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服日本的铁血儒将刘仁轨为啥在晚年坑害自己人?

作者&投稿:糜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整体呈现出积极、蓬勃、开放、进取的态势,为人才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平台;同时,得益于相对开明的君主、全面推行的科举制,初唐政坛一扫魏晋南北朝以来让人窒息的阶级屏障,出现了春秋战国后少有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繁荣景象。

基于此,那时的唐王朝,在各领域诞生了一大批性格迥异却各怀所长的能人、名臣,文武通吃的大有人在,短板明显的也屡见不鲜,与后世的一些朝代/时期相比,唐王朝前半期的政坛,鲜活、真实、有血有肉。

今天笔者要聊的刘仁轨,就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唐代名臣:

他出身平凡,先后历经三帝,屡经沉浮,最终出将入相,可谓人生赢家;白江口一战,以少胜多,将百济、倭国联军按在地上摩擦,不仅为大唐平定高句丽扫除了后患,更让东瀛人向中原跪服数百年;在政治斗争中,他却心机满满,曾经“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为了报私仇,间接害得十余万唐军惨败给吐蕃。

而他起初得以进入帝王视野,也是以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

擅自杀人的刘仁轨,却戏剧性的被李世民赏识

刘仁轨生于公元601年,比唐太宗李世民年幼了三岁。虽家境孤贫,但却自小“恭谨好学、博涉文史”,是一位积极上进的好少年。

只要努力,就有机遇。贞观年间,刘仁轨成了一名基层干部——陈仓县尉,类似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这职务看起来挺威风,不过差事并不好干,很快他就遇上了大麻烦。

那时的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军人们闲时务农,战时从军,平时受散布在全国的600多个兵府管理。而兵府的头,则叫做“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前者的品级,根据兵府的规格分为三类:正四品上、从四品下、正五品下。

刘仁轨的辖区内也是有兵府的。有一天,当地兵府的折冲都尉鲁宁犯了法,被刘仁轨抓捕归案。这位军爷脾气不小:对于抓捕自己的小小县尉(八九品的样子),他破口大骂,丝毫不给面子。

刘仁轨也是个暴脾气,他一怒之下,命人将鲁宁乱棍打死,这下他可惹上大事了:

其一,贞观年间,李世民对死刑控制得极其严格:


乃诏大辟罪,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及尚书等议之


死刑犯,要召集朝廷高官逐一审核;而且不是审核一次,是五次:“其五覆奏,以决前一日、二日覆奏,决日又三覆奏”(谋反罪除外)。

如今刘仁轨不经任何审判就私自打死嫌疑人,简直比皇帝还要霸气,况且这个嫌疑人的身份还不一般。

其二,李世民出身军旅,以武力打天下,在军队中极具影响力、号召力,这就是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后,他能毫不费力地控制军队;而在当上皇帝后,他也没“忘本”,对于军人极其重视、尊重。后来他亲征高句丽时,大量青壮年积极筹装备马匹从军、战斗意志旺盛;而在班师后,李世民亲写祭文、亲自哭祭阵亡将士,让军属们无比自豪:“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可想而知,当得知有人打死了军府头领时,李世民会有多愤怒。起初他把审核程序置诸脑后,直接命人把刘仁轨斩了;但其后越想越不忿:“何物县尉,敢杀吾折冲!”朕倒要看看这家伙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于是他让人把刘仁轨押到长安,亲自审问。

换作一般人,也许早就被这阵势吓尿了,不过刘仁轨却是个“混不吝”,他神态自若的说:“鲁宁当着陈仓百姓的面肆意羞辱我,我确实是因为忿恨之极才杀了他。”

李世民一愣:此人胆色不错,而且所言有理!碰巧“杠精”魏征也在一旁,他冷不丁的插上一句:“隋炀帝时期,正是由于鲁宁这样恃强欺凌官府的人多了,隋朝才灭亡的。”

凡是杨广的教训,李世民一定会吸取。最终,刘仁轨不仅保住了一命,甚至还被提拔为栎阳县丞(可视为副县长)。

经过这件事,基层官员刘仁轨算是进入了皇帝的视野。到了公元640年,李世民将要去同州打猎,刘仁轨上书一封进行劝谏,声称这一行动“实妨农事”。李世民不仅没生气,反而赐书嘉奖他"职任虽卑,竭诚奉国,所陈之事,朕甚嘉之。"即小官也勇于操心国事,精神可嘉。不久后升其为新安县令,后来更是一步步进入中央,担任了给事中。

