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梁启超的诗歌简召

作者&投稿:卜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冬的诗句有什么~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回答者: 笔端流云1988 | 四级 | 2011-5-4 21:19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回答者: FreedomAngellv | 二级 | 2011-5-4 21:20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回答者: 莺燕共舞 | 三级 | 2011-5-4 22:34

你是五年级的吗?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5-18 05:33

绝句,江雪,梅花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5-18 17:52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宋·周邦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宋·苏轼)
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无名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 (唐·崔涂)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 (南北朝·范雪)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南北朝·谢灵远)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明·孙承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杨万里)
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李白)
鬓云欲度香腮雪 (唐·温庭筠)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西上辞母坟 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凤栖梧/蝶恋花 廖行之

吾母慈祥膺上寿。福庇吾家,近世真希有。丘嫂今年逾六九。康宁可嗣吾慈母。我愿慈闱多福厚。更祝遐龄,与母齐长久。鸾诰联翩双命妇。华堂千岁长生酒。


谢五开府番罗袄 黄庭坚

叠送香罗浅色衣,著来春色入书帷。
到家慈母惊相问,为说王孙脱赠时。


初望淮山 黄庭坚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寄张仲谋 黄庭坚

好在张公子,清秋应苦吟。
衣穿慈母线,囊罄旅人金。
早晚辞天阙,归来慰陆沈。
黄花一樽酒,期与尔同斟。


墨萱图 其一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哭母诗 瞿秋白

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新泪痕。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四言诗·祭母文 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擘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送母回乡》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选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倪瑞璿《忆母》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坛不可多得的大才子。他的老师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革命家——一代宗师梁启超先生。关于这位文坛才子和恩师的关系,说起来倒也颇具传奇色彩。
敬仰钦佩 拜为门下
从中学时代起,徐志摩就为学界泰斗梁启超的学识与文采所倾倒。在杭州府中上学期间,徐志摩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这篇文章从文风到思想,都仿效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可见他对梁启超的敬仰。
1918年6月,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徐志摩终于如愿易偿,成为梁启超先生的门下弟子。原来,徐志摩的姑夫有一位堂弟,名唤蒋百里,是梁启超的门生。1915年,徐志摩在父母的说和下和浙江都督秘书张嘉熬的妹妹张幼仪成亲。张家是江苏宝山的名门望族,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恰好也是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徐志摩早有拜梁启超为师的愿望,便请蒋百里和张君劢帮忙引荐。梁启超见徐志摩眉宇清雅,问答之间透露出聪颖之气,十分喜欢,便答应收为门徒。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得知独生儿子拜上梁启超这样知名的学者为师,自然非常高兴,为表心意,“爱子心切”的徐申如不惜破费拿出1000大洋作为拜师礼金。
呵护有加 百般提携
将徐志摩收为门徒后,梁启超开始为学生的前途筹划起来。当时,正值留学欧美的热潮兴起,为了让徐志摩拓展视野,以为将来立身报国做准备,梁启超建议他到国外留学。志向远大的徐志摩接受了恩师的这一建议,便和父亲商量后准备赴美自费留学。出国之前,梁启超写信给了他许多鼓励。面对恩师的钟爱,志摩表示:“首涂之日,奉握金诲,片语提撕,皆旷可发蒙。”
1922年秋,徐志摩学成归国。在回家乡拜过双亲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赴北京看望恩师梁启超。眼看爱徒的谈吐和学识都大为长进,梁任公颇感欣慰。1922年12月,梁启超介绍徐志摩在北京松坡图书馆担任了英文干事。1924年,梁启超以讲学社的名义邀请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讲学。这一次,梁启超给了爱徒充分展现自身才华的机会,他安排徐志摩作泰戈尔访华期间的随身翻译。从此,国内学术界认识了这位皮肤白皙、玉树临风、英文说地超级棒的青年才俊。这也使得1924年秋冬间,徐志摩顺利地被聘用为北京大学英美文学教授。
