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的几个阶段

作者&投稿:郭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时代的先后顺序!要确切的答案!~

  四大发明按照先后顺序为: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司南最早是在黄帝时代使用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火药是唐朝的,活字印刷是北宋的。
  一:指南针(司南),最早有记载的司南源于战国时期,其实际年代应记载不足而不可考。其发明者也难以查寻(可能来源于百姓生活所发现)。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应当算是最早的比较完整的记录了),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人造磁的方法(较接近现代的指南针了)。
   二:火药,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源于炼丹术(带有相当的偶然性),其发明者也同样不可考(不知道是那个道士无意中炼丹练出来的)最早也比较完整的记载来源于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磺法”。
   三:造纸术 时期:东汉(公元102年到105年间),发明者:蔡伦,发明地点:洛阳。
   四:活字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实际上明确四大发明的年代(细化到某年)是不太现实的,由于古代信息的流动性相当的差,存在记载和现实脱节的现象,没有办法反应出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由于四大发明强调的是其对文化和文明的影响,所以并不局限于某个人的发明,像指南针和火药的发现就来源于生活,也无法考证是由谁首个发现。

四大发明的发明时间按顺序分别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1、指南针:战国
最早有记载的司南源于战国时期,其实际年代应记载不足而不可考。其发明者也难以查询(可能来源于百姓生活所发现)。

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应当算是最早的比较完整地记录了),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人造磁的方法(较接近现代的指南针了)。
2、造纸术:西汉(东汉改良)
纸张很大可能是起源于中国南方,并且和岭南地区特别是环珠江口周围6000多年前涌现的丰富的树皮布文化体系有密切关系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环珠江口包括香港出土大量石拍,其中,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石拍,科学测年表明距今6800年前或更早,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树皮布制作石拍,揭示出中国岭南地区是世界树皮布文化起源地。

3、火药:东晋
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源于炼丹术(带有相当的偶然性),其发明者也同样不可考(不知道是那个道士无意中炼丹练出来的)最早也比较完整的记载来源于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磺法”。
4、印刷术(雕版):唐
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扩展资料:

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3、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4、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

  四大发明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而许多动物已经在我们之前就学会了利用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四大发明的几个阶段
四大发明的几个阶段 就是四大发明的几个经历,比如:火药,它一开始肯定不叫火药,那又叫什么?... 就是四大发明的几个经历,比如:火药,它一开始肯定不叫火药,那又叫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现在情景喜剧越来越少了?哲学之子123 2010-04-14 · TA获得超过51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

中国四大发明的时间和发明者?
2、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许多道士参与印刷术的研发与创新,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术由毕升于宋朝时发明。3、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4、指南针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

现代创造发明学认为,人类的数学活动过程按顺序大体分为哪四个阶段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A·H·柯尔莫戈洛夫曾把数学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前期产生自然数概念,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几何图形,后期出现数的写法,数的算术运算,某些几何图形的运用,解答简单的代数题目;第二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分支,即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第三个阶段建立了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

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时代什么人发明的?
我国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造纸术是由东汉蔡伦改进的。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指南针的大约出现在战国时...

中国4大发明分别是在什么时代被发明的?
1.造纸术:东汉时代。造纸术相传是由东汉时代的宦官蔡伦所发明,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在更早时期就存在,而蔡伦只是一位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造纸术对知识的保存及资讯的流通有不少影响。2.指南针:无考证,应该是东汉以前。指南针前身为中国古代的司南。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广泛应用...

人类在探索原子结构奥秘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
爱因斯坦的这一工作综合了量子论第一阶段的成就,把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三人的工作结合成一个整体。 7、有核模型 卢瑟福的学生中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有玻尔、查德威克、科克罗夫特、卡皮察、哈恩等,原子核发现后,卢瑟福于1919年利用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炼金术”,第一次实现了核...

中国四大发明是怎么发明的
到了九世纪,出现了大规模的雕版印刷。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平民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开始了活字印刷的历史。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左右,王祯创造了木活字,并发明了能够转动的排字盘,这一创造把活字印刷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古代的印刷工匠还创造了套色印刷。此外,用铜墙铁壁、锡、铅等金属活字的印刷也...

判断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了元朝时才传到欧洲?
在13世纪前半叶之前,欧洲人还停留在对中国宋代指南针的仿制阶段。 13世纪后半期,随着中国旱罗盘传入欧洲,通过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的研究,欧洲的指南针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法国人将旱罗盘改进,将其装入有玻璃罩的容器中,成为便携仪器。后来,这种携带方便的指南针被欧洲各国的水手广为应用。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时期,奔驰、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车公司相继成立,汽车生产进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汽车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变速器、四轮制动、独立悬挂技术、压减震器都是在这个时期发明的。第二阶段...

除了四大发明外古代的发明、发明人和时代
比欧洲人早四个多世纪。最早发明火药及应用于军事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制成的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最早测量子午线长度和最早发现恒星移动 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是...

宜丰县1944139878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发明的过程
储史枇杷: 1火药、2指南针、3造纸、4印刷术

宜丰县19441398782: 四大发明的演变的过程、影响? -
储史枇杷:[答案] 按发明的时间顺序: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

宜丰县19441398782: 中国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 -
储史枇杷: 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指南针、造纸、火药. 其中造纸术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是宋代的毕升发明的; 指南针(罗盘)发明人不详,但传说是黄帝和蚩尤作战时,发明的用以辨别方向用的,叫做指南车; 火药据传是炼丹的术士(道士)发明的,有说是晋代葛洪所做.

宜丰县19441398782: 四大发明分别在哪几个时期?
储史枇杷: 一、造纸术 东汉 蔡伦发明 二、印刷术 宋朝 毕升 三、罗盘 宋朝 四、火药 三国时代

宜丰县19441398782: 中国四大发明在那几个关键时期获得了发展 -
储史枇杷: 造纸术在东汉,蔡伦作了关键的技术改进. 火药在宋元,开始成为重要的武器手段 印刷术在唐代,雕版印刷就很成熟了.宋代又发明活字印刷 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

宜丰县19441398782: 四大发明的过程、传播、意义?
储史枇杷: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

宜丰县19441398782: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 -
储史枇杷: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 1、最早的是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广泛应用.造纸术最早在西汉发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质量和造价降低,纸逐渐普遍使用起来; 2、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经成熟,使用也比较广泛; 3、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也得到广泛应用. 4、北宋时发明的指南针,南宋时期广泛应用在航海事业上; 5、唐朝发明的火药,宋元时期广泛应用在战争上,出现管制火器.综合的来说,四大发明最广泛应用的是宋朝时期,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广泛应用都在宋朝.

宜丰县1944139878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发明在哪个时期. -
储史枇杷: 司南即指南针,发明于战国;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改良于东汉 印刷术:雕版印刷是隋唐,活字印刷是北宋 火药发明于唐朝

宜丰县19441398782: 四大发明发明的时间、人物以及具体的发展历程.具体些! -
储史枇杷: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科技的进步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是最早发现磁铁的指极性,并且利用它制成指向仪器...

宜丰县19441398782: 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时期发明的? -
储史枇杷: 指南针在春秋战国时期 造纸术在西汉,东汉的蔡伦改进 火药没有明确的时间,但在唐宋时期用于军事上 印刷术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