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贵族群体沦丧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亢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贵族!是什么意思?~

贵族就是人高马大、身份尊贵


“贵族”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以及现代君主国家里统治阶级的上层,享有特权。
读音:[guì zú]
造句:
1.贾宝玉在贾府过惯了锦屋绣榻、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
2. 这些贵族老爷对于表现乡村生活的戏群起鼓噪,不过是蜀犬吠日,显得既可鄙又可笑。
3. 清末,封建贵族一个个高官厚禄,脑满肠肥。
4. 她很厌倦贵族那种荒淫无耻的豪门生活。
5. 清王朝覆灭后,八旗贵族断了皇粮,不少只会吃喝嫖赌、百无一能的纨绔子弟沦为乞丐。
6. 盖尔人是一个穷兵黩武,专横暴戾的贵族阶层。
近义词:望族 汉族 民族 氏族 族裔 族谱 族人 家族
反义词:平民 君主 庶民
参考资料
李新.常用词语大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造句网:http://zaojv.com

【按语:周文王实际上不应该叫“姬昌”?孔子不姓孔?春秋贵族的名字应该怎么叫?姓和氏有什么区别?《孔子大历史》解读了古代贵族的姓、氏问题。】
  西周、春秋贵族的姓和氏
  姓和氏,今天看来是一回事,孔子那时可不是这样。
  周人的姓,是区别族群的。商人有没有“姓”的概念,现在不好说。但周人有,而且特别重视。因为周人严禁族内通婚,不同的族群要靠姓来区分,同姓不能结婚。周人都是姬姓。他们刚刚在关中崛起,还没有灭商的时候,主要和近邻的姜姓族通婚。

