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主题是什么

作者&投稿:移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蚕妇这首诗作者张俞站在谁的角度来感叹感叹甚么表现甚么主题~

1、以养蚕为业的农妇的角度。2、感慨自己昼夜辛劳,那柔柔、精美的丝织品,其实就是蚕妇的斑斑血、滴滴汗的结晶,换来的却是贫困与卑贱。3、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暴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入主题。 查看更多答案>>

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贵族的痛恨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
苎麻 这首诗是以养蚕妇的口吻,向不合理的社会发出控告。... 张俞(《宋史》作张愈),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欣赏】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有几首同名的诗,,,


浙江籍诗人(非现代),及其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诗歌浙籍著名诗人及其诗作数量颇多,主要有:沈约、骆宾王、贺知章、孟郊、罗隐、林逋、陆游、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戴复古、王冕、于谦、袁枚、龚自珍等.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古代诗选》一书中,选编了古代(含近代)200多位浙籍诗人的300多篇佳作.其中杭州市收入49位诗人,其次依次是...

这个意思的古诗
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全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博,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在月光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

帮下忙啊,古诗歌鉴赏!!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

写一首赞美艾青的诗
诗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 诗中的大堰河确有其人,其故事也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诗人完全按照事实,写出了诗人心中对保姆的真切感情。然而,这首诗又不是在写大堰河:她成了一个象征,大地的象征,一个中国土地上辛勤劳动者的象征,一个伟大...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有哪些
1、《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国风·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马嵬(其二) 这首诗用什么方法表现讽刺的主题
诗歌在艺术上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例如:颔联中, 诗人用“ 虎旅传宵柝“ 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 同时, 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哨人报晓筹 “ 反衬马鬼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再如:颈联中“六军同驻马“和“七夕笑牵牛吻”成对比, 意义...

氓 这首诗采用修辞,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诗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的说教,要用具体的事物,抒写抽象的意境.形象的语言,容易引起读者想象、共鸣,增强诗的魅力.《氓》诗人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以送行之远、乘垣望关表多情.以车来贿迁表同居,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表大归.以"三岁"表多年,以"二三"表反复.这和《...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杜甫的什么感情?
这首诗成于杜甫贼陷时期。安史之乱中,杜甫去投奔朝廷被叛军困于长安。幸亏名声小,没人对他看管。郭子仪攻城之时,他找准机会跑到了唐肃宗身边,面色如菜、衣衫褴褛却忠心耿耿,唐肃宗大为感动,让他当了左拾遗。逃出长安之前,是杜甫一生中痛苦最深重的时期。他在叛军中求生存,就是个吃了上顿没下...

什么是好诗
(南北朝·庾肩吾《春宵》)而这些的物象取用都符合实际,同时都带有“思君”的情感在里边,最后“思君此何极”。 这首诗要比上一首好,他能够恰当的取象,每一个物象都间的关系处理的合情合理,并能拖带出作者的情感,上一首的“紫藤、花树”,“黄鸟、青枝”两对物象的相互衔接关系错误,这是一个低级错误。那么...

四首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古诗
【注释】: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县东.王浚(俊):晋武帝时益州刺史,受命征吴,造大楼船,直取吴都,吴帝孙皓奉表请降. 【简析】:这是一首怀古的诗,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告诫要防止历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写得含蓄,贴切,自然.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

襄汾县15851581216: 蚕妇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主题是什么 -
章昌盐酸:[答案]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这首诗是以养蚕妇的口吻,向不合理的社会发出控告. ...

襄汾县15851581216: 蚕妇这首诗作者张俞站在谁的角度来感叹感叹甚么表现甚么主题 -
章昌盐酸: 1、以养蚕为业的农妇的角度.2、感慨自己昼夜辛劳,那柔柔、精美的丝织品,其实就是蚕妇的斑斑血、滴滴汗的结晶,换来的却是贫困与卑贱.3、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暴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入主题. 查看更多答案>>

襄汾县15851581216: 【蚕妇】这首诗的意思 -
章昌盐酸: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镇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集市中看到,全身穿着...

襄汾县15851581216: 东阳路旁蚕妇(宋)翁卷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田家三咏(其 -
章昌盐酸: 小题1:农妇 同情(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2:第一首通过蚕妇两鬓风尘的肖像描写与采桑露沾身的细节描写,表现她们劳作的艰辛;又借蚕妇之口道出“抽丝还人”的无奈与不平,突出劳动者内心的哀怨,似议非议,发人深思. 第...

襄汾县15851581216: 蚕妇的作者是谁 -
章昌盐酸: 《蚕妇》作者张俞 《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襄汾县15851581216: 《蚕妇》 最有名的诗句是什么? -
章昌盐酸: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襄汾县15851581216: 唐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的全文是 -
章昌盐酸: 这是宋代诗人张俞所作的一首诗,不是唐诗. 原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

襄汾县15851581216: 蚕妇寓意是什么 -
章昌盐酸: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

襄汾县15851581216: 蚕妇诗说,昨日如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作者张俞站在谁的角度来发感叹?感叹了什么 -
章昌盐酸: 《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传世名篇. 作者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感叹,感叹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 表现了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的主题.

襄汾县15851581216: 蚕妇这首诗揭露了什么 -
章昌盐酸: 蚕妇 [宋] 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