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改革对中华文明所取得的推动作用

作者&投稿:营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改革对中华文明所取得的推动作用的论文不少于两百字~

  长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涵盖的面非常广,把整个文化载体当中丰富的内涵,通过具体的活动都展现出来,这无疑对增进海峡两岸之间,对中华文化理解,特别是对台湾年轻人一代弘扬中华文化传统,都很有意义。当前,岛内台独势力非常嚣张,特别是岛内推行“文化台独”、“去中国化”,通过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割断两岸之间这种不仅是血缘,特别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纽带。

  前段时间,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的会上,有一位叫朱宏(音译)的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他提供的论文就是《海峡两岸历史教科书的比较》,其中,比较当中,就有怎么样介绍长城。现在台湾新修改的教科书当中,在介绍长城时,基本上淡化历史所含的信息,只是从建筑方面来讲到的。这本身就反映出,我们的活动对台湾岛内宣传中华文化的意义,应该是潜移默化,通过非常生动和具体的事例来引导,来教育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

  从文化上来讲,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我们都是年青一代,是后来人。

  从中国传统的古文字学来看长城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实际上长城的概念是到了秦以后才出现的。城防以前就有,城的雏形在商代就有,它最早基本上是一种疆界的划分。真正长城雏形的概念,一个字就是“疆”。从象形来讲,疆字里的“田”就是被夯实的土块,中间那两横是板,或者就象我们汉长城看到的那种用芦苇或木块垫起来,一层一层。板筑是中国最传统的筑城方式。70年代农村打墙时,还用这种最古老的方法,两个门板,一层一层地夯实,放上芦阶节,一层一层,那么这个疆,也就是中国最早、最传统的墙。疆、墙一声,从文字学来讲,也是一音之转。那些与疆相关的概念包括田地的田、城垣的垣,都是板筑的形式。所以,板,后来又称为版图。版图的意思就是以墙为界,你所控制的范围和地域。可以说,从我们先辈在文字中创造的东西就可以看出我们最早长城建设当中的文化意涵。甚至包括边关的边,繁写的“边”也指敌楼很高,下面是土方,还可以绵延不绝。古老的长城,西方翻译成“GREET WALL”,非常准确的翻译。长城最早就是墙,后来变成疆界,界的意思是上面夯实的土,下面用木头搭建的一种结构。所以,现在我们边界的界也是与夯土建墙直接相关的。

  许多学者认为,长城建了以后它基本是一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分界。说生产方式的分界也好,说生活方式的分界也好,说种族划分也好,总而言之,它是一种文明生存状态的隔阂,这既是一种隔阂也是一种融合。从战国时代,这种边界方式在中国各地都有,包括战国当中在中国的内陆,也都存在这种防御式的边界,到了秦,就具有了很大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因为,秦作为一种统一,“书同文、车同轨”,修长城也要把整个的疆域统合起来。到了汉,围绕河西走廊基本上是维持汉代的交通线。交通线是为了维持飞地,哪一块飞地?就是沙洲,是敦煌。敦煌又是控制整个西域的一个汉人聚居的地方。它北边有匈奴,南边有北狄,处在夹缝中。河西的长城是沿着河西走廊修筑的,是一条军事交通孔道,一条补给线,同时它也是敦煌的交通线,长城维系了丝绸之路。这一段的长城,我们感觉与明长城有很大的区别,实际上一个意义——拦马墙,因为游牧民族在军事上最厉害的是马。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车战的方式已经抛弃,学用一人一骑这种战术。这种战术突击能力非常之强,而游牧民族主要靠骑兵征服农耕民族。修长城,无疑是这样,你人可以过来,但马过不来,马过不来,你战斗力就没有,你打不过汉人的步兵。河西走廊这段汉代长城起到了一个拦马墙的作用。明代长城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它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它是一个文化载体,它周边的人文设施,包括民俗、宗教、人文的各个方面,很多很多。

  还有一点,清朝的长城政策实际上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清是“修一座庙,胜养10万兵”。所以,承德是清朝浓缩的一个长城,它是精神上的长城,是把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一个长城。我认为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最成功的,是和长城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长城防御思想的一个积极体现——通过民族的融合。

  到了今天,我们去研究长城,就是要发挥这种精神。长城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饶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共同发展的象征。还是中华民族改天换地创造能力的象征。我想,这些都是长城的文化意义。当然,它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从考古,从文化,从历史,包括农耕和游牧之间的区别,包括地理、军事,包括交通这些方面。围绕长城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开发的,包括民俗民居,兵营文化,当地的集市,当地的宗教信仰,关公信仰(古代军人都信关公)。此外,长城的军事布防还有一线、二线梯次配置。实际上,古代军事思想与现代的军事思想是一样的,虽然冷兵器、热兵器不同。这些方面都应该充分挖掘。