  到周武王灭商,占领中原,把自己的同宗亲属和后代分封到各地,建立了鲁、卫、燕、蔡、虢等至少几十个诸侯国,这些国家的统治者都是姬姓。一贯友好的姜姓族也被分封到中原,建立了齐、申、许等国,协助周人统治中原。
  中原原有的那些民族,有些可能已经有姓的观念;没有的,也被周人强行安了一个“姓”,用来区分能否通婚。比如商人,都是“子”姓(孔子是商人后代,所以也是“子”姓);秦、梁、莒国是“嬴”姓,薛国是“任”姓,邾国是“曹”姓。这些族群(小国),也逐渐都有了同姓不婚的禁忌。
  氏,用来区分贵族的家族、家支。氏的来历很多。
  可以用官职作氏,比如“司马”,本来是管军事的官职,世代当这个官职的家族,就可以叫司马氏。
  可以用地名作氏,一般是贵族自己的封邑地名,比如晋国的原、韩、魏氏贵族。更古老的韩和魏是小国,在孔子出生前一百多年,韩、魏都被晋献公吞并,变成了地名,晋献公又把它们分封给忠于自己的大夫,这两家大夫就拿韩、魏作自己的氏了,他们和老的韩、魏国君家族没有关系。
  可以用自己先祖的字作氏,因为对尊敬的人不能称名,但可以称呼字,那些不是太子,不能继承君位的公子们,他们的字,往往就成了自己后代的氏。
  氏的来历多,这就难免有重复。
  比如春秋时以“孔”为氏的家族,就不止一家。因为《诗经》里有“孔嘉”这个词,“孔”意思是“很”,“嘉”是“好”, 所以那时人常有名嘉,字子孔,名和字要有点联系。孔子这个孔氏,出自宋国公子。此外,卫国还有一个孔氏,其中的孔文子和老年孔子关系还不错。但卫国的孔氏是姞姓,跟孔子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这种是可以通婚的。
  同一个家族(甚至同一个人),也可能有不同的氏,有的氏来自官职,有的来自封邑,很复杂。这在当时是专门的知识,贵族们都要学习。
  说完姓和氏的来历,再说称呼问题。那时贵族中男人和女人的称呼方式也不一样。
  称呼贵族男子的习惯,是“氏+名”,比如孔丘。对男人,姓不是用来称呼的,只是区别择偶用,不然孔子就该叫“子丘”了。
  有些男人似乎没有氏,比如各国的国君家庭,国君的儿子就叫公子某,孙子叫公孙某。到公孙的儿子辈,才能有自己家族的氏,一般就是爷爷的字。但严格来说,国君和儿孙还是有氏的,就是他们所在的国名。这还是用封地命氏的原则。
  贵族女子的正式称呼,是“氏+姓”。她们本来可能有小名,但不能在正式场合用。女子强调姓,正是为了区别婚姻,要跟丈夫的姓不同。但这个氏,可以是自己娘家的氏,也可以是丈夫家的氏,依当时人的习惯而定。春秋时“齐姜”就特别多,这都是齐国的公主嫁到国外去的,其他比如王姬、鲁姬也很多。后人为了区别,就再加上她们丈夫的谥号。比如“鲁共姬”,就是鲁国姬姓的公主,嫁给了宋共公。秦穆公的夫人穆姬,也是用了丈夫的谥号。
  上面这些很复杂的讲究,都是贵族们才有的。那时的平民就没有姓氏,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名。当然,氏也可以勉强有,比照贵族们的官职或封邑原则,平民也可以把他的职业或者村落名、主人氏等放在名前面,用来区别重名。比如《庄子》里那位很会切牛肉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职业,也勉强可以算他的氏。
  到战国的时候,贵族社会瓦解,礼崩乐坏,这些讲究就逐渐消亡了。首先是姓和氏没了区别。其次是老百姓也开始有正儿八经的姓。我们看史书里,战国的人就都有姓了(或者叫氏,反正这时也没区别了)。可从近来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张家山汉简等看,秦朝和汉初的时候,还有很多老百姓没有姓氏,就是光秃秃一个名。这时的朝廷甚至有讲究:级别特别高的官员,在公文上可以不写姓氏,只写名,普通官员就要姓名完整。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不懂春秋时候姓、氏的这些讲究。像他说孔子“姓孔氏”,明显不懂姓和氏的区别。《史记》里写周文王叫姬昌,武王叫姬发,周公叫姬旦。其实在周人那里,姬是姓,根本不能用到男人称呼里面去,结果两千年传下来,大家也这么叫习惯了。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符合规范的称呼,应该是“周昌”“周发”“周旦”,他们是周这个小部族的首领,周就是他们的氏。
  有人可能会问:除了周人,难道还有以“姬”为姓的人吗?
  有。周人在西部的一些近邻部族——戎人,就有姬姓的,他们和周人同宗,所以一直不能互相通婚。但他们一直没文化,没建立起政权,也不愿接受同宗的周人统治,所以被周人视作蛮族,不能通婚的同姓蛮族。
  孔子的这个“子”是他的姓吗?还不是,那是对贵族男子的尊称。
  有点乱?没办法。那时的贵族,讲究就是这么多。
  但在本书里,为了照顾现代的习惯,还会用“姓”代称当时的氏,比如我们就说孔子姓孔。但涉及当时意义的“姓”,我们就称其为“族姓”,以示区别。
  本文节选自:《孔子大历史》