对于爱徒的成就,梁启超颇为得意。1924年秋天,梁启超集了多首宋词,以八尺宣纸写了一幅大楹联赠给徐志摩,全联谨严古朴如下:“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主要记述了徐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畅游杭州西湖,又陪泰戈尔到北京名刹法源寺欣赏丁香,并在树下通宵达旦作诗之事。此联将徐的才情智慧表现地栩栩如生。梁启超曾在自己所著的《饮冰室诗话附录》中说“我所集最得意的是赠徐志摩一联。”从中可见,梁任公对徐的喜爱程度。怪不得连胡适都说 “徐志摩是梁任公先生最爱护的学生。”
婚姻观念 频生冲突
虽然在才学方面,梁任公很赞赏徐志摩,但是在婚姻爱情观念上,梁任公却比爱徒保守许多。这就为他们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1922年3月,远在英国的徐志摩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理由之一是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没有爱情;另一个则是他爱上了同时留学英国的才情并茂的林徽因。许多亲朋好友对此举不理解,梁启超同样如此,他在致徐志摩的信中说,“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但是“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又告诫他“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其实,梁这样作主要还是害怕爱徒此举会自毁前程,因为在20世纪初期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无爱离婚就和无故休妻一样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
对于老师的劝诫,持有爱情至上观念的理想主义者徐志摩是不认同的。他在回复梁启超时,申明自己这样做只为“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至于梁启超对其前途的担忧,徐志摩表态:“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大意是,不用你们担心,后果由我自己负责。
徐志摩离婚了,但他对林徽因的追求毕竟没有成功。1924年,他遇见了风情万种的一代才女陆小曼,两人一见倾心,很快陷入热恋中。陆小曼是有夫之妇,并且她的丈夫王庚还是梁启超的学生、徐志摩的好友。抱着“朋友妻不可戏”的传统观念,梁启超对学生的做法很是不屑。后来,陆小曼和王庚离婚。1926年,即传出徐陆二人要结婚的消息。这简直把梁启超气得够呛。不仅如此,徐志摩还请胡适作说客,要梁启超去当他们的证婚人。开始梁启超坚决不同意,后来碍不过胡博士等知名人士的面子,便答应了下来。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结婚典礼。因为梁启超的出现,这一婚礼简直成为古今中外闻所未闻的一次。梁任公缓缓走上主席台,开口便语出惊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这番劈头盖脸的训斥使这对新人顿时双颊通红。接下来,梁启超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直将证婚词搞成了骂婚词,就连旁人都觉得老先生在别人大喜之日这样说未免有些过火。徐志摩只好忍着惭怍,亲自趋前,向老师服罪,并觳觫地说:“请老师不要再讲下去了,顾全弟子一点颜面吧。”梁启超听了这话,大概也觉得讲得过于不堪,也就趁此收煞,说道:“徐志摩,陆小曼,你们听着,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我作为你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还认我为你的先生的话——又作为今天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我送你们一句话:祝你们这是此生最后一次结婚!”
其实,梁启超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爱徒心切,他在后来写给远在美国的儿子梁思成和儿媳林徽因的信中这样解释自己的这一失态行为:“徐志摩这个人其实很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
对于老师的“苦心”,心思细腻的志摩岂能不知,所以终其一身,他也没有因为老师在自己婚礼上的过激言行而心存憎恶。1928年11月上旬,徐志摩第三次欧游回国后不久,就听说远在北平的恩师病重的消息。他匆匆赶往北平,探望老师。后来见老师的病情尚未进一步恶化,已能和家人谈话,就离京返沪。万万没有想到,他返回上海还没有几天,梁启超就在协和医院驾鹤西归了,时间是1929年1月19日。身在上海的徐志摩接到噩耗,悲痛万分,他前往北京参加了追悼活动。之后,又竭尽全力出版梁启超的遗稿,宣扬他的学问和人格,可谓出于一片至诚。
纵观梁启超和徐志摩的师生情谊,在梁启超一方而言,只能是“爱之深,责之切”,对徐志摩来说,可能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了。




致梁启超的诗歌简召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坛不可多得的大才子。他的老师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革命家——一代宗师梁启超先生。关于这位文坛才子和恩师的关系,说起来倒也颇具传奇色彩。敬仰钦佩 拜为门下从中学时代起,徐志摩就为学界泰斗梁启超的学识与文采所倾倒。在杭州府中上学期间,徐志摩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

梁启超简介谁能告诉我?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

求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
读陆放翁集 读陆放翁集 ——[清]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品评】本诗热烈赞赏了陆游诗歌中渴望建功立业、为国驱驰之志至老不衰的高昂格调;高度评价了陆游千古难遇的奇男子气概。实际上是抒发了作者自己的异代同心之感。他当时虽然亡身海外,想到...

梁启超的简介!急急急!!!
梁启超自四岁起居家就读,跟祖父识字。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梁启超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祖父经常给他讲述“亡宋、亡明国难之事”,[4] 朗诵激动人心的诗歌篇章。这种带有爱国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课外教育,对梁启超有着重要影响。历代杰出人物忧国忧民的...