  总而言之,长城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多向性的载体,而不是单一的。台湾青少年一代,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从教科书上读到长城的。怎么把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变成活生生的,再把这段历史衔接到现在,最后,融通在他们的思想中,使中华文明能够承传。

  现在,中国处于一种发展状态,同时,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顾炎武在《驭戎论》中讲过三段话,很有启发意义。他说:“宏大公之度,以开其向化之心。”虽然你修了长城,但有的时候,你要敞开胸怀,要怀柔的政策,包括对待世界的文明,你要开“向化之心”,要“宏大公之度”。第二句话是“蓄不测之威,以消其先事之诈。”就是积极的防御。你没有防御,有不测之威,你就要受人欺负,长城也有这方面的作用。第三句话:“严必然之防,以绥其窥伺之祸。”我个人认为,我们新的长城精神,首先是中华民族5000年连绵不断的精神价值;第二,我们民族新的长城精神应该是我们综合国力和综合国防的强大;第三,我们新的长城精神,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一种多元的,一种融合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精神。有了这些,我们整个长城文化就能历久弥新,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使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更能发扬光大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4分)
(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 “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4分)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用汉姓,“魏主”采用了什么汉姓?(2分)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2分)
(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2分)
答案
(1)“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洛阳(4分)
(2)学习汉语;鲜卑族。(4分)
(3)元。(2分)
(4)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2分)
(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

中国古代之改革无外三种,一则是制度上的改革如周公制礼,又如商鞅改分封为郡县。二则为官场选举之改革如始于魏兴于晋的九品中正制,又如始于隋唐兴于明清的科举制度。三则为经济之改革如宋王安石变法,又如明张居正变法。凡改革变法者不论成败都推动社会发展,改革变法成功则推动经济,人口增长。从而带动文化繁荣。改革变法失败,侧引起社会动荡,引起学术之争端,文化也有发展。所以,但凡改革变法都对中华文明有一定的推动或修正的做用。详细分析如下:
1,周公制礼,周公吸取夏商动乱之经验,在夏商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家国同构的宗法封建制度。建立“嫡长子”继承制一改前代继承混乱引而起朝堂争端的问题。宗法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以家族为单位,个人隶属于家族的宗族结构,这种影响直至清末。对中国影响深远,历经三千年,直至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宗法制度的影响。
2,商鞅改分封为郡县的影响,商鞅吸取了东周封建诸侯尾大不掉的教训,改分封为郡县。这一改革造成的影响也相当深远,直到清末依然遵循的是这套制度。虽然这套制度在汉代以及后代有所修改,但是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本质没有起到改变。
3,汉武“独尊儒术”,汉武帝为了统一人民思想,以为国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这影响不能说不深远。到现在为止,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的主要思想。
4,王莽改制,王莽改制历代受到人们的指责,然而对中华文明之影响深远,不可不说。王莽改制之失败,代表中国儒家最高理想的失败。是对儒家虚渺的大同世界的一种打击。也是对中国儒家文化的一种修正。王莽之后,中国再没有大的变革与变法,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明修正了。王莽之后,儒家思想也慢慢的受到动摇,转而向道家思想及后来的佛家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明的修正。以至于汉后晋代重玄谈重道家,南北朝后重佛法。形成中国“儒”“道”“佛”三家思想并大的局面。
5,九品中正,选官制度。始于魏的九品中正制度,改良了汉代的“推举”制度。凡定九品,必有点评,家族与玄谈成了点评标准。家族门户不可变,但是玄谈高低可以变。所以晋代重玄谈,正因为玄谈的兴起,晋代哲学体系建立,形成了道教。
6,科举制度,任何一制度时间久了,必然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漏洞。到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选官不再以家族与玄谈为标准,转而以文章学问为标准。所以读书人不论家庭争相考官,唐宋文学之兴盛,不能不与这有关系。今有“唐诗宋词”之说,对中华文明之影响其深可见也。
7,王安石与张居正之经济变法。王安石变法之失败正为张居正所借鉴。经济变法必然带来社会经济之繁荣,经济繁荣就必然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明中期,江南一度经济文化繁荣,人们思想之开放,不能不说是张居正变法的功劳。明代小说之产生,实在经济繁荣的功劳。
8,晚清自强运动。不管是“戊戌变法”还是“洋务运动”都是晚清中国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一种学习与模仿。不但科学技术进步了,也吸取了西方先进的思想。这对中华传统文明是一种补充与融合。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社会,但凡变法无论成败,都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促进与发展。

中国古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例如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例如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进了民族大融合。


中国古代改革对中华文明所取得的推动作用
所以,但凡改革变法都对中华文明有一定的推动或修正的做用。详细分析如下:1,周公制礼,周公吸取夏商动乱之经验,在夏商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家国同构的宗法封建制度。建立“嫡长子”继承制一改前代继承混乱引而起朝堂争端的问题。宗法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以家族为单位,个人隶属于家族的宗族结构,这...