  随孔子游历春秋,由贵族解读华夏
  《孔子大历史》,为你讲述圣人与其背后的时代风貌
  五霸七雄相继登场,诸子百家竞相活跃,春秋之际,华夏文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独特的贵族政治与社会风貌构成了其主要特征。孔子的一生,见证着春秋末期的变革时代,见证着贵族社会的兴盛与衰落。
  《孔子大历史》便是一部书写变革时代的历史长歌。该书是继2018年上市便斩获多项大奖,深受读者喜爱的《南北战争三百年》之后,作者李硕的又一力作。作为新生代青年历史写作者,李硕擅长于以生动、流畅的文字进行历史写作,同时,他也屡发独到见解,给人启发。在新书《孔子大历史》中,李硕将历史叙述的关注点聚焦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在对孔子的一生进行了生动书写的同时,还对春秋贵族时期的整个时代风貌进行了整体性的描绘。《孔子大历史》语言轻松、通俗,用非常“读者友好”的写作方式写就。同时,《孔子大历史》也不乏颇具创新的见解与观点、详实有据的史料考证。这样一本能够面向大众读者的靠谱的历史作品,着实不可多得。
  细描圣人生活世界,还原孔子生平真相
  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位道德圣人,高高在上。但实际上,他也有着如普通人一般的人生经历。在《孔子大历史》中,作者正是去除了这层后人加于其上的“圣人”面纱,还原孔子最真实的生活经历,并仔细揣摩孔子在各种情况下的心理与情感状态——他的喜怒哀乐与忧惧,他的困惑、纠结与执着——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鲜活、生动的孔子。孔子以没落贵族遗腹私生子的身份出生,生前父亲就已去世。他自小在外婆家成长,没有什么身份与地位。直到15岁左右,通过停棺葬母,才被孔氏家族接纳,从此孔子进入了贵族社会圈子,人生实现了巨大的转折。之后,孔子接受着贵族式的教育,成年后开始做官,一步步做到鲁国最大的官“大司寇行摄相事”,同时也见证了春秋末期各国内政外交的风云变幻与奇闻轶事。但他很快就被鲁国贵族冷落,被迫辞职。在孔子仕途沉浮的表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鲁国贵族之间的利益纠葛与冲突,以及春秋晚期各国之间的“国际关系”。遭遇政治失意后,孔子开始周游列国,途径齐、卫、郑、陈、蔡、楚等国,但都没有寻找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晚年回到鲁国后,孔子潜心整理诗书。他的思想经弟子与后人的传承与解释,流传后世。与政治上的失意正相对照,孔子在思想与学说上在后世成为了首屈一指的“至圣先师”。
  通过解读经史文献,《孔子大历史》再现了孔子在寡头世袭政治游戏规则中沉浮的一生,对孔子的生活世界进行了人类学乃至影视视觉层面的还原。
  借孔子看春秋,全景展现早期华夏贵族社会风貌
  在《孔子大历史》中,李硕不仅叙写了孔子生动的人生经历,还以孔子的一生为缩影,全面展现出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的风貌。孔子可谓了解春秋贵族社会的最佳个案。因为他是诸子百家里,历史记载最详尽、相关资料最多的一位。而他所处的时代,贵族制度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的一生正好展示了贵族社会如何走向没落,春秋如何走向战国的过程。春秋战国加起来近六百年历史,孔子正处在大变革的枢纽位置。
  故而,以孔子的一生为线,《孔子大历史》穿插了各种春秋贵族时代的历史知识,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完整的时代画卷。在《孔子大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贵族的等级制度与权利义务,贵族所遵守的礼仪习俗,贵族从小接受的教育和他们的“必修课”,宴会、射礼等贵族的生活状态,各国之间或明或暗的“游戏规则”,各国的政治状况与权力角逐,甚至各国贵族的奇闻轶事。同时,孔子足迹所至,包括了很多国家,在书中,这些国家各自的特点与面貌,我们也得以一窥:三大家族与国君冲突不断的鲁国、东方的强国齐国、混乱不堪的卫国、西方的霸主晋国、夹在大国之间的小角色陈国和蔡国、南方的“蛮夷”楚国、此消彼长的吴国与越国……
  品味贵族时代风貌,追寻古代政治文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春秋贵族世袭政治别具一格,它是西周封建制的延伸和失控,与战国开端的君主集权制、官僚制、编户齐民模式截然不同。春秋中后期的列国,世代垄断朝政的寡头格局形成。所谓世卿世大夫,鲁有三桓,郑有七穆,晋有六卿……故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在这样的大变革时代,国君与寡头、贵族与平民的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寡头世袭政治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孔子大历史》在展现春秋贵族社会的风貌与特色的同时,也探讨了贵族政治存在的难题及其转变趋势,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发展与流变。


西周贵族群体沦丧是什么意思?
但他们一直没文化,没建立起政权,也不愿接受同宗的周人统治,所以被周人视作蛮族,不能通婚的同姓蛮族。 孔子的这个“子”是他的姓吗?还不是,那是对贵族男子的尊称。 有点乱?没办法。那时的贵族,讲究就是这么多。 但在本书里,为了照顾现代的习惯,还会用“姓”代称当时的氏,比如我们就说孔子姓孔。但涉及当...

周朝为什么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靠的是什么呢?
1、这个体系把贵族与周天子牢牢绑定在一起。贵族们的利益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诉求:维护特权。但是,特权面临严峻的竞争。他有可能被其他贵族抢走,也有可能被下层人士夺去,也有可能因为诸子相互争夺而沦丧,并不稳固。周天子的宗法制,使贵族们的特权得以法定化、传承得以规范化,建立了有效的秩序。

庞贝城遗址充分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古罗马社会的道德沦丧?
据李维记载,罗马的奢侈之风开端于亚细亚战争胜利之后,罗马人“第一次把青铜卧床、贵重的床罩、地毯以及其他亚麻织物输入罗马,宴会本身也开始使用极其精密的计划和很大的费用来布置”。罗马上层社会旋即刮起一场追求奢侈、挥霍、享乐之风。贵族们竞相攀比,讲排场,通过举办豪华的宴会来炫耀自己的富有。例如...