怎样评价梁启超?
无奈封建统治的千年根不可轻易斩断,像梁启超这样有先见之明的人少之又少,统治者对他们也百般压榨,当时的通讯也并不发达,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无法大面积实施,受到人民的支持。改革之路困难重重,所以在梁启超的诗歌里,一部分是宣扬这样的思想,而另一部分,就是他屡战屡败的浓浓忧愁。所以,梁启超...

民国的诗歌
民国时每一个有根底的学者,因为都曾经受过系统的旧学训练,不但几乎人人能够做旧体诗词,而且质量都很高,相比之下,今天的人应该汗颜。古典君在这里为您找出八组,不涉政治,只观文学,让大家一起来看看民国时期的文化风流:▐《读陆放翁集》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

带枷起舞难煞人
梁启超认为,诗歌创作必须适应近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必须反映新的时代内容。而传统诗歌已无力承担这一使命。这就要求诗人摆脱束缚,勇于革新,探索新的创作道路。趁当时诗界革命时机渐趋成熟,正应该进行诗界革命。梁启超认为,所谓革命,“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他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了两个美学...

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什么
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梁启超诗界革命的主要理论:1、肯定了“诗界革命”的积极社会意义。他的《饮冰室诗话》就是一部专门收集和保留“诗界革命”的史料、评介其人物、剖析其得失、鼓吹其意义、集中地阐发改良派在诗歌方面的一系列主张的著作。他从进化论的哲学基础出发,肯定了“诗界革命”的必然...

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诗歌
这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一篇散文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诗界革命是谁提出来的
梁启超。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产物,具体要求是“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三者统一,是由梁启超在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的。诗界革命又称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梁启超认为想要挽救中国诗歌日益衰落的命运,必须使诗歌创造出全新的境界,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

大宁县19487046129: 求徐志摩的《致梁启超》的全文和翻译 -
臾备大唐: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难?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大岂得已而然哉?......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大宁县19487046129: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臾备大唐: 出自徐志摩

大宁县19487046129: 中国史上被称为“诗界之哥伦布一代霸才”的爱国诗人是:
臾备大唐: 中国诗界之哥伦布──黄遵宪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统治文坛三千年之久,然而在历遍盛世之后,到十九世纪初期,终于趋向衰落.被淹没在「诗界革命」的大潮之中....

大宁县19487046129: 剪烛西窗”的典故含义是什么? -
臾备大唐: 剪烛西窗 【释 义】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 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示 例】 今视之殆如梦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剪烛西窗,如得良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 【近义词】 西窗剪烛 【用 法】 作宾语;指亲友聚谈

大宁县19487046129: 《致梁启超》出至于那本书
臾备大唐: 转引自钱仲联撰《黄公度先生年谱》.

大宁县19487046129: 胡适、徐志摩均传说是梁启超的弟子,请问具体是怎样的情形? -
臾备大唐: 我在网上帮你找到了梁启超与徐志摩的事情,但是与胡适得还不清楚 国学大师梁启超,得意的学生中有著名诗人徐志摩.1921年,48岁的梁启超先生应张伯苓校长之邀,到南开大学主讲《中国文化史》.当时年仅25岁的徐志摩,也随梁先生到...

大宁县19487046129: 下列哪个对联是对了?敬业乐业,梁启超谆谆教诲 格物致知,丁肇中深情寄语与苏东坡密州出猎雄心不已 辛弃疾沙场点兵壮士未酬 -
臾备大唐:[答案] 苏东坡密州出猎雄心不已 辛弃疾沙场点兵壮士未酬 这个更工整点

大宁县19487046129: 诗名里带棒字的诗词有哪些 -
臾备大唐: 1.壮别 作者:梁启超 狂简今犹昔,裁成意苦何? 辙环人事瘁,棒喝佛恩多. 翼翼酬衣带,冥冥慎网罗. 图南近消息,为我托微波. 2.香港感怀十首 作者:黄遵宪 流水游龙外,平波又画桡. 佛犹夸国乐,奴亦挟天骄. 御气球千尺,驰风马百骁. 街弹巡赤棒,独少市声嚣. 3.地里烧开水 作者:聂绀弩 大伙田间臭汗挥,我烧开水事轻微. 搜来残雪和泥棒,碰到柴湿用口吹. 风里敞锅冰未化,烟中老眼泪先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