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井田制的来龙去脉,为什么瓦解

作者&投稿:阴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
没有铁犁牛耕时,耕种一亩地要一天。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耕一亩地只要半天了。而井田制出现的周代还是奴隶社会。奴隶是没有自由的,奴隶主是没有人性的。剩下的半天,奴隶主当然不会让努力坐在那里休息,那让他们做什么好呢?这些人只会耕田,其他手艺也不会。那么只有用铁犁牛耕再去开拓新的土地喽!所以全国上下,出现了大量新开拓的土地。
如此一来,此消彼长,诸侯力量增强,周王力量逐渐减弱。倚靠周天子权威建立的井田制也只有颓然地退出历史舞台。

拓展资料:
井田制是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70公亩)。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甲骨文中的“田”字也是由此而来。 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但实际上并不是每块井田都是900亩,还存在诸如800亩,1000亩这样的特殊情况。
井田制的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井田制

A 试题分析: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铁工具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故选A。点评:井田制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奴隶主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井田制逐渐瓦解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而题目提到的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井田就是方块田。“井田”一词 ,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夏朝曾实行过井田制。商朝、周朝的井田制因夏而来。到西周时已经发展很充分。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井田制逐渐瓦解。

  西周中期,为了额外榨取庶民的剩余劳动,强迫庶民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这样开垦出来的田地是瞒着公室,不纳税的私有物,叫私田。周恭王时的格伯簋铭文记载格伯用四匹马换倗生三十亩田,就是明证,因为公田是不允许用来交换的。到西周末期,私田的存在已相当显著,也纷纷出现争夺田邑、交换土地的记载。

  贵族们土地私有的欲望不断增长,到周幽王时,连公田都企图据为己有。周王再象原先那样从贵族手里收公田,就引起贵族们强烈的不满。《诗经·大雅·瞻卯》记录了当时贵族们牢骚:“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

  到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更是使私田急剧增加。诸侯、大夫们富起来。周王便不能按井田制控制田地。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用掉大批劳动力。而用井田奴隶制的办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公羊传》何休注说:当时“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劳动力的缺失,使一些国家的公田,“唯莠骄之”。“唯美桀桀”(《诗经·齐风·甫田》),变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提高,你说的铁器牛耕就在其中,直接原因是诸侯国的改革,还有其他原因,周王室的衰微,私田的开垦使井田制直接遭受破坏

根本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是其表现。铁犁牛耕属于生产工具的范围,也是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使得井田制不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所以它就瓦解了

铁梨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

根本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促使了生产力得到发展,使的新的阶级出现,农民有了一定土地和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旧的制度瓦解。


如何提高历史选择题准确率
[启示]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史实,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5、鱼目混珠“鱼目混珠”原是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例5](江苏历史卷·23)当今世界...

秦朝的历史
即或在知识阶层,能够大体说明秦帝国来龙去脉与基本功绩的,也是凤毛麟角。 (二) 通常意义上,“帝国”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小国家没有帝国);其二,专制统治(民主制没有帝国);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无扩张不成帝国)。秦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可算是典型的古典...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从隶书演化来的。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的控 制。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 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这 两件事,历史上叫...

我该怎样学习历史?
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2.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

剑侠世界2012年12月账号转移成功后还需要神仙绳下山吗?
或知识分子的一般说明秦帝国的来龙去脉基本一无是处,但也属罕见。 (2)通常意义上,“帝国”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通常包括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统一地域辽阔,(小国帝国);二,专制统治(民主帝国);第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无扩展失败帝国)。秦在这三个方面是非常独特的,可以被视为一个典型的古典帝国,而不是一个...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我先帮你回答一下之前的问题吧。中国从夏朝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也就是田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归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也就说私田实际上也归中央所有。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开垦的荒地增多,各国开始进行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允许...

“春秋”到底指的是什么?
七、喷腾跳跃,以点代面 艺术笔墨可以跳跃,可以飞腾,可以喷出。只要点出几个有特征、有代表性的物象,即可牵动读者的思绪,去补充略去的空白,零散的点就构成意境,组成完整的画面。即使省去开端,挖掉中腹,删除结尾,但事情的来龙去脉,感情发展的线索,依然隐约可见。这种“不露山水”的技法,似乎与数字上的两点定线...

关于秦朝的历史!
即或在知识阶层,能够大体说明秦帝国来龙去脉与基本功绩的,也是凤毛麟角。 (二) 通常意义上,“帝国”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小国家没有帝国);其二,专制统治(民主制没有帝国);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无扩张不成帝国)。秦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可算是典型的古典...

冯太后推行了哪些措施
冯太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主持北魏政权多年,其团队中主要是中书学毕业的士族大地主,对北魏国家封建化有一定作用。 但现在评价有很多失误,这里需要一一指正。 第一,北魏百官原无俸禄,公元484年(太和八年),魏孝文帝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禄。称为“班禄”。班禄以后...

秦朝历史
即或在知识阶层,能够大体说明秦帝国来龙去脉与基本功绩的,也是凤毛麟角。 (二) 通常意义上,“帝国”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小国家没有帝国);其二,专制统治(民主制没有帝国);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无扩张不成帝国)。秦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可算是典型的古典...

龙里县18477006915: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
邢屠五味: 举个例子先 没有铁犁牛耕时,耕种一亩地要一天.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耕一亩地只要半天了.而井田制出现的周代还是奴隶社会.奴隶是没有自由的,奴隶主是没有人性的.剩下的半天,奴隶主当然不会让努力坐在那里休息,那让他们做什么...

龙里县18477006915: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邢屠五味: 原因:该制度不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频繁的战争促使当时诸侯推行改革也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加速了两制的瓦解2井田制瓦解在先从而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龙里县18477006915: 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邢屠五味: 答案D 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是指作为祭祀的牛成为耕地之牛,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龙里县18477006915: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
邢屠五味: (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生产关系;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2)军事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以掠夺土地为主要目的之一,促使井田制崩溃. (3)政治上,战国变法运动“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私有制.

龙里县18477006915: 生产力发展为什么瓦解井田制? -
邢屠五味: 正是因为奴隶主允许奴隶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力提高了,在以前分封下来的...

龙里县18477006915: 为何'井田制'和'分封制'会解体?
邢屠五味: 1.周平王东迁.势力一落千丈,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分封制逐渐衰弱至瓦解..井田制的瓦解是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出现.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井田制彻底瓦解 原因:该制度不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频繁的战争促使当时诸侯推行改革也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加速了两制的瓦解 2井田制瓦解在先从而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龙里县18477006915: 井田制瓦解的直接原因
邢屠五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

龙里县18477006915: 为什么铁器与牛耕的普及会使井田制崩溃? -
邢屠五味: 春秋年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即铁器与牛耕的普及,使荒野,以及诸侯国境之间的旷田,逐渐得到垦辟.而井田却由于“民不肯尽力”反处于瘫痪状态,到处抛荒.与此相反,一些奴隶主却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西周末期以来...

龙里县18477006915: 井田制是如何瓦解,土地私有制是如何产生的?
邢屠五味: 春秋晚期,井田制逐渐瓦解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左传》记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而一律征税.公元前548年,楚令尹子木整顿田制,视土地高下肥瘠,“...

龙里县18477006915: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为什么有“井田制瓦解” -
邢屠五味: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常识历史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