而刘仁轨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唐高宗李治时期。

孤胆铁军、扬威半岛

公元659年,刘仁轨因得罪权臣李义府,被支出了朝廷、担任青州刺史,不过他的霉运并没有到头。第二年,唐军大举出击,四道分兵夹击高句丽,刘仁轨负责督运海陆,却因发生了沉船事故被免去官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的罪名是“后期坐免”,即没有按军令抵达目的地),最终被责以“白衣从军自效”,也就是没有权限、没有职位,随军“赎罪”。

到了公元661年,半岛的南边出了乱子。高句丽的南边,原本存在着两个独立政权:温顺的新罗、与高句丽勾结的百济。为了断敌后援,在出征高句丽之前,名将苏定方曾跨海一举将百济灭国,并设置了熊津等五大都督府,留下刘仁愿等将士驻扎于此。

而当唐军压向高句丽时,百济残余势力再度复国,并且围困了留守的唐军;同时,被任命为熊津都督、奉命镇抚百济的王文度也在渡海途中去世。情势危急、差事苦,朝廷终于想起了刘仁轨,任命他接替王文度的岗位。

不过刘仁轨却很高兴,以至于激动的欣喜若狂:“天将富贵此翁矣!”他请求携带《唐历》出军,理由如下:


吾欲扫平东夷,颁大唐正朔于海表!


其后,他带领唐军、新罗军,“御军严整,转斗而前,所向皆下”,成功救出被围困多日的刘仁愿部队。不久后,粮草不足的新罗军撤回,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唐军在百济孤军奋战,。

公元662年中,苏定方围攻高句丽都城平壤不克而还,身在百济的刘仁轨等人就成了孤军。唐高宗担心他们独木难支,命令镇守熊津城的刘仁轨评估形势,自行决定是否回撤。

当时,由于驻扎百济多年,唐军将士“衣服贫敝”、思乡心切,纷纷要求回国,但刘仁轨却力排众议。他认为,当下百济残余势力死灰复燃、大军攻打高句丽遇挫,半岛形势对大唐极为不利。但越是艰难的时候,越应知难而上,他甚至以《春秋》大义鼓励将士“人臣进思尽忠,有死无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唐军能否像一颗钉子一样坚持下去,将决定百济是否能处于大唐掌控之下;而百济的归属,则又关系到将来大唐平定高句丽的大局。

最终唐军上下坚定信心,决定留守半岛,他们在刘仁轨、刘仁愿的率领下主动出击,多次击败百济叛军,并打通了新罗的运输通道。大唐朝廷得此消息,派遣孙仁师率领7000人跨海支援刘仁轨;而一再遇挫的百济头领扶余丰,则派人渡海向倭国(日本)请求援兵。

公元663年九月,孙仁师、刘仁愿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领陆军,刘仁轨以归顺的百济王子扶余隆率领水军,大唐在百济的军事力量悉数出动,意图一举拿下敌人的老巢周留城。

刘仁轨行至白江口,与倾国而来的倭兵相遇。面对数倍于自身的敌人,唐军凭借绝对领先的装备、高超的战斗素养、成熟的战术协调能力,四战四捷、彻底击溃倭兵,焚毁敌船400余艘。烟焰涨天,火光交映着血水,一时间“海水皆赤”,从没见过这阵势的倭兵惊恐万分、肝胆俱裂,大部分向唐军缴械投降。

挟此战之威,唐军几乎扫平了百济抵抗力量;接下来,刘仁轨不仅将百济治理的井井有条,还兑现了自己出师前许下的诺言,“颁宗庙忌讳,立皇家社稷”,将百济纳入大唐管理之下。公元665年,当唐高宗封禅泰山的时候,刘仁轨还率领新罗、百济、耽罗、倭国使者前来捧场,李治不禁龙颜大悦,封其为大司宪。

