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伍子胥是因为什么原因自刎的?

作者&投稿:大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伍子胥为何最终自刎而死?~

公元前489年,夫差准备出兵北伐齐国,争霸中原。伍子胥认为越王勾践食不甘味,收服民心,此人不死,必为吴患,现在越是吴国心腹之疾,不先灭之,反去伐齐,是很荒谬的。吴王不听,伐齐,大胜。从此疏远伍子胥,说他投敌叛国。伍子胥为自己辩白,有人拿出伍子胥将儿子放在齐国的证据,伍子胥无言以对。
吴王夫差赐伍子胥自刎,伍子胥仰天长叹:“我使你父王称霸诸侯,又冒死相争使你被立为太子。你继立为吴王时,曾想将吴国分封于我,今天怎么反而去听谗臣之言而杀长者!越国亡吴国为时不远了。”
伍子胥临死前的要求:“请把我的眼珠挖下来挂到都城东门楼上,我要睁眼看着越军打进来!”
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之机大举攻吴,夫差兵败,在求和无望的情况下只好一死了之。自刎之前,他让左右用布帛把自己的脸蒙起来,因为他觉得在地下无颜去见伍子胥。

  下面2个故事,第一个是伍子胥自刎的故事,另一个是把别人弄自刎的故事,不知道你要哪个

  伍子胥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伍子胥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兄伍尚俱是楚国忠臣。春秋初年,楚庄王励精图治,扩张国力,曾一度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传至平王时,由于荒淫残暴,国势日衰。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遂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伍尚杀害,伍子胥逃往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

  伍子胥入吴后,了解到吴公子姬光想推翻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为了利用姬光和吴的力量攻打楚国,报父兄之仇,便帮助姬光刺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登位后,任伍子胥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协助其管理国家大事。任命另一个从楚国逃亡出来的贵族伯嚭为大夫。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大军事家、齐国人孙伍为将。为了巩固和扩大吴国的统治,伍子胥向吴王进以“安君理民”、强国兴霸之道,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委托伍子胥筑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自此,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加强,阖闾图谋大举攻楚。

  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前512),伍子胥鼓动吴王出兵攻楚。他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必能克敌制胜。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次年先后出兵攻占了楚国的夷(即城父)、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进而围弦(今河南潢川西南),袭扰楚国达6年之久,迫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吴随即展开大举攻楚的准备,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作为吴的盟国,使楚北方门户洞开,为尔后避开楚军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了条件。又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间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战的子期,而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王和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出兵沿淮水攻楚。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吴军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今荆沙江陵西北),终成破楚之功(见柏举之战)。由于怀有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在楚未能安抚民心,激起楚国上下反对,致使吴军难以立足。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承王位。吴国乘机攻越。越军利用吴军的疏忽,采取偷袭战术打败吴军于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斩伤阖闾的脚大姆指,阖闾重伤身亡,将死时嘱太子夫差勿忘越杀父之仇。夫差继承王位后,任命伍子胥为相国,伯嚭为太宰,积极训练军队,重振吴国军事力量。二十六年,吴国为报前仇,出动精兵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椒山)大败越军。越王勾践派人向吴王求和,吴王夫差将要应允,伍子胥表示反对。他说;“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复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后虽悔之,不可食已。”但吴王争霸中原心切,遂不听伍子胥劝阻,与越国达成和议。准许越国成为吴国的属国,囚禁勾践和大夫范蠡3年。伍子胥悲愤地说:“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意谓吴国宫室将因越军破坏变为池沼)”

  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年),夫差闻齐景公死,齐国内乱,大臣争宠,就要发兵攻齐,伍子胥劝谏说:“吴有越腹心之疾,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愿王释齐先越。”但夫差认为越已臣服,已构不成威胁,因而执意率军攻齐。结果,败齐师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夫差更加骄傲自负。在吴国攻齐的4年中,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一面率越军助吴,以示忠心,一面以重金贿赂太宰伯嚭,使伯嚭在吴王面前为越王说好话。从吴王及列士皆有馈遗,吴人皆喜,唯伍子胥对此深为忧虑,再次规劝夫差说:“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词诈伪而贪齐。破齐,犹臂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但吴王受了伯嚭的挑唆,不仅不信任伍子胥的计谋,反而怀疑伍子胥有贰心,遂赐剑命其自裁。伍子胥仰天长叹道:“嗟呼!谗臣为乱矣,王乃反诛我!”又对舍人说:“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史记·伍子胥列传》)语毕自刎而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命名叫胥山。

