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中诗人望到了什么?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点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分析~

诗人从初望(首联)——近望(颔联)——细望(颈联)构思全诗,由远而近体味着泰山巍峨与雄奇之美,有整体印象,也有局部描摹。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第一、二两句写远望所见。“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第三、四两句是写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第五、六两句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这首诗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读了这首诗,在贪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俯瞰群山,感受到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和对祖国河山的挚爱深情。

春望中,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而望岳中,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写出了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逼真的描写出了“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可以分成4句来答。1.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的形象。2.近望。依然要写泰山的遮天蔽日3.细望。写出“我”内心激荡,眼界开阔。4.极望。写出作者远大的抱负。求采纳。


《望岳》中诗人望见了什么?
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又望到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最后还望到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

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岳望》中杜甫望见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

《望岳》中诗人都望了什么?
诗人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以及云层、归鸟等景物。

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望岳杜甫望见的是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

《望岳》这首诗诗人登山望远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诗人看到了高大巍峨的泰山山脉绵延辽阔,青翠的山色看不到尽头;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山上云气升腾,好像有归来的鸟儿正在回旋着进入山中。整个是一幅神奇秀丽、雄伟壮观的画面。

望岳一诗是诗人年轻时所做,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象?传达出了怎样的情怀...
诗人望到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象,传达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中的一些问题。
1 诗人望到了翠绿的山脉、茫茫云海和归鸟。在泰山之巅,俯视下方有碧绿的山脉,仰望天空是茫茫云海,远方几只归鸟展翅翱翔。2 望到了山河、草木、花、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亲人的热爱。3 山河、草木,山河的特点是破,草木是深。组成了一幅荒凉的、满目疮痍的画面。4 讲述了诗人...

望岳诗人都望见了什麼
《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

望岳中你从中领略到什么人生哲理?
一、从《望岳》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是:人要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二、《望岳》原文:《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望岳》译文:巍峨的泰山...

从《望岳》中你读懂了什么哲理呢?
从望岳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是不要畏惧困难,要敢攀顶峰,要拥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如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白话译文:东岳泰山,...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一诗紧扣“望”字来写,那么“望”的角度是什么? -
载适添亦:[答案] 由远望到近望 全诗不着一个“望”字,但句句都在在写向岳而望.就距离而言,“望”自远而近,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望,颈联写细望;就时间而言,“望”是自朝至暮,进而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状.全诗紧扣一个“望”字着笔,描写望泰...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中望的角度, -
载适添亦:[答案] 由仰视到俯视或由远望到近望!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中望的角度,急!!! -
载适添亦: 12句是远望,34句是近望,56句是细望,七八句是极望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是从哪几个角度望的 -
载适添亦: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两句来看,是远望.泰山究竟是何等的景象,齐鲁大地都是看不尽的青翠.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远望,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大.颈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近望,而且通过时间从...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中作者到底望到了什么 -
载适添亦:[答案] 1.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的形象. 2.近望.依然要写泰山的遮天蔽日 3.细望.写出“我”内心激荡,眼界开阔. 4.极望.写出作者远大的抱负.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中诗人望到了什么?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
载适添亦: 可以分成4句来答.1.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的形象.2.近望.依然要写泰山的遮天蔽日3.细望.写出“我”内心激荡,眼界开阔.4.极望.写出作者远大的抱负.求采纳.

兴海县17274033896: 在望岳一诗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望岳的 -
载适添亦: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37613932怎样形容才好的...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分析 -
载适添亦: 诗人从初望(首联)——近望(颔联)——细望(颈联)构思全诗,由远而近体味着泰山巍峨与雄奇之美,有整体印象,也有局部描摹.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第一、二两句写远...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作者从哪些角度望泰山,望到了什么 -
载适添亦: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

兴海县17274033896: 望岳中每一句都有望的意思 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
载适添亦: 第一句 是从华夏大地望 望齐鲁大地 望泰山 第二句 是从泰山的天空俯视 第三句 是从山间回望四周美景 第四句 是从泰山之顶 人生是颠望 望尽东岳盛景 历史沧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