公元668年,刘仁轨作为副将,协同名将李世勣攻下平壤,隋唐两朝接力敲打的高句丽终于彻底灭亡。而原本还迷之自信的倭国,也彻底搞清楚了自己的斤两、领略了中原的强大,从此乖乖当起了几百年的好学生。

公元669年,驻扎在半岛的唐军撤回;而凭借多年血战积累下的战功,当初白衣从军的刘仁轨,此时已位居右相。回到京师后,他暂时称病退休。

沦为官场老油条的刘仁轨,为了除掉政敌,不惜祸害唐军

在朝鲜半岛证明了自己的刘仁轨,从此可谓官运亨通:

公元670年,他再次出山,被任命为陇州刺史;

公元672年,被拜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即宰相);

公元674年,担任鸡林道大总管,讨伐蠢蠢欲动的新罗,一举攻破对方北边重镇七重城,进爵为公;

公元675年,官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监修国史。

多年官场的浸淫,让原本就不走寻常路的刘仁轨越发“鸡贼”。他担任尚书左仆射时,戴至德为尚书右仆射,他们轮流处理政务,不过二人的风格完全相反:

每当有人前来递交讼辞时,刘仁轨“常以美言许之”,不仅来者不拒,甚至把胸膛拍得咚咚响、打下包票,以至于对方感激涕零;

而戴至德则一定会据理责问,从不敢轻易答应或否定,直至确认对方确实有冤枉的,才私下上奏皇帝为其申辩。

曾经有一个老太太要找刘仁轨呈递讼辞,但却搞错了日期、在戴至德当值那天前来。当戴至德正低头看讼辞时,老妇人明白自己找错人了,急的脱口而出:“本谓是解事仆射,乃不解事仆射邪!归我牒!”

“解事”,就是懂事的意思,但戴至德不仅没生气,反而笑着把讼辞还给了老妇人。

就这样,那时几乎所有人都称赞刘仁轨;但在史书中,他的这种沽名钓誉的行为,则留下了“邀饰而致远”的恶名。

如果仅仅这样,那就罢了,接下来的刘仁轨,还干出了更加出格的举动。

公元677年,西边的吐蕃日渐强势,甚至主动入寇,唐高宗任命刘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全权负责率军征讨。按理说,这种工作是刘仁轨最擅长的;如果他拿出在百济时的劲头,当时威风八面的吐蕃名将论钦陵也许会遇到棋逢对手的劲敌。

不过刘仁轨很快撂挑子了。那时,他上书向唐高宗提出的奏请,多次中书令李敬玄驳回,二人就这样结下了梁子。

为了打击对手,刘仁轨决定攻其所短。他明知李敬玄并无将帅之才,却故意向李治上奏:“西边的镇守任务,非李敬玄不能胜任。”李敬玄一再推辞,却被“耿直”的唐高宗下了死命令:“刘仁轨如果需要朕,朕也亲自去,你哪能推辞呢!”

于是乎,在公元678年正月,李敬玄接替刘仁轨,担任了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的重任。

九月,在青海湖畔,李敬玄率领的18万唐军,与论钦陵率领的吐蕃军队展开了大战。当前军刘审礼陷入敌军围攻时,懦弱、怯敌的李敬玄按兵不救;而得知刘审礼全军覆没时,他更是狼狈后撤,被追上来的吐蕃军队牢牢咬住;最终,刘仁轨当初在半岛收服的百济人黑齿常之率敢死队发起夜袭,逼迫对方阵型大乱,才使唐军得以突围而归。

回师的李敬玄被贬衡州刺史,刘仁轨终于战胜了自己的“敌人”,不过这个代价也太过于惨烈。《旧唐书》这样对他大加抨击:


刘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贻国之耻,忠恕之道,岂其然乎?