  其后,果不出伍子胥所料,夫差争霸心切,于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十五年)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与晋争长。越王勾越伺机调集四万九千大军分两路,一路断吴归路,一路直捣吴都。又经笠泽之战(水名,在今苏州南,自太湖东至海,南与吴淞江平行)和对姑苏的长期围困,遂置吴国于死地。夫差请和,越不许,夫差终于自杀。自杀前,以袂掩面,说:“吾无面目以见子胥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
  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
  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
  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
  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
  “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
  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
  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
  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
  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故事见于《吴越春秋》。

伯嚭见齐国不杀子胥,阴谋没有实现,心中不甘。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他只好亲自动手除掉这个威胁自己的强敌。为此他对发生在子胥身上的一些事情加以曲解,编排出一篇足以置人于死地的恶毒的谗言。子胥离开大军后,他对吴王说:“子胥为人刚猛粗暴,刻薄寡恩,又爱胡乱猜忌别人。他的怨恨之心恐怕会给吴国带来灾祸。去年伐齐的时候,子胥就认为不可行,结果赖大王英明决策,大胜齐军而还。子胥因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用,觉得受到了羞辱,心中愤恨不平。这次伐齐,他竟专愎强谏,低毁朝政,只希望吴军战败以便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大王亲率国中几乎所有的兵力去攻打齐国,子胥却因大王不采纳他的意见,称病不随军出战,自回都中。此时作乱是很容易的,大王不可不加以防备。况且,我让人暗中伺探子胥,听说他出使齐国的时候,曾对儿子说;‘吴国眼看就要火亡,你同吴国一起灭亡,没有益处。’到了齐国,就把儿子托付给鲍牧。作为人臣,在国内不得志,在国外传恃诸侯,又自以为是光王的谋臣,现在大王却不用他的意见,心中常怀怨恨。他一旦趁我们不在国内而作乱,是很危险的,希望大三早作打算!”吴王听后,说:“你不说,我也怀疑他。”于是派使臣赐位子胥“属假”剑,让他自杀。伍子胥见自己对吴王一片忠心却落得被人陷害的下场,不禁仰天叹道:“天哪!谗臣伯嚭在作乱,大王却反而杀我。”他恨夫差不辩忠奸,忘恩负义。拔剑自刎前,他怨愤地告诉门客:“我死后,请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都城东门,我要亲眼看到越寇的侵人和吴国的灭亡”。




古人伍子胥是因为什么原因自刎的?
子胥因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用,觉得受到了羞辱,心中愤恨不平。这次伐齐,他竟专愎强谏,低毁朝政,只希望吴军战败以便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大王亲率国中几乎所有的兵力去攻打齐国,子胥却因大王不采纳他的意见,称病不随军出战,自回都中。此时作乱是很容易的,大王不可不加以防备。况且,我让人暗中伺...

历史上的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
1、伍子胥简介: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原籍楚国椒邑,是春秋末期吴国的杰出大夫和军事战略家。他的父亲伍奢担任过楚平王的太傅,却因费无极的陷害而与长子伍尚一同被楚王杀害。伍子胥逃离楚国,最终抵达吴国,并在那里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他被誉为姑苏城的缔造者,苏州至今仍保留着胥门。公元前506年...

伍子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伍子胥生平简介
伍子胥生于楚国,但他的父亲和哥哥遭到楚平王的杀害,随后他便逃到吴国,并且成为吴王重臣。可以说伍子胥对于楚国只剩下了恨,据说伍子胥破楚后,曾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为父亲和兄长报仇。但伍子胥最后却没能收获一个好的下场,吴王夫差听信谗言以为伍子胥要反吴,于是将他赐死,伍子胥死后吴国便迎来...

伍子胥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走上了与父亲相同的老路?
伍子胥是楚国人,历代是朝廷中的掌权大臣,后来却由于奸臣陷害他只能选择仓皇出逃,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位高权重的大臣总是容易招惹奸臣们的妒忌,伍奢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时候的楚国,太子还没有上位。而伍奢作为太子身边的红人,在太子上台之后宰相之位就势必为他所得,而这就引得另一个官员费无忌...

历史上的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

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是哪国人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因父亲被奸臣陷害,父兄被杀,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一心复仇,最后是作为吴国重臣受人谗害被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眼光独到,才华横溢,也有睚眦必报的性格倾向。他与后来的“兵圣”孙武一同攻破当时的南方最强的楚国,攻入楚都,最终向楚国复仇成功。他...

