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

河曲县15779006434: 诸子百家思想对比 -
荀亨伸宁: 我比较喜欢鬼谷子、韩非子,杂家、吕不韦

河曲县15779006434: 诸子百家思想本质的共同点是什么 -
荀亨伸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的一个时期,诸子在那样一个战乱和功利的年代里面,按照自己对社会状况的认识,然后结合自己本国或他国状况整理出一套自己认为十分完美的统治思想.他们的共同点关键在于维持社会秩序,结束那种社会动荡,同时要使民富国强,最终实现统治利益.但是鉴于当时社会生产总体的发展水平不高,所以各家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不乏先进理论值得现今的我们借鉴.

河曲县15779006434: 诸子百家中.有很多学派的观点是相互对立的.请列举一对并指出其不同之处. -
荀亨伸宁: 纵横家和道家,一个到处投机,一个讲究清静无为.苏秦配六国相印,张仪三相秦国.庄子说自己想做泥里的乌龟,不想做楚相.相对之下两个最极端.儒家和墨家,争了老半天,目的还都是平天下,方式不同而且.

河曲县15779006434: 请比较一下儒家和道家说说他们的同异之处.如果可以提供一些西方人对
荀亨伸宁: 道家与儒家、道教之异同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循.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泥...

河曲县15779006434: 诸子百家共同点 -
荀亨伸宁: 1.先秦时期的各个学派对“君-权”都没有异议,只是侧重和使用“君-权”的方式不同,我想还是当时人们认知水平有限吧,并未产生真正的“民-主”思想.儒: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阶-级-制-度大洞的体现墨:尚同思想,以君权实现“兼爱”...

河曲县15779006434: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共同点是什么 -
荀亨伸宁: 对宇宙人生,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河曲县15779006434: 诸子百家思想差异是什么? -
荀亨伸宁: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思想,就是百家思想嘛!差异就自然多了!

河曲县15779006434: “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
荀亨伸宁: "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 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其目的都是要将社会从混乱无序之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由于渊源相同而目的一致,所以"百家争鸣"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特征是"和而不同".

河曲县15779006434: 简要指出诸子百家对战争和治国的不同看法.他们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
荀亨伸宁: 儒家:和为贵.道家:无为而治.法家:法天下,法治.墨家:以守为攻(这个不太确定).兵家:(不清楚).法家和儒家的思想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