为了发泄私愤,不惜以大唐利益、无数将士性命为代价,刘仁轨的这次操作,无异于给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英名打了折扣。

但随后的刘仁轨仍旧官运亨通。公元682年,唐高宗行幸东都,太子太傅刘仁轨留在长安,辅佐皇太子监国;下一年,太子也赴东都洛阳,刘仁轨继续辅佐皇太孙李重照留守;而当李治去世、武则天掌权后,老臣刘仁轨仍旧被重用,被拜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专门负责留守长安。

公元685年,时年84岁高龄的刘仁轨去世,武则天为其废朝三日,追赠并州大都督,陪葬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在京百官也被命令前去吊丧,可谓极尽哀荣。

刘仁轨的一生,充满了戏剧与矛盾;他的身上,固然有无数的闪光点:

起身贫寒,却不畏强权,由此得到明君的赏识;身居高位,但却从不盛气凌人;即使面对贫贱时的故交,也毫无架子,待他们如同旧时;身处百济的危局,他力排众议、力挽狂澜,为大唐征服半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文能治国理政,武能征服强敌,刘仁轨配得上儒将、英雄的美名。

在晚年,为了打击政敌,他临阵撂挑子,置十余万将士安危于不顾、视大唐利益若无睹,则显得像个十足的奸臣。

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刘仁轨前后的迥异举动,与在位帝王的素质、所处时期的政治态势息息相关;其中是非曲直,也许我们后人并没有资格评述。况且,也许这种兼具矛盾人格的能臣,才是真实的历史与鲜活的人性。作为读史人,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足矣。




刘仁轨:威震半岛、打服日本的铁血儒将,知道为啥故意让唐军败给吐蕃吗...
刘仁轨生于公元601年,比唐太宗李世民年幼了三岁。虽家境孤贫,但却自小“恭谨好学、博涉文史”,是一位积极上进的好少年。只要努力,就有机遇。贞观年间,刘仁轨成了一名基层干部——陈仓县尉,类似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这职务看起来挺威风,不过差事并不好干,很快他就遇上...

打服日本的铁血儒将刘仁轨为啥在晚年坑害自己人?
最终唐军上下坚定信心,决定留守半岛,他们在刘仁轨、刘仁愿的率领下主动出击,多次击败百济叛军,并打通了新罗的运输通道。大唐朝廷得此消息,派遣孙仁师率领7000人跨海支援刘仁轨;而一再遇挫的百济头领扶余丰,则派人渡海向倭国(日本)请求援兵。 公元663年九月,孙仁师、刘仁愿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领陆军,刘仁轨以归顺...

档案 铁血将军戴安澜这个节目的所有台词写出来
他十年军旅从士兵到将军,浴血疆场为抗日,他远征滇缅铁血昆仑,勇杀日寇一指间,抗日烽火铸就将军英名,满腔忠义,扬国威,罗斯福为他送上赞美之词,毛 –泽-东为他作诗悼念,2011年四月二日北京卫视 档案 为您揭秘铁血将军戴安澜。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这个地方就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毛= 泽 -东工作的地方,19...

永远的丰碑的主要内容
该书稿是一本讲述北平地区抗战英雄事迹的故事集,主要选取了或是北京籍、或是曾经在北京地区战斗、或是在北京牺牲的英烈的故事。全书共收录了45位抗战英雄的44篇故事,这些英雄事迹,是北京地区抗日战争历史的缩影。该书稿用时间轴将44篇英雄故事前后串起,直观地展现了北平地区抗战时期的抗战历史。每篇文章...

战长沙的演员都有谁?
2014年播出的史诗剧《战长沙》改编自同名小说,由孔笙、张开宙执导,由霍建华、杨紫、任程伟、左小青、高鑫等人主演,讲述抗日期间在长沙以胡家人为视角发生的各种事件,展现战火纷飞下的小家与大家。这个制作班底就让人很放心,而相差十多岁的霍建华和杨紫也演出了满满的cp感。饰演男主角顾清明的是老干部...

中国从古直今有多少个叛徒{列举10个左右}…(急需)
洪承畴,一代儒将,九省经略。 最后成了史书中的贰臣。 Top10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第九位 无耻指数:6 遗臭指数:6 综合指数:6 谁都知道的,这里就不说了 (8) 接下来出场的这位人物仍然健在。 他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汉人。 他自称二十二岁以前是日本人。 他是台湾皇民化的结果。 他是日本人...

美国袭击马绍尔群岛时日军哪艘战列舰在
日本战列舰白菜化还配备激光炮!美国大片给宿敌升官还让对方开挂 山本五十六被制片方提前升职为大将 打赢中途岛海战的美国将领是斯普鲁恩斯,但片中对这名赵刚类型的儒将还原场面却少得可怜,反而是多次给李云龙型将领、绰号蛮牛的哈尔西多次特写,这一点也不难看出美国人还是欢迎铁血牛仔类将领。此外,影片...