请问《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个人的遭遇成因是什么?
三、道德沦丧、人欲横流——杜十娘的悲惨是社会的产物 有人说杜十娘的悲惨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体现了明末“情”与“礼”的矛盾,以“情”反“礼”,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提出的控诉。真是如此吗?事实上,在这样一个人伦沦丧、人欲横流的社会挣扎的女人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打上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我们...

古时东北汉人很少,是什么时候汉人大规模迁往东北的?
西晋动乱后,丧失了北方的领土,辽东等地也相继沦丧。东北的汉族人开始减少。最后,东北被高勾丽占领。中国第二次向东北移民是在唐朝。唐朝消灭了高勾丽,建立了安东都护府,管理朝鲜半岛北部、东北等地。东北的汉族人有增多,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安史之乱后,东北逐渐沦丧,汉族人开始减少。后来东北...

会风造句-用会风造句
八十六、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审美观念与社 会风 尚的演变,为周?的“唐妆”样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八十七、总体上来看,奖赏制度在维护清代政治统治、纲常名教、社 会风 尚等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八十八、我的真正身份是改变社 会风 气,风靡万千少女,提高青年人内涵,刺激电影市场,玉树临风的整人专...

红楼梦讲的是什么?
由于这部巨著是以数个大主轴穿插众多小故事而成,因此关于《红楼梦》的主题,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其中最为人所重视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及薛宝钗之间的三角恋爱,也有人认为这部巨著是在描写封建时代贵族生活的腐败,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富含神话的色彩,并且反应著作当时的政治礼教、社会生活...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怎么写的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五营区13282535870: 简述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怎样建立并实施的,后来又如何衰落的. -
柯脉赛治: 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

五营区13282535870: 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的表现是什么? -
柯脉赛治: 西周王室后期由于统治者没有处理好各阶层的矛盾,使得贵族平民蛮多激化,导致统治根基不稳.后来周幽王昏聩无道,烽火戏诸侯,导致周王室威望一落千丈.没有诸侯帮助周王朝,被犬戎所灭.随然后期推举王室建立东周,但是已经没有了那种控制各诸侯得能力,只能让各个诸侯崛起

五营区13282535870: 高一历史必修一: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作用,宗法制的目的、含义、内容、作用,礼乐制的含义、作用 -
柯脉赛治: 分封制目的 是为保证王室的强大,拱卫王室.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 分封制的含义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 分封制的内容 分封的内容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

五营区13282535870: 西周时期平民算被统治阶级吗? -
柯脉赛治: 西周时期手里掌握暴力的贵族才是统治阶级.他们凭借暴力剥削被统治阶级.贵族一方面依靠暴力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再通过生产资料剥削劳动者,也就是让劳动者在贵族的土地上劳动来剥削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叫奴隶.另一方面许多劳动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贵族通过暴力威胁,让他们无偿上交一部分劳动成果,这样的劳动者叫平民.

五营区13282535870: 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 -
柯脉赛治: 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由它构成了等级阶梯,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完备的程度.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宗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成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五营区13282535870: 分封制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
柯脉赛治: 1.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2.通过分封...

五营区13282535870: 谁会历史啊??? -
柯脉赛治: 西周的灭亡是与一个人人皆知的故事密切相关.这个故事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当年,周幽王的第二个王后叫褒姒,她是周幽王的宠妃,可是她不爱笑.有一次,周幽王为了取得褒姒的笑颜,居然命令点燃烽...

五营区13282535870: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全册)人教版 -
柯脉赛治: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章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制度: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是我国...

五营区13282535870: 男女授受不亲是什么意思 -
柯脉赛治: 古代交际礼俗.上古男女交际自由,进入宗法社会后,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然直至西周时的中原地区,华夏民族仍多少保留原始氏族的遗风,仲春之月,男女自由相会,尽情欢娱.至战国时期,儒...

五营区13282535870: 西周为什么进行分封制,效果如何 -
柯脉赛治: 一.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而且当时其实诸侯本来就存在(哪些部落联盟的酋长),分封制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切实的名分,来换取他们实际上的军事政治支持. 二.效果要分前后看,前期1.通过分封制,加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