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的论辩技巧100字

作者&投稿:惠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劝谏时讲究什么方式方法?~

抗击疫情,居家学习,毋须朵颐,自珍灵龟,光阴天予,焉可弗取。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理:
1. 固本与伐根的对比:在第一段中,魏徵指出,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本,而不是去砍伐那些有问题的树木。同样地,要想让国家安定繁荣,领导者必须以“十思”为准则,认真履行职责,而不是采取不恰当的手段解决问题。
2. 浚源与塞源的对比:在第二段中,魏徵指出,领导者应该开拓思路、广开言路,听取并采纳各方面的建议。相反,如果堵塞言路、缺乏沟通,就如同堵塞水源一样,会导致信息的阻塞和决策的失误。
3. 积其德义与德不厚的对比:在第三段中,魏徵强调,领导者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积累仁德。只有具备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仁德之心,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相反,如果领导者没有积累足够的德义,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导致国家的衰败。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对比论证,魏徵成功地让唐太宗认识到“十思”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对比论证的手法使文章论述简捷扼要,而事理昭然,是非、得失、厉害的关系一目了然。

  《谏太宗十思疏》是历史上以直言敢谏著称的魏征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该文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文运用了大量的成语,使得文章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在此对该文涉及到的成语作简要介绍.
  一、直接运用的: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指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在文中是魏征对唐太宗提出的主要论点.
  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民众犹如水,统治者犹如舟,水可以承载舟,亦可以倾覆舟.也就是说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在文中是借鉴古人的论述,从人心向背方面阐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择善而从: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追随,引申为做事或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在课文中指要挑选好的意见采纳(或采用),强调了“纳谏”的重要性.
  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文中是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了一种理想的政治境界.
  二、灵活运用的:
  正本清源:最早出于《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后来明确见于《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意思是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其实该成语之前还有“拔本塞源”一词,出自《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意思是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丢弃或毁灭根本.这是从反面表述的.在课文中活用了这两个成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伐根以求木茂,塞流而欲流长”,运用形象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善始善终:最早出自《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庄子·大宗师》中有“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中也有“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意思是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在课文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活用了该成语,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
  骨肉至亲:出自《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课文中化用了该成语,“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说明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下面是我分享的《谏太宗十思疏》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唐]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

谏太宗十思疏主要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主要内容如下:《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名臣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劝谏太宗皇帝在治理国家时应当遵守的十条原则。首先,魏征在文中明确指出,作为一位君主,应当具备“十思”的品质,即“思危所以求安,思乱所以求治,思始所以求终”。这十思具体包括:思患预防、...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劝导君主待人诚恳不可倨傲的句子是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名臣,他曾经说过“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官者如何自我修养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建议官者的自我修养应做到:一是“知足”“知止”(克制物质欲望),不奢纵扰民;二是“谦冲自牧”,不骄傲自满;三是“慎始敬终”,不好逸无度;四是“正身黜恶”,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本文建议的其核心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

谏太宗十思疏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谏太宗十思疏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魏征 jiàn tài zōng shí sīshū 谏太宗十思疏 chén wén: qiú mù zhīzhǎng zhě,bì gù qí gēn běn yù liú zhīyuǎn zhě,bì jùn qí quán yuán sīguó zhīān zhě,bì jī qí dé yì。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魏征知道唐太宗这个庙号吗?其谏太宗十思疏能证明唐太宗的庙号生前就有...
凭《谏太宗十思疏》这个叫法就判断李世民生前就有庙号,这显然是常识性的错误。魏征生前曾被封为郑国公,他的作品收录成《魏郑公文集》,这份《十思疏》就是选自《魏郑公文集》。事实上在魏征的一生中上谏过的事项远不止这《十思疏》,作为唐朝的一代名相,魏征一共上谏过两百多件事,而且几乎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翻译
翻译为: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出自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原文选段: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译文: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

魏征直谏太宗十思疏的全文翻译
贞观二年,公卿上奏说:“依《礼》中所讲的,六月夏日,可以居住在凉台,但是现在夏天暑气没有退却,秋天凉气刚刚开始,皇宫中非常潮湿,所以请求修建一座暖阁让您居住。”太宗说:“朕有哮喘病,难道就不怕潮湿?但如果修建的话,会浪费许多人力物力。以前汉文想修建露台,因为惜怜十户百姓家产(而放弃...

《谏太宗十思疏》全文翻译?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

李世民畏魏征文言文翻译
文臣武将都得到任用,就可以垂衣拱手,安然而治了何必劳神苦思,代行百官的职务呢顾伟列分析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宰相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人言田舍翁不通晓,果然!” 清 赵翼 归田即事诗“怜他未惯蓬茅宅,笑我原来田舍翁” 乡巴佬...

方山县18978833497: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是怎样用正反对举的方法来说理论证的? -
程柳可多:[答案] 正反对比论证.如:在第一段中,“固本”与“伐根”,“浚源”与“塞源”,“积其德义”与“德不厚”,国家安定与不安定等,就是正反对举;又如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取之易”与“守之难”,“竭诚待下...

方山县18978833497: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的说话技巧 -
程柳可多: 委婉,思路清晰.

方山县18978833497: 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是怎样用对比论证来说理的 -
程柳可多: 本文的对比论证,主要表现在 固本—伐根,浚源—塞源,积其德义—德不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取之易—守之难 竭诚待下—纵情傲物,吴越为一体—骨肉为行路 貌恭—不心服,载舟—覆舟.

方山县18978833497: 《谏太宗十思疏》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 -
程柳可多: 【题目】:《谏太宗十思疏》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答案】:比喻论证、正反对比以及举例的论证方法.先用比喻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继续用比喻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方山县18978833497: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了什么观点 -
程柳可多: 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

方山县18978833497: 魏征如何劝谏唐太宗贞观之治 -
程柳可多: 也可以看看《贞观政要》,个人觉得这里面写得很细.侧面反映了魏相的进谏效果

方山县18978833497: 谏太宗十思疏中的问题 -
程柳可多: 《谏太宗十思疏》是历史上以直言敢谏著称的魏征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该文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文运用了大量的成语,使得文章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在此对该文涉及到的成语作简...

方山县18978833497: 举例写出《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
程柳可多: 比喻论证:比如文章开篇第一句,先设比喻,后先正意.比喻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排比:开头两组.从正反两面论述“积其德义”的重要性,并用反问加以强调.语气婉曲强劲,表现出魏征敢于直谏的风貌和善于言辞的风采.第三段讲“十思”,用排比似江河奔泻,气势恢宏.

方山县18978833497: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进谏成功原因 -
程柳可多: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方山县18978833497: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十思 -
程柳可多: “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 正面:朱元璋 反面:秦始皇 “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