辽宁凤城在历史上出过多少名人?
19、苗可秀(1906-1935):中国少年铁血军司令,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人,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是一位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辽南义勇军杰出领导人。1935年6月12日在战斗中负伤被捕,7月25日在凤城南山刑场被杀害,年仅29岁。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姜书阁(1907-2000...

谁有关于英雄的作文?
霸王泪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夜已经来临了,他和他的马儿孤寂地站在冰冷的乌江岸边,秋风撩起他散乱的长发,那张刚毅的脸上竟也写满了疲惫,他忆起年少读书时听叔父说的那句话:“为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一个人和为一个人而牺牲千千万万的人同样是不对的,...

王戎的演出电视剧
大田《钢魂》 饰 邓百川《旱码头》 饰 马宝国《大唐儒将开漳圣王》 饰 陈谦《至高利益》 饰 刘全友《铁血警魂》 饰 二达子《冬雪》 饰 曹海其中《9·18大案纪实》获1995年飞天奖二等奖和金鹰二等奖。话剧及小品:《丢手巾》 《人约黄鹤楼》 《拔牙》 《超生游击队》 《相亲》 《过年》等。

康马县13399181811: 历史上刘仁轨是谁?
漆委复方: 6、刘仁轨:中华千年灭倭的第一功臣,朝鲜白江之战不但打的日本全军覆没,更让日本在的几百年里铁心跟在中国屁股后面做小弟

康马县13399181811: 唐朝时,唐朝曾以压倒性优势将日本打服,是哪次战争? -
漆委复方: 这一战就是著名的白江村之战. 公元663年的白江村之战(又称白江口之战),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第一次交战,战役的结果是:唐朝大军把日本人狠狠揍了一顿,日本吃了败仗后,整整900年没敢对朝鲜半岛用兵.白江村之战示意图 战争背景...

康马县13399181811: 抗日名将刘仁轨的简介有哪些呢?
漆委复方: 《旧唐书·刘仁轨列传》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

康马县13399181811: 刘仁轨打败日本的那个战役叫什么战役?过程大概是怎么样的? -
漆委复方: 白江口海战 开放分类: 战争、历史、唐朝、简介、海战唐高宗即位后,新罗联唐的战略意图已经十分明显,频频遣使入贡,或遣王子入卫.百济恃高句丽之援,不但屡屡侵犯新罗,还断绝了对唐的通贡.恰在此时,日本使节来唐朝贡将要回国...

康马县13399181811: 求历史上海战~!(要详细) -
漆委复方:露梁海战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国和朝鲜两国联军水师, 在朝鲜露梁海域围歼侵朝日军的海上大战. 露梁海战区,在朝鲜莲台山和南海岛之间的露梁律海峡以西、光阳湾以东的海域...

康马县13399181811: 中国有哪些民族英雄以及他们嘚事迹? -
漆委复方: Act 1. 刘仁轨的入选只因为他作了一件事情.刘仁轨的入选只因为想出一口恶气.刘仁轨的入选只因为《旧唐书·刘仁轨传》这样写过:“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

康马县13399181811: 元朝以前中国对日作战有哪些?
漆委复方: 历史上,中日之间共有五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其中有一次是在元朝以前: 一、民国纪... 更要永远纪念唐代灭倭英雄刘仁轨.(那刘哥乃文官儒将,破百济时已是六旬老翁!...

康马县13399181811: 第一个与日本打海战的将军是谁呢?
漆委复方: 刘仁轨出唐朝名将刘仁轨第一个与日本打海战的将军84唐朝名将刘仁轨:第一个与日本打海战的将军公元663年,唐朝高宗年间发生在的这场位于朝鲜半岛白江口海战,给整个东亚的局势和历史的发展带汉朝大将周亚夫不懂揣摩皇帝心思结果死得很惨135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讨厌那种看人脸色、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人

康马县13399181811: 中日史上第一战,日军差一点全军覆没 -
漆委复方: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1万3000,战船170艘)与倭国、百济联军(4万2千,战船1000余艘)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其以唐朝、新罗联军的胜利的最终结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