伍子胥是一个怎样的人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在楚国担任太傅。与伍奢同朝为官的费无忌因图谋讨好楚平王,将本应属于太子的美女转献给了楚平王。费无忌因担心太子报复,向楚平王诬陷太子谋反。伍奢力辩太子的清白,但楚平王受费无忌影响,将伍奢和太子建杀害。伍子胥逃至吴国,结识了公子光,并看出其野心。为了助力公子...

伍子胥为何被人们称为“潮神”?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伍子胥被人们称为潮神是因为当时的百姓为他鸣不平,传说在百姓们纷纷到海塘边烧香纪念他之后,死后的伍子胥得到了老百姓纪念的力量,发出自身怨气能够以水为潮得到的潮神的称号。伍子胥怨气驱潮水历史上有名的兵法家伍子胥,在被越国国王害的家破人亡后,为了报仇去到吴国。伍子胥凭着本身的足智多谋和...

伍子胥的生平简介 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
伍子胥,史书的评价一定是奸臣 ,因 为在忠君比孝父更为重要的时代,为报父仇的伍子胥引吴国君王攻破自己祖国的行为,是十分不道德的,他注定在史书上留下骂名。然而如 今再 看他,也不免是一个被宿命操纵的可怜人。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一说...

三大端午名人,除了屈原,另外两位是谁
和屈原一样,伍子胥也是春秋时代的历史人物,他和屈原来自同一个国家楚国,关于在端午节这天纪念伍子胥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因为受费无极的谗害而被杀,伍子胥的哥哥伍尚不愿抛下父亲,进宫以后就被杀了。伍子胥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为了给父兄报仇,他...

涟水县19832656069: 伍子胥为什么要死 -
尤妹调经: 吴王阉闾死后,夫差继位,信任奸臣伯嚭,中了越王勾践复国灭吴之计,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荒淫误国.有一次,夫差和西施正在玩乐,白发苍苍的伍子胥又来劝谏,夫差恼羞成怒,丢给他一把“属镂”剑,逼他自尽.伍子胥气得浑身发抖....

涟水县19832656069: 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 -
尤妹调经: 不是,是伍子胥用剑自刎的.因为当时他觉得吴王已完全被勾践迷惑,且吴王已经不再相信伍子胥的进言了.所以,他想以死来证明自己的忠心并唤回吴王.

涟水县19832656069: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夫差为什么把伍子胥杀掉?有人替他说情吗?
尤妹调经: 伍子胥死因之迷 伍子胥,楚国人,其父伍员,效力楚平王.忠臣往往因谗臣被诛,平王扣伍员而欲召子胥弟兄进宫,以斩草除根.子胥之兄听随王命,以献出生命尽孝,...

涟水县19832656069: 伍子胥缘何要自刎——打《乐毅报燕王书》一句
尤妹调经: 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

涟水县19832656069: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
尤妹调经: 被吴王夫差赐死

涟水县19832656069: 人死后为什么要盖住脸?
尤妹调经: 人死后都会用白布盖住脸,原因是:1.检验死者是否还活着,防止死者假死;2.死者容貌吓人,用白布盖住可避免引起前来吊丧人的恐惧.3.遮住尘土,防止尘土落到死者...

涟水县19832656069: 伍子胥怎么死的?
尤妹调经: 自杀的,吴王受了谗言赐了一把剑给他自杀.

涟水县19832656069: 伍子胥是自刎还是死于夫差手? -
尤妹调经: 正史说是自刎而死.但是是夫差赐的剑.直接是自刎,间接是夫差.

涟水县19832656069: 伍子胥是不是跳到钱塘江淹死的 -
尤妹调经: 自杀的 自刎 用的是吴王夫差的剑 自己去看史记撒或者东周列国志

涟水县19832656069: 伍子胥是被吴王杀的还是被越王勾践杀的,起因是什么? -
尤妹调经: 伍子胥是被吴王杀的. 伍子胥原先很受吴王夫差尊重,被尊为相父,常以长辈自居,夫差心里实际上很反感,后来伍子胥与伯噽不合,夫差宠信伯噽,自然就疏远了伍子胥,加之伍子胥不会自保,也无心自保,仍以教训的口气劝诫夫差,自然就触怒了夫差,积怨已久的夫差一怒之下要了伍子胥的命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