关于中国的"文字改革"
中国文字的简化,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主持关心下,结合了上百名专家,对数千个常用的中国文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简化工作。当时的出发点,应该说是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中国经历了上百年的内忧外患,国弱民穷,百废待兴。中国又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国,百分之八十...

中国汉字经历了几次改革
6、汉字逻辑框架的核心是表意。在汉字的表意功能不断完善中,汉字的结构形态无论在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历时层面来说,汉字的文化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符号化的嬗变过程。7、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属于比较成熟了的中国文字,具备象形、指事等多种造字法,并大量使用假借字;但还保...

革故鼎新对个人及社会的作用
1、革故鼎新是一个深厚的文化理念,它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深远的影响。对于社会而言,革故鼎新意味着移风易俗、明德和“新民”。这是从宋代思想家朱熹的观点中衍生出来的,他主张革除旧弊、去其旧染、使民更新、教民向善,以此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2、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革故鼎新一直是中华民族...

中国历史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我们能否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学会并善于综合中西古今,将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对传统文化要作全面而科学的分析,既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厚古薄今.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重在创造性转换.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

日本古代以中华为师,它主要学习了哪些中华文化?
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长期以中华为师,是中日两国普遍认可的观点。日本朝廷大量学习中华文化是从推古改革时期开始的。公元六世纪末,日本朝廷推行推古朝改革。在崇尚中国佛教思想的圣德太子主持下,学习中国国家制度和思想文化。日本借鉴中国佛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制定出宪法十七条。圣德太子亲自注解多部佛教经典...

改变中国古代历史走向的十大事件
改变中国古代历史走向的十大事件:每件事都能影响千年的历史 1,沙丘之变 秦朝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冬季,秦始皇巡游平原津而大病,预料到自己命不久矣。但是秦始皇脑袋还清楚,并写下传给扶苏的诏书:“与丧会咸阳而葬”。不久秦始皇去世,而诏书也被赵高扣押。赵高随即勾结李斯篡改诏书,赐扶苏和蒙恬...

清朝对现在中国的影响大吗?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至1912年统治中国近三百年。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拥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影响。政治方面新增了满汉两种文化的融合,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制度改革,如颁布了《钦定大典》和《六科考试章程》等制度,极大地影响了之后的中国政治和法律制度。经济方面,清朝开展了大量的水...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发展?
1.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2.生活化。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常...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论文
1、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从总体上来说,史学界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

穆棱市13042472204: 求中国从古至今开拓创新的事例,如商鞅变法、一国两制这样的 -
叔宰齐隆: 首先是战国时期是秦国逐渐变为强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废除了周朝的奴隶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度,极大的提高了民力,并且在秦国实行法治,用法律来约束贵族.接着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新政,公元9年1月1日,王莽代汉自立,正式即位...

穆棱市13042472204: 中国古代改革有哪些? -
叔宰齐隆: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穆棱市13042472204: 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
叔宰齐隆:[答案]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体现了对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

穆棱市13042472204: 中国古代的民族大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重大的推动作用.请解释一下,“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
叔宰齐隆: 北方统一后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这种融合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少数民族的饮食逐渐由畜产品变成农产品,同时汉人也开始吃胡饼,乳饼类.(北魏孝文帝时期)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满意请楼主多用几秒钟采纳我的答案,这将是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的动力.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追问.

穆棱市13042472204: ...归纳“商君”改革的作用.【思想解放促进文明】文化是指人类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 -
叔宰齐隆:[答案] (1)依据材料一“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可知与治水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禹... 只要有利于国家,不必沿袭古代的制度,这体现了商鞅变革的思想,也是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

穆棱市13042472204: 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 -
叔宰齐隆: 商鞅变法,一段新的历史

穆棱市13042472204: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
叔宰齐隆:[答案] (1)结合材料内容和孝文帝改革等内容,我们可知主要包括,改革官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材料中的“胡乐、胡舞”反映了,向少数民族学习,民族融合的加强. (2)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重点改革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有:民族融合汉化为主,...

穆棱市13042472204: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叔宰齐隆:[答案] (1)由图1可知,图中历史人物是鉴真.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

穆棱市13042472204: 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 -
叔宰齐隆: 汉唐时期因为采取的是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 所以才会有中国古代的兴盛.明清时期因为实行的是封闭的闭关锁国正错 所以中国才会出现屈辱的近代史.通过历史我们会发现"开放兴 闭关衰"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积极吸收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 学习外国的技术 不断壮大自己 这样,才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穆棱市13042472204: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而外域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请结合上述材料,... -
叔宰齐隆:[答案] (1)汉朝的中西文化交流.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琵琶、千里马等物品,也将我国丝绸、刺绣等运送到西方.由于张骞的努力,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 (2)唐朝的中西文化交流.日本派遣使者、僧侣、学生到中国来,根据唐朝人的服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