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

作者&投稿:休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

1.C 2.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许多人行仁却半途而废,那是他们对仁缺乏“忠”心,连“一日用其力于仁”都不愿意却借口“力不足”,即画地自己限而不肯在行仁上下工夫所造成的。 【解析】 1. 试题分析:孔子不是“批评他半途而废”,而是批评他画地自限,不想前进。孔子并没有责备那些因力量不足导致“中途而废”的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对于该题型,一般情况下都是选“不正确”的一项,因此该题中的选项对理解文章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学们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参照本题的选项进行分析。不过也有该题这样的选择“正确”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先看清楚题干。 2. 试题分析: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 考点: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 参考译文:(一)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二)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三)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扩展资料: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小题1:C
小题2: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立志求仁,并付诸行动,通过长期积累而成。许多人行仁却半途而废,那是他们对仁缺乏“忠”心,连“一日用其力于仁”都不愿意却借口“力不足”,即画地自己限而不肯在行仁上下工夫所造成的。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宰我问:“三年之丧①,期已...
(1)A(不是废除,而是修改时间,重新制定。)(2)孔子和宰我讨论礼制中关于丧期的问题。孔子认为该为父母守丧三年,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这样会使人荒废了“礼”和“乐”。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
(1)①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②能正确处理好“利”和“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③安贫乐道,热爱学习等。(2)君子,作为一个道德标杆,成为封建...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
小题1:《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因材施教。冉求人谦虚,缺乏闯劲,遇到事情,孔子便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总喜欢抢在别人前面,遇到事情,孔子让他征求父母和兄长的意见后再去做。他能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认为中等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而中等...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小题1:适度(中)交往原则(2分)(中庸,1分)小题2:首先,交往的对象要有选择,当以“仁”为标准;(1分)其次,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自我(主体)的独立性(“矜而不争”) (1分)坚持原则,不能放弃自我意志而依附于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1分);第三,交往既要诚实(“忠告而...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
小题1:C (3分)小题2:示例:“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个句子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小题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分)小题2:一是“一以贯之”的“忠恕”,二是由己及人、博施于民、能近取譬等,三是注重“仁爱”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推动社会进步。(4分) 小题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本题时扣住“仁爱...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一)子路、曾皙、冉有、公...
小题1: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人得到安养,朋友间以诚相待,少年得到关爱,(1分)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1分)小题1:子路有志于治理好一个千乘之国,(1分)有好东西愿意和朋友们共享;(1分)他性格豪爽仗义,(1分)但性情鲁莽,过于崇尚勇力。(1分) 小题1:老者安之,朋友信...

文化经典阅读 (6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路问政...
小题1:为政者要身体力行,凡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政者要立得正,行得正。小题1: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 小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佛(Bì)肸(xī)召,子欲往。子路...
小题1:C(3分)小题1:积极参加社会变革,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分)强烈的自信心,(1分)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气概。(1分) 译文: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
小题1:颜回虽身处困境,却没有改变好学的乐趣。(意思对即可)小题2:两个选段都表现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对“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的理解。孔子讲颜回“不改其乐”,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 -
迪冉治偏:[答案] (1)“割鸡焉用牛刀”对应现在的成语:杀鸡焉用牛刀.(2)这段文字主要写孔子和子游之间的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幽默、子游的认真.这几句对话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让人觉得意趣横生.答案:(1)杀鸡焉...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1)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②疑,慎言其余,则寡尤③;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 -
迪冉治偏:[答案] 答案:解析: 孔子提出,不管是当官,还是治学,都应当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只有这样虚心,才能提高自己的为官水平和知识水平.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 -
迪冉治偏:[答案]小题1:(2分)物质生活、德行(道德品质、精神生活) 小题2:(2分)对父母及长辈,既要“养”(物质上的照顾),还要“敬”(精神上的关爱),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孝. 小题1: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 -
迪冉治偏: 小题1:B 小题1:孔子认为,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人应该见利思义,而不应见利忘义.有勇力者也应秉承义的原则,否则会成为祸害. 小题1:“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全他人的性命”应为“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 小题1:本题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只要准确翻译即可. 【参考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算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勇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养,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在完美无缺的人那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的穷困之中,而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②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 -
迪冉治偏:[答案] (1)示例:君子能积极地以敬持身,不犯过失,又能待人恭敬,合于礼节,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于和他相处,把他看成兄弟了,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 (2)示例:朋友有过失或疑惑,应诚挚地帮助他.用合乎义理的内容来劝导他;劝导...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 -
迪冉治偏:[答案](1)A (2)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他的理想.(1分)“异于是”表明孔子不愿做这些隐逸之士,但对这些隐士的洁身清白是赞赏的. (1)(“有了投降志向”错,应为“降低自己的志向”.) (2)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 ① 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 -
迪冉治偏:[答案]小题1:洒水扫地,陪客说话,迎送尊长等日常小事.(2分) 小题2:子夏认为,“道”如草木,草木要区别不同的种类,教育的内容也应有先后次序;(2分)先要教授基本的,易于掌握的,然后再教难懂、高深的大道理(即循序渐进).(2分)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 -
迪冉治偏: 小题1:《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因材施教.冉求人谦虚,缺乏闯劲,遇到事情,孔子便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总喜欢抢在别人前面,遇到事情,孔子让他征求父母和兄长的意见后再去做.他能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迪冉治偏:[答案]小题1:D 小题2: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君子内存仁德,心胸宽广,明白大义,知礼谦恭,不忧不惑不惧,不贪小利,不同流合污.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两个标准:一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二要有...

化州市13352842185: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小题.(6分)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
迪冉治偏: 小题1:C 小题1:具体看法是:历史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也有其连续性.所以每个朝代都会对前一代有所继承,亦有所革新.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发展变化的.小题1:孔子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小题1: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